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二百零六章 夏侯四子

汉末三国传奇 第二百零六章 夏侯四子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孔明回到汉中,忽见尚书费祎奉后主差派来问:“中护军李严奏称军粮已办,丞相无故回师,天子因此命某来问何故。”孔明大疑,令人访察才知:乃是李严因军粮不济,故妄报吴兵来犯;待闻大兵已回汉中,却又妄奏天子,遮饰己过。孔明大怒,即与部将吴班等联名上书后主,请求罢黜李严。后主览其奏章道:“自先帝驾崩,李严全念其家庭,以小恩惠待其部众,只思平稳处世求名,全不虑国家大事。臣出兵北伐,望李严带兵前往镇守汉中,其再三借口推辞,并无北来汉中之意,反欲并五郡作巴州,自请为刺史。去岁西征,又欲李严镇守汉中,其却说司马懿开府于魏,聘其为重职厚爵。臣知李严鄙陋,借臣临行之机迫臣,以利益分之也。臣为国家急务,于是表奏任其子李丰主管江州,破格待遇。李严至汉中任上,臣将大小事权全部委付,朝廷上下均以臣厚待李严为怪。臣为此者,皆因国家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李严之短,莫若褒之也。臣只谓李严本性争荣夺誉、重于利益而已,未料其竟颠倒是非,以致如此。若任其久存,必将祸败朝廷。为臣愚暗,多言徒增愧咎之情矣。”

后主见表中字字有据,铁证如山,亦怒气勃发,自然维护不得,诏命将李严贬为平民,令迁去梓潼,与蛮夷杂处。说话的,你道那李严与孔明同为托孤重臣,怎地后主说罢就罢,毫无商量余地?皆因此时军政大权皆在孔明之手,而李严又不自律,屡次与孔明作对,犯错太多,此时不得不罢其官,以稳孔明之心也。前番李严重用苟安,致令差些便离间后主、相父成功,本是大罪,孔明未加追究,只是重责蒋琬、费祎了事,其实也是为给李严一个面子,令其自醒。奈何李严得寸进尺,不去反思,以改己过何?正如孔明表中所奏,早在建兴四年,孔明初次伐魏,便调李严率军前来镇守汉中,以绝后顾之忧。但李严却借机求分五郡新建巴州,并求任刺史,孔明怒而未允,由是奏请其镇守江州,兼催督军粮,且命陈到制之。

孔明三次北伐时大败曹真,举国沸腾。李严又劝孔明该受九锡,怂恿其应进爵称王,被孔明识破其险恶用心,加以驳斥。这一条因不欲使众臣知道,故此未列入奏表之中。二人由此不睦,逐渐形合影离。尚书令陈震与李严乃是同乡,在出使东吴前,曾私下对孔明说道:“李正方腹中有鳞甲,丞相须防其一二,忽至噬脐不及。”即谓李严心术不正,可能会制造事端也。孔明当时只是含糊以对,心中依然认为可与李严相忍为国、并肩合作。建兴八年,曹魏大司马曹真三路进逼汉川,为加强汉中防务,孔明再命李严率二万人赶赴汉中阻击敌军。李严不满被调离江州,便令朝中东州私交故友传言,说司马懿已设置官署厚爵,前来诱降自己。因己为蜀汉重臣,忠于先帝托孤之恩,故而未从。孔明闻言便知其意,于是上表迁李严为骠骑将军,又表奏其子李丰接替总督江州防务,李严这才北上。此时忽改名为李平,意谓胸中块垒稍平,其心胸狭窄如此。建兴十二年冬,李严在梓潼听说诸葛亮去世,于是激愤发病而死。因其企望孔明会再次起用自己,今孔明即死,无人再敢用此托孤大臣也。

且说后主处置了李严,孔明即奏荐用李严长子李丰为长史,然后辞帝出征。后主依依不舍道:“方今已成鼎足之势,吴、魏不曾入寇,相父何不安享太平?”孔明道:“臣受先帝知遇之恩,梦寐之间,未尝不设伐魏之策。今臣老矣,随臣惯战之将也相继凋零,再过数年,魏兵来伐我时,臣恐连拒敌之将也无。”话犹未了,忽见汉寿亭侯关兴之子关统号哭上殿,报父病亡。孔明放声大哭,昏倒于地,半晌方苏。后主为之叹息,潸然泪下,于是下令厚葬,以关统承袭汉寿亭侯爵禄,为父守墓三年。奏准相父孔明北伐,于北门外设宴送行。

孔明回到汉中,引蜀兵十五万分五路而进,令姜维、魏延为先锋,皆出祁山取齐。此时马均来报,木牛流马已监造齐备,各造五千,共一万辆,足支十五万大军使用。孔明大喜,即令李丰与马均监运粮草,先于斜谷道口伺候,然后大兵尽举。司马懿闻报孔明又出,心中大定,遂遣使复向洛阳告急。魏主曹睿大惊,便问群臣怎生拒敌。大将军曹爽奏道:“可叹大将张郃,莫名其妙而亡。臣举夏侯渊四子:长名霸,字仲权;次名威,字季权;三名惠,字稚权;四名和,字义权。霸、威二人,弓马熟娴;惠、和二人,谙知韬略,皆非夏侯楙所可比也。可令夏侯霸、夏侯威为左右先锋,夏侯惠、夏侯和为行军司马,共赞军机,以退蜀兵。”曹睿乃从其请,遣夏侯四兄弟前往河西,听候大都督司马懿调遣。并差天使随军到渭滨大营,以手诏赐司马懿道:“若诸葛亮军至,卿宜坚壁固守,勿与交锋。蜀兵不得志,必诈退诱敌,卿慎勿追。待彼粮尽,必将自走,然后乘虚攻之,则取胜不难。”司马懿受诏,即调集各处军马共三十万,皆来渭滨下寨。又于渭水上搭起九座浮桥,令郭淮、孙礼总督陇西军马,据北原下寨,深沟高垒,按兵休动。二将领命,各引兵下寨而去。

魏军安排妥当,蜀兵亦出汉中。孔明复出祁山,以魏延、马岱为左右先锋,升吴班为骠骑将军,假节,封绵竹侯,命督后部军马。即命马岱包围祁山魏将贾嗣、魏平部,阻其出营,己军并以木牛流马运输粮草,源源不断。细作报到渭滨大寨,司马懿即留部将费曜、戴陵率四千兵把守上邽,自率先锋夏侯霸、夏侯威渡过渭水安营,并于营后东原筑起一城,以防不虞。诸葛亮见司马懿大军已渡渭南,知道强攻不可,即率大军西行,佯作移军攻取大散关、陇城等地,再回师进攻司马懿之状。司马懿召集诸将会议,众将皆谓诸葛亮欲攻西围。惟郭淮力谓孔明虚张声势,是要让魏军回救西围,其真正目标却是阳遂,乃请兵前往镇守。

司马懿未料郭淮能猜透孔明计谋,又不能阻止,无奈允之,令其率一万精兵去了。当天夜间,蜀军果然进攻阳遂,因城中早有防备,未能成功而退。至此,两军相持于祁山至渭南之间,战线交互间错,连绵数百里。孔明于是按五方五行,以相生相辅之位连下五个大寨,自斜谷至剑阁又下十四个大寨,分屯十五万军马。这日孔明正在帐中,忽报郭淮、孙礼领陇西之兵于北原下寨。孔明谓诸将道:“魏兵于北原安营者,惧我阻绝陇道也。吾今虚攻北原,却暗取渭滨。若得渡渭水之南,则进兵不难。”诸将遵令而行。郭淮见孔明来攻,急使人飞报司马懿。司马懿暗自着急,心内埋怨孔明:“我渡过渭南来接应于你,却玩甚么花活,非搞甚么声北击南?”但被魏主安排夏侯四兄弟在营,不能独断专行,于是便唤诸将计议。

夏侯惠恃己才能,上前进言道:“孔明今以取北原为名,其实欲顺水来烧浮桥,以攻渭南为实也。大都督可令夏侯霸、夏侯威提兵于渭南,待蜀兵至而击之;又令张虎、乐綝引弓弩手伏于渭水浮桥北岸,休令蜀兵木筏近桥。又令郭淮、孙礼人马尽伏于半路,引蜀兵来追,却以弓弩射之。若蜀兵大至,都督可如此如此。”司马懿听他随口安排诸兵,如数家珍,不由暗吸一口冷气道:“此贼,比其贼父强之多矣!”因诸将尽在,只可依其所谏下令。

孔明引军出了祁山大营,西行未远,便重新分兵派将:令魏延、马岱引兵渡渭水往攻北原,吴班、吴懿引兵乘坐木筏去烧浮桥;王平、张嶷去攻魏国渭滨大营。众将领命,分头依计行事。却说魏延、马岱将近北原,四下喊声大震:左有司马懿,右有郭淮,两路魏兵杀来。魏延、马岱奋力杀出,幸得吴懿救了过岸。吴班撑筏顺水来烧浮桥,却被张虎、乐綝在岸上乱箭射住,前进不得,众军跳水逃命,木筏尽被魏兵夺去。王平、张嶷不知北原兵败,直奔到渭滨敌营,忽背后中军传令兵来说:“攻北原兵与烧浮桥兵俱失,丞相教军马急回。”王平、张嶷急退军时,却被魏兵抄在背后,一齐杀来。王平、张嶷引兵相迎,混战一场杀出,折伤大半。孔明回到祁山大寨,收聚三路败兵,见折了万余人,两军又陷于相持,心中忧闷。思想魏国大军尽集于此,自己独力难支,忽想起盟友孙权,即修书一封,令快马至成都交与费祎,命其出使东吴,到建业投递。费祎持书径到建业,入见吴主孙权,呈上孔明之书。孙权拆书视之,是约请出兵伐魏,以平分天下之意。孙权览毕大喜,乃谓费祎道:“朕久欲兴兵,未得会合孔明。今既有书到,朕决意亲征,请先生回复孔明。”费祎告辞而去。

魏黄龙二年,吴嘉禾三年五月,孙权应蜀汉丞相诸葛孔明约请,大发吴兵十万之众,兵分三路攻魏。第一路兵,吴帝孙权亲率兵六万入居巢门,北取魏国合肥新城;第二路兵,陆逊、诸葛瑾率兵二万西出江夏、沔口,北取襄阳;第三路兵,孙韶、张承出兵二万,东攻广陵以取淮阴。左中右三军启行,共计十万大军。费祎离了建业,不返成都,直到祁山大寨见丞相孔明,具言吴主起兵,兵分三路而进。孔明大喜,设酒款待费祎,使其自回成都。

孔明遣走费祎,便与众将计议进兵之计。长史杨仪入告:今粮米皆在剑阁,人夫牛马搬运不便,费时耗力,劳而无功。孔明大笑,即唤马均问道:“今木牛流马运粮如何了?”马均答道:“木牛流马各五千辆,木牛每辆运千斤,流马每辆可装八百斤,共九百万斤粮米,明日便可送到大营。我十五万大军,每运一次,足支一月食用。”杨仪听了,惊讶不止,半信半疑。次日,军粮果至祁山,孔明令杨仪率五千人,分给各营半月之粮,其余搬入仓库,命姜维派重兵防守。众军见那万辆木牛流马布满山谷,蔚为壮观,不由欢呼雷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