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一百七十九章 战神归天

汉末三国传奇 第一百七十九章 战神归天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且说魏文帝曹丕驾崩,魏明帝曹睿即位,改元太和元年。因前番先帝曹丕错杀鲍勋之事,守廷尉高柔称病不出,闭门高卧。为替先父请罪认错,明帝即请高柔上朝,加封为延寿亭侯。此时博士都从师受业,良莠不齐。高柔上疏天子,奏请应据其学业品行优劣分别对待,不拘常规以安排官职,用以勉励好学笃行者,使教化弘扬光大。明帝曹睿嘉纳其谏,即令颁行。

曹睿因见天下太平,四海无事,便令大建宫殿,又广选美女,填塞后宫。但不知何故,后宫皇子连连夭折,以致无人承嗣。高柔又上疏道:“吴、蜀奸诈狡猾,暗中练兵习武,谋划战事,毫无停止之意。我应招集训练将士,修缮甲兵,以备迎战。今却修造宫殿,上下不胜劳役之苦,如吴蜀合谋来攻,实不可忽视。昔汉文帝悯惜资财,不营台榭;霍去病忧匈奴之祸,不建府第。况今所费不止百金,所患不止北狄!可缮旧殿用以朝会,遣工匠回田务农,待吴蜀平定,再修新宫可也。昔轩辕多子,帝位方传之久远,周有姬姓侯国四十,故国祚绵长。陛下聪慧贤达,深究事理人性,而近来皇子接连夭折,后宫又无再生祥兆,百官无不抑郁悲伤。《周礼》有云,天子后妃以下一百二十人,可称足矣。臣闻今后宫妃嫔之数,或许不止,陛下后嗣不昌,恐此为主因。臣谓可择其美好,以足妃嫔之数,其余皆送回家。陛下育精养神,专心生养皇子,则子孙众多,其征自至矣。”曹睿览其奏章,遂答以诏命道:“卿忠诚王室,直言无隐,朕已知之矣。”于是稍罢美色,却又效其父爱围猎,着异服。

杨阜在武都郡任太守十数年,上表告病致仕,明帝不许,便诏令回京,使任城门校尉。杨阜因见魏明帝戴绣帽,着半袖缥绫衣服出城,于是拦住车驾,正色谏道:“臣不知陛下以此衣冠示于天下,是何礼仪?故请明示,以解臣疑惑!”明帝默不作答,只得回宫。从此后若不穿朝服,即不敢再见杨阜之面,遂迁杨阜任将作大匠,调离城门尉。是年秋,天降大雨,雷电交加,劈死鸟雀,尸满街巷。杨阜上书谏道:“臣闻君主圣明,群臣则敢直言。唐尧、虞舜皆乃圣君,公示群臣,征听劝谏。大禹多创功业,而宫室窄狭;成汤遇旱,归责于己;周文王以礼感化妻子,汉文帝崇尚节约,亲着布衣。此皆能听善谏,为子孙后代为远谋者。臣愿陛下奉行武帝伟业,恪守文帝之风,效古圣贤亲民善政,避汉末帝亡国恶行。使桓灵不弃汉高祖之法,及文景恭俭品节,则既我太祖英伟,亦无施展之机,陛下何以为帝?今吴蜀未平,外有大军虎视,尚望陛下三思后行,慎重进出宫苑。以古之成败为鉴,事关今之兴亡。今天降大雨暴死生灵,雷电凌厉致死鸟雀。天地神明视帝为子,凡政有所失,则降灾谴责。愿陛下反躬自省,效汉孝文帝,使惠帝后宫佳丽出嫁之故事,将未临幸之女放出。前征入宫幼女不驯,应作长远之计。另臣谓兴建宫室及制作器物,需本节约之则。《尚书》云‘九族和则万国睦’,凡事应周虑善谋,以节省费用。若能以此平定吴蜀,则君民同乐。如此以往,祖宗欢欣,尧舜亦妒哉!今宜开信启义于天下,安抚百姓,以昭示边人。”

此表未呈,因闻雍丘王曹植有怨,杨阜又上书,略陈九族亲戚大义,二表一并奏闻天子。魏明帝看罢,虽然心中不喜,但见其与高柔所言如出一辙,亦不敢触众,遂下诏复杨阜道:“朕看过密表,先生陈述古圣主业绩以讽刺时政,言辞恳切,心地坦诚。朕即退思补过,将有所匡正,悉心考虑。卿能苦言衷告,朕尤为赞许。”虽如此回复,毕竟圣心不喜。

见天子既谏众谏,不再出猎,宜阳县典农刘龟便私下在天子禁苑射兔,功曹张京告于校事。曹睿隐告发者张京之名,将刘龟投于狱中,令廷尉具按其罪。高柔请天子说出告发者名字,曹睿怒说:“刘龟犯罪,理应处死。廷尉拷问令其服罪即可,因何打听告发者名字?岂朕有胡乱抓人之理!”高柔奏道:“廷尉者,天下至公之吏,怎能无凭无据,专以陛下喜怒以坏国法?”曹睿醒悟,即诉张京名字。高柔立即回去审讯,刘龟、张京两人各当其罪。依魏制,官吏遇丧,守丧百天复职。有司徒吏解弘之父去世,遇行军令其前往,解弘以生病为由推辞。曹睿闻其事而怒道:“子非曾参、闵损,何称因过度哀痛而病?”命治其死罪。高柔亲见解弘身体虚弱有病,即上表奏陈。曹睿于是下诏:“解弘果是孝子,宜宽恕之。”

又辽东太守公孙渊兄公孙晃,为其叔父公孙恭送到京城为质。公孙晃数次向曹睿陈述其弟欲谋反叛之状,明帝不听。后公孙渊果然勾结东吴孙权,反叛魏国,曹睿欲投公孙晃于狱中,令其自杀。高柔即上疏为公孙晃辩解道:“《尚书》云‘以惩伐罪,以德彰善。’公孙晃虽与叛逆手足亲情,实应斩首以绝后患。但臣闻公孙晃先前数陈其弟欲叛,其罪应可恕者。孔子解司马牛之忧,祁奚脱叔向之罪,古之高节也。臣谓公孙晃如确陈其弟反状则赦之,未陈则杀之;今不赦免,不公布其罪,关押在监欲令其自杀,周围之国若知此事,则生疑惑。若以此为由来伐,则得不偿失也。惟陛下酌之。”曹睿这回不听其劝谏,终使人赐以金屑,令公孙晃及妻儿吞饮自杀,却又赐给棺木、衣服,令在其府中入殓殡葬。

明帝因爱鹿,于是下诏禁令民间杀鹿,有杀鹿者闻之于官府,则充其财产入公,告发者厚赏。高柔上疏请发展农业,节俭用度,积蓄资财。释狩猎禁令,止群鹿侵害残食秧苗,明帝又不听。这一日,明帝朝会文武,太傅钟繇出班上疏,请恢复肉刑,司徒王朗极力反驳。曹睿见此,即以吴、蜀尚未平定为由,暂停讨论。列位看官!其实魏明帝明知王朗是而钟繇非,却如何不加以明断?只因钟繇乃故汉旧臣,曹魏三朝元老,不欲驳其脸面耳。钟繇不但精于治国用兵,道德文章,且书法奇绝,可谓一代笔宗,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兼工,真楷更堪为首创之祖。之后唐人所谓书法者,便是始创于东汉之末,说谓:“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与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说来说去,钟繇乃蔡文姬之徒,亦本朝司马懿、东吴顾雍、蜀汉孔明之师侄也。

钟繇一生除了做官,便是精研书法。常不分白天黑夜,不论场合地点,有空就写。与人坐谈,则于地上指画。晚上以被作纸,常将被子划个大窟窿出来。见花草树木,虫鱼鸟兽而忘情,去如厕时竟忘归途。自己苦练之余,对弟子门生亦要求严格。弟子宋翼学书成效甚微,钟繇当面怒斥,宋翼三年不敢面见其师,终有所成,名振一时。钟繇还常与曹操、邯郸淳、韦诞、孙子荆、关枇杷等人讨论用笔方法,众人皆推崇之。钟繇中年得子钟毓,见自家人丁不旺,常怀不足。说也可怪,到了七十五岁之时,竟使其小妾怀孕,生下幼子钟会。逾古稀之年而子,人皆以为奇。钟会终于此途取得巨大成就,父子被后世之人称为“大小钟”。

却说司马懿见文帝曹丕已死,果如自己所料,心想崔州平此时已必将自己话语带到成都,请少帝刘辩起兵北伐矣。为接应孔明出兵北伐,司马懿即上奏书于明帝曹睿,以张既新亡,雍、凉二州缺人守把为由,上表乞守西凉等处。曹睿从之,遂封司马懿提督雍、凉等处兵马。当时曹真、曹休、华歆、王朗、钟繇皆不知司马懿真实本意,还以为是忠心体国,并无拦阻。司马懿于是领诏出朝,便如当年刘备离开许都时一般,似猛虎归林龙归大海,急带二子上任去讫。明帝曹睿见西北已有司马懿父子镇守,忽想起东南徐、扬二州重地,征求过大将军曹休意见,便诏令重新起用大将臧霸,使增邑五百户,并前三千五百户,令其带兵,总督徐、扬、荆三州军事。臧霸闻诏,忽从榻上坐起,哈哈大笑,冲天空叫道:“关二哥,关二哥!你若晚来攻襄阳七年,岂用费一刀一枪之功!”笑声顿止,睁目而亡,其尸不倒。

魏明帝闻臧霸已死,悲叹不止,回思其赫赫战功,追谥曰威侯,命其子臧艾嗣任。臧艾少以才理称,为黄门郎,历位郡守。后官至青州刺史、少府,死后谥恭侯,其子臧权嗣任。臧霸前后有功,封其三子为列侯,赐一子爵封关内侯。臧霸其中一子臧舜字太伯,后为晋朝散骑常侍,人称其“才颖条畅,识赞时宜”。臧霸即死,将其家世便于此处作一结果。可叹!臧霸少习兵家门派奇术,又从水镜先生、徐元直学得满腹经纶,驻守青、徐二州半生,以待刘备、孔明、关公等引兵北归,只因曹操死时引发洛阳兵变东归,便为魏文帝曹丕终生所忌,不得重用,又被夺兵权。满腔兴复汉室大志,临了一笑而罢,到此化作一场春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