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开局一条小渔船 > 第87章 马来首富

开局一条小渔船 第87章 马来首富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20 20:22:07 来源:笔趣阁

顾鲲在沪江上蹿下跳运作到了临近年关,总算是把要规划的项目方案和要拉的预算贷款,都大致凑了出来。

为了赶在港币风暴来临之前的时间差捡漏,顾鲲也顾不上在沪江过年了,而是年前连夜坐飞机回兰方,然后联络了大马方面的不少要人,约他们来兰方面谈。

(抱歉,昨天更新有点晚,主要是删了一些剧情重改了。原来的剧情在华夏钻空子狐假虎威的戏份还要多不少。但是想了想,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不适合在国内写太多。考虑到转折会多一些废话,所以那两章也每章多送了大家500字,不算水了。

有些东西,挪到马来人这边再骗,侧面表现也是一样的。虽然我一直写的是正经商战计策,一不损害国家利益,二不塞黑钱。但是,现在的大环境对奸诈阴毒的东西容忍度有点低,即使你是“为了正义的动机,可以不择手段”。)

顾鲲的这一系列基建狂魔计划,终究是需要兰方和大马双方面精诚合作才能实施的,否则光靠顾鲲一厢情愿,连地皮问题都解决不了。

……

1998年1月17日,周六,春节前十天。

古晋市中心,沙捞越州基建局。

副州长兼基建局长李明则,内心满怀焦急地等待着。

三天前,他收到了顾鲲的邀约,请他和大马首富李静深,一起去兰方共商大计。顾鲲还在邀请函里把要谈的事儿大致说明了一下,主要是在金融危机、内需紧缩的时候,扩大基建投资、增进国际合作。

沙捞越州有350万人口,古晋市就有80万人,跟兰方相比,李明则能管理的家底当然要更厚实一些。

尽管兰方这几年崛起迅速,可人口终究只有古晋的八分之一,沙捞越州的几十分之一。顾鲲一个人再有钱,也不可能跟一个几百万人的经济体的总体量相比的。

“富可敌国”终究只是一句夸张的比喻,较真起来连“富可敌州”的都寥寥无几。

按照邀请函上的建议,顾鲲是派了豪华游艇来接李明则的,至于大马首富李静深李老板,顾鲲会另外派专机,从槟城接他直飞兰方国际机场。

但李明则婉拒了,还暗中让李老板先飞来古晋,双方先碰个面,大马人自己先统一口径一致对外,再去跟顾鲲谈判。

“州长,李老板到了。”

李明则坐在办公桌前出神的当口,秘书悄悄进来通知他,他连忙从转椅上跳了起来,然后亲自走到门口迎接。

“李老板纡尊来访,不胜荣幸,这次跟顾鲲谈判之余,还请李老板多多支持地方建设呀。”李明则满面堆笑地客气。

“一定一定,我虽然长住槟城,但沙捞越州这些年也一贯是我们工氧集团的建设重点。”

来者名叫李静深,是个六十岁的老者,七三分的发型,发量略微稀疏,明显刷了油。

他正是如今的大马首富、工氧集团大老板。

严格来说,李老板算是华裔而非华侨——他祖籍胡建泉洲咏春,但他父母是37年日寇侵华的时候从胡建逃到南洋的,抵达南洋后两年李老板才出生。

同理,刚才那位李州长也是祖籍胡建。

在胡建本地论大姓望族,当地人都会说“胡建陈林半天下”,也就是姓陈姓林的特别多,加起来能占一半胡建人。

不过移民到大马的胡建人里,这一点却不明显,反而是姓李的特别强势——别的不说,当年从马来分裂出来的李家坡,那就是典型的李家天下。在马来和李家坡,姓李的华人基本上都是横着走的大族。

李静深的企业虽然名字叫“工氧”,英文缩写IOI集团,但其实也就80年代初起家的时候涉猎过制氧机和工业氧气贩售业务。

80年代末,工氧业务范围急剧膨胀,首先是在化工领域全面扩张,成为油棕、乳胶等东南亚特色种植加工业的巨头。

李静深在婆罗洲陆续扩张了大片的天然橡胶种植园和油棕榈种植园,在槟城和古晋也都有乳胶和炼油的化工基地,是东南亚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商和马来西亚最大的乳胶生产商(天然橡胶业还算不上东南亚第一,因为印尼那边还有规模更大的企业)

92年之后,工氧集团又进一步发展到了房地产和工程基建领域,因为资金充裕实力雄厚,短短几年内跃升为马来西亚第一大地产商。

所以这位李老板如今有40多亿美元的财富,近年来在福布斯全球财富榜上,也是能经常挤进前500名的——不过也就一直在400多名的位置上徘徊。

这一次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令吉汇率跌了25%,倒是瞬间让李老板的财富缩水了几成,应该是暂时跌出福布斯前500了。

但不管怎么说,李老板如今的财富,依然至少是顾鲲的两倍到三倍之间。跟马来人谈基建生意,肯定是绕不过跟这位李老板的合作的。

顾鲲稳坐兰方首富的位置,也不过才一年多,根基还是浅呐。要从兰方首富进一步爬到东南亚首富,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什么时候比这位李老板有钱了,才能算是略有小成。

……

李州长和李老板闭门磋商了半天之后,就坐着自己的游艇,去兰方跟顾鲲会谈了。

顾鲲当然不可能知道李州长和李老板串通了些什么细节,不过他也不在乎,他内心本来就觉得这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

顾鲲在兰方主岛上的别墅档次不够,奔马环礁上的360度无敌海景别墅也不足以接待几十亿美元身价的贵客,所以这次他直接选择了跟朱猷栋打声招呼,借了昭明宫接待客人。

昭明宫毕竟是兰方王宫,不管装修如何,档次至少是有保障的。

游艇到港,顾鲲是亲自到码头迎接的,然后派车队接回宫里。

“李州长、李老板,一向久仰。”

“顾生客气了,幸会幸会。”

论国际上的知名度,顾鲲当然比李老板高得多,但对方毕竟一把年纪了,是商界前辈,所以只能是顾鲲说久仰,对方来幸会。

因为是初次见面,也不好直接谈正事儿,所以顾鲲就先请对方吃顿饭,接风洗尘。连朱猷栋也亲自出席,帮忙接待客人。

酒席无非是各种顶级热带海鲜,还有北国进口的松露鱼子酱,细节无须赘述,反正对于几十亿美元财富的人而言,吃的不重要,啥没吃过。

酒宴过后,顾鲲挑明了约谈事由:“眼下金融危机正盛、此番请二位来,也是想倡议几项兰方与沙捞越州合作的基建项目,促进内需、拉动投资、睦邻互助、共度时艰。”

副州长李明则抿了一口乌龙茶,擦了擦嘴:“不必客气,顾生尽管直言。你如今在东南亚各国的威望,可是非比寻常呐,肯跟我们合作,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莫大支持。”

大家都是华人,说汉语是毫无障碍的,只不过无论是李州长还是李老板,普通发都带点胡建口音,或者说湾湾腔,远不如顾鲲漂准。

顾鲲点点头:“那我就不客气了,我首先想谈一谈兰方跨海大桥和引水工程的合作……”

顾鲲把他之前蓄谋已久的方案,全部重新复述了一遍。

尽管有点心理准备,来之前就知道顾鲲要大兴土木,不过听到具体的方案时,马来人还是吓了一跳。

尤其是顾鲲报出来的预算,毕竟是华夏方面交大设计院“虚开发票”后的价格,听起来很是吓人,造个50公里的跨海大桥,能报到25亿美元/200个亿人民币的投资额,简直太夸张了。

顾鲲基本上都是至少价格乘以三倍拿去吓人的。

马来人这方面中招也不是第一次了,后世跟华夏合作修高铁,后来被叫停,稍微一挤水分就是砍价四成。只能说马来人的廉正自律程度还远不如华夏。(顾鲲没有塞黑钱)

“这些路桥方面的投资,顾生不怕收不回本么?如果您愿意投这么多钱的话,我们当然是乐见其成的,至于用到我们一些土地,无偿拨付给你都没问题。毕竟沙捞越地广人稀,你们的基建是有利于拉动地方建设的,用地让你们白用,也算是题中应有之义了——不如我们先聊聊引水工程的水价吧。”

李州长这是咬死了“马来人愿意你来建,但我们不出建设资金,只白给你地皮”的合作基调,显然是因为被顾鲲的工程报价吓怕了。

至于卖水,他倒是非常乐意的,还迅速在脑子里盘算了一下这方面的历史案例。

顾鲲笑笑:“那也行,我们就由易而难,我们愿意比照李家坡向贵国买水的条约模式,略微涨价……”

李州长立刻拒绝:“那不行!李家坡那些卑鄙小人,占了我们几十年的便宜了!那是1961年物价算的,1毛钱一吨太便宜了!

我看,咱应该与时俱进,就参照最近的国际同类条约物价——粤东卖给香江是两块港币一吨,咱便宜点,1块令吉一吨好了。”

顾鲲:“李州长说笑了,我们兰方如今人口稀少,对水源需求根本没有那么大,现有人口增长三五倍,都有可能保持自给自足。我们不问你买,沙捞越河的河水也是白白流进大海浪费掉。

李家坡问柔佛巴鲁买,之所以便宜,物价只是一方面。西马降水丰沛、用水反而不多,才导致天然水价便宜。粤东之所以卖得贵,是因为粤东省本地就有一亿人口长住,经济发达,再挤出水源来卖给香江,自然要贵一些。各国都是越往寒冷的地方水源越贵,热带降雨丰沛,怎么可能比照高价。”

顾鲲咬死了最多两毛钱令吉一吨,不让再涨,除非马来人分摊一部分建设费。

李州长没占什么理,关键是如今正在金融危机,什么都紧缩没需求,略作抵抗之后,被顾鲲揭了老底,也只能先应下这个价格,就当是为了营造后续项目的谈判氛围,稍作让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