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臣 > 第一百三十五章.九夷之论(上)

逆臣 第一百三十五章.九夷之论(上)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8 02:58:05 来源:笔趣阁

楚灵帝的话声刚刚落下,尚未说完,却见一名身穿三品服饰的老者突然出列,躬身道:“陛下,北方战事,乃朝中隐秘,尚未传于民间,老臣认为,萧大家虽说才学出众,世人皆是敬佩,但尚未入朝为官,即使日后入朝,也是资历不足。不应让萧大家参与到这般朝会之中。”

说完之后,这名老者又向萧漠拱手道:“萧大家,你的学问为人,老夫一向是很敬佩的。此言不过是就事论事罢了,还望萧大家莫怪。”

楚朝臣权极大,甚至还有过臣子当众指责皇帝,而皇帝只能认错的情况出现,所以这名老者在与楚灵帝奏报后,又自行向萧漠说话,众臣却见怪不怪。

而萧漠见这名老者说话时神色认真,眼神真挚,知道其乃一个直人,却并没有怪罪,只是笑着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并不在意,然后转头向着楚灵帝看去,等待着楚灵帝的决定。

似乎受昨夜的八百里疾报的影响,此刻楚灵帝的脾气与往日迥异,怒哼一声,说道:“子柔没有参加这次朝会的资格?现在蛮狄都快打到京城了你还在关心这个?哼,朕告诉你,天下之人,如果只有两个人有资格参加这次朝会,那么一个是朕,另一个就是子柔!!”

群臣皆是愕然,抬头向着楚灵帝看去。

楚灵帝的这般言语,对萧漠的袒护,似乎已经远远超过了“宠信”的范畴了。

就在这时,张谦却出列,向群臣解释道:“诸位大人,有一件事陛下、八贤王和老夫一直未向各位说明,实际上,狄族入侵我大楚之事,最先就是子柔向我等提醒的,如若没有子柔事前的提醒,毫无准备措不及防之下,恐怕我大楚现在已是损失惨重了。若论如今京城之中,对当今形势和狄族最为了解之人,恐怕非子柔莫属了。”

听到张谦的解释,群臣再次一愣,恍然之余,看向萧漠的眼光皆是不同。

狄族入侵之事,原本是八贤王首先提出,八贤王的眼光深远、精明干练世人皆知,本着对八贤王的信任,一众大臣才会在两个月之前皆是同意调派大军驻防北方各州的事情。

但是,群臣却没想到,首先猜测到狄族入侵之事的,竟然并非八贤王,而是之前尚是一介布衣的萧漠!!

如若在之前,在众臣眼中,萧漠只是一个文采出众的年轻人,那么在听到张谦的解释后,在群臣眼中,萧漠却已是有着成了一名眼光深远的能臣的潜力了。

此时楚朝大军在早有准备之下,以二十余万大军与北方草原诸民族相战,却依然是屡战屡败,尽落下风,如若没有事前准备,结局又会如何?恐怕长城防线早已被突破了吧?而一旦长城被突破,草原十万铁骑面对再无天险可守的大楚之境,又会产生怎样的破坏?

每次想到这点,所有大臣皆是不寒而栗。

所以,随着张谦的解释,群臣也就认同了萧漠的存在,即使最先发言的那名老者,也是向楚灵帝躬身一礼后,就默默的站回了原位。

~~~~~~~~~~~~~~~~~~~~~~~~~~~~~~~~~~~~~~~~

见到群臣再无异议,楚灵帝冷哼一声,转头向张谦说道:“张爱卿,你把八贤王所奏报的情况向群臣讲诉一遍吧。”

听到楚灵帝的吩咐后,张谦躬身一礼后,出列向群臣说道:“八贤王的奏报中,共提及三事,第一,军力不足。因为左将军贸然到长城以外迎敌,我大楚驻于北方各州的三万骑兵和三万步军,在短短三天内全军覆灭,或被杀,或被俘。而交战一个月以来,我楚朝大军又前后死伤四万,此外……”

说到这里,张谦迟疑了一下后,补充道:“由八贤王临阵处决八千,逃兵两万二。现在只剩下八万余人,即使加上前后赶到的援军,也不过十万多一点,比之全盛时期只有一半。却要处处分兵分守。而大部分援军,却依然迟迟未到。蛮狄全是骑兵,行动灵活,以全军之力攻我大楚某一地,在兵力上反而占据了上风。据八贤王所言,在最近半月之内,前后已是出现了四此险情,长城之险,险些被破。”

听到张谦的话,所有大臣皆是长吸了一口气。

虽然远离战场,但所有人依然能想象到北方战事的严峻。

不足十万的军队分兵驻守数千里边境,而草原上十万骑兵却是集中于一处,处处攻伐,能守到现在,已是万幸了。

世人心思,最易偏激,经过了最初对楚朝大军的信心万丈,在经历了接连的失败和惨重的伤亡之后,在所有大臣心中,蛮狄的兵势战力已是被无限倍放大了。

而最让群臣心惊的,还是张谦所说出的那些数字,却是那般的触目惊心。

不足一月的时间,楚朝大军已是伤亡过半。逃兵竟有二万之多,被八贤王临阵处决的,就有近万!!

所有大臣都能想象,在两军交战时,前方战场那一面倒的情景,楚朝的大军被蛮狄骑兵随意的杀死,而后方镇守的军士则眼看不利后成队成队的逃走……

张谦却似乎尚闲群臣的震惊不足,又说道:“第二件事,则是军中器械严重不足,滚木礌石还好办,但对蛮狄威胁最大的弩车,这些日子以来已经是损坏了三分之二,弓箭手和强弓、箭支更是不足。而蛮狄攻城时,却是先行以骑射之术对着我大楚城池万箭齐发,我大楚军队后期的伤亡,多半来自于此,没有弩车和强弓的远程压制,两军交战时,我大楚却是太过被动。”

群臣再次沉默了,脸上担忧之色更重。

说话之间,张谦的脸色也更加严肃,继续说道:“第三件事,则是在十日之前,南狄的首领曾在军前叫阵,向我大楚扬言,如若我大楚之军再行抵抗,一旦城破之后,就行屠城之事。”

屠城!!

听到那南狄首领所发出的威胁,这般无比遥远却又无比惊心的字眼,却是让朝中群臣脸色更加严峻起来,甚至开始隐隐发白。

说完八贤王的急奏后,张谦默默的退回到群臣之中,等待着楚灵帝发言。

之前册封一众新科举子之时,楚灵帝面色亲切宽和,但那不过是伪装罢了,此刻再次听到张谦将此事讲诉一遍后,脸色却更加阴沉。

“兵部、工部。”

随着楚灵帝的话语,两名身穿从三品服饰的官员齐齐出列。

“调往北方的援军何时能到?诸般军资,又何时能运到八贤王处?”

那兵部侍郎躬身道:“回陛下,八贤王的急奏是八日前所发。南州、宣州、雍州等地的大军,想来此时已经到达了北方各州,共有八万大军。而后续的十一万大军,想必也会在五日之内陆续赶到。”

听到这名兵部侍郎的回答,楚灵帝面色微微一缓。

但接下来,工部侍郎的话,却是激起了楚灵帝的怒火。

“回陛下,工部所赶制的诸般弩车、强弓,还需要有十天时间才能结束……”

然后,工部侍郎的话尚未说完,楚灵帝就已是一拍御案,怒喝道:“混账!!前方军情紧急,你们竟然还是如此怠慢!!十天!!再过十天,长城天险都要被他们攻破了!!”

那工部官员胆寒若惊,不敢再言。

此时,枢密使王翰却出列道:“陛下息怒,据臣所知,那弩车强弓,皆并非寻常兵器那般容易制造,一个工匠想要赶制一面强弓,至少也需要六七日时间,而弩车的制造,更是麻烦。八贤王一口气索要两万具强弓、五百辆弩车,虽然工匠们日夜赶工,但却依然是时间不足,工部能在三十天之内赶制完成,已是尽心尽力了。”

王翰话声刚落,张谦也出列道:“陛下,其实事情还有回转的余地,据微臣所知,八贤王所要求的两万具强弓、五百辆弩车虽尚未完全赶制完成,但已是完成了一万二千具强弓、二百辆弩车。我们可以先将这些军资调于北地,解一时之急。”

听到张谦和王翰二人的解释,楚灵帝脸上的神色才渐渐的缓和了许多。

而另一边,萧漠听到王翰所说的那句“一个工匠想要赶制一面强弓,至少也需要六七日时间”的话后,心中却是突然微微一动。

在这个时代,尚未有人提出过流水线作业的观念,一个工匠想要赶制一面强弓,从制造弓弦到制造弓身,再到彼此组合,皆是由一个工匠在完成,效率自是大减。

如若实行流水线作业,一个工匠负责弓弦,一个工匠负责弓身,再有一个工匠负责组合,自然是速度大增,可节省大量时间。

虽然不知道具体速度,但具萧漠估计,如果这般以流水线作业,至少能缩减三分之一的时间,甚至更多。

刚想要向楚灵帝提出建议,却又想到自己现在只是在旁听,于是又收回了迈出的脚步,准备在散朝后再向楚灵帝提及,现在则继续听着群臣间的商议。

~~~~~~~~~~~~~~~~~~~~~~~~~~~~~~~~~~~~~~

PS:今日万字更新完毕,尚有月票的朋友们,能把手中的月票投给虫子吗?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