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宋传奇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刘知远太原称帝

唐宋传奇 第一百一十四章 刘知远太原称帝

作者:洪刘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8 17:08:57 来源:笔趣阁

却说河东节度使、尚书令刘知远,手握五万重兵镇守河东。这天京城派使者王峻来见,刘知远与王峻本来是好友,于是将其迎入府中密谈。刘知远问道:“贤弟千里迢迢前来,不知京城有何大事?”

王峻道:“将军不知,辽主率兵攻陷开封,晋天子被废了。”

刘知远问:“那贤弟此来是劝我出兵勤王,还是向辽投降?”

王峻道:“辽主欲招降将军,命小弟带来一物献于将军。”

王峻命随从献上一物,乃是一根木杖。刘知远问道:“辽主因何送我木杖?”

王峻道:“此杖名曰开天紫檀杖,乃是契丹赐予贵胄重臣之物,今将此杖赠与将军,意在收买河东人心;辽主另外降旨封将军为太原王,收作养子。”

刘知远问:“圣旨何在?”

王峻便从怀中取出耶律德光圣旨,刘知远不看便罢,看罢大怒,猛然将辽主圣旨摔在地上对王峻怒道:“石敬瑭愿做胡虏之儿,刘知远岂能屈膝降辽?贤弟恐怕要枉走一遭。”

王峻哈哈大笑:“兄长既不愿做辽主之子,何不自立为君?”

刘知远惊问道:“贤弟此话从何谈起?”

王峻道:“辽兵入主中原,民变迭起,各路义军蜂拥抗辽,辽主必然不能占据中原长久,兄长何不顺应民心,自立为帝逐走辽兵。”

刘知远道:“抗辽之事人心所向,为兄怎敢妄自称帝。”

王峻道:“兄长只要有心抗辽,小弟愿为内应。”

“好!”刘知远道:“贤弟回京就说刘知远已收紫檀杖,愿意向辽主称子称臣,免得辽贼生疑。”王峻大喜,辞别刘知远转回开封。

刘知远送走王峻后便召集左右文武将官,将王峻传旨之事告知众人。军师苏逢吉说道:“王峻劝主公称帝造反,我看可行。契丹沿途烧杀不得人心,晋室宗族又多是无能之辈,这天下岂不是拱手赠与主公吗?”

大将史弘肇也附和劝道:“苏军师所言有理,辽主无道,晋帝无能。当年李存勖正是由太原起兵灭了朱梁。主公可效仿前人,将辽晋一并歼灭。”

刘知远又问马步军总管郭威:“文仲以为如何?”

郭威,字文仲,邢州尧山人氏,人送绰号“郭雀儿”,总管河东兵马,智勇兼备,乃刘知远心腹爱将,所以郭威一言举足轻重。郭威道:“天下能逐契丹者,惟主公也。如今远近之心不谋而合,主公称帝已是天意。大晋已灭,诸侯必将群起造反,别人若是先行称帝,必然对主公不利。”

刘知远道:“只是契丹势头正盛,刘某平生又无威名,称帝焉能有人信服。”

苏逢吉道:“这有何难?主公何不修改家谱以壮声望。”

刘知远道:“祖上数辈都是沙陀人,怎么个修改?”

苏逢吉道:“主公可自称汉高祖刘邦之后,赵王刘如意阁下玄孙,如今天命运祚汉室当兴,必得人心。”刘知远大惊曰“刘如意不是被吕后害死了吗?怎么会有后人呢?苏逢吉道:“说来话长,主公若有兴趣,听我慢慢道来:

汉高祖刘邦共有八个儿子,都不是同一个夫人所生:老大刘肥,老二刘盈,老三刘如意,老四刘恒,老五刘恢,老六刘友,老七刘长,老八刘建。刘如意是高祖第三子,也就是汉惠帝刘盈的同父异母弟

公元前二0五年,项羽率兵北上攻打齐王,刘邦乘机一举攻占了项羽的临时都城(今徐州)。项羽闻讯大怒,亲率三万精兵排山倒海般猛扑回来,刘邦率兵奋力抵抗,无奈兵少将寡,最后只得弃城而逃。项羽不容刘邦有喘息之机,又亲自率兵追赶,直打得刘邦溃不成军妻离子散。当他单枪匹马逃到曹州东南二十余里的戚家村时,刘邦已是精疲力尽。几天几夜担惊受怕,吃不好,睡不好,刘邦感到真是走投无路了。天色渐晚,刘邦下了战马,刚刚在村头一株古树下休息了一会,又听到马声、人声嘈杂成一片,追兵又追上来了。怎么办?难道说我刘邦命该丧于此地?他正紧张地思索,猛然瞥见一户人家的花园里面,有一位老翁和一个年轻女子,正在辛勤劳作,整修花枝。他来不及细想,连忙走上前去,说自己是汉王刘邦手下,被人追赶,希望老翁与姑娘鼎力相救。姑娘急中生智,用手指了指园中的一个枯井,老翁会意,领刘邦躲藏在里面。战马呢?还是那位姑娘用一根木棒狠狠地打了战马几下,战马向村外一溜烟地跑去。追兵走远了,刘邦得救了。晚上,老翁叫女儿置办酒菜为刘邦压惊。这时候刘邦才知道老翁姓戚,是戚家村的一位花农。有一女儿,就是救了刘邦的那个姑娘。姑娘年方十八,眉目俊秀,简直是天仙一般,刘邦遂生爱慕之心,又感于戚翁救命之恩,于是说明他就是汉王。父女闻言急忙双膝跪地道:“小民有眼不识泰山,招待不周还望恕罪。”刘邦说道:“快快起身,我还要感谢你们的救命之恩呢。我如果得了天下,就封戚女为贵妃。”戚氏父女又一次叩头谢恩。戚女马上更衣,跳起了折腰舞,陪刘邦欢饮。夜色已阑,老人却也知趣,便令该女陪着汉王入室安寝。汉王趁着酒兴挽女同宿。戚女年已及笄,已解云情雨意,且终身得侍汉王,可望富贵,于是曲意顺承,由他宽衣解带拥入衾中。两情缱绻一索得男。

第二天起床出见戚公,吃过早膳,汉王即欲辞行。戚公父女苦留汉王再住数日,汉王道:“我军败溃,将士等不知所在,我怎能在此久留?且容我往收散卒,待有大城可住,当来迎接老丈父女,决不爽约!”戚公不好强留,送别汉王。戚女格外生感,仅得了一宵恩爱,偏要两地分离,无限伤感,依依惜别!汉王到了此时,也未免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临别絮语恋恋不舍。最终还是硬着心肠,嘱咐了一声珍重,出门径去。

刘邦安定下来之后,果然将戚女接到军中。其时吕雉与太公被项羽俘虏,刘邦与戚夫人过了两年男欢女爱的生活。两年后吕雉被放回,并且被封为皇后。面对凶神恶煞的母夜叉,戚夫人一直提心吊胆战战兢兢。

戚夫人是个单纯的女子,一开始并没有让孩子当太子的打算,对权力也没有渴望。她没有笼络人心,也没有建立自己的党羽,除了刘邦以外她从来不跟外人接触。她以为只要安安分分地做好自己,只要不得罪别人,自己就会相安无事。然而长期的耳濡目染,戚夫人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她目睹吕雉将汉初的头号功臣韩信杀死,后来又诛杀彭越,并且把彭越剁成肉酱送给英布。英布以为刘邦也要杀他,于是起兵反叛,吕雉又顺理成章地干掉了英布。这些人都是西汉的功臣,有的还是和刘邦一起打天下的。这些都敢杀,吕雉还会放过自己吗?

明知道吕雉阴险狠毒,戚夫人也没有办法对付。与其让对方杀死,还不如自己自尽!当她将自尽的想法告诉刘邦后,刘邦忍不住老泪纵横!他怎么舍得让她死呢?如果早知道自己死后戚夫人被吕雉残害成人彘,刘邦真应该让她现在自尽!

刘邦是一个心软的男人,又深爱着戚夫人,见她哭得可怜兮兮的模样,就想了一个办法。他比较了一下刘盈与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发现刘盈木讷老实敦厚善良,而刘如意机灵活泼,有见识有决断,很像刘邦自己。如果改立如意为太子,自己百年后他就是皇帝。儿子做皇帝,谁还敢杀害他的妈妈呢?

许多人看到这里,都认为戚夫人不自量力死有余辜!其实这是她唯一的救命机会,刘如意不当皇帝,戚夫人肯定逃脱不了被杀的命运!

刘邦要更换太子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吕雉的耳朵里,她不由大吃一惊,要是以往刘邦这样对她,她早就一巴掌甩过去了,但今日不同往昔了,她匆忙找到哥哥吕释之商议对策。吕释之能有什么办法?他找到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先生,请求张良出面劝说。张良也爱莫能助,他知道在和平年代,皇帝出于私心想更换太子,纵使有一百个张良也无济于事。但张良还是给吕释之出了一个主意:让皇太子想方设法找到隐居在终南山的商山四皓,这四个白头发老头是刘邦一直想找的人,刘邦敬佩他们的为人和才华。假如能够让商山四皓做皇太子的宾客,并引他们入朝,故意让刘邦看见,刘邦就会认为既然刘盈有这么大的能耐能够请到自己一直请不到的人,想必也有自己的非凡之处,或许就不会废掉皇太子了。

吕氏兄妹依计行事,刘邦这个老糊涂果然中计。一次朝会,刘邦看见刘盈背后站着四个白头发老头,不禁问道:“这四位是何方高人?”刘盈就告诉老爹说:“此乃商山四皓也。”刘邦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我堂堂一国之主日理万机,还不如一个整天游手好闲、乳臭未干的小子吗?于是问道:“我找你们多年,你们都不给面子。如今却追随我的儿子,这是为啥?”四个老头异口同声地说:“皇太子忠厚仁孝,不像你脾气急躁,所以我们愿意为太子效劳。”

说到底刘邦还是一个心胸宽广的君子,要是换了夏桀、商纣之流,这样对他说话,管你什么商山四皓,唰唰唰,四个脑袋落了地。刘邦面有愧色地说:“既然如此,就拜托四位高人好好辅佐他吧。”

朝会结束后,刘邦召来戚夫人,指着“四皓”的背影说:“我本欲改立太子,无奈他已得四皓辅佐,羽翼已丰,势难更动了。”说罢长叹一声,戚夫人也凄楚不已。随后,刘邦让戚夫人跳楚舞,自己则借着酒意击筑高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弓矢,尚安所施!”

一对恩爱夫妻暂时抛开世俗权力,边歌边舞,歌是悲伤的,刘邦唱着唱着,也忍不住流下泪来。而戚夫人更是一边跳舞一边哭泣,她料到自己悲惨的结局,可是她却没有料到她的结局是那么的恐怖,简直是惨绝人寰。

刘邦死后,皇太子刘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吕雉成了皇太后。戚夫人失去了唯一的靠山,再也不是吕雉的对手。她向吕太后请求三尺白绫,但是吕雉拒绝了她。她不可能这么便宜了戚夫人。她要折磨戚夫人,要她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吕雉随便找了一个理由就把戚夫人打入冷宫,囚禁在特种监狱里,把她漂亮的秀发全部一根一根的扯下来,用铁链拴住脖子,穿上粗笨的囚衣,让她天天捣米。为了防止戚夫人自杀,派官兵二十四小时把守。

戚夫人没日没夜地捣米,一边捣米一边流泪,一边流泪一边唱歌: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相伍!相离三千里,谁当使告汝!

这首《舂歌》据考证为最早见于正史记载的五言诗。本诗形式灵活,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一个被侮辱与被伤害的弱女子形象呼之欲出,千百年来,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成为可以和《垓下》、《大风》媲美的千古绝唱。

然而这首凄婉的诗歌让吕后勃然大怒,吕后下令召赵王刘如意进京。刘如意这年不过十二三岁,虽然名为封国之王,实际上年幼识浅,凡事都靠相国周昌主张,他自然也是吕雉铲除的对象。只是当年刘邦曾经郑重其事地向周昌托孤,吕雉征召了赵王三次,三次都被周昌硬邦邦地拒绝了。吕雉只好先召周昌,再召赵王。刘如意在周昌的安排之下,并没有到长安来。来长安的其实是周昌的儿子周义!

汉惠帝明知道周义不是刘如意,可他心地善良,更感念周昌忠义,因此亲自到霸水迎接周义,对外宣称入朝的便是赵王。为了防止别人认出周义不是如意,更为了防备母后加害,惠帝与周义形影不离。

俗语说得好,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惠帝虽然爱护周义,格外注意,究竟百密也要一疏。惠帝元年十二月中,惠帝趁着隆冬要去射猎,天气尚早,周义还卧着未醒,惠帝不忍唤起,且以为稍离半日谅也无妨,因此决然外出。待至射猎归来,周义已七窍流血呜呼毕命!惠帝抱定尸首大哭一场。后来暗地调查,或云鸩死,或云扼死,欲要究明主使,想来总是太后娘娘。做儿子的不能罪及母亲,只好付诸一叹!

周义死后,吕太后只道刘如意已亡,吕雉开始变本加厉地折磨戚夫人,她把折磨当成了艺术,把戚夫人当成了试验品。她先是下令砍掉戚夫人的双手双脚,又把她漂亮的眼珠子挖了出来,两只眼睛成了鲜血淋漓的黑洞。戚夫人痛苦地喊叫,撕心裂肺一般,吕雉听了又强迫她喝下哑药,又叫人用烟把她的耳朵熏聋。最后命人把惨不忍睹的戚夫人扔进了茅厕。

做完这一切,吕雉拍了拍手,命宫监引惠帝来看“人彘”。惠帝从未听说过“人彘”的名目,心中甚是稀罕,于是跟着太监出宫往观。宫监曲曲折折导入永巷,趋入一间厕所中,开了厕门,指示惠帝道:“厕内就是‘人彘’哩。”惠帝向厕内一望,但见是一个人身,既无两手,又无两足,眼内又无眼珠,只剩了两个血肉模糊的窟窿,那身子还能活动,一张嘴开得甚大,却不闻有甚么声音。看了一回,又惊又怕,不由得顾问宫监究是何物?宫监方说出“戚夫人”三字。一语未了,几乎把惠帝吓得晕倒。及宫监附耳与语,说是戚夫人手足被断,眼珠挖出,熏聋两耳,药哑喉咙,方令投入厕中,折磨至死。惠帝不待说完,失声大叫道:“好一位狠心的母后,竟令我先父爱妃死得这般惨痛!”说着那眼中也不知不觉垂下泪来。随即走入寝室躺卧床上,满腔悲感无处可伸。索性不饮不食又哭又笑,酿成一种呆病。宫监见他神色有异,不便再留,竟回复太后去了。

惠帝一连数日不愿起床,太后闻知自来探视,见惠帝似傻子一般,急召医官诊治。医官报称病患怔忡,投了好几服安神解忧的药剂,才觉有些清爽,想起戚夫人的惨样,又是呜咽不止。他万万没有想到,当年妍雅无双宠冠后宫的戚夫人、弹琴击筑吹笛作歌唱《上灵》、腰肢袅娜翘袖折腰为舞的戚夫人,会变成一个怪物!吕太后再遣宫监探问,惠帝向他发话道:“你为我奏闻太后,此事非人类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可请太后自行主裁罢!”宫监返报太后,太后并不悔杀戚姬母子,但悔不该令惠帝往看“人彘”,旋即把银牙一咬,决意照旧行去,不暇顾及惠帝了。

周义和妈妈死后,刘如意伤心欲绝!他不敢在赵王府久留,于是捡了些下人衣物,一个人投奔刘肥的儿子刘襄去了。

刘襄与刘如意年岁相当,两人聊起来十分投机!刘如意毫无隐晦地将为母报仇的打算告诉刘襄;刘襄也痛恨吕后**,恨不得取而代之。

一晃几年,刘如意不仅长成了一个玉树临风的英俊少年,一身绝技更是了得,不但能飞行树梢绝壁,而且能心到功至,转瞬间闪出令人防不胜防的数十劲招。

刘襄乃修书一封给弟弟刘章,让他给王叔安排一份差事。刘章见信后心领神会,即让刘如意充作自己护卫。刘如意从此出入宫中如在家中,每次见到吕太后恨不得将她碎尸万段!不过他是刘襄引荐而来,他要等待时机,不能够连累他们兄弟!

朱虚侯刘章年方二十,生得仪容俊美气宇轩昂。吕太后曾为作合,将侄子吕禄的女儿配与他合成夫妇。刘章与妻子十分恩爱。吕太后见他夫妇和谐自然喜慰。就是吕禄得此快婿,亦另眼相待,不比寻常。哪知道刘章别有深心,但把这一副温存手段笼络妻房,好教她转告母家两人相爱,然后好乘间行事。至于他是否真爱吕氏,只有他自己知道。后来刘章弟东牟侯刘兴居也宿卫京师。

吕太后死后,刘章兄弟起兵造反!你道朱虚侯为何如此胆大?区区千人敢闯皇宫?原来他的身后跟着刘如意!刘如意功夫了得,有他护着刘章只管杀人,谁也伤不了刘章!

刘章带兵进入未央宫,正遇吕产。千人齐奋,都向吕产面前挺刃杀去。刘章亦拔剑继进大呼杀贼。吕产大惊失色回头便跑。刘章率兵分头捕产,产不得出宫,逃入郎中府吏舍厕中,踡做一团。偏是死期已至,竟被兵士寻着,一把抓出上了锁链,牵出见刘章。刘章不与多言,顺手一剑砍中产头,眼见是一命呜呼了!

依刘章本意,不若趁手杀了少帝,免得废立多费口舌。刘如意坚决反对!一来少帝乃惠帝之子,小小年纪并无过错;二来杀君大罪谁也难当,事后被人拿做把柄,身死族灭也未可知!刘章于是放过少帝,率军返报周勃。周勃跃然起座,向章拜贺道:“我等只患一吕产,产既伏诛,天下事大定了!”当下遣派将士分捕诸吕,无论男女老幼一古脑儿拿到。就是吕禄吕媭也无从逃免。周勃命将吕禄先行绑出,一刀毕命;吕媭还想挣扎,信口胡言,惹动周勃盛怒,命军士按倒在地用杖乱笞,一副老骨头,哪里禁得起大杖?不到百下已经断气。此外悉数处斩,差不多有数百人。燕王吕通已经赴燕,也由周勃派一朝使,托称帝命迫令自尽!

后来汉文帝即位,为报戚夫人搭救高祖之恩,不仅为戚夫人正名,还立寺纪念。戚姬苑庙联云:

红衣翠袖随高祖萍波千里,

歌云宵舞仙姿曾使巾帼垂慕;

青史丹心为赵王忧谋半世,

囚永巷作人彘直令须眉太息。

刘如意对于文帝为生母建庙的做法十分感激,他不敢暴露身份,一直以刘章家人的身份为妈妈守墓,直到四十岁时才娶妻生子。他从来不跟外人说他是高祖的儿子,也不让子孙对外人说。后人有诗叹戚姬曰:

定陶城中是妾家,妾年二八颜如花。

闺中歌舞未终曲,天下死人乱如麻。

汉王此地因征战,未出帘栊人已荐。

风花菡萏落辕门,**裴回入行殿。

日夕悠悠非旧乡,飘飘处处逐君王。

闺门向里通归梦,银烛迎来在战场。

相从顾恩不雇己,何异浮萍寄深水。

逐战曾迷只轮下,随君几陷重围里。

此时平楚复平齐,咸阳宫阙到关西。

珠帘夕殿闻钟磬,白日秋天忆鼓鼙。

君王纵恣翻成误,吕后由来有深妒。

不奈君王容鬓衰,相存相顾能几时。

黄泉白骨不可报,雀钗翠羽从此辞。

君楚歌兮妾楚舞,脉脉相看两心苦。

曲未终兮袂更扬,君流涕兮妾断肠。

已见储君归惠帝,徒留爱子付周昌。”

苏逢吉的意思叫刘知远自称汉高祖刘邦之后,赵王刘如意阁下玄孙,仿三国刘备故事。刘知远知道自己不是刘邦子孙。不过为了称帝叫刘邦一声祖宗也不打紧,反正他又不说话!于是刘知远擅制王袍,在太原登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