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一章 神秘刺客

汉末三国传奇 第一章 神秘刺客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车辚辚,马萧萧。在洛阳通往陈留的官道上,三辆马车迎着朝霞疾速行驶。解职归田的蔡邕坐在第一辆车里,中间车里坐的是发妻何氏夫人,怀中依偎着年方三岁的小女儿蔡琰,最后一辆车装载着竹简帛书和金银细软。车队的两侧还有左右两骑骏马,一路保护行仗。左侧枣红马上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身穿窄袖长袍,面容清癯,一双笑眼,颔下一部短须,却是蔡邕幼时的伴读书童,如今做了蔡府管家,名唤蔡福。蔡福幼时被蔡邕的父亲买进家门,跟着少爷(现在早就成了老爷)近三十年形影不离,虽然是下人身份,但近朱者赤,满腹学问却是了得。右侧黑马上是个不到三十岁的壮汉,手中提抢,腰间佩剑,名唤蔡七,却是蔡福的本家侄儿,在府内时掌管家丁奴仆,自己仗着体壮,平日里偏爱起个五更,喜的是闻鸡起舞披星戴月,打熬力气。十余年下来,也抡得动三二百斤铁鼎,挥得起三十六斤铁枪。

蔡邕此时正半倚半躺,半睡半醒坐在车里,倦意十足。为了能从洛阳安全出逃,全家自前日下半晌就开始收拾行李,几乎通宵没睡。昨日侵晨,更趁不到四更天就出了府门,赶着城门乍开的那一刻出城,向东疾驰狂奔。一直跑了一个多时辰,回头看去,已经望不到洛阳城廓,蔡邕这才命令缓下速度,以休养马力。虽然已经有了皇命说是放归田里,但蔡邕心里还是不托底,不敢在京都多作片刻滞留。像曹节这样毫无人性的阉官,随时都会再给自己安上一个莫名其妙的罪名,让他全家离不开洛阳,那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蔡邕想起早年冒死拒绝桓帝征召,后来又灭不过老司徒桥玄面皮,被征辟为司徒掾属,进京参与续写《东观汉记》及刻印熹平石经之事。自己精通音律,才华横溢,除通经史、善辞赋之外,又精于书法,向来孤芳自赏,本不应在此乱世出仕,与那些飞扬跋扈的外戚和阴险残暴的阉党同朝合污。但儒生积习,虽不求利,但愿以文章传世的求名之心难改,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了。

如此逶迤而行,又走了小半个时辰,太阳已经升到头顶。正是八月初天气,虽然早晚间已有些凉风习习,但正午时刻也还是烈日炎炎,甚至比流火七月更加难耐。兼之车中闷热,一行人后颈和前心都沁出细密的汗珠来。蔡邕心中有些焦燥,只听得右侧马蹄得得,轿帘被掀开一角,蔡七的声音在主人耳旁响起:“家主老爷,后面小姐嚷着燥热,要更衣喝水。咱们是否找个地方打尖歇脚?还请老爷示下。”蔡邕还没有回答,车子左侧管家蔡福早已开口:“七儿,没看到老爷正在盹睡养神,只管问些什么?天到这般时候,休说小姐年幼难耐饥渴,就是老爷夫人也要进餐休憩。你且向前探看路径,见有干净敞亮的村店酒肆,先去安顿妥当便是。”蔡七应诺一声,轻轻加了一鞭,坐下黑马翻蹄亮掌,泼喇喇地向前跑去。

蔡福在后面小心押着车辆,又往前行了三五里路程,但闻蝉噪盈耳,天气愈发燥热。早见官道旁闪出一大片空场,盖着十余间屋舍,一面酒幌儿从屋角上直挑出来,甚是扎眼。见蔡七扎撒着肩膀儿,立于酒幌之下,正在向马车的来路上眺望。蔡福知道侄儿已经安置妥当,遂将三辆马车引入院内,先请家主和主母小姐下车活动活动腿脚,又让前来支应的小二将马鞍卸下,马匹牵到槽头上刷洗饮溜。蔡邕跟随堂倌进了上房,见虽是低檐瓦舍,倒也干净齐整,也就点了点了头,坐下吃茶。又唤过女店东,命引领夫人和女儿蔡琰去如厕更衣。

伺候着蔡邕及母女二人在正房用餐已毕,蔡福叔侄及三个车夫将剩饭菜撤到厢房,又叫了一筐馒头去自吃。因为离京城不远,酒却不敢喝。那蔡邕年过不惑,平日里养尊处优,经得大半天车马劳顿,感觉疲累不堪,又谓是脱离了虎穴,不会再有追兵,遂命众人午饭后可以饱睡一觉,到未末申初再行启程。幸喜这村社酒肆靠近官道,倒也有几间干净客房,专为走长途的行商歇住。蔡七竟自向店主讨了三间客房,让老爷蔡邕占了中间,左首一间安顿夫人和小姐,自己叔侄占了右首,三个车夫到马棚里草席上坐地,都去各自睡了。

蔡邕虽说正在壮年,算不得甚老,但因是一介握笔捉刀书生,这一路趱行也委实困倦得很了,倒下来就进入梦乡。也不知过了多久,正在沉睡之际,忽听床榻之侧“当”地一声响亮,接着又是一声闷哼,有人扑通倒地。蔡邕吃这一惊非小,立时醒了,睁眼坐起。先见一个中年道士站在床榻之前,怀里抱着一个四五岁男孩儿,右手握着一柄拂尘,低头看着地上冷笑。蔡邕顺着道士目光看去,见他右脚下正踩着一个黑衣大汉。那黑衣人面孔触及地面,身边横放着一口雪亮的短刀,看样子原是握在手中,因被道士制服,这才撒手扔刀。

那中年道士见蔡邕醒了,就轻轻笑了一笑,抬起右脚,用脚尖将地上短刀踢到床下,对黑衣人喝道:“爬起来,跪下好好回话,饶你不死。”蔡邕虽是官宦出身,对这江湖上的事倒也颇为见机,向道士作个揖表示感谢救命之恩,竟在床边坐了,静观其变。黑衣汉子爬起身来,一屁股坐在地上,却没有下跪。嘴里哼了一声:“士可杀不可辱。在下技不如人,你即有本事,杀我便是。要我下跪求饶,却是休想。”那道士一笑,说道:“看不出,你倒是个不怕死的,但只可笑你忠奸不分是非不明,为阉竖所用,却还称不得侠义之士。此番幸得贫道来的及时,没有让你得手。倘是今日误杀了忠良义士,你岂不后悔为天下人耻笑?”黑衣人道:“干我们这一行的,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规矩如此,何人耻笑?”

中年道士哼了一声:“墨家门徒八百年来游侠江湖,处处解人危难,人人名满天下,没想到如今是越来越出息啦,竟沦为赏金刺客。八百余年前,你们开山祖师爷墨翟先生也是先贤诸子之一,曾经让匠门始祖公输班拱手拜服,因而威震天下。其门下历代弟子更是纵横诸国,受人敬畏。大侠荆轲和朱亥是何等响当当的人物?大丈夫奋然一怒,流血十步,风云为之变色。不想到了阁下这一辈,竟堕落到替人做起赏金杀手,还说甚么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蔡邕听了那道爷这一番话,这才心中雪亮,冲那黑衣汉子点了点头,叹道:“怪不得,阁下原来是墨家门下。我儒家和墨家虽然政见相左,但向来只限于口诛笔伐,从来不曾刀兵相见,更无相互行刺之举。阁下今日所为,可有些令人不解了。”又起身向那道士深深一揖道:“若不是仙长仗义相助,蔡某在睡梦之中便被人取了头去,可算是个糊涂鬼了。救命之恩如同再造,容图后报。”道士谦道:“自古来忠臣孝子人人钦敬,蔡公无须客气。”

黑衣人被道士揭穿根脚,这一下吃惊非小,嘴巴张得如同城门一般,结巴着问道:“仙长,敢问尊号?哪座高山修行?”那中年道士冷冷问道:“你盘问贫道根脚,莫非想着要报复不成?”黑衣人抬头,由趺坐改为长跪道:“晚辈不敢,确是诚心请教。”中年道士说道:“贫道既敢出手,也就不怕你墨门报复。”说看由怀中取出一块黑乎乎的铁牌,四寸见方,托在手里,递到黑衣人眼前:“这回你可明白了?你要是不识此牌,说明在墨家门派中只是个末等角色,那也就没必要告诉你啦。”黑衣人双手接过,相了一相,咦了一声。

蔡邕在一旁见那块铁牌黑黝黝地并不起眼,但甚是光滑,又似乎上面刻了什么图案文字,却是看不清楚。黑衣人死死盯着铁牌,吃惊低呼道:“伏龙令!仙长遮莫是鬼……鬼……?”蔡邕大奇道:“晴天白日,这么个仙风道骨的活人,怎么说他是鬼?”却见那道士反而微笑点头,将铁牌纳入怀中道:“不错,看来你还是有些见识。贫道一路跟随,见你狂奔之际脚下尘头不起,显是轻身功夫不弱,这才起了怜才之心,没有对你痛下杀手。你可是受阉党曹节所托,前来行刺?”黑衣人脸现得意之色道:“在下这双飞毛腿,可以日行六百里,不输给精于走路的驿马。仙长能从洛阳一路跟随到此,怀里还抱着个孩儿,在下实在是输得心服口服。真人面前不打诳语,是朝中将作大匠阳球收买在下,让我来行刺。”这回倒令道士吃惊疑惑了:“蔡大人得罪的是曹节等阉宦,跟这个将作大匠又有什么关系了?”不料蔡邕却点头说道:“这就是了,怪不得。”

道士奇道:“议郎大人倒知晓刺客来由么?”蔡邕道:“不错。这个阳球是中常侍程璜女婿,与我叔父蔡质向有夙怨,十常侍因我奏本之事又结新仇。他们决心要陷害蔡邕,请奏皇帝欲将我叔侄二人弃市,倒是多亏中常侍吕强怜我无辜,替我向天子求情,这才得以免死,罢官还乡。阳球打发刺客沿途刺杀,那是一点也不奇怪。”道士点头道:“这也罢啦。这位壮士,你受阳球之托,他可曾告知你要刺杀的这位大人到底是哪个?”黑衣人道:“在下实在惭愧,当不得仙长称呼一声壮士。在下名唤胡车儿,祖上是羌人。按照我们这一行的规矩,从来不问被杀者根底。阳球许我赏金颇重,猜想这位大人身份不低。”那道士又点头道:“你既不知,便不足怪。这位大人,就是天下名儒,朝中耿臣,东观议郎蔡邕大人便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