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三百零六章 无题

逆天换明 第三百零六章 无题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21:02:33 来源:笔趣阁

大连,军情部。

郭大靖和马民等人围坐在桌前,讨论商议着各项布置,主要还是围绕勤王行动所做的各项准备。

“永平、迁安、丰润、遵化,或是昌黎、滦州、宝、香河,进至蓟州,沿途容易从城池中获得补给,麻烦的是守军未必会开城门让我军进去。”

“如果从秦皇岛登陆,走抚宁、迁安,直扑三屯营,再到遵化,虽然没有进城的困难,但沿途村镇较少,补给难以获取。”

马民在地图上指点着,给郭大靖做着介绍。

这三条路,历史上有两条是明军走过:一条是袁崇焕率关宁军走的,一条则是山海关总兵赵率教走的。

袁崇焕的目标地是蓟州,要争取在此挡住建奴,不使京师受到惊扰;赵率教也是奉袁督师的命令,前往遵化加强防守,堵住建奴。

但建奴已经破关而入,三屯营、遵化首当其冲,赵率教率领四千骑兵就好象直接撞向数万建虏,自取灭亡似的。

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也是如此,建虏破关后,并未急进攻取三屯营和遵化,而是以逸待劳,设伏全歼了赵率教所部。

如果事后进行分析,就会发现袁崇焕给赵率教的命令有很大的问题。

建虏破关的喜峰口离三屯营只有五十余里,而山海关距三屯营则是二百六十里。这还不算袁崇焕和赵率教是后得到的消息,在时间上已经大大落后。

所以,赵率教率领的是骑兵,建虏也不是靠两条腿绕道入关的。从时间和距离上,都是不可能抢在建奴之前进入遵化防守的。

郭大靖不敢说胸有成竹,但他知道,率部抄袭建奴后路的时候,几乎没有太强的敌人能够阻挡东江军的脚步。

“秦皇岛、永平、抚宁、迁安,分兵袭攻三屯营、遵化。”郭大靖伸手划出最直接的行进路线,“也不需太多的补充地点,永平、抚宁、迁安有一两处便够了。”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粮食物资的补给,不必太过考虑,某自有办法。”

进入京畿地区作战,郭大靖并不如何担心粮草物资的问题。至于城池不让进,村镇呢,预先囤储些,也不算困难。

听了郭大靖的计划,周庆和马民想了想,都表示同意,但也提出了条件。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都不叫问题。”郭大靖很康慨地表示会拿出银子,派更多的谍探前往京畿,并就地购买屯储物资。

除了自己屯储,还有所过之地的富豪地主,也要调查清楚,列出名单和资料。郭大靖可不准备对他们客气,也该是他们毁家纾难的时候了。

建虏是既抢财又掠人杀人,郭大靖好歹还讲究一些,只劫财不要命。

“铁匠铺在抚宁再设一个?”周庆征询般地看向郭大靖,这又要花些银子,打造一批火箭发射器就地储存。

郭大靖痛快地点头答应,说道:“在山海关、永平、抚宁、迁安等地,安插些人手,兴许在攻城的时候会用到他们。”

攻城?!周庆和马民对视一眼,都露出些许惊诧。

这恐怕不是光攻打被建奴占领的城池,如果有需要,连明军把守的也要拿下来吧?

郭大靖微微一笑,也不说得太多。反正只管拿出银子,让周庆马民去抓紧布置。

眼线布得多,不光是这次有用,从长远考虑,也将成为东江镇的耳目和喉舌。

“建奴若真绕道入关,会不会只留少量人马看家,尽乎是倾巢而出呢?”在接下来的闲聊中,周庆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显然,从表情上看,这个疑问藏在众人心里很久了。

满打满算,东江军跨海奔袭的兵力也不超过三万,若建虏兵力雄厚,异地作战的危险性很大。

郭大靖其实也不敢十分确定,只是依据历史来做出的分析判断。

整理了一下思路,郭大靖微笑着缓缓说道:“不排除这种可能,但依皇太极的性子,以及后金高层的想法,倾巢而出的可能性很小。”

“甚至于,绕道入关也会遇到很大的阻力,皇太极想要得到支持,并将计划付诸实施,也不容易。”

“而且,建虏屡遭重创,就算能够通过动员再扩充兵力,既要守卫广大的占领区,又要防备我军偷家,绕道入关的人马又能有多少呢?”

其实,郭大靖这一阵子没少通过自己记忆中的资料,不断地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愈发地清晰准确。

在他看来,历史上皇太极第一次绕道入关,建奴加上蒙古兵,也就在三万左右。甚至于,还会更少一些。

“绕道入关毕竟是一个试探性的军事行动,皇太极不敢孤注一掷,后金高层也不会允许他这么做。”

“其实,可以参考皇太极征伐虎墩兔所出动的兵力,两黄旗加两白旗,另有蒙古兵万余。但经过几次挫败,八旗都有不小的损失,恐怕抽调不出这么多的兵力。”

阿敏的镶蓝旗在征朝作战中损失很大,两红旗则在旅顺堡、南关两次战役中伤亡不小。

两黄旗和两白旗的兵力,经过南关作战,也有一定的损耗。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原来的实力。

周庆和马民认真地听着,不断颌首赞同。对于建奴的情况,他们作谍报工作的都比较了解,能分辨出哪里的分析有误。

“这么说来,建奴能凑出三万左右的人马,差不多已经是极限。”周庆趁着郭大靖端杯喝水的空当,开口说道:“咱们东江军稳踞辽南,他们也不敢弃家不顾。”

马民点头赞同,神情都充满了骄傲,对东江军的实力,有着更强的自信。

郭大靖呵呵笑着,说道:“如果建奴敢倾巢出动,东江军出击辽沉,比跨海远袭更加便利。”

尽管这不是最好的结果,但要真是这种情况,郭大靖也只能退而求其次,砸烂建虏的老巢。

正如周庆所说,占据整个金州的东江军,已经对建虏的中心统治区,也就是辽沉,已经形成了建虏不得不重视的威胁。

这可不是小规模的袭扰,造成建虏能够承受的损失。辽沉若有失,建虏在京畿的抄掠再有收获,统治基础被毁坏,也是得不偿失。

况且,这不同于跨海远征,要作充分的准备。东江军大部分兵力就在金州,粮草物资也尽集于此,发动并不需要很长的时间。

接下来,谈话的气氛更加轻松,说到的话题也不再局限于军事。

“老何干得不错,派人回来汇报,还上缴了近百两银子。”周庆笑着说道:“东来顺、西来顺,听说在京城还有了点小名声呢!”

涮烤羊肉的话,确实是美味。而且,不会有假羊肉,吃起来更香,更上瘾。

“老李那边怎么样?”郭大靖笑着问道:“天津比京师要轻松一些,不需要太过忙碌。”

马民笑着说道:“老李虽然赚钱不多,可也不用再拔调银子。另外,从北直隶买马从天津海运,他也打通了路子。”

“这便是大功一件。”郭大靖说道:“再加上从山东购买的马匹,年底前把骑兵营扩充到万骑的话,应该还有些希望。”

尽管战马可能达到数量,但骑兵要达到标准,能拉到战场上冲杀,恐怕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郭大靖也不是很贪心,在勤王行动中,能有三千飞骑助战,他就已经相当欣慰满足了。

可惜了关宁骑兵的那些战马,一群军心已怯的守城犬,再好再多的战马,也撑不起他们的嵴梁。

但是,袁崇焕在示好,要麻痹毛文龙,这难道不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宁远有一个买马的渠道,便是与蒙古哈喇沁部有接壤的地方,能与蒙古诸部开市交易。

不知道袁督师的高台堡市粮开没开始,与其从哈喇沁部换些无用的薪柴,不如换些用用的战马。

东江镇这边可以出钱买,就用朝廷发的赏功银。

郭大靖转着眼珠儿,觉得此事颇有可为,立刻转身回屋,拿出纸笔,给毛文龙写了封书信,派人马上送走。

………………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热兵器战争就更是如此,对弹药物资的依赖性远超冷兵器。

郭大靖一边休假,一边不断与军情司沟通商议,还要常去兵工厂,调整弹药的生产制造。

弹药的储备是必须的,南关一战的消耗就很大。接下来还有镇江作战,以及跨海远袭,需要更多的弹药物资。

迫击炮的数量达到四百门后,便停止了生产。兵工厂主要制造迫击炮的弹药,还有地雷、炸弹,以及燧发火枪和火箭。

火箭都被郭大靖收入空间,只留下少量供炮兵进行训练,这将是跨海远征所要携带的最主要的重武器。

至于火炮,郭大靖只准备携带五十门轻型佛朗机,每门佛朗机配二十个子巢。当然,子巢也被他暗中收起大半。

空间内俨然已经成了一座军火库,火药、铅子、火箭、子巢、炸弹、地雷,足够一次大规模的作战所需。

要保证战斗的胜利,最可靠的还是火枪。即便没有重武器,只凭数万火枪兵。郭大靖也有相当的信心,倚城而战,击败兵力相当的建虏。

“又要打仗了?”赵青山猜测着,看向郭大靖,“又要你率兵出征?”

郭大靖呵呵笑着,把两瓶好酒推给赵青山,说道:“不打仗怎么升官儿?赵哥尽管放心,某已是参将,上阵杀敌用不到我了。”

赵青山垂下眼帘,似乎在看酒瓶,但嘴里却缓缓说道:“还是要多加小心,枪刀无眼啊!”

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赵哥,一个人就这么过下去,终究不是长远之计。新逃出的辽人,若有合适的女人,便收了吧!”

逃出建虏统治区的剃头辽人并没有间断过,单身或丧亲的妇女时常能够看到。

当时也别谈什么感情,就象大饥荒的时候,拿几个馒头,都有很多女人抢着跟你走。

初至金州的辽人,心中庆幸之余,还有很多的惶恐不安,不知道以后怎么生活,谁能够依靠?

“就凭赵哥的条件,找个女人一点都不难。”郭大靖调侃般地说道:“只要放出风声,大姑娘小媳妇儿,得排着队来。”

赵青山哈哈大笑,说道:“行,行,不用你操心,俺自己看好再说。你呀,两个媳妇儿啦,得卖点力气,多陪陪她们,早点生个一男半女的。”

俺挺卖力气的,身体都快被掏空了。

郭大靖点头称是,却并不以为意。这种事情,听天由命,顺其自然吧!

“兵工厂这边,基本上已经理顺了,你不用太费心。”赵青山说道:“有什么吩咐,写封书信,这边就会安排好。”

郭大靖对此很感欣慰,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不管是生产制造的工具,还是规章制度的拟定施行,都使得兵工厂能够正常运转。

加上所生产制造的武器弹药已经基本成形,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不需改动,熟练度的提高使得质量和产量都能满足军队的需求。

至于技术上的再进步,也只能在摸索和试验中寻求突破,主要就是炼铁炼钢,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完成的。

“工匠们按军人的待遇,这个政策出得好。”赵青山感慨地说道:“有田地兜着,他们干起来放心、安心。”

工匠们也有干不动,或者是兵工厂不需要那么多人手的时候。郭大靖便提出建议,给予他们退役军人的待遇。

这样一来,工匠们不仅现在可以领取土地让家人耕种,以后退下来,也有田地作为生活的保障。

这样就能放心安心,老百姓的要求真的是很低。

郭大靖并不认为这是多大的善政,赋税的优惠也只是相对于以前的军户制。要实算起来,还是挺重的。

只不过因为土豆的高产,再加上黑麦、玉米等作物,老百姓就一下子觉得不愁吃食,幸福度爆涨。

你想想,什一税在历史上就已经算是很高了。东江镇这边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四十,甚至是五十,却让老百姓感恩戴德,热情高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