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开局一条小渔船 > 第88章 白菜价抄底

开局一条小渔船 第88章 白菜价抄底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20 20:22:07 来源:笔趣阁

引水工程的一次性造价,说白了才几个亿人民币而已。毕竟最简陋的地面输油管道也就几十万一公里,海底管道几百万一公里。

顾鲲铺50公里海底管道,总价不会超过两个亿,再加上配套水库,加起来三四亿封顶了。

只不过他报给马来人的方案,都是把施工难度吹嘘加大了的。

而马来人又没有海底地形和水文数据,不知道“兰方到古晋之间的海床淤积海况如此适于施工”,所以即使李州长带了专家来评估,压水分,那最多也就压掉一小半水分,他们自以为看清的造价,还是比实际造价贵至少一倍多。

如果顾鲲要在这个“据说有10几亿”的工程上面,要求马方分摊一两成施工费,那就得卖好多亿吨水才能赚回来了。

香江问粤东买水一年八亿方,李家坡问柔佛巴鲁买只有一年三亿方。兰方这点体量,顾鲲肯买一年两亿方已经很给面子了,马来人觉得一成的造价都得白卖五年以上的水才能赚回来。

这种情况下,顾鲲把水价压到两毛一吨,李州长只是象征性抵抗了一下就放弃,也就顺理成章了。

毕竟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解决马来人相当的就业问题,将来运营期间,水务公司也能吸纳一批富余就业。

而且“电老虎水霸王”这都是吃皇粮的肥差,李州长脑子里已经想到了会有多少下属的事务官想塞找不到工作的亲戚来混空饷了。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人情社会,这是跟国籍无关的,哪儿都一样。

“反正是河里白拿的,施工成本咱一点都不出,一年白卖四千万令。水务公司的人力成本怎么也得三分之一吧?够廉洁了,那就是一千五百万,年薪三万令的事业编都能养五百个岗位,赚了。剩下招待费还能留几成……”

李州长心里美滋滋地想着,不过他知道起码一小半要孝敬给州长大人的关系户,其他的各方也要雨露均沾分润一下。

大家心照不宣一番后,谈判的重点很快转移到了其他路桥和通讯基建合作领域。

李静深李老板粗粗一看,很是怀疑地问:“顾生,我看你这个基建投资,规模至少折合百亿令吉以上,恕我直言,别说是沙捞越州,就是整个加里曼丹岛三国的全部经济体量,也不值得这样猛砸钱投入。

沙捞越350万人口,用得了那么大潜力的交通网络么?如果你真肯投这个钱,项目的用地我觉得根本就不叫个事儿了,今天看我的面子,李州长别说是把基建用地免费划给你,就算你要路桥沿线再征地一里宽,都能划给你!”

李静深这句话着实是很魄力了。

“造铁路造公路,把沿线一定宽度的土地划给投资者”,这是半殖民时代遗留的做法了,华夏人都是不陌生的——当年曰本人造铁路的时候,比如南满铁路这些,就是要划沿线土地所有权的,如果是火车站附近,根据车站等级半径还要大好几倍。

李静深敢这么说,完全是因为加里曼丹岛这地方,没什么东西可以掠夺,所以全岛至今为止一公里铁路都没有。

75万平方公里、才两千万人,这地皮能有多值钱?

只要顾鲲不让出那个几十上百亿的建设资金就好。

顾鲲闻言也笑了:“我不过是修连接两国的跨海交通为主,又不深入沙捞越内陆,地皮的补偿怎么够。相比之下,要我投资,我更在乎的是你们的配套产业承诺。我要的是确保我把兰方港、兰方机场扩建后、联通兰方港/机场的道路也修好之后,你们有足够的业务量来让我的设施吃饱。”

李静深:“说具体点儿。”

顾鲲也不客气了:“我希望李老板加大在婆罗洲全境的油棕种植园、橡胶种植园投资,未来数年内,把产能扩张五倍以上,好让兰方港有足够的货物可以外运。

我这是尊敬您是业界前辈、种植园化工经济圈内的大佬,不想跟你抢生意。所以只要您扩产,我就不插手。您要是不想扩产,那我为了自己的投资不浪费,怎么也要亲自扩大在沙捞越的种植园和提炼厂生意了。”

开种植园和提炼厂,这种生意是没多少技术含量的,就是管理起来繁,成本控制繁。

如果能够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那就最好了。

顾鲲也打听过李老板这人,秉性倒也不算坏,算是爱国华侨,比较亲华,大家多个朋友多一方势力,也是好的。

顾鲲不可能真以征服者的姿态,去面对整个婆罗洲的势力。

他更希望的是吧棕榈油和橡胶产业包出去,自己最多在其他李静深非核心利益的资源股上,略有作为。

这样善意结盟之下,李静深也会投桃报李,利用他在马来西亚的势力,帮顾鲲排除别的竞争对手,就当是一种“划分势力范围”了。

反正马来西亚的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也管得不怎么严。

李静深也是商界摸爬滚打几十年了的,顾鲲的橄榄枝他怎么可能听不懂。

他只是算账沉吟了一下:“你凭什么觉得未来几年棕榈油和天然乳胶的市场需求会有那么大?以我的实力,全力以赴扩产当然没难度,但是我看不到有那么大的销路。”

顾鲲一语道破:“我觉得,未来五到十年的华夏市场,可以把你的产量消化掉。你应该想想,前几年,华夏大陆还处在多么贫穷的状态,那时候湾湾人说大陆人吃不起泡面,湾湾人在特区火车站吃泡面都能引来围观,那都是事实——只不过,是90年代初的事实,现在已经极大改观了。

前些年的华夏人,都是觉得出去吃饭一律是奢侈行为,属于‘下馆子’,对包装的制成食品需求也一直被压抑。可是,现在这两年,我觉得华夏市场人均收入的提升,对食品工业的需求拐点已经来了。泡面也好,饼干也好,将从‘轻奢品’彻底变为日用品,这里面的市场是非常大的,您应该不至于没有调研。”

棕榈油这种油料是热带特产,但华夏人自己做菜是不会用的,最大的消耗大户,就是方便面企业炸面饼的时候要用,还有就是各种饼干面点之类的加工食品。

包括街边的正新鸡排或者别的炸串炸排店,用的那种一块块纯白固体的油,都是棕榈油。

棕榈油炸东西气味还是挺香的,只不过跟其他植物油相比脂肪酸饱和度比较高,介于植物油和动物油之间了(所以才跟猪油牛油一样是白色硬块状的),因此后来被冠以“不健康”的恶名。

不过顾鲲也知道,华夏人讲究健康、泡面销量下滑,那都是2015年之后的事儿了,如今起码还有15年的时间供各种加工食品油料涨价旺销。

至于橡胶的需求倒是稍微落后一点,如今华夏人还太穷,都是睡便宜的席梦思,或者用到橡胶的地方也都是便宜的合成橡胶。

到东南亚旅游的时候带天然乳胶床垫的购物习惯,基本上还要七八年才能初步形成。

不过,既然是忽悠李静深投入,顾鲲也不吝牛逼吹大一点儿。

至少,顾鲲敢确保,如果他在兰方搞这种旅游购物,以来兰方消费的游客的消费潜力,花上千块钱买个天然乳胶床垫应该还是买得起的。

只要品牌建设也跟上,跟让买家装到逼,有面子就行。

婆罗洲这地方种橡胶条件很好的,比泰国和越南的橡胶产业肯定更有前途,历史上只是没卡住位,被泰国人占了品牌先机,加上泰国是比较偏佛的世俗国家,华夏旅游引导做得好,这个产业才旁落了。

李老板总觉得还有点不靠谱,但是在顾鲲摆出“你不干我就亲自干”的姿态威胁下,他还是决定谈一个框架性的君子协定再说。

这也只能是君子协定了,因为如果要落实为协议的话,那是不合法的,属于“瓜分市场、排除竞争”的垄断行为。

但是大家都是体面人,还有李州长和兰方大公做个见证,李老板相信顾鲲不敢瞎扯不守信用。

把李静深的主要扩张方向限制住之后,顾鲲少不得跟双方继续大谈特谈其他产业前景。

“我觉得沙捞越的其他矿冶行业、原油、炼化,各种原材料产业,都可以加大开发力度。以应对未来华夏市场的庞大需求,近水楼台先得月。

大家都是华人,你们都姓李,祖籍胡建,要想回国卖矿,肯定比澳洲人有优势。现在的各种原材料价位低迷,那都是冷战结束后的后遗症,等到WTO扩张后肯定不会持续的。

我们兰方港这几年会投建20万吨以上的矿砂船/油船码头。我想得很清楚,集装箱中转我们是干不过李家坡的,但是散货船和油轮的中转我们前几年就已经在做了。

将来沙捞越乃至整个婆罗洲的大宗资源产业进一步开发,兰方港定位为资源出口港的吞吐量,一定可以吃饱。

到时候,你们使用兰方港、兰方机场的费用,以及跨海大桥、其他配套道路的设施费,会非常可观。如果你们想节省一点过路费,不如现在就跟我们一起投点先进,趁着金融危机需求不振、物价和劳力低迷,把摊子铺起来。

如果你们不愿意出钱,那就真的只能按照李老板刚才说的,那土地和一定量的矿冶勘探开采权来交换入股了,或者就等着将来全额缴纳过路费和港口机场使用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