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1639 > 第三三零章 冬季出兵

崛起1639 第三三零章 冬季出兵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05:44:3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一剑疯魔的月票~~)

转眼间,半年一晃而过,来到了十一月份,北京的秩序,已经基本安定下来,各部门开始有序的运作,与半年前相比,各类国企如春笋般破土而出,北京城郊,也多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国有农场。

与南方不同,北京当地的粮食产量极低,即便种了粮,也不够吃,还是要从江南及江淮等粮食主产区运粮,因为除了土地特别肥沃的个别地块,大部分以种植经济作物,或杂粮为主。

如玉米、土豆、花生、山芋、果蔬、桑田等等。

虽然天气已经很冷了,但田间地头仍是一片忙碌。

很多贫民无比珍惜进入国有农场的机会,以前他们在京城靠打零工渡日,或者做些偷鸡摸狗的缺德事,饥一顿饱一顿,如今最起码可以得到温饱。

骆养性与吴孟明也不敢有歪心思,抓住这个机会,狠狠整治了一把北京的治安,无数帮派、黑恶势力被捣毁,对于小喽喽,一般是教育一顿,劳改几个月就释放了,而对于骨干份子,罪大恶极者召开公审大会,会后当场枪毙,一般般的则是判处流刑,先发配去挖掘维修水库,将来跟随崇祯流放北美。

这一手是李信和英国人学的,没有从英国本土流放出去的犯罪份子,就没有今日的五眼联盟,李信也想复制出一个五眼联盟。

北京老百姓真切的感受到了自李信执政以来的变化,不仅生活渐渐变好,治安也有了根本性的扭转,大姑娘小媳妇,走夜路再也不担心了。

而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水质渐渐变好。

以往达官贵人从玉泉山取山泉水饮用,普通人只能喝有味道的地下水或河湖水,李信组织劳改犯修葺水库,涵养水源地,使得普通人也可以饮用到较为清澈的清水。

同时,因水泥和推广应用和北京正在逐步向外城扩长,建筑业和建材行业开始兴起,工作机会越来越多。

如今的北京,正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千年古城,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崇祯也被关了半年,这半年来,李信并未隔绝内外消息,每日发行的明报,会给宫里送上几份,他复国的心思渐渐淡了,他认识到,李信确实比他干的好,怀念他的人越来越少,要想复国,只能去北美,白手起家。

李信曾说过,帮他做人员培训,结果苦了那些皇亲国戚,包括不久前送来皇宫的福王父子,以及张鼐在山东捕获的诸王,这部分人需要学习农业、林业、手工业、纺织业、军械维修制造等多方面的科目。

光听科目的名称还不错,但问题是,都是实践课,没有理论课,也就是打发到农场或工厂里当学徒工,每日早出晚归,只给饭吃,没有薪水,苦不堪言。

这也是对于皇亲国戚的惩罚,前半辈子享福,后半辈子吃土。

这日,李信正报着两个孩子逗弄,一手一个,被他逗的嘎嘎笑着不停,这正是红娘子与周菡生的孩子,周菡生了个女孩,稍大些,取名李培茵,红娘子生的男孩,取名李培宗。

被李信夺舍的那个死鬼李信虽然是杞县大户,有自己的族谱与辈份排行,但李信直接忽略,他就是李家的一世祖,自己订了班辈排行,分别为培中宜端守成士景,暂定八字,后面由子孙后代续定。

大约在一个月前,红娘子与周菡带着孩子,还有彩衣彩裳来了北京。

高桂英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寇白门也有了身孕,小腹微微隆起,二女看着李信带着两个孩子玩耍,目中现出了向往之色。

“总司令,小张爷来了,正在外屋等候。”

这时,一名女兵在外唤道。

“来,把孩子抱好。”

李信把孩子分别交还给红娘子与周菡,就带着柳如是匆匆赶向外厅。

“见过总司令!”

张鼐抱拳施礼。

“你来的正好!”

李信点点头道:“多尔衮和李闯的决战到了关键时刻,我打算把北京的防务交给你,我亲自带兵出居庸关,断多尔衮的归路。”

张鼐现出了紧张之色,期期艾艾,问不出口。

李自成曾夺过他的慧梅,他也为此背叛了李自成,却不代表他想着李自成去死,毕竟他是李自成收养的孤儿,李自成对他有教养之恩,在李自成的培养下,他张鼐才能奠定深厚的根基,一步步走到今天,他与李自成之间,只是相差一个义父义子的名份罢了。

明代以孝道治国,张鼐在内心深处,是把李自成当父亲的。

李信理解张鼐的焦急心态,笑着摆摆手道:“暂时你不用担心,清军虽强,但李自成也不是软柿子,更何况还有整个关中作为依托。

最初多尔衮靠奇袭,袭取了大同,好在李自成反应够快,率军赶赴太原,虽然在太原城下吃了场败仗,不过多尔衮也没有能力攻取太原,两方相持至今,已经有近四个月了。

眼见寒冬将至,清军的补给必受影响,这正是我军夺取察哈尔,断多尔衮退路的最佳时机,我任你为总督京营戎政,替我镇守北京,由顾炎武帮办军务。”

“得令!”

张鼐抱拳施礼,但气势不是太足。

李信微微一笑:“等我回来,你去收复河南!”

“多谢李公子!”

张鼐这才精神一振,猛的抱拳称谢。

他也想领军出去作战啊!

又向张鼐交待了些注意事项后,李信把陈永福找来,让他立即率军奔赴天津,乘船出海,攻打觉华岛。

……

太原素有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美称,到了明代,因晋王获封太原,太原城的规模大范围扩大,遂成为九边之首。

李自成正在太原晋王府内,浓眉紧拧。

他没想到,多尔衮从北京城下撤退之后,不引兵回沈阳,居然会来攻打山西,他留在大同的守军猝不及防,仅三日就兵败城破,之后清军连克朔州、析州,李自成得知消息,大惊失色,回西安登基都顾不上,立刻引兵入晋,好歹抢先一步进了太原城,拒清军于城下,接下来就是漫长的拉锯战。

多尔衮仿佛疯了般,狂攻不止,双方死伤累累。

刚开始李自成很不理解,但经过多方打探,总算清楚了多尔衮为何会倾尽全力攻打山西。

因为多尔衮若退回沈阳,李信必然会北上察哈尔,扶立额哲为察哈尔大汗,堵死清军由西协和中协南下的通道,而从山海关过来,又失去了奇袭之效,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满清失去了察哈尔,只会被困死在辽东,渐渐内部生变,土崩瓦解。

这是一个死局,要想打破这个局面,清军就必须南下劫掠,暂时李信不好啃,多尔衮就打起了山陕的主意,毕竟察哈尔虽然草场茂盛,可说到底,只是一片草原,没有天灾的时候,养蒙古人没问题,遇到天灾,蒙古人自己都养不活,更别提远在辽东的满清数百万人口。

大清看似强大,却是虚胖,在夺取北京受挫之后,就没有任何退路,只能不停的开辟南下的通道。

李自成明白归明白,心里却更加恼火,多尔衮打不过李信,来夺老子的地盘,岂不是在多尔衮心目中,自己还不如李信?柿子捡软的来捏了!

尽管李自成私心里时常有既有瑜,何生亮之感概,但他绝不承认,李信要强于自己,他认为,李信善于投机取巧,从一开始就奔袭淮扬,而他苦逼逼的在河南与朝庭的精锐作战。

要知道,淮扬一带百年未承战事,当地的兵哪有什么战斗力?

甚至他还觉得李信占了他的便宜,要不是他拖住了朝庭的主力,李信哪有机会在淮扬立足?这也是他心里始终抹不直的地方。

他觉得自己为李信做了嫁衣。

“皇上,有北京的消息了。”

正当他的心情愈发烦躁的时候,高一功在外唤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