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二百零七章 木牛流马

汉末三国传奇 第二百零七章 木牛流马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却说杨仪半信半疑,引领蜀兵奉丞相大令,均到祁山大寨搬粮。却见运粮之兵将那木牛流马操纵自如,直接推粮入库,宛如活者一般;上山下岭,各尽其便。众军见之,欣喜异常,闻是马均校尉设计创制,无不惊为天人。孔明即令右将军高翔,自此后引一万兵夫驾着木牛流马,自剑阁直抵祁山大寨,往来搬运粮草,供给蜀兵之用。司马懿在渭滨大营,替孔明算计粮草将尽,又不见其来打寨,枯坐中军帐内忧闷,无计可施。忽听哨马报说:“蜀兵用木牛流马转运粮草。人不大劳,牛马不食。”司马懿又惊又喜,口中却斥道:“胡说!世间焉有此事!”急唤张虎、乐綝二人分付道:“你二人各引五百军,从斜谷小路抄出;待蜀兵驱过木牛流马,任他过尽,袭其后队,抢他三五匹便回。不要恋战,切记切记。”二将依令,各引五百军伏在谷中,果然抢了数匹木牛流马,驱回本寨。司马懿看了,不知其要领,即环顾众将,叹道:“我谓此物绝非人为,乃是神工。孔明有神仙相助,我等如之奈何?”

忽身侧一将说道:“岂有神仙之说?此必是马均所造。”司马懿回首看时,见说话的却是骁骑将军秦朗。司马懿大奇道:“将军何以知之?那马均又是何人?”秦朗道:“马均乃扶风郡人,好机械之术,自称系春秋鲁班匠门之徒,亦与前陈仓太守郝昭为同门师兄弟也。因其在洛阳任给事中,某曾见其所造指南车来,果然神奇异常,鬼斧天工。前年马均引一老者造访徐庶之府,当夜忽然逃走无踪。今见此木牛流马,便知是其手笔,原来竟是私投了诸葛亮,为其所用。”司马懿大惊道:“既如此,秦将军可能看懂此物,并仿制否?”秦朗笑道:“某亦爱机械之术,只要有实物在此,其事易也。”司马懿大喜,即面向孔明大营说道:“你会用此法,难道我不会用!”便令秦朗照式而为。秦朗奉命,即集巧匠百余人,将那木牛流马当面拆开,依其尺寸长短厚薄之法,仿造成各二千五百辆,共五千辆,旬日而就。司马懿闻听完工,即来观看,令秦朗试了一试,亦能奔走自如。司马懿惊讶至极,重赏秦朗,遂令镇远将军岑威,引一千军护卫,征五千丁夫驱驾木牛流马,去陇西搬运粮草。

说话的,那秦朗究系何人,能参透马均木牛流马玄机?且听说话人道来:秦朗字元明,新兴云中人氏。其父秦宜禄原是吕布部下,袁术将汉宗室之女嫁之,秦宜禄不敢不娶,只得将前妻杜氏与其子秦朗舍于下邳众官眷属大营。杜氏美貌至甚,当时被关羽所见,心甚羡慕爱怜。建安三年,曹操围攻吕布于下邳,关羽当时与兄刘备同在曹操帐下,便请攻取下邳之时求娶杜氏为妻。曹操满口答允,破城后杀了吕布,命取杜氏来,见其如此美貌,便自纳为妾,收秦朗为义子。关羽为此羞恼,这也是其后来除州败后降曹,无论曹操如何厚待,终弃而归兄刘备之主因也。秦宜禄归降曹操,命为铚县长。张飞以夺妻之仇怂恿秦宜禄叛曹,秦宜禄随张飞出走,不久反悔,便被张飞杀死。秦朗随母杜氏住在曹府,一贯谨言慎行。曹操极喜秦朗,但不使其出任官职。直至曹睿即位,假弟秦朗被召命为骁骑将军、给事中。

曹睿喜好令人相互举发罪行,常因些小过失杀人。秦朗故作不见,更不谏止;且从不为朝廷推荐贤才,但始终得到曹睿宠信。每次召见,曹睿大多称其小名阿稣,更为其修建大宅巨府。因为皇帝亲近,朝中大臣争相贿赂,以至秦朗富可敌国。秦朗及常侍高堂隆,尝谓上古黄帝令风后造指南车者,皆谓虚妄之言。给事中马钧闻之,即奏请试造,明帝曹睿允准,划拨经费给马钧,果然造成,于是无不佩服马钧巧工。青龙元年,鲜卑大人步度根与轲比能勾结,谋叛曹魏。并州刺史毕轨讨伐,最终战败,步度根与轲比能合力侵袭边郡。曹睿于是派秦朗率虎卫军讨伐,终败鲜卑军,轲比能和步度根败走漠北。步度根部将戴胡阿狼泥到并州投降,秦朗于是撤军,奉旨来助征西大都督抗蜀。司马懿一见秦朗到来,当时便想:“皇帝派四个夏侯家的尚嫌不足,今又派来一个曹家养子,直欲夺我兵权耶?”心中不乐。

闲言少叙。且说高翔回见孔明,说被魏兵抢夺木牛流马各五六匹去了。孔明大笑道:“仲达妙人,这是怕我缺粮,专替我来往运输也。”数日后打听到魏兵用木牛流马往陇西搬运粮草,因而大喜,便令王平、张嶷、魏延、姜维,分率精兵两万,分三段路程截其木牛流马所载粮米,驱来我营食用。又唤廖化、张翼分付道:“你二人引五千兵,去断司马懿援兵来路。”又唤马忠、马岱分付:“你二人引二千兵去渭南大营搦战。”八将各遵计策而去。

只说魏将岑威,引军驱木牛流马装载粮米,正行之间,忽然喊声大震,王平率伏兵杀来。岑威引兵抵敌,被王平一刀斩了,兵皆溃散。王平引兵尽驱木牛流马而回,郭淮闻军粮被劫,疾忙引军来救。王平令众兵扭转木牛流马舌头,皆弃于道上,快速退走。郭淮怕有埋伏,不敢远追,只令驱回木牛流马,却如扎根于地,驱使不动。郭淮心中疑惑,忽听喊声四起,蜀将魏延、姜维、王平三路夹攻而来,郭淮大败而走。王平令军士将牛马舌头重复扭转,驱赶而行,其快如风。郭淮望见,方欲回兵再追,又见山后烟云突起,张嶷引一队神兵拥出,一个个手执旗剑,驱驾木牛流马风拥而去。郭淮及部下众军见了,无不惊畏,不敢追赶。

却说司马懿闻说粮草被劫,急引军来救,方到半路,遇着张翼、廖化伏兵四起。司马懿见了大惊,不敢交锋;魏军着慌,各自逃窜。司马懿长叹一声道:“同是一样的木牛流马,怎地见了蜀兵,便不听我大魏军士驱使?此中必有妖术,非我人力可敌也。”于是退回大营,坚守不出。司马懿见白白送与数百万斤军粮,回到营中唉声叹气,明为痛心丢失粮米,实为被夏侯霸四兄弟监视,无计引蜀兵直入长安。说话的,那孔明即得了粮草,便应利于速速进兵,因何迟滞固守,不来攻打魏营?只因己方军力少于魏兵一倍,并无必胜把握也。此时欲一战而定,只能指望吴兵大胜魏兵于长江,以逼迫魏主抽调渭滨之兵南下,方保必胜。这一日,魏主果然使人至渭南大营,言称东吴发兵三路入寇,朝廷正议命大将前往抵敌,令司马懿等坚守勿战。司马懿受命已毕,且喜且忧,只可深沟高垒,以待吴、魏大战结果。

蜀魏两军相持不出三个月,江南细作接连报至各自主将:五月,十万吴军攻魏,配合蜀军作战,被满宠所拒,不得前进半步。七月,魏明帝曹睿率兵亲征,刚至宛城,吴军便即恐惧撤兵。魏国群臣因见吴军已撤,皆谓天子车驾可西幸长安,亲自调度与蜀相孔明决战。魏明帝则道:“今孙权大军已撤,诸葛亮孤军无援、难成气候;大将军司马懿足以抵挡,朕无西顾之忧矣。”于是驾回洛阳。孔明闻报东吴十万大军为魏明帝所败,外援已自无望,又见渭水受阻于司马懿,陇右又有郭淮阻挡,不由气满胸膛,一口鲜血喷出,就此病重不起。

说话的,你道曹魏能征惯战之将,皆在渭水与蜀军对峙,朝中又无良将,竟何以将吴国三路大军百日内皆破?列位看官,此亦是汉祚将终,丝毫由不得人也。其实也因孙权欲借此机使魏灭蜀,出工不出力之故耳。吴国三路大军之中,只有一个真出力者,其便是孔明之兄诸葛瑾,反受主将陆逊牵制出卖,才真正为魏军所败。其余两路吴军,均未损一兵一将而退。吴军三路主帅,一是吴主孙权,一是三军大都督陆逊,一是皇亲孙韶,皆是不战而败,岂非不是人为?孔明虽有冲天之志,一心匡扶汉室,奈有盟友如此,不致大败已算侥幸,焉能成功!其吴魏之战,容说话人在此略说,好使列位看官明白,自己分辨其中玄机可也。

吴嘉禾三年五月,孙权亲率大军六万进驻巢湖口,再临合肥新城。陆逊与诸葛瑾率两万人进至江夏、沔口,孙韶、张承率两万人进抵广陵。曹睿闻报东吴兵来,不但不撤渭水之兵,反遣护军秦朗统领步骑二万西出长安,来助司马懿抵御蜀军;只遣步骑八千为先头部队,驰援合肥新城。诸葛瑾奉上大将军陆逊之命以为前部,率三千军直奔襄阳,却被魏南阳太守满宠以三万军迎于襄水,以众欺寡,将吴兵重重包围。诸葛瑾以一敌十,率军死战,见等不到陆逊援军到来,只得拼死杀出,引三百败军回见陆逊,欲问其因何见死不救。直到奔回南郡,方知陆逊尚且屯军江陵,并未向北进军半步。陆逊闻诸葛瑾大败归来,非但不见其罪,反而勉慰有加,再拨一千兵马,令其驻军当阳,缓图北进。孙权多次攻打新城,魏国守将张颖等力战拒守,终不能克。直到七月,曹睿才亲率大军南下,至宛城而止。八千援兵赶到合肥,声言皇帝亲统大军即至,孙权遂撤围退兵。列位看官:你道十万大军,攻弹丸小城百日不下,魏国只八千步骑来援,且无上将率领,孙权便闻风退兵。借问一声,当年以三五万兵大破曹操数十万大军于赤壁雄师何在?前番三军拼死为战,此次难道是公费旅游来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