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二百八十一章 京畿布置

逆天换明 第二百八十一章 京畿布置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21:02:33 来源:笔趣阁

无论是人员,还是物资,都足以支撑此次大战。别说是四万敌人,就说再多一些,也无法攻破东江军的全力防守。

有鉴于辽镇明军的畏敌如虎,郭大靖是考虑到凭东江镇的实力,独自抵挡建虏的倾巢进攻的,尽管可能性很小。

也就是说,东江镇可能会抗击六七万的建虏和蒙古兵。这当然是严峻的考验,但郭大靖至少也有五六成的把握。

东江军防御的最大的优势便在于坚固的工事和犀利的武器,按照攻守的通常比例,能够抵挡两倍或三倍的敌人。

现在,敌我兵力相当,武器差距更是明显,郭大靖就更有信心获得胜利。

站在高高的将台上,即便不用望远镜,防区内的敌我态势,也一目了然。

呼出浓重的白雾,郭大靖腰背笔直地昂然站立,手按着腰间的刀柄,盔缨在风中飘动,彷佛一幅铁戈铁马的征战图画。

时代变了,建虏必败,而且是惨败。

郭大靖嘴角微抿,眯起了眼睛,露出了轻篾的冷笑。

还有——郭大靖转向京师的方向,冷笑中又包含了鄙夷的意味。

崇祯,你看不到的,被断粮断饷的东江官兵正要与建虏展开厮杀血拼。

不是为了你的龙椅,不是为了你的皇位,他们是为了生存,是在保卫自己的家园,自己的亲人。

看不到为国奋战的英勇将士,看不到嗷嗷待哺的遍地饥民,看不到摇摇欲坠的大明江山……

躲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做你的明君美梦,向着孤家寡人的死路狂奔吧!

郭大靖命令传令兵挥动将旗。在猎猎的寒风中,将旗摇动,引来的是下面各部守军的挥旗回应,以及山呼海啸般的“万胜、威武”。

万胜,威武。

郭大靖豪气盈胸,缓缓抽出了腰刀,奋力往前一指,似乎一刀就能将来犯的建虏噼得粉碎。

…………………

京师。

皇宫内的崇祯还在“勤勉”地处理着政务,却不知大明已是危机四伏,他更是在加速着大厦倾倒的过程。

老百姓可不管皇帝是不是勤勉,是不是奢侈荒淫,紫禁城里的事情,根本和他们无关,他们只关心自己的肚皮,关心自己的生活。

不管是西北闹灾的,还是其他地方辛苦奔波的,抑或是京城内的,老百姓都是一样的心思。

何贵忠刚刚安置好了三个从大连派来的哨探,具体任务他不知道,但却能看出这三人精明强干。

他不知道这三人是派往遵化、三屯营等地勘察地形地势的,那里将是明年大战的主要战场。

推开院门,何贵忠走了进去,院中刚落的薄雪已经被打扫干净,在墙角堆起。

何贵忠已经习惯,径直走过庭院,也不去看前堂的经营情况,进到了自己的房间。

掏出密信,何贵忠坐在桌前,在蜡烛上烤了烤,信纸背面现出字迹,便仔细地阅看起来。

很简单的密写办法,用奶写出来,干了后几乎看不出来。最简单的显字办法,就是用火烤。

房门被轻轻敲响,何贵忠迅速把密信压在一本书下,才干咳一声,说道:“进来吧!”

小翠端着茶走了进来,神态恭谨,来到近前,奉上香茶,轻声道:“掌柜的,请用茶。”

何贵忠脸色稍霁,微微颌首,拿过茶壶,自己倒着茶,说道:“小龙好些了吧?”

小翠赶忙躬身道:“已经是大好了,院中的雪便是他帮着奴家扫的。”

何贵忠喝着茶水,缓缓说道:“也算是乡亲,不用担心赶你们走,好生在这里做事,但一定要守规矩。”

“谢谢老板。”小翠喜出望外,道过谢后,又改口道:“谢谢老爷。奴家这便让弟弟过来,谢老爷大恩。”

终于有了安身之处,不管是为奴为婢,小翠为了兄弟,都心甘情愿。况且,通过这些日子的观察,这个掌柜的不仅是辽东人,还很好相处。

如今得到承诺,小翠完全放下心来,心中既喜悦,又感激。

何贵忠摆了摆手,说道:“不必着急过来,让他好好将养,等身体大好了再说。”

转头打量了一下小翠,挺瘦弱的姑娘,但眉眼还不算丑,就是衣服有些寒酸。

何贵忠伸手掏出两块碎银,递给小翠,说道:“明天让阿旺带你去买身衣裳,平常就在前堂帮忙,我这里不用人侍候的。”

小翠也觉得穿得极不体面,有些难堪地轻轻咬紧嘴唇,使劲捻着衣角,指甲盖都挤得发白。

不用谈什么工钱,包吃包住,不必在冰雪中忍饥挨饿、颠沛流离,就是小翠最大的幸福。

而且,她觉得自己也做不了什么,很没用的。做饭,味道会比前堂的厨子更美味?侍候人,老板说了并不需要。

“好了,你下去吧!”何贵忠温声说道:“以后还叫老板,不用老爷老爷地叫。”

“是,奴家知道了。”小翠躬身施礼,退了出去。

何贵忠看着小翠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

辽东战乱,辽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就是逃到内地的,生活也艰难。朝廷虽然也有些安置措施,但也照顾不了全部。

象小翠和小龙这样的辽民,应该并不少。只是,姐弟俩遇上了何贵忠,无疑是幸运的。

收拾情绪,何贵忠又拿出密信,认真看了一遍,思索半晌,在烛火上点燃,付之一炬。

这是郭大靖所写的书信,交代了数项工作。

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想办法在山海关附近设立联络点,最好还能与驻守的官兵拉上关系;

其次是做好救走,或劫走太监赵光的准备,也就是要摸清南海子的情况,并安排好人手。

何贵忠并不是很明白郭大靖的用意,特别是赵光这个太监,难道他还知道什么宫中秘密,或是有什么用处不成?

但这个任务并不困难,南海子在京城之外,既是皇家园林,也是发配太监的地方。那些不得势的太监在园内守护园林、养护动物、侍弄花草树木。

正因为如此,那里的看守十分松懈,除了皇帝妃嫔前去避暑或狩猎游玩,才会有禁军严密守卫。

所以,失踪个把太监,算不了什么,说不定就是自己跳“海”里淹死了呢!

至于在山海关城内设联络据点,何贵忠觉得也不是很难。对于郭大靖的深意,他不想知道。

何贵忠对于“勤王”行动是知道的,但那时也只是个设想。他没想到郭大靖如此卖力,花费人力财力,真的在做着各项准备。

而且,从遵化、三屯营、秦皇岛,再到山海关,以及太监赵光,郭大靖的布置越来越具体,胃口似乎也是越来越大。

除了这比较重要的任务,郭大靖还交代何贵忠,做好舆论方面的准备。显然,造谣这个郭大靖的优势项目,也要在大明京师开始运用。

何贵忠坐在桌前思索了半晌,重新捋顺了要进行的工作,才站起身,穿好衣服,推门走了出去。

物色几个说书人,再安排好人手,在茶楼酒肆散布谣言,或是张贴传单,这是郭大靖提出的思路。

尽管不是现在,但何贵忠却要提前准备好,时间是一个月内,这是郭大靖所定的时限。

应该是南关保卫战结束,有什么消息要让朝廷知道,或是让京城的老百姓知道。

何贵忠推门出来,准备去京城的另一个联络点,把这个工作交代给他们。

院子里,小翠在烧着炭,风轮摇得欢实,炭烧着后,用火钳夹到铜火锅里。

“老板,您要出去吗?”小翠看到何贵忠出来,赶忙起身,打着招呼。

何贵忠点了点头,说道:“忙你的吧,我出去买些东西。”

走到院门前,何贵忠又停下脚步,回头叮嘱道:“跟伙计们一起吃饭,不用等我回来了。”

“是,奴家晓得了。”小翠躬身答应着,等何贵忠出去,关好了院门。

不大一会儿,阿旺从前堂过来,小翠把何贵忠的话转述了一遍。阿旺点了点头,端起火锅给食客送去。

“阿姐。”小龙推开房门,慢慢地走了出来。

小翠赶忙迎过去,关切地说道:“外面冷,你出来做什么,快回屋去。”

小龙咧嘴笑了笑,说道:“屋里闷得慌,我出来透透气。”

小翠把小龙身上的棉袄裹了裹,叮嘱道:“到炭火那边,呆一会儿就回去啊!”

小龙病未痊愈,但已无大碍,只是比较虚。被老姐扶着到了烧炭的地方,有热乎气,在旁看着阿姐忙活。

这应该是姐弟俩度过的最好的一个年了,肉丸饺子、涮羊肉、烤羊肉,还有别的菜肴,他们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

越是这样,姐弟俩越是忐忑。小龙想着自己的病好了,人家也不会再管他,他又干不了什么。

小翠也是差不多的心思,尽管不知道何老板收留他们到底是辽东乡亲的怜悯,还是别有所图。

但要她和小弟再在外面颠沛流离、忍饥挨饿,也实在是担惊受怕。

“何老板说了,以后咱们可以留下来。”小翠用力地摇着风轮,高兴地把好消息告诉弟弟,“让我去前堂做活儿。”

小龙开心地笑了起来,问道:“那我呢?”

小翠不知道,但还是顺口安慰道:“等你病好了,何老板也会安排你的活儿。”

小龙用力地点了点头,他不怕吃苦,不怕挨累,只怕居无定所地流浪,还怕肚子饿得发疯的那种感觉。

阿旺端着个火锅又回到了后院,换完炭火,笑着对姐弟俩说道:“先用这些炭,不用忙活儿了。”

“谢谢旺哥。”小翠笑着躬身致谢。

阿旺看了一眼小龙,笑道:“小子,看着精神不少。给你来碗热汤面,再来几瓣大蒜,出头汗,明天就全好了。”

小龙赶忙道谢,目送着阿旺端着火锅去了前堂,好奇地问道:“姐,他也是辽东人?”

小翠说道:“对呀,这店里的,差不多都是。”

“对咱们好,是不是因为都是辽东人的关系?”小龙猜测着说道:“我看,一定是这样的。”

小翠不敢十分确定,但小弟这么说,她便用力地点头,表示赞同,让小弟开心。

辽东,那是很遥远的名字,家乡的印象也在几年的磨灭中变得模湖。姐弟俩只知道那里已经被杀人不眨眼的建虏占据,再也回不去。

但他们不知道,辽东还有一块土地生活着辽人。虽然不大,虽然在建虏的进攻之下,老百姓却活得比他们要好。

………………

建虏终于发动了,前锋是莽古尔泰率领的正蓝旗和两千蒙古兵,多尔衮兄弟率领两白旗在其后,皇太极率领其余人马押阵,浩浩荡荡地杀奔南关。

辽阳、海州、盖州卫城、榆林铺、熊岳驿、得利赢城、复州卫城、栾古关、石河驿……

数万建虏和五千蒙古附庸,携带着半个多月的粮草和上千的楯车器械,一路平坦,并未遭到东江军的任何袭扰阻击。

过了小黑山、石河驿,包括莽古尔泰在内的建虏将领都松了口气。

这里地势比较险要,还是上次两红旗遭到截击,伤亡惨重的战场。但敌人并未在此构筑阵地,更未派兵阻击。

除了道路上布设的路障,以及埋设的寥寥的地雷,便没有其它的阻碍。

这种情况有些反常,可仔细想来,却又不算反常。

敌人显然收拢了兵力,准备在南关全力以赴,抵挡进攻的部队。

也就是说,敌人在南关防线是打算决一死战的。为此,他们不想在其它地方损耗兵力。

“有没有诱我军深入的阴谋诡计?”皇太极在石河驿留下两千人马驻防后,颇有些疑虑,“就象对两红旗那样的抄袭后路。”

范文程也在想这个问题,听到皇太极的询问,赶忙说道:“回汗王,卑职觉得可能性不大。首先是海水结冰,船只靠岸很是困难;其次,我军在要地驻兵,确保了后路安全。”

盖州卫城、熊岳驿、石河驿等近海要地,皇太极都留下两三千人马驻守,就是上万的东江军,也能够抵挡。

范文程所说的第一点也很关键,近海结冰,对于登陆确实有着很大的困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