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宋传奇 > 第一百一十三章 辽皇帝命丧中原

唐宋传奇 第一百一十三章 辽皇帝命丧中原

作者:洪刘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8 17:08:57 来源:笔趣阁

却说有两个年轻人刚刚来开封买了房子,就摊上了契丹入境这场大灾难。

这俩人是兄弟俩,哥哥叫李处畴,弟弟叫李处耘。

他们的父亲叫李肇,是后唐末年的一名将领,在一次和契丹人的战斗中牺牲。

父亲靠战功积累了一些钱,那时两兄弟还在幼年,靠着这笔钱慢慢长大,如今来开封讨口饭吃。

兄弟俩还没安顿住,叛军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了开封。

叛军的首领名叫张彦泽,本来是后晋的一员百战名将,公元946年,耶律德光率领契丹军进攻后晋,石重贵派杜重威和张彦泽二人迎战,结果两个人都投降了。

德光命张彦泽转回身进击开封。

张彦泽为了在新主子面前露脸,就激励士兵说,只要打进开封,所有财富、美女任意抢掠。

谁抢到就是谁的。

于是这支军队进城后,瞬间化作几万头狂奔的野兽,杀人放火到处抢劫。

其中一股小分队一路抢劫,一直抢到了城南的一个小巷。

那就是李处畴和李处耘兄弟俩刚刚搬进去的小巷。

兄弟俩早就听到了巷子周围的惨叫声,哭泣声,以及那些强盗军队的喊杀声、狂笑声。

周围的邻居都心惊胆战地躲在家里,等着灾难来临。

兄弟俩互相看了看,决不能坐以待毙,他俩分别把自己的弓箭备好,拿上宝剑,在胡同口后边找到两个隐蔽点埋伏在那里。

当张彦泽的士兵得意洋洋地出现在胡同口的时候,李处耘连发六箭,六个士兵应声而倒,其他人纷纷拔出刀剑躲在墙角。

他们组织了攻击队形,以盾甲兵开路,长枪兵、弓箭兵跟随,向胡同内发起攻击。

李处畴等他们走近了,突然挥起长剑砍翻盾甲兵,而李处耘则从另一个方向迅速射箭,再次射死了六七个士兵,其他人仓皇逃回。

胡同里的男女老幼提心吊胆,害怕他俩万一守不住,这个胡同必然会遭到更加惨烈的杀戮。

有人说,你俩可不能趁夜逃跑啊,你俩跑了,我们就遭殃了。

李处耘冷冷一笑地说:“不会的,你们放心吧。”

两个人已经很累了,却不敢进屋休息,怕那些士兵半夜偷袭。大家又选出来几个年轻人,跟着他俩轮流站岗休息。

次日,叛军们再次纠集更多的人,向这个胡同发起又一轮的攻击。

但是却怎么也冲不进去。

一直僵持到中午,恰好有一名叛军将领曾经是李处耘父亲的部下,他叫停了这帮士兵,这才结束了这场激烈的狙击战。

在这场全城大劫难之中,连皇帝石重贵都不能幸免于难,全族被俘押往荒漠。

而这个小胡同里面的百姓,因为李处耘兄弟的勇猛表现,无一家受损,无一人伤亡,堪称奇迹。

尤其是李处耘出神入化的箭法,更是众口相传,让整个开封城轰动。

却说辽主德光将重贵北迁,自己据有中原,号令四方征求贡献。镇日里纵酒作乐,不顾兵民。赵延寿请给饷糈,德光笑道:“我国向无此例,如各兵乏食,令他打草谷罢了。”

打草谷就是劫夺的别名。自辽主有此宣言,胡骑遂四出剽掠,东西两京畿,及郑、滑、曹、濮数百里间,财畜俱尽,村落一空。

一日辽主召百官入议,开口问道:“我看中国风俗与我国不同,我不便在此久留,当另择一人为主,尔等意下如何?”

语才说毕,即听得一片喧声,或是歌功,或是颂德,都说中外人心都愿意推戴德光为皇帝。

德光笑道:“众情一致足见天意,我便在下月朔日升殿颁敕便了。”

到了二月朔日,天色微明,百官已奔入正殿排班候着。但见四面乐悬,依然重设;两旁仪卫,特别一新。大众已忘故主,眼巴巴地望着辽主临朝。好容易待至辰牌,才闻钟声震响杂乐随鸣,里面拥出一位华夷大皇帝,戴通天冠,着绛纱袍,手执大珪,昂然登座。百官慌忙拜谒,舞拜三呼。朝贺礼毕,辽主颁正朔,下赦诏,当即退朝。后晋因为契丹而建立,最后又因为契丹而灭亡,真是兴也耶律德光,亡也耶律德光。

一日耶律德光回宫,忽闻有笛曲婉转悠扬,德光问左右侍者:“此曲何处而来?”

侍者答:“后宫诸妃,惟有王太妃善吹笛子。”耶律德光大喜,遂往太妃寝宫。

寝宫侍女见是辽主皆不敢拦。耶律德光挑珠帘往寝室望去,见花见羞背坐铺垫,独吹横笛。耶律德光见她年老而色不衰,心中暗暗称道,遂拍手言道:“太妃好雅兴呀!”

花见羞扭头望去吓了一惊,赶忙起身下拜:“不知陛下驾临,臣妾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耶律德光摇着脑袋吟道:“太妃一曲消人魂,犹如春闺梦里人。”

花见羞道:“妾妃孤守宫闱,自作笛曲解愁罢了,岂敢取悦陛下。”

耶律德光凑近花见羞笑道:“太妃不知,今晚朕亦烦闷,特来为太妃解忧。”

花见羞顿时脸红,自知耶律德光存心不良,便道:“妾妃立志守节,今有明宗皇帝画像供奉于此,家夫像前怎敢乱来。”

耶律德光转脸一看,果真一幅半身像悬挂墙壁之上。画上之人俊美威严,眉如挑剑,目若朗星,鼻正口方,颔下无须,乃是李嗣源年轻时的画像。

耶律德光道:“昔日李克用与家父换马易袍约为兄弟,朕与李嗣源也是兄弟,太妃乃朕之皇嫂也。”突然一把抓住花见羞的手腕说道:“花见羞,如今朕已兼有天下,汝乃吾妇也!”

花见羞赶忙挣脱说道:“家夫画像之前,妾妃万不能有失贞洁。”

耶律德光扼腕言道:“爱姬休言!大辽与中原礼节不同,兄死则妇归弟也!”说着便扯花见羞的裙带。

花见羞哭道:“贱妾已是残花败柳,求陛下勿毁我一世清白。”

耶律德光将花见羞压在床榻之上狠狠说道:“朕入主中原,尚未有不从者。”纵使花见羞万般号啕,却也奈何不了耶律德光。正是:

一十四载守清白,

误吹笛曲遭淫灾。

饮恨辽主**榻,

泣血明宗祭香台。

次日天明,丫鬟翠玉端来洗漱之水,只见花见羞蓬头乱发,赤背露肩,掩面而泣。翠玉问道:“太妃娘娘,昨夜辽主难道在宫中作下非礼之事不成?”

花见羞哭道:“我已失节,有何颜面在明宗画像之前苟活。”说着就拔出墙上一把宝剑打算自刎。翠玉赶忙夺下宝剑劝道:“娘娘若死,辽主必然怨恨许王,王子殿下还能活下去吗?”

花见羞一听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为了明宗血脉,她只能强颜欢笑忍辱偷生。”

耶律德光本是草原枭雄,力大无比权势无边,从此日夜**不理朝政。有时花见羞身体不适,他便与身边宫娥鬼混。宫女除非不要性命,谁也不敢不从德光。

这时刘知远以勤王之名,传檄四方伐辽救晋。檄文发出不过三日,后晋旧部连声倒戈响应,泰宁节度使安审琦,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安远节度使武行德,护国节度使郭从义等数道兵马起兵举义,策应刘知远大军。

大辽大同元年,公元947年三月,刘知远命郭威为元帅,苏逢吉为军师,高行周、高怀德为大将,史弘肇为先锋出兵阴地关。

阴地关都督名叫耶律魔,两员副将一个叫花阿佐,一个叫花阿佑,三人都是契丹勇将。耶律魔见史弘肇兵临城下,遂令号炮三声点将发兵。

一阵号角鸣锣,阴地关高桥放下,花阿佐,花阿佑各引一千马步军分作两列,摆开雁翅阵,大帅耶律魔头戴青铜昂日鸡嘴盔,身着紫金连环甲,掌中一口九环大砍刀,跨下乌龙雪爪驹,脸宽个大,五缕长髯捶胸,好生气派。

耶律魔问道:“来将何人?敢犯我阴地关。”

史弘肇答道:“我乃伐辽兵马大元帅,汉王刘知远麾下正印先锋官史弘肇是也。”

耶律魔道:“伐辽大元帅,呸!本督念尔等皆是晋国旧部,且是初犯,劝尔等早早归降,我代奏天子,也可赏赐官爵。不然,尔等死无葬身之地!”

“臭胡狗!”史弘肇骂道:“你史爷爷这便取你狗命!”挥舞三尖两刃刀直取耶律魔,辽将花阿佐催马来迎。二人战到四五回合,史弘肇一刀豁开花阿佐胸口,五脏皆出。

花阿佑怒道:“好贼子,竟杀我兄长,花阿佑在此!”史弘肇又战三个回合,便将花阿佑人头砍落。耶律魔见连折两将,不由分说拍马杀来。史弘肇笑道:“长髯贼,你枉来送死!”二将交锋,大战三十回合未分胜负。

突然锣声未止战鼓又擂,只见汉军阵中又出一将,青面乌须目圆眉立,鼻正口方四十开外,头戴亮银麒麟盔,身着麒麟铠,掌中一口九凤朝阳刀,跨下白马奔跑起来足不粘土,如同腾空一般。正是大帅郭威。未等耶律魔反映过来,郭威马到近前,只觉一阵凉风,耶律魔人头悬空血柱出腔。

汉军阵前顿时鼓声惊天,刘知远、史弘肇、高行周、高怀德众人一齐杀出抢关夺隘。几千辽兵好似群龙无首,一溃即败,纷纷投降。

却说耶律德光天天胡吃海喝。有天吃了几口菜后觉得口味不合,一怒之下便杀了随行的厨师林胡子,还把林胡子的徒弟魏三刀痛打一顿。

后晋皇宫里有不少妃嫔。耶律德光天天享用。估计纵欲过度吧,耶律德光感到身子发虚,急召太医诊脉。太医望闻问切一番后说道:皇上啊,您的肾病已经十分严重,并且染上了热疾,除了按时服药外,不能再碰女人了,否则老天爷也无能为力了。耶律德光认为太医吓唬他,每天日服猛药,夜行宣淫,把自己折磨得身虚体空面黄肌瘦。

这日大将军萧翰入宫上奏军情。萧翰一见德光惊悸万分。德光昔日驰骋戈壁、飞奔草原的英姿已经荡然无存,如今眼圈发青嘴角干紫,四十多岁的人如同六十岁的老叟一般。萧翰言道:“陛下,刘知远五万大军已过黄河,请陛下速速离京。”

德光问道:“朕入京之时尚有铁骑十万,今在何处?”

萧翰道:“晋国降将安审琦、李守贞等接连造反,重兵分守四处,京师已是空虚。”德光束手无策,只得降旨撤出开封暂回幽州。留下冯道、杜重威应对开封之事。杜重威乃是降辽首犯内心不安,便对辽主道:“陛下远去,臣实在不愿意投降刘知远等,请陛下带臣同行。”

德光道:“朕与花见羞做了一月夫妻,却未给赏赐。朕命你辅佐太妃之子李从益重兴大唐,安抚百姓,抗击刘知远。”耶律德光敷衍了事,杜重威只得接旨。

耶律德光任命萧翰为宣武军节度使,留守东京。自己则带着后晋降官数千人,宫女、宦官数百人以及晋府库的所有财物,离开开封北行。

耶律德光此次南征,大张旗鼓地进驻汴梁,处处顺手事事如愿,让他有些得意忘形。本想久居中原,偏偏进入汴梁后形势急转直下,烽烟四起警报频传,一日也不得安宁,因此由愤生悔,由悔生忧,最后竟然郁郁成疾,在军营中一病不起,走到栾城时,已经是浑身燥热,周身不适,勉强走到杀胡林,病情急剧恶化,德光问随行的冯道到了什么地方。

冯道说他们已经到了杀胡林。

耶律德光似乎有所预感,追问道:“为什么要叫杀胡林呢?”

冯道回答道:“这个地方本来叫孤林,唐朝的时候,唐军同突厥在这里决战,唐兵大获全胜,杀死胡人无数,所以称为杀胡林。”

“杀胡林?原来是杀外族的旧地?”耶律德光口吐鲜血大叫一声道:“天灭我也!”

当天晚上,耶律德光死在军营之中,年仅四十五岁,算得上是英年早逝。

述律太后远在辽国都城上京,听说耶律德光病危后。她令人传来懿旨说:“生要见人,死要见尸。”这可难坏了伴驾大臣,当时正是炎夏,保存尸体谈何容易。

正在文武大臣和太医束手无策的时候,厨师魏三刀建议把耶律德光的尸体做成“羓”。这样就能运回去了。

“羓”是什么呢?原来北方游牧民族喜食牛羊肉,有时杀了一头牛或一只羊,一时又吃不掉,碰上夏天,牧民就把牛羊的内脏掏空,用盐卤上,就成了不会腐烂的“羓”。这个主意一出,虽然有把耶律德光当牲畜处理的意思,但无奈之下,文武大臣和太医们也只好照厨师的意见办,不过用耶律德光尸体做成的“羓”不是一般的“羓”,而是“帝羓”。

于是这位厨师剖开耶律德光的肚子,掏尽内脏包上盐巴,让尸体脱水,按现代说法,就是将耶律德光的尸体制成一具木乃伊。正是:

不闻宫掖悲人彘,

肯使兵尘丧帝羓。

经过数十天的长途跋涉,被制成木乃伊的耶律德光尸体终于运到了辽国京城。述律太后一看“帝羓”不由惊恐地大叫起来。缓过气后立即下令将魏三刀斩首。可怜魏三刀好心办成了坏事!

述律太后抚尸不哭,且作恨辞道:“你违背我的命令谋夺中原,坐令内外不安,必须等到诸部宁一才能葬汝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