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七四一 靖康之变(六)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七四一 靖康之变(六)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1-04 18:51:27 来源:笔趣阁

李纲来到康王府,说明了来意。康王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气的浑身颤抖,他指着李纲道:“李纲,你要争一个忠良虚名,自管前去送死,为何还要带上孤王和王渊将军!”

李纲道:“康王殿下,如果国家有难,李纲一介书生,虽身无缚鸡之力,也知道上报皇恩,下安黎庶,愿以区区之身报效赵宋王朝。可王爷身为赵姓亲王,能骑骏马,可开强弓,金人未至,竟行举家搬迁之举,这如何对得住宗庙之内列祖列宗!”

李纲一下子将祖宗宗庙都搬出来了,赵构一时语塞,他指着李纲道:“你,你……”

此刻王定六站了出来,他对李纲道:“李大人忠心为国,实在为我辈之表率也!”

李纲上下打量了一番王定六,道:“你是何人?”

王定六笑道:“小人名唤王定六,一介布衣而已。”

李纲一听是“王定六”竟然不由自主的退了两步,道:“王定六,你便是王定六!你来作甚,劫驾吗?”

王定六道:“大人能够带兵抗金,我一小民久沐皇恩,自当为国效力。华夏王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这就是为了天下兴亡而奔走之人。”

李纲道:“好,我不与你争执,你到底要做什么?”

王定六道:“听说李大人要带3万禁军镇守磁州,小人也想报名参军,为国出力如何?”

李纲看着王定六道:“为国出力当然是好事……”

王定六没等李纲说完,接着道:“不知小人要是参军出战,这开拔的银钱能有多少,备齐没有。小人一日三餐可有保证,到那里去领口粮,兵甲战马可曾配齐,有哪些营头一同出征可曾确定,三天时间可是不等人的。”

李纲听了王定六的话,脑袋“嗡”的一声,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虽然他没有带过兵,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道理他还是懂得的。皇帝下旨让他们3日后出兵,可是军饷辎重如何准备,调动哪路禁军,所有一切都没有安排。他是兵部侍郎,别的不说,就让让他安排3万人的军饷辎重,没有十天半月的也无法完成!

皇帝只是下旨让他出征,其他的什么都没有安排,就凭他李纲三日之后真的能带领3万禁军出城吗?军队的调动归属枢密院管理,这枢密院的刘豫就苟且偷生之徒,他能给自己调兵遣将吗……

李纲脑子越来越乱,突然他突然大叫一声,两眼翻白,口吐白沫昏了过去。种世仁见李纲昏死过去,有些不知所措。而赵构见一个军汉出身的王定六竟然几句话之间就将李纲说晕了过去,不由得暗中赞叹:在种师道身边久了,人也就调教出来了。

种世仁对王定六道:“定六,你看现在如何处置?”

王定六道:“就派人将李大人送到枢密院刘豫那里,让刘豫给他调兵也就是了。三日后,不论调动多少兵,咱们就出发。”

种世仁道:“怎么出发,数万大军出征,还得带着家眷,还不得乱作一锅粥。”

赵构也道:“圣上让我们过黄河去磁州,越往北走岂不是越危险。”

王定六冷笑道:“只要出了东京汴梁,天高皇……地阔,怎么走还不是咱们说了算。”他本想说天高皇帝远,但是毕竟赵构是皇族,而且到了西北有可能继位当皇上,所以话到嘴边没有说出口。

种世仁道:“那这些禁军官兵呢?也带着一起走。”

王定六道:“我可没有能力带着那么多人走,他们逃出东京就是给了他们一条活路,我想这些禁军会感谢我们的。”

种世仁见王定六竟然想舍了军队,带领了精锐独自去西北,心中有些不安,他回头看了赵构一眼,询问赵构的意见。

赵构道:“好,好!都按照王义士的意思办。快快,将伯纪(李纲字)送往枢密院衙门!”

刘豫本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更是没有什么气节,他依靠张邦昌的关系做到了太常寺少卿代管枢密院事也算是朝中众臣了。刘豫用后世的眼光来看跟张邦昌差不多,典型的奸佞之臣,但是刘豫本人审时度势的本领并不差,他比张邦昌强,起码知道这个六甲神兵不靠谱,这个东京是守不住了。

刘豫看着自己的精致宅院、娇妻美妾一阵阵的发呆,难道这些东西就要归属那些北国鞑子之手了吗?他可是出使国金国的,对那些如狼似虎的金兵可是没有什么好感。思来想去,刘豫还是觉得保命要要紧,刘豫甚至想不如开城投降算了,将金兵迎接进来说不定还能得到金军的赏识。

刘豫毕竟掌管着枢密院,他大概知道华夏军在河东跟金军杀了一个天昏地暗,也知道金军中女真人总数不过一两万人,现在华夏军只暂时退回了西北。如果东京被攻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如果华夏军要能够立某位为王爷为帝,打着恢复江山的名义,华夏军有强大的财力、犀利的火器,中原有巨大的人力,这要是要素要是组合起来,这天下早晚是华夏军的。因此他也有了一丝丝要投奔华夏国的想法。

刘豫又想到如果自己真的开城迎接金兵入城,那华夏军将来席卷中原,恐怕第一个要清算就是他刘豫,毕竟种师道这些年经常通过各种渠道宣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言论,而且发明了“汉奸”这用词。他要是被华夏军认定为汉奸,即使华夏军打不到,就是锦衣卫派刺客也是够他受的。他可是亲眼看到锦衣卫将匕首插在了张邦昌府邸的柱子上的。(详见请您造反!)

朝中大臣如今分成了两派,一派就如张邦昌、孙傅等人坚信六甲神兵能够击退金兵,汴梁必然无恙,另一派则认为东京不可守。但是这两派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每天就是惴惴不安,不知所措。当然也有李纲这样的“奇葩”连连上本呼吁整军备战。

刘豫比其大臣要“聪明”些,金兵南下后他就派人暗中盯紧了种世仁,他觉得种世仁是种师道的长子,种师道到什么时候也不会丢下种世仁不管的。

此刻他的儿子刘麟气喘吁吁的跑来了,刘麟对刘豫道:“父亲,我打听好了,平西侯府这几天一直在收拾东西,准备出城逃走了。”

刘豫道:“你确定吗?”

刘麟道:“千真万确,我用了几瓶五粮液才换的跟平西侯府的管家种福见了一面,他亲口说的,说就在这几天走。还有醉仙居都关了,那可是西北华夏军的产业,他们是要跑了。而且那个种福说了康王赵构跟着他们平西侯府一起走。”

刘豫知道醉仙居关闭的消息,如今再加上刘麟的消息。刘豫道:“完了,完了。东京完了。”

刘麟道:“父亲我们也走吧,趁着金兵没到,咱们早日动身,一切还来得及急。”

刘豫无力道:“走,怎么走,外边兵荒马乱的谁来保护我们一家老少。早知今日就应该把关胜带在身边。”

刘麟道:“父亲,瞧您说的。我刀马纯熟还不能保护一家老小的周全,再说了还有李成呢!”

刘豫瞪了一眼刘麟,怒斥道:“竖子!你懂什么,这两军作战跟你架鹰携犬、游戏打猎一般吗?”

刘麟从小就是文不成武不就,但是纨绔自己的毛病却一样不少。平日里喜欢纵马游玩,行围打猎,就自以为弓马纯熟,天下无敌了。李成原本是禁军的一个教头,刘豫见他枪棒功夫不错,就提拔他做了虞侯,平日里除了在枢密院衙门值班,就是陪着刘麟东京城内外闲逛,保护刘麟的安全而已。

刘豫见刘麟提起了李成,于是问道:“李成去哪里了,怎么没有跟你在一起。”

刘麟道:“应该在枢密院衙门吧,他今日当值。”

就在此时,有家人来报,说是李成求见。

刘豫听了就知道出事了,如今大敌压境,掌管全**马调度的枢密院按理说非常忙碌的,但是钦宗皇帝只是迷信六甲神兵,就连最起码的勤王诏书都没有发往各地,所以枢密院如今清闲的很。此时李成求见,想必是出来什么大事。

刘豫急忙道:“快让他进来。”

李成来到了刘豫面前见礼之后,道:“大人,当今大官人下旨,调3万禁军出镇磁州,3日后就要出征。”

刘豫听了吓了一跳,道:“这大军出征岂是儿戏,3日怎能准备好?我要去面圣,问问到底怎么回事。”

李成道:“大人不用去了。这就是儿戏。”说罢,就把钦宗皇帝派李纲、王渊、康王出征的事情说了。

刘豫道:“那你慌什么,就随他去吧。陛下这是要借金人之手,让自己耳根清净。可惜王渊了,这个倒是个好人。”

李成道:“原本也没什么,但是那个李纲居然来到了枢密院,让我们给他调兵。我说枢密院没有接到圣旨,李纲只是不依,非要见大人,一起面圣,当面请旨。”

刘豫道:“李纲这不识抬举的浅盘底,不用理他。他要是闹腾凶了,就发一封公文给兵部,让兵部准备一切出兵事宜。他也是兵部侍郎,让他自己着急去吧。”

李成一听也道:“这个李纲着实木讷,也好,我就这么回他。”说罢一拱手,转身要走。

此时刘麟却拦住了李成,道:“且慢,我有一计,可解当下困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