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1639 > 第三三二章 兵临张家口

崛起1639 第三三二章 兵临张家口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05:44:37 来源:笔趣阁

陈永福于次日,带领五千海军陆战队战士,五百名前锋营战士,还有塔纳莎和约翰,急速向天津行军,经过半年的编练演习,与李信的亲身指导,海军陆战队大体掌握了滩头登陆作战的要点。

说起来也不复杂,就是以最快的时间建立滩头阵地,固守待援,为后续大部队登陆作战创造条件,虽然觉华岛上不可能有过多的守军,可是将来呢?

因此对于登陆觉华岛的作战,李信定义为一次实战演练,检阅半年来的训练成果。

陈永福原有两千多人,按李信的标准淘汰了近千人,之后又从沿大运河的漕丁中招收了三千余人,编练成海军陆战队,暂时是师级编制。

陈永福这个海军陆战队队长,相当于师长,目前荡寇军中还没有军长,他这个师长属于最高等级的指挥官了。

而李信在这半年里,陆续收拢溃散的京营明军,约有八千余人,编入了荡寇军,再加上张鼐带来的三万军,驻京兵力达到了八万五千。

这就是火炮火枪的好处,简单训练一下,能走队列,能服从指挥,会开枪开炮,就可以直接拉上战场,以往征集精兵需要测试力气、箭术等多项考核指标,在火器时代不需要。

李信需要的是听话,服从。

当然了,这并不意味着荡寇军不重视身体素质训练,事实上除了走队列,射击训练,荡寇军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打熬身体。

陈永福走后的第二天,李信率五万战士,包括蒙古骑兵八千,自家骑兵五千,往北方的居庸关进军。

居庸关位于北京西北方向五十余里的峡谷内,属太行余脉军都山,西山夹峙,下有巨涧,悬崖峭壁,地形极为险要,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其中居庸关又包括南口,居庸关,上关和八达岭。

但可惜的是,火器时代来临,地形地利已经不再占决定性因素,又过一日,荡寇军兵临居庸关下,沿地形架起火炮轰击,仅半个时辰,关城就被轰塌了一大块,全军在炮火的掩护下,一涌而入,居庸关落入了荡寇军手中。

在居庸关休整一天,留下一个旅的兵力防守,李信继续领军向西北方向的张家口行军。

张家口古称广宁,历来为蓟州屏障,位于京、冀、晋、蒙四省交界处,金朝的灭国之战,就发生在张家口西北的野狐岭,蒙军在此大破金军,从此金国中都暴露在了蒙军铁蹄之下,也宣告金国亡国进入了倒计时。

嘉靖八年,守备张珍在北城墙开一小门,曰小北门,因门小如口,又由张珍开筑,故名张家口,在张家口以北,就是辽阔的察哈尔大草原,清朝用于管理察哈尔各盟的察哈尔都统,就驻节于张家口。

今次出关,李信除了送额哲重返察哈尔,便是收复张家口,以及长城沿线的一系列城堡,乃至宣府。

张家口在地位上,是卫所,受宣府管辖,虽然李信竭力阻止边军降清,但多尔衮突然去攻打山西让他措手不及,无力追击,由宣府到大同一线的明军,先投了李自成,由李自成草草收编,留下人马看守,后大同失陷,顺军或逃或被杀,明军大多投了清军,其中的相当一部分,被多尔衮调去攻打太原。

宣大一带,兵力最盛时达十五万之多,不过洪承畴打松锦战役的时候,兵力多数抽调于边军,后李自成出大同,沿长城以北向居庸关进军时,明军虽然没了斗志,但也有一部分不愿降贼,自行溃散,落清军手上的宣大明军实数约在四万左右。

又过七日,荡寇军兵临张家口。

站在冬日那一望无际的旷野上,可清晰的看见连绵起伏的军都山,长城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山间,张家口城便是倚着军都山修建,地势极其险要。

而在长城以内,便是位列九边第一的宣府镇。

事实上李信选择出居庸关奔赴张家口,而不是从关内走,与地形有很大的关系,关内山势延绵,地形崎岖,行军极为困难,关外则一马平川,李自成奔赴北京,也是走的关外。

十一月底,天地北风呼啸,草原一片苍茫,往北望去,隐约可见零零星星的蒙古包,额哲现出了感慨之色,多少年了,他没有再踏上过察哈尔的土地?

自从他的父亲林丹汗从察哈尔败走之后,他的母亲带着他和弟弟向皇太极投降,他就从没指望过能再回到察哈尔,直到在临清城下,向李信投降,才有了转机,更没料到,这么快就重回了察哈尔。

当然,目前察哈尔还不是他的,要击败多尔衮之后,他才能向各方通告,继位察哈尔大汗。

“莫着急!”

李信向他微微一笑。

“多谢摄政王!”

额哲深吸了口气,拱手称谢。

其实他也清楚,李信扶立他的用意是封锁满清,继续拿蒙古人当刀使,但是如今的蒙古人,已经不是铁木真时期的蒙古人了,不仅内部分裂,也失去了进取的锐气,他本身也谈不上什么大志,只要能恢复父亲林丹汗的旧业,他就心满意足了,能背靠李信这颗大树,他是愿意的,更愿意做李信的藩臣,为之守护中原帝国北方的边疆。

至于他的妻子、弟弟和母亲还在沈阳,大清如果要杀的话,他无能为力,最多以后有机会为他们报仇。

别看古人一天到晚把孝道挂在嘴上,实际上真正讲究孝道的,还是现代人,古人因生存艰难,是非常无情的,妻儿兄弟和父母死了,都没关系,只要自己还活着,就能延续血脉。

这次陪着李信出关的,是柳如是、卞玉京与顾横波。

顾横波双手紧紧捏成拳头,半缩在袖子中,各哈了口气,便感慨道:“奴家还是第一次来到塞外,就感觉到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果然是天苍苍,野茫茫,古人诚不欺我也。”

说着,还偷偷瞥了眼李信。

在长期的观察中,她发现李信喜欢女孩子的娇憨模样,于是做出这种小儿女姿态,这次出塞,李信本没打算带她,是她毛遂自荐,她也暗暗决定,一定要把握好机会,把李信拿下。

但可惜的是,李信好象没看到她的小动作,只是呵的一笑:“震撼人心?也许罢,但看多了就单调的很,不信你可以问问额哲,他是在塞外长大的,可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柳如是留意到顾横波的刻意动作,不由抿嘴一笑。

额哲也点点头道:“摄政王说的不错,我们蒙古人每天睁开眼,见到的都是同样的草原,哪怕迁徙到别处,景色也大差不差,确实单调很多,甚至可以说,住久了心里就会有一股暴戾之气,不发泄出来憋的难受,这就是汉人常说我们塞外蒙古人野蛮好斗的原因。

其实不瞒摄政王,我们蒙古人都对中原花花世界向往的紧哩!”

说着,就嘿嘿憨笑起来。

也确实,额哲南京和北京都去过,中原的繁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了,挥军南下的心思他是不敢有的,能留在草原做他的草头王,偶尔去北京参拜李信,顺便游玩一番他就满足了。

李信微微一笑。

将来条件成熟的时候,他会兼并蒙古,打开边界,任蒙古人自由出入,但前提是让蒙古人定居建城,消磨血性,他已打算在额哲入主察哈尔之后,逐步向蒙古订购大批的绵羊,毕竟不管怎么说,养羊比养马好,同时还可以顺带发展毛纺织业与皮革业。

地点他也选好了,非朝鲜莫属,因为毛纺织与皮革工业对水源的污染是相当厉害的,与其污染自家,不如去祸害朝鲜的大同江与汉江。

“总司令,城头有人来了!”

这时,黄海向前方的张家口城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