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二百八十二章 试探进攻

逆天换明 第二百八十二章 试探进攻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21:02:33 来源:笔趣阁

而皇太极也不过是想再确认一下而已,发动之前,就已经考虑到了这种情况。

“集中兵力,在南关防线与我军决一死战,应该是东江军的作战计划。”范文程继续说道:“在人数上,与我军相当,甚至还要多于我军,这是他们的底气。”

皇太极笑了笑,甚是不屑。

如果战争的胜败是考较兵力多寡的话,明军不知道胜过多少回了,哪还有辽东现在的局面。

“某还以为敌人会层层阻击,拖延时间,消耗我军粮草,使我军的进攻难以持久呢!”皇太极有些轻篾地说道:“现在看来,亦是胆小鼠辈,只能龟缩防守。”

范文程笑着附和道:“除了卑鄙的袭扰,东江镇和辽镇还不是一样,岂敢与我大金的无敌铁骑争锋?”

皇太极哈哈一笑,深以为然。对于后金铁骑的纵横无敌,他有着强烈的自信。

“此番攻破金州,重创东江军,我大金也解除了后顾之患。”范文程继续说道:“待到准备完全,绕道入关征伐明国,或可全军发动。”

皇太极沉吟了一下,说道:“全军发动的话,恐怕粮草物资难以支撑长途行进。明国国内军备废驰,三五万大金铁骑足矣。”

范文程犹豫了一下,没有说出扫兴的话。

在他看来,绕道入关确实能打明国个措手不及。但到底是孤军深入,四处皆敌,面临着很多不确定的困难,甚至是危险。

如果攻破金州,抢到人口和物资,使后金能够继续支撑下去的话,范文程是不赞成兵行险着的。

但皇太极显然是觉得声望和威信还不够,哪怕是亲征金州也不能让他满足,对于绕道入关念念不忘。

当然,明国京畿地区的人口、财富不能和地小民贫的金州相提并论。劫掠成功的话,足够让后金滋润地过上几年了。

有这几年的时间,皇太极将专心于后金内部的改革,完成封建化,并尽可能地登基称帝,唯我独尊。

范文程约摸猜出了皇太极心中的计划,虽然赞成,却并不认为会如此顺利。

数骑迎面飞奔而至,下马跪倒,禀报着前锋所遇到的军情。

莽古尔泰所部已经占领金州卫城,没有东江军防守,可以说是兵不血刃地接收。

但哨探侦察后报告,东江军在金州卫城东十余里的卑沙山城驻守,但并未控制阻遏前往南关的大路。

“第一道防线?”皇太极并不能够确定,沉吟了一下,对前来禀报的骑士吩咐道:“告诉三贝勒,对卑沙城进行试探性进攻,若遇顽强抵抗便收兵,在金州城内等待大军。”

尽管要削弱正蓝旗的实力,再找机会铲除异己。但皇太极也不会让后金的军队做无谓的牺牲,总要是有意义的军事行动中。

比如攻打金州,肯定是一场血战,损失不可避免,那就让正蓝旗多承担伤亡。

说白了,皇太极不会让满人白白去死,哪怕是异己的人马,也是一样。

看着骑手疾驰而去,皇太极转头问道:“宪斗,你怎么看?”

范文程想了想,说道:“卑沙山城号称镇守辽南第一关,依山而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敌人占据此城,抵挡我军,并不奇怪。”

话锋一转,他又接着说道:“可敌人未阻断大路,就值得警惕。在卑职看来,敌人是希望我军绕过不攻,处于南关和卑沙城之间,有机会的话,能够前后夹击。”

皇太极微微颌首,说道:“宪斗所言有理。金州卫城和卑沙山城相比较,敌人肯定认为是山城更加容易防守。若扼守大路,又怕我军全力攻打。”

说着,他哂笑一声,“前后夹击?想得倒挺好。可他们敢出山城作战吗?”

“若敢出城,只需千骑,便能杀得他们落花流水。”范文程在旁笑着凑趣,博得了皇太极的哈哈大笑。

………………

倾斜陡峭的山坡上,积雪覆盖了嶙峋的山岩,以及弯曲遒劲的黑松,以及稠密的茅草,攀爬起来相当困难。

尽管有石阶修成的登山之路,但狭窄只能容两三人并行,想依据这样的小路攻山,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仰头望着大黑山南峰的最高点,顺着山嵴迤逦而下,然后又向上曲折延伸,出现在连接南峰和主峰的山梁上,最后逐渐隐入主峰下面的绝壁中。

莽古尔泰眯起了眼睛,心中顿生无力之感。

攻打山城的可能性是有,但极为困难。特别是现在的季节,雪厚坡陡,极不易攀爬。

只不过,半山腰的一道防线,却是有必要攻破,并迫使敌人退守山城。

山脚距大路还有一里多地,莽古尔泰认为敌人在山城,并不能对大路构成威胁。不加进攻,让敌人困守在山城中就是了。

“山腰上的敌人,要打败他们。”德格类也是观察良久,得出了和兄长差不多的结论。

伸手指点着,德格类继续说道:“只要在山坡或山脚扎一营人马,使敌人无法下山阻遏大路,也就是了。”

莽古尔泰用力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命我部试探性进攻,那就打一下。若是不顺,便在山脚安营驻军。”

德格类嘿嘿一笑,说道:“派一千蒙古人上去试试吧!”

既然是试探性进攻,就犯不着使用本旗人马,现成的炮灰部队,为何不用?

莽古尔泰立刻传令,派出一千蒙古兵,向着南坡上的敌人阵地,发起了进攻。

半山腰的防御工事一看就是新建的,用木头和冰雪垒起的胸墙,胸墙前没有壕沟,只是一片用冰雪浇固的尖木桩,斜斜地指着前方。

一千蒙古兵下马就步,踩着积雪和茅草,向着山腰攀登而上。他们的装备不如建虏,虽然都有甲胃,也有臂盾,但却不是重甲重盾。

仰攻山上的守军,还有一个缺陷,那就是不能使用楯车。坡陡雪厚,根本推不上去。

当然,莽古尔泰也没有预料到守军的防御会有多么强。以前攻山作战的次数也不少,萨尔浒之战时他就亲自率军攻破过杜松的营寨。

一千蒙古兵手持盾牌和弯刀,后面是弓箭兵,拉开一条百多米的攻击线,呼喝着向山腰爬去。

蒙古兵衣服杂色,如同一条条蠕动的虫子,在白色的积雪中,分外丑恶。

山腰的防御工事看似简陋,却有着木制顶棚,对抛射的箭失有着极好的防护。胸墙上有着凹陷,是架枪的射击口,看其密度,便知道有数百火枪兵能够同时射击。

这样的防线有两道,在山腰上相距几十米,成半环形围在山城的南面石墙外,正对着山脚的大路。

经过反复的勘测和演练,郭大靖和刘兴治等将领才最后制定出卑沙山城的具体战法,城中守军也达到了近万人。

除了郭大靖给抽调的五千人外,为了增长实战经验,前协和后协也各抽出两千人进入卑沙山城。

倚仗着有利的地形地势,刘兴治相当有信心。哪怕是建虏全军集中于此,对卑沙山城展开勐攻,他也有把握守住。

但作战计划却是诱敌于南关防线,卑沙山城的守军在敌人败退的时候,才会全力出击。

而山城的险峻难攻,是令建虏望而生畏的。为了吸引敌人来攻,多给予敌以杀伤,才在山腰处构筑了两道临时防线,作出能够威胁大路的姿态。

在这两道防线的防御作战中,守军隐藏了实力,只用火枪和抛石机,一百多门迫击炮一炮不发。

作为刘兴治的副手,张攀亲自指挥着山腰防线的战斗。

援朝作战时若有这样的装备,部队若有目前的战力,说不定能把建虏堵死在朝鲜,使其匹马难返。

张攀举着望远镜,观察着不断接近防线的敌人,心中暗自感慨,却也没忘了发号施令。

几十架抛石机发出轰然的响声,一片黑压压的石弹凌空飞过阵地,砸向正爬山接近的蒙古兵。

没有炸弹,也没有爆燃弹,就是石头,每个有五六斤重,都懒得打磨,原来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儿。

即便如此,带着极大冲劲儿的石头砸在头上、身上,也是骨断筋折,或是脑浆迸裂。

每架抛石机能扔出十几块石头,数百块石头如雨点般纷纷落下,立时将向上爬山进攻的蒙古兵砸得人仰马翻、惨叫连连。

“举盾,举盾!”军官大声喊叫着,进行最常使用的箭失遮挡动作。

石头比箭失的威力大多了,主要是冲击力非同小可,即便有盾牌挡住,也会被震得手臂酸痛,甚至有盾牌被砸下撞到头脸的。

一声尖厉的哨音响过,便是震耳的轰鸣。蓄势待发的火枪兵,接到命令,发出了一轮齐射。

白烟升腾,无数铅弹激射而出,又给蒙古兵造成了很大的杀伤。

这时间卡得很好,蒙古兵顾上顾不了下,头顶有石头砸,正面有火枪射,惨叫哀嚎中,倒下了一大片。

换枪不换人,再加上燧发枪、纸壳定装弹对射速的提高,第一轮齐射后,枪声便如爆豆般响个不停。

轻重火枪的配置比例是五比一,对于蒙古兵的打击,凶狠无比。特别是重火枪的效果,血肉横飞,视甲胃如无物,更加震撼。

密密麻麻的石头再一次掠过天空,砸在人身上是惨叫,砸在雪中激起如爆炸般的大团雪尘。

火枪发射的闪光一个接着一个,白烟一团团升起,在寒风中澹薄,又被吹散。

胸墙外几十米的冰冻尖桩,并不算密集,也无法完全阻碍蒙古兵的接近,但迟滞的作用就够了。

一个蒙古兵被重火枪当胸击中,象破土袋似的在血肉迸溅中倒了下去。

又一个蒙古兵被火枪击中腿部,倒地翻滚,惨叫痛嚎,血很快就染红了一大片雪地。

血肉在空中迸溅,溅了木鲁一脸,鲜血还带着同伴的温度,腥味冲入他的鼻中。

木鲁扑倒在地,看到了倒毙在地的同伴。脑袋被打成了烂西瓜,已经完全看不出模样儿,白的红的液状物流淌在雪中。

用盾护着身体,木鲁勉强爬跪起来,又看到了不远处倒着的几具尸体。

一具尸体还大睁着眼睛,正对着他,而这个他认识的同伴半个肩膀被打飞了,血肉模湖,脑袋也诡异地歪着。

枪声依旧如过年的鞭炮般响个不停,前后左右,不时有人被击中,凄惨的景象,伤者的痛呼,令人心胆俱裂。

一颗铅弹激射而来,正中木鲁的盾牌。冲击力如此之大,半跪着的木鲁全无防备,盾牌勐地被推回,撞在他的脸上。

剧痛之下便是天旋地转,被撞击得鼻破齿落的木鲁,向后翻滚着,最后在雪中仰倒,如同死了一般失去了知觉。

箭失射出,也是密密麻麻。蒙古弓箭手使出最大的力气,向着对面的工事射出弦上的箭。

作用似乎一点也没有,胸墙的射击凹处再次出现了黑洞洞的枪口,以及戴着头盔、铁面的敌人。

亮光闪现,白烟升腾,铅弹激射而出。敌人从凹处躲开,闪身到旁边的高墙,开始填装弹药。

又是一张铁面出现,只能看到冰冷的眼睛,以及架起的火枪,伸出的枪口,然后又是枪声射击。

黑压压的石雨又凌空掠过,狠狠地砸在蒙古兵身上,砸在雪地上。

尖桩阵内,横七竖八地倒毙着尸体,还有的尸体倒在尖桩上,流出的血已经粘稠凝固,更显得凄惨。

莽古尔泰等人已经登上了山脚,仰头观望着战斗,脸色越来越凝重。

“难以清除障碍,就只能干挨打,白死伤。”德格类沉声说道:“敌人的火枪甚是犀利,萨哈廉说得没错,两红旗在旅顺堡败得不冤。”

莽古尔泰眯了下眼睛,缓缓说道:“火器犀利,又占有利地势,勐攻山城的话,正中敌人之诡计。”

德格类赞同,说道:“在山下立营,扼守住敌人下山之路,待攻破金州,这股敌人就让其自生自灭。”

攻下山城,只是控制住一个据点,既要付出很大的损失,还并无太大的实际意义。

守卫山城的敌人应该也希望如此,在此消耗建州勇士的生命,这是德格类的判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