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1639 > 第三三一章 李自成变了

崛起1639 第三三一章 李自成变了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05:44:37 来源:笔趣阁

“哦?进来说话!”

李自成心中一动,招了招手。

自从李信执掌了北京以来,各方再想获取情报已经变得越来越难,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警察局。

警察机构是建立到基层的,按照现代的配制,每一条街道都有派出所,基层动员和组织能力非常强,严查奸细正是除了治安之外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而且治安刑侦是本份,但揪出来奸细是有奖金的,在京的地位越高,攀咬出的人数越多,奖金也越高,甚至查出间谍网络还能升职。

因此警察系统对于揪查奸细的热情非常高。

如今的北京,已经不象当初的南京,可以轻松获取到情报,各方的细作,包括满清、李自成、张献忠、孙传庭、八大皇商、以及刘良佐、高杰等总兵,林林总总在北京折损了两百来人。

高一功先汇报一些常规情况,比如李信在北京的施政,重要的人事任命,北京老百姓的反馈,兵力调动等诸多方面,足足有小半个时辰。

听完之后,李自成久久沉默不语。

什么叫大刀阔斧,这才是大刀阔斧啊!

他在西安设立六政府,以示区别于崇祯的六部,但是换汤不换药,与大明六部相比,只是改个名称的区别,而李信的动作,仅仅是废除刑部,由警察、检察院与法院分执刑侦仅、稽察权与审判权,就让他叹为观止。

不过可惜的是,维持一定的秩序对目前的李自成没什么作用,尽管他能看出其中的益处。

相对而言,打退满清,在西安称帝,才是他最为重视的,更何况他手下多是桀骜不驯之辈,要这些人遵守律法,他的大顺皇帝还想不想干了?

“还有什么?”

李自成暗叹一声,问道。

高一功略一迟疑,便道:“姑娘要成亲了。”

“什么?是谁?”

李自成突然面色难看之极,厉声喝道。

高一功道:“是个叫做寇松的少年,根据打探到的消息,应该是年底成亲。”

李自成松了口气,他就怕李信纳了李兰芝为妾啊,如果妻女同时嫁给了李信,他的脸还要不要?

“那个寇松,是谁家的公子?”

李自成问道。

“这……”

高一功表面为难,心里却有股狠劲淌过,暗哼一声,便道:“是李公子的宠妾寇白门的弟弟,听说……还不是一个爹生的。”

“该死,李信怎敢如此辱我!”

李自成破口大骂!

寇白门是什么女人,那是秦淮河畔的花魁之一啊,哪怕李自成没去过南京,也久闻艳名,当时打探到柳如是、寇白门、卞玉京、顾横波与李香君全部跟了李信,他还暗道一声可惜呢。

这样的女人,这样的家庭,哪里配得上他的女儿?

他是大顺皇帝,李兰芝是公主,李信把公主嫁入娼门,他的脸面何在?

可惜他鞭长莫及,只能胡乱咒骂一通,发泄两口怨气。

“高桂英呢,她为何不拦着?”

连续深吸了几口气,李自成又问道。

“大姐……不大方便。”

高一功吞吞吐吐道。

“哦?怎么不方便了?有什么事能大过她女儿的终生大事?”

李自成锐目瞪向高一功。

高一功暗暗冷笑,随即道:“大姐……好象有孕了!”

喀啦一下,如被一道天雷劈中,李自成顿时怒不可歇!

正如现代人听说前妻嫁人了,心里多少会有些失落,但如果前妻给别的男人生了孩子,那就不是失落,而是极度的不舒服!

肯为别的男人生孩子,说明她的一颗心已经扑过去了啊!

“贱人!”

“贱人!”

李自成愤怒的咆哮着,拨出佩刀,猛劈起了桌子,仿佛这张桌子,就是李信、高桂英和那未世出的孩子。

李自成有套刀法,号称闯王刀法,最擅于在战阵中搏杀,一时之间,就看到刀光如练,横劈竖斩,把一张桌子劈成了一块块的碎木头。

高一功远远躲在了一边,看着李自成发狂失态,他心里竟有种说不出的畅快,心想这不都是你自己作的么?

“皇上,怎么回事?”

刚从城头下来的刘宗敏匆匆奔进了屋,一见这情况,吓了一大跳,连忙问道。

李自成这才收了刀,回头问道:“什么事?”

这一刻,李自成面色紫红,胸膛剧烈起伏,紧紧握着刀柄的手背青筋虬结,显然是余恨未消。

刘宗敏很少见过这样的李自成,再看负责情报的高一功站一边,多半是和李自成说了些不该说的,他也不再多问,而是拱手道:“清军暂时退去了,弟兄们又阵亡了千余人,照这形势看,明日一早,清军还会来攻,皇上,咱们与多尔衮这样耗下去没有意义啊,要不……让一功去一趟北京,和那兔相公谈谈……”

“谈他娘!”

李自成挥刀打断:“多尔衮已是强弩之末,马上冬天就要来了,咱们只要守住太原,他必然撤退,没必要腆着脸去求人!”

刘宗敏怔怔看着李自成,暗叹一声。

要说谁先撑不住,他不认为是清军,清军的背后有整个察哈尔及蒙古大草原,蒙古人再穷,负担一次十万人规模的远征还是有可能的,况且刘宗敏隐约听说,有汉商在源源不绝的向清军输送粮草物资。

而顺军依靠的只是关中,关中自唐以后,日渐贫瘠,尤其在晋陕交界处的黄河岸边,每亩地只能种出几十斤麦子,李自成于去年年底誓师之时,几乎把关中搜刮一空了,现在的关中再也运不出粮食给他,而且河南处处残破,也不可能有粮食。

与清军相比,顺军的处境更加险恶。

搁在以往,闯军可以四处流窜,吃光一地再换一地,但李自成已经建了国,再去流窜岂不是贻笑大方,恐怕李自成自己都没脸流窜了。

突然刘宗敏发现,李自成自打当了皇帝之后,变了。

以往的李自成虚怀若谷,虚心纳谏,穿破的,吃粗的,与士卒同甘苦,因此哪怕条件再险恶,再艰苦,老八队始终对李自成不离不弃。

但如今,李自成每出行必有仪仗,身边能说上话的只有那几十员有头脸的将领和亲信幕僚,士卒小校不能随便见到李自成了。

每当李自成出行,沿途百姓看见黄伞都要远远避开,来不及避开的必须跪在路边不能抬头,老百姓怕得浑身打颤,连大气也不敢出。

他还记得李自成进太原的前一天,下令太原官民连夜沿路刷洗门面,填平地面,打扫干净,然后用黄沙铺路。

而且圣驾出行也不是随时想出去就出去,出宫的吉日和时刻,都得由军师或钦天监事先择定,传谕扈从百官知道。

刘宗敏的眼前,又回放起了李自成刚进北京德胜门时的场景。

在入城之前,开始静街,文臣称做警跸,沿路一街两厢商店必须关门闭户,除门口摆设香案之外,门窗内不许窥看,不许有一点声音,深院中不许传出小孩哭声,不许有鸡鸭乱叫。

街道两旁,五步一卒,十步一兵,面朝外,背朝街心,弓在背,刀在腰,长枪刀剑在手,肃立无声。

李自成坐在三十六人抬的龙辇上,隔着亮纱,被一路抬进了北京城,前有几百名骑在马上的护驾亲军,接着是各种旌旗飘扬,伞、扇成对,随后是成对的金爪、铖、斧、朝天镫,各种执事,再往后是一柄黄伞,四个随驾的宣诏官和八个骑马仗剑的武士。

当时刘宗敏跟在李自成后面,觉得威武,那虎眸顾盼雄睨,自觉天下都在掌握之间,可惜好景不长,进了德胜门,一条街还没走到底,就传来了荡寇军急速奔来的消息,之后,形势急转直下,落到如今,莫名其妙的与多尔衮拼消耗,大顺那薄薄的家底几乎被耗光了。

“皇上,要不找丞相与军事议一议?”

刘宗敏还不死心道。

“朕说不必就不必!”

李自成不耐烦的冷哼一声,向后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