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臣 > 第一百三十四章.接封受赏(下)

逆臣 第一百三十四章.接封受赏(下)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8 02:58:05 来源:笔趣阁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新科状元萧漠,才华横溢,品行优良,儒林之间亦声望颇高……特赐进士出身,拜官中书省检正公事、崇政殿侍讲,赏银钱三千贯,贡布三十匹,钦赐。”

“新科榜眼张衍圣,才思敏捷,家世上优,名声优良……特赐进士出身,拜官中书省检正公事,赏银钱两千贯,贡布二十匹,钦赐。”

“新科探花周靖人,才华出众……特赐进士出身,拜官畿县县丞,赏银钱千贯,贡布十匹,钦赐。”

“其余诸二甲举子十一人,皆赐进士出身,赏银钱五百贯,贡布五匹。三甲举子七十九人,皆赐同进士出身,赏银钱三百贯,贡布三匹,所封官职,着吏部在三日内商定,钦赐。”

随着费三贵将楚灵帝的旨意宣读完毕之后,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皆是不由一惊。

那些赏赐的银钱和贡布还罢了,那只是为了表示对文人的厚待,历届殿试之后,获进士功名者,皆有这般赏赐,这次殿试虽然格外多些,却并不夸张。

让群臣吃惊的是,楚灵帝对头甲三人萧漠、张衍圣、和周靖人所册封的官职!!

今年殿试的头甲三人,所封的官职,必然要远高于之前历届殿试的头甲三人,这是百官早有想到的。

毕竟,萧漠已是文坛大家,身份地位与历届状元截然不同,张衍圣则是丞相张谦之孙,而楚朝一向对朝中大员的族人多有照顾,甚至还有“荫补”制度(注一)。

所以,两人的起点必然远高于其他进士,连带着第三名探花周靖人的待遇,也会水涨船高。

但群臣却依然没有想到,此次头甲三人所封的官职,竟然会是如此之高。

~~~~~~~~~~~~~~~~~~~~~~~~~~~~~~~~~~~~~~~

周靖人官拜畿县县丞,虽然只是一县之地的二把手,但所谓“畿县”,却并非是指一个县的名称,而是县的等级。

在楚朝,县分六等,分别为下县、中下县、中县、上县、盛县、以及畿县。其中,下县拥有居民五百户,中下县拥有居民一千户,中县拥有居民二千户,上县拥有居民三千户,盛县拥有居民五千户,畿县则拥有居民七千户!!

而当一县之地的人口达到规模后,则可向朝廷请旨,向上提升一级,而每一级的待遇、官员等级、地位、俸禄,皆是不同。

基本上,一个畿县,地位比之一些小城也不差多少了。楚朝虽然安定强盛一百七十余年,人口为历朝历代之最,境内多为上县,中县标准以下的县城,已是几乎绝迹。但既是如此,在整个楚朝,畿县也不过三十余处罢了。而畿县县丞,更是一个从七品官员!!

事实上,按照惯例,历届殿试后,即使是头名状元,入朝后所初封的官职也不过是正七品罢了,榜眼一般皆是从七品,探花一般皆是正八品,而且在最初几年皆是少有实权。

而周靖人在入朝之初,就能成为一个畿县的县丞,可谓是百年少有了。

而楚灵帝之所以会册封周靖人为畿县县丞,除了因为萧漠、张衍圣的缘故使他的待遇也水涨船高之外,却也是因为在两年前萧漠落榜之际,周靖人主动退考抗议的举动,让楚灵帝对他多有好感。

而如若周靖人的封赏只是让群臣稍有吃惊之余,心中颇觉羡慕的话,那么楚灵帝对萧漠和张衍圣的封赏,则让群臣皆是觉得不可思议了。

……

萧漠和张衍圣两人皆是被封为“中书省检正公事”,这是一个从六品官职。虽然官职级别不算是很高,但已是比历届的状元、榜眼入朝之初被册封的官职,要高上一到两级了,一到二级看上去不多,但要知道,平常官员想要向上升迁一级,至少也要花上三年之功!!

考虑到萧漠和张衍圣身份的特殊之处,这般等级的官职并不夸张。

但让群臣所重视的,却是“中书省检正公事”这个官职的特殊之处。

楚朝三省六部,中书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则负责具体实行,内含六部。

而“中书省检正公事”一职,正是负责中书省和门下省之间的联系,虽然职位不高,也没有什么实权,但却是可以真正的参知朝政,可谓是位低却醒目。

但最让群臣震惊的,却是楚灵帝还封萧漠为“崇政殿侍讲”。

“崇政殿侍讲”为正七品,比之“中书省检正公事”,尚要低上一级,但却最让群臣羡慕。

简而言之,“崇政殿侍讲”并非常设官职,但它却是负责为皇帝讲课,与皇帝进行诸般交流,非一代鸿儒大家不可担任。

最重要的是,担任此官职者,与皇帝见面的机会,丝毫不比那些一品大员少,对皇帝的影响,更是巨大。

可以说,“崇政殿侍讲”虽然只是正七品,但很多官居四五品的大员,却宁愿以自身官职与萧漠相换。

总而言之,这一届的头甲三人,尤其是状元萧漠,一飞冲天了。

~~~~~~~~~~~~~~~~~~~~~~~~~~~~~~~~~~~~~

听着费三贵将自己的旨意颁布,楚灵帝嘴角不由挂上了一丝笑意。

这一次对萧漠的封赏,他可谓是考虑良多,册封萧漠的官职,最高不过从六品,群臣皆是无法挑刺,但或是重要,或是显赫,虽只是从六品和正七品,且毫无实权,但却是很多大臣想求而不可得的。

正如楚灵帝所想,看到萧漠等三人,在初入朝堂之际就获得如此重要显赫的官职,群臣皆是觉得不妥,但想要反驳,一时间却根本找不到借口。

说官职品级过高了?

但“中书省检正公事”虽然可参知朝政,却不过是一个从六品官职罢了,比之历届状元所封的官职,不过高了一级而已。如若去年萧漠接受楚灵帝的“鸿儒取荐”,虽然入朝后无法获得实权,也不能参知政事,但此刻却至少已是从五品以上的阁学士了。

说萧漠经验不足,尚无法担任要职?

但无论是“中书省检正公事”还是“崇政殿侍讲”,却皆是没有实权。然而“中书省检正公事”可以参知政事,而“崇政殿侍讲”则可以与楚灵帝时时相见,提出诸般建议。两者结合起来,虽说看似毫无权力,但实则已是能对朝中政事产生不小的影响了。

在群臣或羡慕或嫉妒的复杂注视之下,萧漠却依旧平静。

所谓无知者是福,萧漠虽然知道了自己被封的官职,但因为对楚朝体制不是很了解的缘故,却只知道“中书省检正公事”隶属于中书省,官职不高,权力不大,地位与跑腿的无异,根本没想到“中书省检正公事”和“崇政殿侍讲”相结合后所产生的变化影响。

事实上,“中书省检正公事”一职的重要性,除非是已在朝中呆了数年的老臣,否则能了解其重要性的,还真是不多。

否则,如若萧漠得知“中书省检正公事”的重要性,以及再兼任“崇政殿侍讲”后所产生的影响,秉承着低调本性,早已是当朝请辞了。

就这样,在诸臣皆是沉默中,楚灵帝对一众新科进士的封赏,就算是通过了。

~~~~~~~~~~~~~~~~~~~~~~~~~~~~~~~~~~~~~

“早朝继续,诸位新科进士可以退下了。”

随着楚灵帝的话声落下,萧漠就准备带着众新科进士退下。

然而,楚灵帝看到萧漠之后,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又说道:“子柔,你留下来。”

听到楚灵帝的话,殿上众人皆是一愣,而萧漠则迟疑的停在了原位,看着其他新科进士们陆续退下。

就这样,宣政殿上,一时间只剩下楚灵帝、文武百官,和萧漠。

而萧漠站在原位,左为一品文官,右为一品武将勋爵,唯他一人孤零零的站在中间。

萧漠现在虽已被楚灵帝封官,但尚未到中书省和吏部报道,依然只是平民之身,此刻站在群臣前列,未免不伦不类。

即使萧漠日后走官上任,也不过是从六品官员,根本没有资格位列朝上。

所以被楚灵帝留下之后,萧漠眉头不由微皱,颇是有些进退两难。

而楚灵帝似乎察觉到了萧漠的窘迫,脸上挂上了一丝笑意,竟是指了指他龙座侧下方的低台,笑道:“子柔,站到这里来。”

此言一出,群臣又是哗然。

楚灵帝虽然对萧漠极为宠幸,但这般做未免太过了吧?

要知道,虽未有明文规定,但龙座侧下方的那处低台,一般都是皇子王爷上朝时所站的位置。

比如此时,十二王爷正是站在那里。

萧漠看着群臣那或羡或妒的眼光,微微迟疑了片刻,最终却又回归了坦然。缓缓的从旁阶走到了龙座侧下方的低台之上。

然后,萧漠就看到十二王爷那张似乎满含善意的笑脸。

当萧漠站定之后,楚灵帝的神色突然变得严肃,与之前册封一众新科进士时的轻松截然不同。

而群臣似乎也猜想到了楚灵帝接下来将要说些什么,一个个的也是面容严峻。

“昨晚凌晨之际,八贤王的八百里疾报又送到了兵部和朕这里!!”

楚灵帝一字一顿的缓缓说道,眼中带着淡淡怒火。

~~~~~~~~~~~~~~~~~~~~~~~~~~~~~~~~~~~~~

注一:荫补制度,既是说当朝中大员生病或去世时,朝中大臣可举荐该大员的族人继任官职。

PS:恩,今天第二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