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臣 > 第一百三十六章.九夷之论(中)

逆臣 第一百三十六章.九夷之论(中)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8 02:58:05 来源:笔趣阁

“现在前方战事不利,各位爱卿,可有何良策教于朕?”

谈论完支援前线的事情后,楚灵帝突然话锋一转,环视了朝中群臣一圈后,缓缓问道。

然而,对于楚灵帝的问题,群臣却皆是沉默,无人回答。

这些大臣,吟诗作赋,各个皆是能手,但若让他们想出御敌之策,却是为难。

楚灵帝眼中闪过一丝怒意,转头向枢密使王翰说道:“王翰,你身为枢密使,总揽我朝军国之事,你先说。”

王翰神色间带着一丝犹豫,出列后迟疑的说道:“陛下,以臣看来,战事之所以如此不利,主要是我朝兵将已有百年时间无战事,兵士军帅皆是毫无经验,想必随着战事的持续,兵士军帅们的经验增加,情况必然会有所好转。而现在虽然尚处于下风,但在我朝百万大军源源不断的支援下,想来也必是有惊无险。”

接着,一名兵部官员也出列道:“战事虽然一时不利,但陛下尚无须忧心,永州、巴州、寿州等地尚还有不少驻军,随时都可前去支援。”

一时间,群臣纷纷出列,皆是在说楚朝兵士无数,前去支援之下,必保江山无忧云云。

最后,张谦出列道:“陛下,臣以为,派兵支援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从八贤王所呈的奏报来看,我大楚军队临阵脱逃者颇多,士气低下,却也是战事不利的重要原因之一。臣恳请陛下,在乱世当用重典,下旨惩戒所有临阵脱逃的兵士,并以重赏鼓舞大军的士气。一赏一罚之下,必然可使万军一心,士气大振,以至于扭转颓势。”

随着一众大臣的建议不断,楚灵帝似乎也渐渐平息了心中的焦虑和愤怒,沉吟片刻后,扬声道:“宣朕旨意,调遣永州、巴州、寿州等地驻军,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北方各州支援,决不可让那北方蛮狄侵入我大楚之地!!二十日之后尚未到达者,严惩不贷!!”

“另,向前线战士宣旨,但凡奋勇杀敌者,朕必有重赏,按敌军头颅赏钱。杀敌将者,官升三级!!但凡临阵逃脱者,一旦查出,没收家产,九族皆罪,定斩不待!!”

随着楚灵帝的两道旨意宣布,群臣脸色皆是微微一松,齐齐赞颂楚灵帝英明!!

而萧漠听着群臣的诸般建议和楚灵帝的决定,却是不由眉头微皱。

~~~~~~~~~~~~~~~~~~~~~~~~~~~~~~~~

这些日子,对楚灵帝和朝堂文武百官而言,想来定是会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他们心中纵横天下无敌的大楚精兵,竟是与蛮狄交战时百战百败,即使依仗长城之险,有八贤王指挥,也是尽落下风。

大楚强盛无敌的观点,即使再怎么深入人心,也是在短短几日内尽速崩溃。

如果长城被破,大楚万里平原内,面对北方草原十万铁骑,又会是何种情况,无人敢于想象。

萧漠估计,很多大臣在夜里辗转反侧之间,可能还会怀疑,这些天他们所经历的这些,是否是在做梦。

然而,丧失了自信的楚臣们,却是再无往日的儒雅自若,反而表现的极为焦虑,再加上毫无处理战事的经验,所以他们所提的建议,皆是乏善可陈,绝大部分朝臣只是知道不断的往战场处增派援军,张谦见识稍高一些,但也只知振奋士气。

萧漠虽然对军事不是非常了解,但却也知道不断调派援军并不能起到根本性的作用,而善罚分明虽然可振奋士气,却也只能有一时之功。

然而,如若让萧漠提出什么好的建议,萧漠本身却也想不出来,毕竟楚军的弱势,根本原因在于制度方面。

萧漠对于北方诸草原民族的情况,确实想过很多,但大多都只是宏观方面的战略想法。具体的详细的战术,或许也能想到一些,但结合楚朝军队的训练、士气、战力等方面,这些想法却只能坏事而已。

所以虽然并不觉得群臣所提出的这些建议会有效果,但萧漠却依旧沉默不语,只是静静的看着朝会的继续。

然而,萧漠表现的虽然低调,但楚灵帝却并没有因此将他忘记。

待宣旨之后,见到群臣再无其他建议,楚灵帝又转头向萧漠问道:“子柔,你可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萧漠向着楚灵帝躬身一礼,说道:“陛下,狄族入侵我大楚之事,虽然是微臣在机缘巧合之下首先猜测而出,但这些日子以来,微臣一直忙于殿试,对北方战事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所以也不敢随意发表意见,还请陛下见谅。”

本以为萧漠会趁着这个时机夸夸其谈大出风头的一些大臣,听到萧漠的推辞后,不由皆是一愣。

而楚灵帝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赞许的点了点头,说道:“世人皆说子柔你虽然年少,却处事稳重谨慎,今日一看,果然如此,下朝后,你随朕一同到御书房,那里自有这些日子以来北方战事的详细奏报,你先行了解情况后,再向朕谈谈你的想法吧。”

“臣遵旨。”

萧漠躬身应道,他现在正急于寻知北方战事的详细情况,即使楚灵帝不说,他也会如此要求。

而楚灵帝看着眼前的萧漠,似乎想到了什么,微微沉吟了片刻后,却是突然话锋一转,向萧漠问道:“子柔,你的家人马上就要到京了吧?”

萧漠点头道:“多谢陛下关心,微臣的族人,大概会在三天之后入京。”

楚灵帝又问道:“可在京中找到了住所?”

萧漠微微一愣后,答道:“正在寻找。”

楚灵帝却摇了摇头,道:“不用再行寻找了。”

说着,楚灵帝又向身边的费三贵吩咐道:“传朕旨意,中书省检正公事、崇政殿侍讲萧漠萧子柔提前向朝廷预警,功在社稷,赐府邸一座,仆人婢女各三十名。”

随着费三贵接旨,萧漠在一众朝臣或羡慕或嫉妒的注视下,向楚灵帝跪拜谢恩。

~~~~~~~~~~~~~~~~~~~~~~~~~~~~~~~~~~~~~

当楚灵帝又与群臣讨论了许久前方战事的安排后,终于宣布退朝了。

退朝之后,楚灵帝返回御书房,身边跟着四个人,分别是萧漠、丞相张谦、枢密使王翰,以及自称担心八贤王安危的十二王爷。

萧漠、丞相张谦、枢密使王翰三人与楚灵帝之间的关系,远非群臣可比,而十二王爷田梁虽说这些年来为楚灵帝招惹了无数麻烦,但毕竟也是皇族,所以在回到御书房之后,楚灵帝却是也不再保持上朝时的威严,略显颓然的靠坐在御案之后,神色间疲态尽显,眉目间更满是担忧之色。

除了担心战事之外,楚灵帝还担心八贤王,更担心他的江山社稷。

虽然楚灵帝依然不相信北方蛮狄能对楚朝造成什么根本性的威胁,但一旦战事失利,长城被破,那么不仅他最看重的八贤王会九死一生,中原历经一百七十年的安定后再受战乱浩劫,那么楚灵帝也会被世人视为无能之君,无颜再见列祖列宗。

所以楚灵帝虽然不向不喜政务,但这些日子以来却不得不抛开他所有的喜好,一心只是为北方战事而忙碌着,再想到楚灵帝一生养尊处优,却又能力平庸,这些日子苦苦支撑,却也是为难他了。

闭目休息片刻后,楚灵帝缓缓睁开双眼,看着眼前正恭敬的垂手而立的四人,苦笑着摇了摇头,转头向费三贵吩咐道:“给十二王弟和三位爱卿赐座。”

说着,楚灵帝又向萧漠等人摇头道:“这里不是朝堂,你们也无须多礼,都坐吧。”

随着萧漠等人陆续落座之后,楚灵帝又吩咐费三贵将近一个月来关于北方战事的奏折全部搬给萧漠,而他则继续与张谦、王翰等人商议着北方战事。

关于北方战事的奏折虽然很多,但大都内容重复,有用的更是稀少,在楚灵帝等人尚未商讨出一个结果之时,萧漠就已经全部看完,心中不由有些失望,但察觉到的一些端倪,却又让萧漠不由惊心。

看着萧漠眉头紧皱,楚灵帝挥手打断了与张谦、王翰之间的讨论,转头向萧漠问道:“子柔,现在北方战事的情况,你大约已是全部知道了,心中可有什么对策?”

听到楚灵帝的询问,另一边的张谦却是眼中异芒闪动。

很显然,或许是因为萧漠最先发觉狄族会入侵大楚的缘故,楚灵帝对萧漠的重视,尚在他想象之上。

而萧漠则站起身来,默默的将手中的一摞奏折,递给了旁边的费三贵,缓缓说道:“陛下,情况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更糟。”

听到萧漠的话,场上三人皆是身体一震,不可思议的向着萧漠看去。

现在楚朝虽然还远远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但却已是焦头烂额了,虽说战场远在千里之外,但情况之危机,却已是自楚朝立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险峻了。

而萧漠竟然说,情况还会更糟?

“怎么说?”

楚灵帝眉头一扬,眼中闪过一丝担忧,问道。

~~~~~~~~~~~~~~~~~~~~~~~~~~~~~~~~~~~~~

PS:恩,今天第一更,11点之前还有一更。

这个学期的课程安排很诡异,周一周五满课,时间很满,今天抽出所有的空余时间,也只能更新两章。明天课少,虫子会尽量爆发,而今天还请大家多担待一些,万分愧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