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二百一十六章 卧槽老马

汉末三国传奇 第二百一十六章 卧槽老马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北方来贡,江南却是不服。正始二年四月,吴帝孙权趁明帝之丧,新帝年幼,司马懿又失兵权,以为难得良机,于是分兵四路攻魏:全琮率军数万出淮南,诸葛恪攻六安,朱然攻樊城,大将军诸葛瑾攻柤中。五月,吴将全琮入侵芍陂,朱然、孙伦围攻樊城,诸葛瑾、步骘侵掠柤中,江淮大震。司马懿自请出兵往讨,朝臣认为敌兵远来攻坚,当待其自破。司马懿以为不然,请命统军增援,曹芳允之。司马懿兵至樊城,知南方暑热低湿,大军不宜持久在此,先派轻骑挑战,朱然便不敢动。司马懿于是检选精锐,招募勇士,摆出攻城架势。吴军惊惧,连夜撤退,在三州口为魏军追及,被歼万余,船舰物资损失甚多。因而进攻六安、柤中之吴军闻之大惧,亦无功而还。七月,魏军大胜回师。曹芳增司马懿食郾、临颍,前后共四县,食邑万户,子弟十一人皆为列侯。司马懿功勋德望日渐盛大,然而却更加谦恭。

正始三年春,魏帝追谥司马懿之父京兆尹司马防为舞阳成侯。三月,司马懿上奏修广漕渠,引河入汴,疏通东南各个大湖,于淮北大规模屯田。吴国派诸葛恪屯驻宛城,依据坚城广积粮谷,魏主以为大患。司马懿乃上表魏帝奏道:“吴军所擅长者乃是水战,而非陆战,数十年来屡次战果,已确认之,不必疑惑。老臣因请可于秋季湖水低浅,船不能行时攻之。若此时东吴救兵来援诸葛恪,则必弃船就陆相救,我于陆战破敌,则极易也。”魏主曹芳允奏,诏令即行。正始四年九月,司马懿于是再掌军权,率军出征,皇帝亲摆车驾送出津阳门而回。司马懿率大军到达舒城,诸葛恪果然大惧,焚烧积聚,弃城而走。司马懿不战而胜,即巡视淮北屯田之地,拔农家子弟邓艾于此主持屯田,并于农闲时训练屯田卒众,使其以当吴兵。邓艾于此时被司马懿发现并予以提拔重用,便即正式出仕,按下不表。

大将军曹爽见司马懿屡立大功于国,在皇帝驾前愈见重用,遂大为不喜。于是自己欲立威名,便不听太傅司马懿劝止,力主伐蜀,魏帝曹芳从之。正始五年春,曹爽发兵河西,结果未至阳平关时,便为蜀冯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王平所败。魏军被阻于兴势,后方军粮又供应不上,牛马骡驴大量死亡,进退不得。此时蜀国涪城及汉中费祎援军相继到达,魏军势危;曹爽见不能胜,被迫听从司马懿之前劝告,于五月率大军退还。退逃途中却遭蜀军三路截击,魏军苦战始得退回,失散伤亡甚众。正始六年八月,曹爽废置中垒、中坚营,把两营兵众统归己弟曹羲率领,司马懿援引先帝旧例制止,曹爽不听。正始七年正月,吴兵又入侵柤中,居民万余户为避吴兵北渡沔水。曹芳设朝,问计于司马懿与曹爽两位托孤重臣。司马懿上奏,认为沔南距敌太近,倘若百姓奔还,则会引来吴兵,因此应使其暂留北方,与魏人杂居,委以官吏管理。曹爽不从其议,说道:“今即不能在沔南修城守地,反而让敌国百姓滞留沔北,非长远之计也。”司马懿则道:“使居于稳处则安,置于险处则危,人与物皆是如此。故兵法云‘成败在于形,安危在于势’。势之相关,不能不慎。设若吴贼以二万人拒守沔水,三万人与我沔南诸军对抗,再以一万人猛攻柤中,我当如何援救?”曹爽依旧不从,驱令吴民归还沔水以南。果如司马懿所说,吴兵趁机击破柤中,魏国所失百姓数以万计。

曹爽因失顾命大臣本分,恃气妄为,使曹魏国力大衰,不少朝中之士颇感不安,皆望太傅独掌朝政,为魏国主持公道。并州刺史孙礼致书太傅司马懿,抱怨曹爽妄为害国,司马懿回书慰道:“公且止言论,静以待之;至忍不可忍之时,则其败亡之日至矣。”正始八年四月,先帝曹睿夫人张氏薨。曹爽用心腹何晏、邓飏、丁谧之谋,把郭太后迁到永宁宫,动辄以太后名义诏命天下,一时曹爽兄弟“专擅朝政,兄弟并掌禁兵,多树亲党,屡改制度”。

司马懿见此,于是再次推病不出,携二子皆辞退各任之职,闲居于洛阳及宛城之间。这一日,司马懿父子三人携四员心腹家将,推说出外游玩散心,又来至山阳郡,至药王庙为山阳公刘协上祭。列位看官!司马懿此来,其实是怀疑山阳公未死,又因孔明以私玺及皇后凤冠霞帔相托,心知肚明,是前来山阳探其隐情也。庙祝闻听是当朝太傅司马懿至,急令水火道人报至山阳公府。如今新任山阳公,正是首代山阳公刘协之孙刘康。刘康闻报司马懿来至家庙,便进内殿见祖母曹节,说知太傅前番来时如此如此,今又来家庙,不知何意。书中暗表,那刘康虽呼曹节为祖母,但其时这位故大汉皇后四十岁刚过,正当壮年,身体康健,精神饱满,因精擅医道及保健之术,看上去倒似三十岁模样,跟刘康年纪相若。

曹节闻司马懿父子来至家庙,已知其情,即令孙媳抱出一对双生之子,均已三岁,一名刘瑾,一名刘琰。即对刘康夫妇道:“自我先祖从汉高祖起兵于邙山以来,曹家世为汉臣,我父魏王更是殚精竭虑扫荡天下,保你祖父做了二十余年安稳皇帝。恨我兄曹丕夺了刘家江山,天道循环,免不得最终还于刘氏。我观今之朝廷之中,能复你家汉室者,必是司马懿父子。其数次在汉中与你伯祖史侯对垒,已秘密定下复汉之策,且不动刀兵,能免天下涂炭;神医华佗前番自汉中归来之时,已尽告与我。你此二子,可留刘瑾以承家业,将来不论承山阳公之爵,还是沦为庶民,只要能安度此生,延我刘氏之嗣即可。唯有刘琰,某使人相过,说具龙凤之姿,帝王之表。康儿,你便依伯祖孔明遗言,带琰儿前去家庙,送予司马懿,便急乘车回府。其余司马仲达尽知,不必多言,更不可使他人知道。慎之,慎之。”

刘康领命,拜了四拜,便令侍者抱了刘琰,前去家庙。其妻山阳夫人依依难舍,带着刘瑾,哭向内庭去了。刘康即到家庙,见了司马懿父子,依祖母之嘱,也不多言,只是将刘琰生辰八字写下,赠予司马懿而已。司马懿拜领刘琰,即谓次子司马昭道:“你兄无子,朝中尽知;惟汝妻前年生子,未及上报朝廷。今回去之后,可将刘琰作为长子,名为司马炎,报于朝廷内务官册可也。”司马昭跪领父亲重训,并当刘康之面立誓。司马懿拜辞山阳公,父子三人回转洛阳。看官记住此节,刘琰乃献帝刘协嫡系曾长孙,此后便唤司马炎矣。刘康洒了几行伤心之泪,于是自回山阳公府,向祖母曹节回报大事已毕。曹节亦自伤心,喟叹道:“你伯祖孔明少帝尝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社稷传承,乃真有定数乎?”

书中暗表,这故汉皇后曹节虽是曹丕之妹,但心怀大汉,又体谅父亲曹操公忠报国之义,实乃忠厚之人,亦堪谓历代国母表率。只因受了孔明重托,再三权衡,这才亲摧父兄之基,复炎刘故业,亦是不得已耳。曹节随刘协初到山阳时,见百姓流离失所,贫病饥寒,田园荒芜,便大发慈悲之心,欲造福万民。鼓励丈夫刘协脱下官服,换上布衣,深入民间,将自药王门下所学精湛医术,救死扶伤。由此,刘协在山阳悬壶济世,做了一个乡村名医。曹节亦布衣荆钗,与丈夫常到云台山采药,施医救民,故山阳公家庙又被百姓誉为龙凤医家。若遇有灾荒年景,刘协、曹节夫妇便下令减免一县赋税,和山阳百姓一起节衣缩食,共渡难关。于是数年时间,山阳百姓休养生息重建家园,昔日穷山恶水大为改观。山阳之民为报答曹节夫妇恩情,争相奉送土产鲜果表意,但往往被婉言谢绝。不数年间,山阳之民大治。

黄初五年,曹节送孙刘康至山阳精舍就学,见校舍倾危,便捐钱重建。许山阳子弟不论贫富贵贱,皆可至山阳精舍上学,延请先生教学授业,识字习经。曹节听闻孔子弟子卜商后裔有卜尚者,在河内温县办学有名,学问颇深,于是与刘协一同亲自登门,请其就任山阳精舍教授。山阳公夫妇至其村上,问到卜尚之家,备说延师之意,卜尚固辞。适逢卜尚儿媳临产,呼号难生。刘协见此,便登其内室,指挥曹节给产妇调整胎位,使产妇积聚力气,结果顺利产子。卜尚万分感激,遂到山阳执教,与山阳公共掌精舍。其后直至晋永嘉三年山阳国亡,曹节之女刘曼、刘康之子刘瑾、刘瑾子刘秋等刘氏家族,均在山阳精舍就读。自战国魏文侯建立山阳邑校以来,卜商任教之山阳书院又至繁荣,可谓一时盛事,千年佳话。

山阳公夫妇私下提及曹丕无情,因而常常想起曹操。曹节亦常提醒夫君刘协,应思岳父曹操好处,勿念其恶。刘协深以为然,念及自己曾要除掉曹操,但曹操至死不行篡逆之事,且以三女嫁之,亦为防其子曹丕诛杀自己,实为用心良苦也。为臣者能至如此,亦实为百年难得一见者。曹节为纪念父亲,便令子女改称外公为“魏公”,或称“魏爷”。因山阳公夫妇深受山阳百姓拥戴,故山阳人大都效仿,均称呼外公为魏公、魏爷,至今依然如此。

且说曹爽大权在握,每日与何晏等饮酒作乐。何晏闻说平原管辂明于数术,遣人请至府中,与邓飏请与论《易》。何晏因梦见数十青蝇集于鼻端,因请管辂卜算吉凶,管辂道:“元、恺辅舜,周公佐周,皆以和惠谦恭,享有多福。今君侯位尊势重,而怀德者鲜,畏威者众,殆非小心求福之道。鼻者,山也;山高而不危,以长守贵也。今青蝇臭恶而集,位峻者颠,可不惧乎?”何晏未及回言,邓飏已怒道:“此老生常谈耳,有何奇异!”管辂道:“老生者见不生,常谈者见不谈。”遂拂袖而去,到家说与其舅,说今得罪何、邓二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