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七四二 靖康之变(七)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七四二 靖康之变(七)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1-09 07:11:41 来源:笔趣阁

李纲晕倒后被赵构的家人搀扶着走出了康王府,李纲的随从急忙迎了上来询问情况。康王府的家丁告诉李纲的随从李纲要去枢密院衙门。李纲的随从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好将李纲放进的轿子中,然后几个人抬着轿子直奔枢密院衙门而去。

李纲在轿子里迷迷糊糊的,他自己以为随从是抬着他回府呢,所以也没有多理会。当轿子停下来后,李纲走了出来,发现竟然到了枢密院衙门。

李纲一想觉得既来之则安之吧,他迈步走进枢密院直奔白虎堂而来。今日当值的正是李成。李成是禁军的一个虞侯,属于武职,在李刚面前自然算不了什么。面对李纲咄咄逼人的询问,他也无法,只好去请刘豫。

刘豫来到白虎堂之上,看到李纲正坐在大堂之上闭目养神。

刘豫假装斥责李成,道:“李成,你这没上没下的东西,竟然不给李大人上茶。”

李成急忙道:“小人该死,小人该死。”随即,他便献上茶水,退了下去。

此时白虎节堂之上只剩下刘豫、李纲二人。李纲料想这里又会有一番唇枪舌战,没想到刘豫礼数周到,这倒是让李纲不知如何开口了。

刘豫道:“李大人,这李成一介武夫,粗鄙之辈也,不必跟他致气。这陛下既然有旨意颁下,我等精心办差就是了。不知李大人看上了那些营头的禁军了,本官定然全力支持调配。”

刘豫这么一问,李纲倒也懵了,他那里知道那支部队能征那支善战呢。

李纲结结巴巴的说道:“这个吗,这个王渊的部下肯定调动的,其他就麻烦大人尽快调配吧。陛下只给3日期限,到了期限若不能出兵,可也是欺君之罪。”

刘豫道:“李大人就在京城为官,这禁军是什么德行想必也有所耳闻了。如今东京号称有禁军八十万,实际上也就十几、二十万可用,而且多事老弱不看一战,若是贸然出兵也就是送死而已。”

李纲深知此言不虚,道:“在下也曾掌管国枢密院,这禁军的积弊非一时可解。可如今国家为难,国朝厚待禁军,这些禁军总该有报国之心吧。”

刘豫道:“这个报国之心说得好,我明日就发下公文,征调志愿为国出战的禁军将士,选择3万人马出征,你看如何。”

李纲看着刘豫义正辞严,但是仔细一想又觉得不靠谱,道:“刘大人,这志愿为国出战的能与几人?能否凑齐3万人马呢?”

刘豫道:“如今强行征调禁军,只怕会引起兵乱,那金兵未到,都城先乱岂不滑天下之大稽。大人放心,我儿刘麟愿意亲自出征,以鼓舞三军士气。”

李纲一听刘豫说让刘麟出征,心中半信半疑,道:“果真如此?”

刘豫道:“这话还能有假,难道满朝文武就大人一人有保家卫国之心不成。”

李纲道:“大人此番行为,到让我李纲佩服。咱们就一眼为定,三日后无论征集多少人马,咱们立刻出征,为国效力。”

刘豫道:“这兵甲粮饷还请大人所管兵部来准备了。”

李纲道:“大人放心,我去寻孙傅,定然凑齐这些东西。”

李纲辞别刘豫,又去找孙傅。孙傅是兵部尚书,说起来是李纲的上司。但是他全部心思全都用在编练六甲神兵上了。对于李纲要求调配兵甲器械,粮草军饷只是只是一味推诿。最终李纲无奈又要拉着孙傅去面圣。

最终孙傅也闹不过李纲,只是好道:“兵部府库都由你来调配,只是不要耽误本部(这是孙傅摆官威的自称)编练六甲神兵就好。”

李纲得了孙傅、刘豫的支持后还是在展现了自己的才能,他一边调配各种军需物资,一边以皇帝圣旨名义压迫王渊出兵。王渊也是无奈,他找到了王定六,在王定六的一番授意安排下,他也明白了王定六的机关,于是也配合起李纲积极调兵准备了。

刘豫发下征兵文书后引起了禁军的一片混乱,以前打仗就是直接征调那些队伍出战也就是了,所谓令出山摇动,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如今竟然征集志愿军,让大家不明所以。

长期以来禁军疏于操练,当年连方腊的起义军都无法剿灭,更别说面对如狼似虎的金兵了,开始之时应之寥寥。不过刘豫真的让他的独子报名参战,这倒是鼓舞了一些士兵的事情,有些士兵开始报名了。更是有些士兵觉得康王、刘麟等人都能参战,这事出反常必有妖,这里可能有些不好说的便宜可占,所以也就跟着报名了。

东京城禁军乱乱哄哄的折腾三天,3万志愿出战的禁军没有凑够,但还是凑齐了1万多人。宋钦宗也没有细盘问有多少人出征,他觉得只要是李纲离开东京,就没有人在阻止他编练神兵了。

因此宋钦宗还亲自登上了朱雀门为出征的禁军送行,并当众赐下天下督招讨兵马大元帅的印信,代表有先斩后奏权力的天子宝剑。朱雀门外的御街之上禁军将士旌旗招展、衣甲鲜明,面对朱雀门上的宋钦宗齐声高呼万岁,一时之间旗帆招展、锣鼓喧天,竟然让宋钦宗生出几分自豪感来。

赵构、李纲、王渊接过宋钦宗皇帝赐下的印玺后,他们三人心思不同。赵构被任命为元帅,但是他只想赶快离开这是非之地。李纲被任命为监军,他倒是想在磁州做出一份功劳报效国家。王渊是先锋官,他抱着印信没有啥感觉,只是期盼王定六的计策能成,跟着出征的1万多人的性命就算得救了,他们的命运起码比留在京城好得多。

赵构、李纲、王渊等人各怀心思磕头谢恩,紧接着汴梁城内号炮连天,赵构等人翻身上马,带领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向陈桥门而去。

赵构等三人在前方带路,后边大军一动,由这次禁军出征都是不同营头组成的兵马,真正实现了宋太祖组军的本意,做到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行军起来你碰我一脚,我踢你一下,这个队伍很快就乱成了一片。

站在朱雀门上的宋钦宗等大宋君臣,都暗自皱眉,这样的部队能打胜仗吗?

种世仁带着康王府、平西侯府、王渊府上的家眷,以及各府的金银细软,提前一夜就悄悄的离开了东京汴梁城。这只队伍大人小孩足足有500人,各种车辆有100多辆,浩浩荡荡的好不威风。

王渊派来了300精兵,而王定六也把平时隐藏在东京汴梁各处的等调走的人都调动了,也凑齐了一百余人,形成一支将近500人的队伍,沿途保护着这只队伍直奔陈桥驿而来。

种世仁和王定六骑马并排走在队伍中,种世仁看着曲曲折折的缓慢而行的队伍,他多少有些担心。

种世仁对王定六道:“你看看这样队伍我们安然到达京兆府吗?”

王定六道:“咱们先到亳州吧,到了亳州再往南河水如果没有上冻,咱们登船南行回快一些。我已经派人去伏牛山,让樊瑞不必来东京了,而是去亳州收集舟船,接应我们。”

种世仁道:“如果金兵分兵追来呢?”

王定六道:“金兵追我们干什么?他们的目标应该是东京汴梁城。”

种世仁道:“去年金军入寇,可是派出一支骑兵追赶道君太上皇的。”

王定六道:“那是太上皇,我们这队伍里只有一个王爷,如今宋朝廷的王爷有几十位,谁又能关注这位康王爷。”

种世仁道:“我父王看中康王,从我一入东京就告诉我要交好康王,肯定这康王与诸王不同。因此这一路之上要万分小心,不要出什么差池。”

王定六道:“侯爷,要真是有什么意外,我们可要当机立断啊!”

种世仁从还怀中摸出了一张字条,道:“这些人还是尽量带走吧。”

王定六结果一看,这字条上还有20多人的名字,王定六一看就眉头一皱,道:“我只能尽力,最主要只要保护侯爷和康王能安全到京兆府。”

王定六、种世仁一边商议,一边催促队伍前行。当天色蒙蒙亮的时候,大队人马来到了陈桥驿。

陈桥驿距离东京汴梁只有40里,带着家眷的大队人马走了大半夜已经有些精疲力竭了。王定六下令,在陈桥驿外打尖休息,扎营做饭,不要惊动陈桥驿内的官兵,静静等候康王赵构的征伐金兵的禁军大部队。

王定六、种世仁跳下马来,刚要找地方休息一下,这时王定六派出他探路的探子急匆匆的跑了过来,道:“大人陈桥驿出来了一只宋军,直奔我们这里而来。”

王定六吓了一跳,道:“怎么回事,有多少人马?”

那探子道:“只有十几人而已。”

种世仁道:“也许是陈桥驿的驿丞派来询问的,我去应付一下。”

王定六道:“同去,同去,小心为上。”说罢,王定六点了十几个身边的锦衣卫,提刀上马,迎了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