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七四零 靖康之变(五)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七四零 靖康之变(五)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1-04 18:51:27 来源:笔趣阁

王渊一听大喜道:“大人尽管吩咐,小人尽心办事。”

王定六道:“华夏王爷早已洞悉天机,这东京汴梁早晚要落入金人之手,所以我要将平西侯和康王,请到京兆府在做安排。”

王渊为人机灵,一听请康王赵构就明白了种师道的心思了,他道:“华夏王深谋远虑,在下佩服。”

王定六道:“可是康王说是要将家眷都要带往西北,平西侯也有这个意思,所以这里十分缺少人手。”

王渊道:“这康王光是妻妾就30多位,这康王府的老老少少加起来还不得二三百人,再算上平西侯府的,这几百人如何安排得了。”

王定六道:“我需要500精锐士卒沿途保护,无比做到万无一失。你手下禁军有能征战的精锐吗?”

王渊道:“我手下也只有亲兵、家丁可用,着其他……”

王定六脸色一沉,道:“你手下万余人马,怎么还找不出来几百可用精兵。”

王渊见王定六生气,竟然有些害怕,急忙道:“我想想办法,总能凑出300人来。”

王定六道:“300人不能再少了,都要选一些能够骑马的。”

王渊道:“一时半会儿那里有那么多马匹?”

王定六一拍桌子上的那一摞军票,道:“去买!到其他禁军去买,实在不行就去找御林军买,3日之内必须准备好。”

王渊道:“明白!下官这就去准备。”

王定六点了点头,挥挥手示意他出去。王渊没有拿那些军票,躬身从密室中退了出来,这才意识到自这是自己的府邸,他居然让王定六从自己的家的密室中“请”了出来。王渊叹了一口气,暗道:好厉害的王定六。

王渊和李掌柜在密室外等候了一会,王定六才从密室中出来,王渊用眼睛余光一看,桌子上厚厚的一摞军票已经不见了踪影。

王渊见状心中暗喜,急忙凑上去,道:“大人,您还有什么吩咐。”

王定六面无表情,道:“今后不要去找李掌柜了,有事情直接道平西侯府走后门找我,这金军估计在有3、5日便到东京了,要加紧准备。”

王定六回到平西侯府,见到了种世仁。王定六道:“大公子,府内家眷收拾的如何了?”

种世仁道:“我这边差不多了,我遣散了一些人手,最终也要带走百余人。”

王定六道:“康王那边呢?”

种世仁道:“那边人多,估计得有300多人,光王娘就30多位,这些王娘总不能留在东京吧。”

王定六道:“如今我已经找到了王渊,他愿意出兵300,我这里还有锦衣卫百人,足可保证家眷的安康。最重要是快,越快越好。如果金军的铁骑追上来一切都晚了。如果真是那样,还请大公子当机立断,你我共同保护康王奔赴陕西行省。”

陕西行省是种师道给秦凤路和永兴军路重新命的名字,种世仁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不过他从王定六口气中明白,如果金兵真要是追上了了,只怕只能强行带着赵构逃命了。

种世仁道:“金兵距离汴梁城还有多少时日路程。”

王定六道:“也只有三、五日了,咱们最好在金军到达汴梁之前,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这里。悄然南下,到了长江走水路直奔江陵,到韩世忠那里就好办了。”

种世仁也知道如今河东路陷落,走陆路直奔潼关已经不可能了。于是道:“这样千里远行虽然绕远,倒也是安全。”

王定六道:“还请侯爷催一催康王,如果金兵一围城那就走不了!”

种世仁道:“你放心,我这就去康王府。”

王定六和种世仁正在说话之间,管家种福急匆匆的走了过来,道:“老爷,康王府来人了,说是请老爷过府议事,好像很是着急的样子。”

种世仁道:“什么事情?”

种福道:“来人没说,只是说很着急。”

这时一个锦衣卫匆匆过来,低声对王定六说了几句话。王定六如今将锦衣卫的大本营临时放在了平西侯府。种世仁特意在靠近侯府后门找了一个院子供锦衣卫使用,锦衣卫从后门进入王府只要有腰牌即刻不用通报。今日想必有紧急之事,所以才跑到前院来报信。

王定六听了那个锦衣卫的话后,面色也是沉重起来了,对种世仁道:“坏了,朝廷任命康王为天下督招讨兵马大元帅,带领3万禁军北上渡黄河抗金!”

种世仁一听,吓了一跳,道:“怎么可能?这朝廷疯了不成,如今金兵大军压境,要分兵北上!”

王定六道:“具体怎么回事我也不清楚,大公子还是尽快去一趟康王府,询问仔细。”

种世仁也是有也慌神,道:“你随我一起觐见康王,到时候也好有个计较。”

王定六想了想,道:“也好,你我一同去见康王。”

种世仁、王定六一同来到了康王府,康王府跟平西王府一样在打点行装,只不过这里显得更加嘈杂混乱。

种世仁在康王府的书房内见到赵构,赵构失魂落魄的坐在了椅子上,他看到种世仁走了进来,有气无力的道:“世仁,免礼吧。”

这时种世仁才看到赵构身后还有一人,问道:“这,这何人?”

种世仁道:“这是家父身边的家人,名唤王定六。”王定六是锦衣卫的指挥使,锦衣卫是种师道的私军,所以王定六无论是在大宋朝廷还是在华夏军中并没有实在的职位。

王定六此时单腿打千,道:“王定六拜见康王。”

不过王定六的大名康王赵构显然听过,他先是愣了一下,道:“王定六,久闻大名!好啊,你来了好。”

种世仁道:“王爷召唤在下到此,有什么急事。”

赵构随手将桌子上的一件圣旨超了起来,随手递给了种世仁。种世仁打开了圣旨一看果然由王定六所说,钦宗皇帝的圣旨封赵构为元帅,带领3万禁军渡黄河抗击金军。不过王定六没有探听到的是同时封李纲为行军军师、王渊为先锋官,共同北上抗金。

赵构看了看圣旨,又把圣旨交给了王定六。王定六看了看圣旨,问道:“这恐怕是李纲惹的事吧。”

就在此时下人来报,说是李纲求见。

赵构听说李纲来了气就不打一出来,他猛地一拍桌子道:“这厮还有脸来见本王,让他进来。”

李纲自从上次从平西侯府出来后,就憋了一肚子的怒火。他李纲一心想做忠臣,对于种世仁的招揽,他根本没放在心上。但是他也深知这六甲神兵根本不能顶用,所以一直上本请求钦宗皇帝整军备战,抗击金军。

钦宗皇帝现在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六甲神兵上,对于李纲的建议完全不放在心上。不过李纲连翻上本也让钦宗皇帝恼怒不已,无奈之中他向张邦昌问计。

张邦昌道:“陛下,东京甲士虽众,皆羸弱之兵,禁军对金兵犹如顽童战孟贲(战国勇士)也,战之必败。若退金兵,唯有六甲神兵,别无他法。”

钦宗皇帝道:“朕也深以为然,只是李纲连连上本,不能总是留中不发。”

张邦昌想了想道:“去年金兵南下,李纲保举鸿庆宫提举宗泽为磁州知府(详见四六八兵困磁州)那宗泽在磁州确实延迟金军南下,这次金军南下不知为何绕国了磁州,可让李纲带领3万禁军过黄河到磁州驻守,以截断金军的粮道,如果此计成则为破金出力,若不成也让李纲远离朝堂,省得惹陛下烦恼。”

钦宗皇帝赞道:“此计甚善,宣李纲上殿。”

李纲听说皇帝准了他的本,准备整军备战了,心中大喜,兴冲冲的来到了金銮殿上将钦宗皇帝。没想到钦宗皇帝让他点兵去磁州驻守。

李纲闻听此言犹如一盆凉水从头顶上浇了下来,从里到外都凉透了。

李纲半晌才反应过来,他道:“陛下,臣本就是一介文官,虽然为兵部侍郎,也代管过枢密院,可是禁军骄奢贯了,臣恐怕无法掌控,恐怕误了军国大事。”

钦宗皇帝一听,道:“你放心,我早就想好了,让康王为元帅,跟你共同出征。有康王在总能震慑住那些丘八了吧。”

自从上次金军南下,种世仁、康王赵构实施兵谏,当时差点拥立康王赵构为帝,所以钦宗皇帝对康王一直不满,这次听李纲说无法掌控禁军,直接就让康王挂帅北上抗金。

李纲当然明白这其中的蹊跷,他明白自己已经是躲不开北征了,可是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排兵布阵,总得找一个能够带兵打仗的。

于是李纲奏报道:“陛下,臣还想保举禁军指挥使王渊为先锋官,一同出征。”

钦宗皇帝道:“准奏,你立刻着手整顿军马,三日后出征。”

李纲下得殿来,先道王渊府上跟王渊通报了自己保举他做先锋官的事情。王渊历来为人随和,对谁都笑呵呵,但他听了李纲的话却暴跳如雷,破口大骂。只说李纲坏了他的大事。

李纲对王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了很多保家卫国道理,王渊只是不听,最终王渊告诉李纲种世仁、康王赵构都已经准备西逃去京兆府了。

李纲闻听大吃一惊,这是封王渊为先锋官的圣旨到了。李纲觉得圣旨也应该到了康王府了,于是就离开了王渊的府邸奔康王府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