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臣 > 第一百三十八章.走马上任

逆臣 第一百三十八章.走马上任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8 02:58:05 来源:笔趣阁

“哪三件事?”

楚灵帝问道。

“陛下,关于北方的战事,到了今日,朝廷难道还要继续隐瞒下去吗?”

萧漠不答反问道。

听到萧漠的询问,楚灵帝微微一愣,尚未来得及回答,旁边的张谦已经答道:“现在战事不利,如若让世人得知,难免人心不稳,难道子柔不这么认为吗?”

萧漠却摇了摇头,认真的说道:“陛下,丞相大人,微臣认为现在已不是继续隐瞒的时候了,先不说已是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事情再也隐瞒不了多久。让微臣担心的是,如若战事继续这般不利下去,甚至如若出现了某些不好的变故,诸般消息再被迫为世人所知,毫无准备之下,人心反而会愈加慌乱。既然如此,何不现在就将消息公布于世,向世人宣扬草原上诸民族的蛮劣,并以此激起我楚人同仇敌忾之心呢?”

听到萧漠的解释,楚灵帝却并不像之前那般从善如流,反而微微迟疑了一下后,最终点头说道:“子柔说的也有理,明日早朝,朕自会以此事与群臣商议。”

听到楚灵帝的话后,萧漠在心底暗暗叹息一声。

果然如此。

虽然早已预料到楚灵帝的反应,但此刻萧漠却依旧不由失望。

历朝历代,在所有的统治者看来,外部的敌人皆只是小事,内部人心的安定才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往往每有功绩就大肆宣传,三分说成十分。而对于不利之事,则三缄其口,闭口不谈,甚至特意封锁消息,国内民众得到消息之时,事情往往已是结束了很长时间,千百年来,更是已形成了习惯。

即使在萧漠所处的后世,关于本国的很多消息,往往还要通过他国媒体得知,这般习性之根深蒂固,可见一斑。

更何况,如若向世人宣布北方战事不利之事,从某方面而言也就等于宣布了楚灵帝的无能,以楚灵帝优柔寡断的性子,自然是没有这等魄力。

不过,现在战事已是危急,楚灵帝等人仍然想着要封锁消息,粉饰太平,未免太过不智了。

想明白了楚灵帝此时的心态,萧漠也就没有再劝,而是继续说道:“至于第二件事,则是北方战区百万民众之事。战事一起,民生狼籍。据臣所知,现在自河间府、南州等地以北,道路已是被全部封锁。北方各州因战乱而逃向南方的数十万难民,皆是被困堵在兰州、朔州、金州等地,长此以往,虽然河间府以南的地方不会知道战事发生,人心安定,但被堵住了前路的那些难民却不免人心浮动,还望陛下和丞相大人可以早些拿出个章程来,再这么拖下去,恐生民变。”

听到萧漠的话后,楚灵帝和张谦面色又是一沉,很显然,这些日子只是关注着北方战事的他们,早已是忽略了难民的事情了。

“子柔以为,关于这些难民,我等该如何处置?”

楚灵帝神色间的疲态更重了,问道。

“臣以为,应向世人公布北方战事的消息,并将难民引到南州、河间府等地暂住,等战事平息之后,再行遣返,这是最稳妥的办法了。”

萧漠沉默了片刻后,再次申述了一遍之前他曾说过的想法。

而听到萧漠的建议后,楚灵帝也是沉默了片刻,良久后说道:“此事事关重大,也是待朕在明日早朝时与群臣商议一番之后再做决定吧。子柔你所说的第三件事,又是什么?”

萧漠在心中再次暗暗叹息一声,彻底熄了说服楚灵帝的心思,继续说道:“我大楚之军已百年无战事,与北方那些马上之民相比,无论是士气又或者战力,暂时皆是不如,唯一占优的,即是器械之力,但无论是强弓,又或者弩车,虽然威力巨大,却是供不应求,远远无法达到对蛮狄产生威胁的地步,但它们又是我们与蛮狄对抗的最大依仗。”

听到萧漠的话,楚灵帝和张谦皆是疑惑。

这些他们自然能想到,但军器司工匠就那么多,对于八贤王的要求,虽然已是极尽全力,日夜赶工,但依然是远远达不到要求,虽然着急,却也没有任何办法,萧漠突然提及与此,又是为何?

却见萧漠说话之间,却是突然向楚灵帝躬身一礼,说道:“所以,还请陛下可暂时将军器司交予微臣负责,微臣自有方法让他们制造军器的速度提升。”

~~~~~~~~~~~~~~~~~~~~~~~~~~~~~~~~~~~~

原本按照惯例,考生在殿试中获取进士功名后,除了头甲三人是由皇帝当朝宣布册封官职之外,二甲三甲至少需要三到七天的时间才能获得吏部的任命,而走马上任,却至少已是一个月以后的事情了。

毕竟,在考取进士之后,还有衣锦还乡之说。

但萧漠却是在楚灵帝册封后的第二天清晨,就已是早早的赶到了吏部报道。

而在这个时候,萧漠身上除了“中书省检正公事”、“崇政殿侍讲”两个官职之外,又多了一个“军器监”的官职,品级为正六品,倒是比“中书省检正公事”还要高上一级,不过却是一个不受任何人重视的官职。

当萧漠来到吏部之时,吏部尚书郭显鹤,以及两位吏部侍郎,却尚是早朝未归,吏部之中,只剩下几名主案和主笔在处理着公务,见到萧漠如此之早就来吏部报道登记之后,皆是面露惊讶之色。

不过对于萧漠这个朝廷新贵,这些人的官位虽然皆不下于萧漠,甚至比萧漠还要高上一到二级,却皆是表现的颇为热切亲和,请坐上茶不提,更是纷纷抛下了手中的公事,将萧漠围在中间交谈了起来。

这些人虽然相对于丞相张谦、枢密使王翰而言且只是小吏,但萧漠却也不敢随意得罪,虽然心中颇有些不耐,但依然保持着平静且亲切的神色,与诸吏部官员融洽的交谈着,没过多久,倒也算是交了许多朋友。

这些日子因为北方战事的缘故,早朝的时间皆是极长,直到日上三竿,吏部尚书郭显鹤终于携着两名吏部侍郎,也不知朝中发生了何事,面色破有些阴沉严肃。

但待郭显鹤见到堂内的萧漠后,却是勉强露出了一丝笑意,亲切的客套几句后,更是亲手拉着萧漠来到他的办公房间之内。

据萧漠所知,郭显鹤和单佐堂一样,皆是丞相张谦的得意门生,风度儒雅飘逸,神色亲切,不由让人产生好感。

“子柔,据我所知,陛下昨日下朝后又封了你‘军器监’之职,至此,子柔你已是身兼‘中书省检正公事’、‘崇政殿侍讲’以及‘军器监’三职,这三职最高已是正六品,最低却也是正七品,虽然等级不算太高,但却又皆是重要无比,子柔你初入朝堂,就受陛下如此信任,当真是千古未有。可喜可贺。”

郭显鹤亲手为萧漠奉上一杯香茗后,笑着说道。

“还望郭大人日后对下官多多指教才是。”

萧漠站起身来,对郭显鹤躬身行礼道。

“子柔客气了,提携后进,本就是老夫身为吏部尚书的本职之一。”说着,郭显鹤又将萧漠按回座位上,继续问道:“不过,入朝后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老夫却有必要为子柔讲解一番。”

“还请大人指教。”

郭显鹤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子柔身兼‘中书省检正公事’、‘崇政殿侍讲’以及‘军器监’三职,其中,这‘中书省检正公事’虽然位低,却是位列中枢之中,向中书令和中书舍人负责。中书省负责为陛下起草诏敕,而‘中书省检正公事’一职,则是负责校正圣旨,并将圣旨传于门下省,负责与门下省之间的联系,虽说性质与文案无异,但却可在期间参知政事,增长处政经验与见识,机会极为难得。事实上,我朝但凡三品以上的实权官员,皆有担任过类似的官职,陛下册封子柔你为‘中书省检正公事’,可见对子柔的期望之深。”

……

林林总总,先是‘中书省检正公事’、‘崇政殿侍讲’以及‘军器监’三职的特性职责,再到朝堂上的诸般需要注意的细节,郭显鹤皆是一一细说于萧漠听,虽然前后共持续了半个多时辰,但萧漠却丝毫没有不耐之意,反而是获益匪浅。

萧漠知道,也就是自己来吏部报道,会有这般待遇,能让吏部尚书郭显鹤亲自为自己传授经验,如若是其他人前来,不过是交接一下文书罢了,郭显鹤所教授的这些经验,却至少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慢慢积累而得。

文书交接,登记注册,在吏部领取了官服及诸般证明之后,萧漠在郭显鹤的亲自相送下,在时间临近黄昏之时,却是终于离开了吏部。

先行回到客栈内换上了一身官服,然后萧漠又向着工部赶去。

毕竟,萧漠身上的“军器监”一职属于工部之内,除了要在吏部登记备案之外,还要去工部报道。

最重要的是,时间紧迫,赶制强弓、弩车之事,皆是需要萧漠马上进行。

至于到中书省报道之事,反倒是不急。

然而,当萧漠赶到工部之后,所遇到的事情,却是让他不由大吃一惊。

~~~~~~~~~~~~~~~~~~~~~~~~~~~~~~~~~~~~

PS:今天第一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