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二章 玄天观主

汉末三国传奇 第二章 玄天观主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胡车儿听了,满面生愧,再次纳头便拜:“不是仙长点破,险些错杀忠良。我墨家门派传到小可师父手里,便日渐没落,待师父一死,门中便只剩某一人而已,耐不得山中凄苦,这才到江湖中替人做杀手,胡混日子罢啦。某虽然身处江湖,却早闻这朝堂之中,只有卢植尚书、皇甫嵩将军和蔡议郎是大大的忠臣。且不说议郎学问了得,便是专跟十常侍作对这一点,天下谁不敬佩?俺胡车儿有眼无珠,还妄言什么不问被杀人根底,真是愧煞人也,定为江湖同门耻笑!”说罢忽然长身,捡起床下短刀,便向颈中划落。

蔡邕出其不意,吃惊地张大嘴巴,差一点便要叫出声来。那道士出手如电,右手拂尘早已缠住胡车儿持刀手腕,往回拉出。胡车儿使尽全力想要自戗,那力道怕不有三五百斤?却被拂尘一扯,就似被定身法定住,再也递不进半分。胡车儿挣扎不得,长叹一声,短刀再次扔在地上。道士撤了拂尘,向后轻甩,早已插入脑后衣领,动作快如电光石火。这时他怀中的那个孩儿显是感到有些不舒服,将身子挣了挣道:“师父,把我放下来罢。”道士嗯了一声,将那孩儿放在床边地下。蔡邕这才注意看那孩子,竟是生得眉目如画,长相不俗。

那道士入下孩儿,又向胡车儿温言说道:“贫道既向你表明身份,就不容你寻死。你且平身,贫道有件大事,要求你去办,壮士却不可推三阻四。”胡车儿闻言大喜,立起身来,插手躬身说道:“既道长不许我死,定是容俺戴罪立功。但听仙长差派,不管水里火里,绝不推辞——敬请吩咐便是。”那道士不答胡车儿之语,却先转过身来,冲蔡邕深深一揖道:“只因贫道来迟一步,致使议郎大人受惊,贫道之罪也。大人可知贫道来历?”蔡邕起身还礼不迭:“下官不知,正要请教。”那道士示意蔡邕和胡车儿落座,自己也背对着房门坐了,回手复将那孩儿揽入怀中,缓缓说道:“贫道自幼出家入道,俗家名字唤作史子眇,住持洛阳东门外五里玄都观,乃是鬼谷子门下第二十四代弟子,如今忝掌本门。”

闻听此语,蔡邕和胡车儿都轻哦了一声,各自惊讶。蔡邕不知江湖中事,惊者是早闻史子眇名字,知他与宫中往来密切,颇受当今天子灵帝敬重,未料今日方见其本来面目;胡车儿熟知江湖中事,惊者虽通过适才令牌已知对方是鬼谷门下,却不料竟是堂堂掌门之尊。更不知如何朝中政敌相互攻杀大事,因何竟惊动这位大侠,要亲自出手干预。蔡邕此时忽恍然大悟,怪不得适才胡车儿说对方是“鬼……”,史子眇不予驳斥,原来却是那令牌代表“鬼谷门”掌门身份之故,胡车儿惊惧之下,将三个字只说出一个,双方便均已明白。

史子眇表明身份,遂将先前那块铁牌掏出,平放在桌案之上,说道:“议郎大人请看,这就是本门的掌门信物,唤作伏龙令。此牌自本门鬼谷子先师创制,借以号令门下弟子徒众,代代相传,至今已有八百余年。鬼谷先师俗家名字唤作王禅,后代人称王禅老祖,因与墨门始祖墨子过从甚密,所以我鬼谷门与墨门弟子后代虽无甚往来,但也算得世代通家,互相敬重声援,不相攻伐。适才我以此牌示于胡车儿,故他能识。”

蔡邕将那铁牌拿在手里,仔细观看。只见铁牌分为阴阳双面,阳面镌刻一个仙翁,乘跨一条白龙,图案两侧各有四字,右为“鬼谷仙师”,左为“万法玄门”。阴面只有八个篆字,写的是“共扶汉室,天下听命”。蔡邕摩玩片刻,放置案上,若有所思。

史子眇于是笑道:“蔡议郎学究天人,对先秦之事当不陌生。当时儒、道、墨、法、兵、农、匠作、阴阳等百家兴起,各家著言立说,游说于诸侯,以平定天下为己任。墨家当时与道家、儒家均为世之显学,但本门却避世而居,不求闻达于诸侯。由于鬼谷先师座下弟子庞涓、孙膑、苏秦、张仪出山后各显奇能,先是齐魏对垒天下震怖,后又合纵联横东西对峙,均可谓功高盖世,本门方为天下所知,并因苏张之能而名为纵横之学。其实世人所知甚为片面,本门所传之学何止于此?天文地理、星象奇门、纵横谋略、行兵布阵、攻战器械、帝师韬略,可谓包罗万象无所不具。只是凡人天分所限,自鬼谷先师以来,从来未闻有能学会半数者,更不要说全都通晓。鬼谷先师曾言,能学到其中十之一二者,即可纵横天下。”

蔡邕笑道:“对于鬼谷一门,先秦诸子皆讳莫如深,某除却庞、孙、苏、张四子之外,也确实所知有限。唯墨子一门,某却深知,并敬仰不已,恨不能从而学之也。墨子名翟,乃东周春秋末期宋国人,贵族目夷之后,生前曾任宋国大夫,却弃官而去,游于列国,收罗徒众,以宣其学说。其非但精于思想、教育,且通百科之学、又晓畅军事。即便是器械机巧之术,亦不弱于其同乡匠门之祖公输班。墨家于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我儒家并称显学,又有高出于我儒门之势。其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说,无不异于凡人观点,惊世骇俗。其所创几何学、物理学、光学者,至今其他门派一概不通。当时百家争鸣,便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其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不知胡壮士属于哪一派?”

胡车儿笑道:“蔡议郎学究天人,在下今日算是真正领教到了。恩师亦曾对我讲过,墨子祖师曾与儒家孔子、道家老子共为诸子百家之前三大门派,法家门韩非子亦称我墨家门和儒家门为‘世之显学’,既儒家掌门孟子亦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可见彼时我墨家门派辉煌,堪与日月同辉,并执天下学术与武功之牛耳。只是可惜,至我师祖一代,蔡议郎所说本门三派均已后继无人,某之所学,乃墨家旁支游侠一派的便是。”

蔡邕笑道:“墨家不传于后世,非是墨家学说不好,实乃时运所致。因墨家思想不入士流,兼之前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致令官学勾结,墨家不断遭到打压,逐渐失去存身之基,方至灭绝。倒是史道长鬼谷一门,某却不知与高祖及留侯张良,竟有如此深刻渊源。这伏龙令之事,尚望史道长细详论之,以足某求知之欲。”史子眇说道:“到本门第五代掌门黄石公之时,其关门弟子张良先师于功成名就后弃官身退,接任第六代掌门,并于此令牌背面增刻八字,表明鬼谷门人永扶汉室、不背刘氏之宗旨。高祖刘邦大喜,这才不再追究张良先师弃官隐退之事,且密令后代子孙继位皇帝,终大汉一朝,不与鬼谷门为敌;反要在王室危难之时听命于鬼谷门人,借助本门之力匡扶社稷。高祖当年传下这一密令,后来也制作成五面令牌,却均是黄金所制,唤作卧龙令。若是卧龙令面世,则必是皇帝大权旁落,玉玺被权臣控制,便以此令代之——凡是天下刘氏宗亲,见令必从,以兴复汉室。”

蔡邕道:“听罢仙长所说故事,下官已明其来龙去脉。如此,这伏龙令自高祖以来蜇伏近四百载,今日忽然现世,则必有所为。”史子眇道:“大人说的是,但这伏龙令并非有汉以来首次出现。当年王莽篡位之时,绿林赤眉作乱,大汉江山倾覆,天下振动。当时伏龙令和卧龙令并出,才有汉宗室光武帝起于民间,本门弟子鼎力相助,光复了汉室天下。如今十常侍作乱于内,邪教流民酝酿暴乱于外,天子大权即将旁落,情势再次危矣。贫道依本门遁甲之术推演,算出甲子年天下必然大乱,继之群雄并起,诸侯不尊王室。必待有圣贤之主复出,天下志士共襄大义,方能扫除魔障再现盛世。此次伏龙令先出,其重任在于议郎大人肩上,诚请先生莫辞!”说罢离座而起,一揖到地。

蔡邕动容,离座还揖道:“此次下官直言上本,为的就是汉室江山,只恨能力微弱,以萤火之光不能横扫暗夜之霾。那奸贼阳球及十常侍既然不肯放过下官,某只得勉力周旋。仙长但有差遣,无不奉命。”史子眇颔首,又对胡车儿道:“你即答应奉贫道差遣,我要你一路之上,尽力保护蔡大人及皇子性命安全,直到襄阳水镜山庄我师叔水镜先生处,你可愿意?”胡车儿听罢,跪拜于地道:“仙长,小人这一条命是你给的,胡车儿赴汤蹈火,但凭驱策。只是,哪里有什么皇子?”蔡邕也大为惊讶,问道:“仙长说这个孩子是皇子?在下如今是奉旨贬归故里,说什么要去襄阳水镜山庄?水镜先生司马徽在下倒是早有耳闻,听说是当代大儒,学究天人,只恨无缘一见。他怎么也是鬼谷门下,还是掌门道长的师叔?”史子眇微微一笑,拉过那个孩儿,说道:“给蔡大人行礼吧,他以后就是你的师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