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臣 > 第一百三十七章.九夷之论(下)

逆臣 第一百三十七章.九夷之论(下)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8 02:58:05 来源:笔趣阁

在楚灵帝、张谦、王翰、十二王爷四人的注视下,萧漠打开那份仅留在手中的奏折,在轻轻叹息一声后,缓缓解释道:“陛下,这一份是八贤王在二十天前呈报的急奏,上面所说的,是左将军无视敌情,不听命令,鲁莽的带领六万大军到长城之外迎敌,然后在短短一天之内全军覆灭的事情。”

听到萧漠的话后,场上众人皆是脸色一沉,心中对那个左将军恨的要死。

如果不是他鲁莽行事,一口气葬送了六万楚军,现在战事大楚也不会如此被动,尤其是三万骑兵全军覆灭,使大楚守军只能被动防守,短时间内再也没有了反击的力量。

然而,萧漠所关注的,却并非于此。

“但这篇奏章中,引起微臣注意的,却是这一句话。‘蛮狄训练有素,旗帜统一,配合熟练,致使我大楚六万大军,在短短一日之间全军覆灭’。”

萧漠指着奏章中的一句,缓缓说道。

“这一句话怎么了?”

楚灵帝皱眉问道。

“萧子柔是说蛮狄战力惊人吗?”

十二王爷也奇怪的问道。

另一边,丞相张谦和枢密使王翰却皆是身体一震,脸色已是隐隐发白,相互对视一眼后,张谦开口问道:“子柔,你的意思是说,这些敌军,皆仅仅只是蛮狄中的一个部落吗?”

张谦、王翰之前只是关注着楚朝六万大军在一日之间皆是覆灭的消息,却是直到此刻,才想到了内中的真实含义。

而随着张谦的话声落下,楚灵帝和十二王爷脸色也是白了。

萧漠却摇了摇头,缓缓说道:“那倒不至于,按奏报上所说,敌军足有十万之多,在草原上根本不可能有一个部落能拥有如此之多的战士,但很可能,所有的敌军,皆只是蛮狄一族。而契丹、鲜卑、室韦等族并未参与到与我大楚的战争之中。”

“契丹、鲜卑、室韦等族虽然与蛮狄并非同源,但成长于草原之上,却是一般的秉性,欺软怕硬,反复无常。据臣所猜测,恐怕那蛮狄在侵袭我大楚之前,为了增加把握,必然已是联络过他们,但他们应该是畏惧我大楚的强盛,所以并没有答应,但现在我楚军颓态尽显,以那些民族的性子,恐怕也要忍不住来凑上一番热闹了。这些草原民族虽然实力远不如蛮狄,但合兵于一处,兵力恐怕也有七八万之巨,一旦他们也参与到战事之中,我大楚所要面临的压力,也将会远高于此时。”

话虽这般说着,但萧漠心中更多的,反而却是疑惑。

提防契丹、鲜卑、室韦等族的事情,萧漠早在八贤王离京之前,就曾对他提过,以八贤王的见识,不可能没发现此刻侵袭大楚的,仅仅只是狄族诸部落而已。一旦其他草原民族发现大楚软弱可欺,必然也会偕同狄族引军来犯。

但是,八贤王为何迟迟不将这般担忧报与朝廷?

“子柔,如果事情真像你所说的那般发展,以你来看,我大楚又该如何应对?要向契丹、鲜卑、室韦等族派出使臣将之劝服吗?”

良久之后,楚灵帝终于恢复了平静,向萧漠询问道。

萧漠再次摇头,叹息道:“估计已是来不及了,冬至将至,如果微臣所料没错的话,他们必然已经开始准备出兵之事了。更何况,现在形势的发展,已不是区区几个使臣可以改变的了……陛下,再增兵吧,在长城之险尚在我大楚手中之时,能遣派多少援军就遣派多少,只要能拖到冬季降临,天地降温,敌军冬衣缺乏,人困马饥之际,形势必然逆转。”

迟疑了片刻之后,萧漠终于说出了他所能想到的方法。

可笑的是,萧漠此时所想出的方法,竟然就是在早朝之际,萧漠本人最看不上的增兵之际。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萧漠当真是明白了这句话的道理。

但是,在听到萧漠的话后,无论是楚灵帝,还是张谦、王翰,却皆是露出了为难之色。

大楚之军共分三部分,即为拱卫京城的京军,约有二十万。守卫各大险要之地,又或者多乱之地的府军,共有三十万,然后就是守卫楚朝各地的卫所之军。

楚朝拥有百万大军没错,但能调动的,却是不多,大多都只是府军,和少部分卫所军队罢了。现在,前后已是向北方各州调集了二十余万大军,即使再能调遣,却也不多了。

毕竟,二十万京军虽然最为精锐,但却是不能动的,之前虽然已先后已向北方各州调集了一万京军,但已是极限,而这一万京军,最大的目的,还是为了保护八贤王。

楚灵帝犹豫片刻后,突然转头向王翰说道:“王翰,马上吩咐下去,让兵部整理一下各地尚能调遣的军队,然后给朕详细的报上来,此外,在我大楚各地举行招兵事宜,补充各地调离的兵员。”

听到楚灵帝的话后,王翰面色严肃,奉旨后皱着眉头匆匆而去了。

楚灵帝长长叹息一声,却没想到大楚繁盛百年,今日竟是被区区几个草原上的马上民族就逼到如此地步。

“子柔,朕前些日子观你在殿试中所写的《化夷归楚三策》,实是让朕对你不由再次刮目相看,没想到你竟是有如此远见,但即使是子柔你,现在除了增兵之外,也再无他法了吗?”

萧漠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陛下,微臣所写的那篇《化夷归楚三策》,所谈及的皆是长远之计,按上面所写的几点,给臣三十年时间,微臣自信,我大楚从此之后再也不会受到草原上的威胁,但现在战事紧迫,根本没有供臣发挥的时间。”

听到这里,十二王爷却是再次开口,向萧漠问道:“萧大家,何为化夷归楚三策?既有良策,为何无法在现在实行?”

楚灵帝对萧漠说道:“子柔,你为十二王弟讲解一遍吧,正好朕对你那化夷三策,心中也有颇多不解之处。”

“微臣遵旨。”萧漠向楚灵帝躬身一礼后,转而向十二王爷说道:“毅王殿下,臣下所想出的化夷归楚三策,分为‘腐心控夷策’、‘制衡内耗策’、以及‘化夷归楚策’,统称化夷归楚三策。”

“所谓‘腐心控夷策’,既是在今后加强与狄族等草原民族的诸般买卖交易,并重点将大量奢侈无用之物卖于草原,如珠宝、如绢布、如瓷器。一来以此换来大量骏马牛羊,增强我大楚之国力,二来则以这些奢侈无用之物腐化草原上诸部落首领的心志。最重要的是,通过诸般买卖交易,还可达到控制草原上诸多必须之物,如盐、茶之类,让他们今后再也离不开我大楚。这样一来,今后如若草原诸民族敢于违背我大楚之意,我大楚只要断绝与他们之间的交易买卖,他们就会轻易屈服。”

说道这里,萧漠心中暗暗叹息一声,这还是他模仿后世美日等国的常用方法,可惜大楚至今无人能看到与草原民族进行商市的好处,百余年来,大楚与草上民族的诸般交易,一般都是通过民间商人进行,少有国家的控制。

顿了顿后,萧漠又说道:“第二策‘制衡内耗策’,则重在制衡二字。草原上每个部落首领皆是野心勃勃之辈,手下战士大多都只是靠捕获,但却是物资缺乏,而我大楚却是地广物博,稍有支援,就可让某一个部落快速兴起。一旦草原上出现某个部落实力出众,超于其他部落,我们就可对之进行打压,并支援其他的部落,绝不可使草原上的诸民族,有如今日蛮狄这般一家独大之势。彼此制衡,甚至鼓励他们彼此攻伐,内耗其人力物力。使其无法拥有威胁我大楚之力。”

“第三策为‘化夷归楚策’,我大楚之人皆视那北方草原之地为蛮地,却是无人愿意到那里居住。而微臣的第三策,即使将我大楚之人陆续迁于草原周围,以我大楚文化之精深,必然可吸引草原上诸民族,使他们争相模仿,如此一来,传播我大楚儒家文化,去其野蛮之性,长久以往,让他们以穿我大楚之衣,说我大楚之言,住我大楚之屋为荣,到了那个时候,草原之民,已是与我大楚之民无疑,哪里又会再有攻伐之事?”

“此三策一旦全部实现,草原上诸多民族一无攻我大楚之野心,二无攻我大楚之勇气,三无攻我大楚之实力,最后更是以有归我大楚之心,如此一来,长城可拆,边境之地再无隐患。”

然而,就在十二王爷双眼发亮,准备合掌称赞之时,萧漠却叹息一声,再次说道:“可惜,这三策虽然可根治草原诸民之蛮性,但却需要大量的时间,对现在的战事,毫无作用。”

看到另一边,楚灵帝满是失望的神色,萧漠心中一动,却又补充道:“不过,陛下,微臣认为,值此之际,却又三件事,已是迫在眉睫,需要朝廷马上去办。”

~~~~~~~~~~~~~~~~~~~~~~~~~~~~~~~~~~~~~~

PS:今天第二更,求大家月票支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