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二百五十九章 勤王?大连新貌

逆天换明 第二百五十九章 勤王?大连新貌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21:02:33 来源:笔趣阁

郭大靖对此也不是很在意,能够得到情报就好,毛文龙不太可能把老底都兜出来。

当然,有了刘兴祚交出的谍报网,金州军情部的能力也不可小觑。

起码在对建虏的情报战中,东江镇要强于建虏。这主要是得益于占领区不大,易于封闭管理的优势。

但建虏在对大明的情报战中,却是完胜。

郭大靖可以预见,在绕道入关之前,便会派出很多细作潜入大明,在关键的城池充当内应,比如遵化、三屯营等地。

还是建虏叛明后,老奴采用的老招数,以内应开门破城。可相比于京畿地区的松懈防守,还是非常有用。

可惜,想到了也没用,朝廷不会听,皇帝不会信,就等着袁督师五年平辽的好消息呢!

远处已经看到了商栈的影子,大门口挂着个灯笼,宅院内却没有灯火。

应该是已经睡下了,郭大靖放慢了马速,不想急促的马蹄惊醒别人。在离门一段距离,他便翻身下马,走到了大门前。

一个亲兵跑上去轻轻叩打门环,只是两声,小门便打开了,一个伙计探头看了看,立刻满脸堆笑,点头哈腰地问候着,打开了大门。

“夫人们都在后面休息了?”郭大靖随口问道。

“回大人,只有二夫人在后面休息。”伙计如实禀告道:“她还交代了,无论大人回来多晚,她都会等着您。”

郭大靖愣了一下,略一思索,便猜出是藤野英在耍心眼,不知怎么把阿秀给哄在了别处安歇。

已经是半夜时分,郭大靖心中顿生暖意,交代伙计把亲兵安置好,便大步走进了后院。

尽管商栈的后院有大仓库,藤野英也从没在此宿过夜,但住的屋子却是足够的,有好几间。

修建的时候,藤野英就设计好了,并有过全家人在此休闲小住的想法。

郭大靖刚走进后院,便看到一间屋子的窗户透出昏暗的烛光。紧接着,房门吱呀一声打开,藤野英披着斗篷走了出来。

星光正照在藤野英充满灿烂笑容的脸上,调皮地向郭大靖招着手,一副阴谋得逞的小模样儿。

这小妖精,阿秀要跟她斗心眼儿,差远了。幸好,咱老郭家不兴后宫争斗那一套。

郭大靖摇了摇头,笑着大步走过去。咱身经百战,还怕了你啦?看本将军不打你个落花流水。

………………

天光大亮,郭大靖早已经起床,坐在桌案前时而思索,时而提笔书写,拟定着新的计划。

藤野英起得更早,满心欢喜地下厨给夫君熬了大补汤,羊肉枸杞放得足,吃得郭大靖都冒了汗。

然后,她便跑去林家商栈,还告诉郭大靖要说是天亮后才回来,正在这里补觉。

好吧,糊弄一下阿秀,省得她心里有芥蒂,不好受。

郭大靖也想有个清静的环境,让思路更加清晰,尽快把计划定好,尽快派人逐项落实。

勤王,虽然是大功一件,可郭大靖根本就不在乎这个。况且,在明朝,“无旨擅离信地,非祖宗法”,这可是大罪。

当然,这个罪名,郭大靖认为不会扣到头上。

当时京城危急,崇祯发没发勤王诏不是很清楚,但闻讯赶去的却有数个军镇。比如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等等。

既然不以勤王为目的,最多只是打着这个旗号进入京畿,那进军目标就不是北京,战场也不在京师。

遵化、三屯营是建虏进退的咽喉要道,郭大靖仔细看着地图,目光游移,最后投注在沿海的一个地方。

秦皇岛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秦始皇东巡“碣石”,刻《碣石门辞》,并派燕人卢生入海求仙,曾驻跸于此,因而得名秦皇岛。

而秦皇岛港位于渤海海岸,北依燕山,东有万里长城入海处老龙头,西有北戴河,港阔水深,风平浪小,一年四季不冻不淤,是中国北方的一座天然港口

但秦皇岛当时属于抚宁,且未开埠,不知道能不能直接当作港口使用。

现在的船只在大小和吃水深度上,都不能与后世的巨轮相比,应该能够停靠秦皇岛。

郭大靖提笔写出疑问,画了个“?”号,这是需要派人或派船进行实地堪察的。

从秦皇岛登陆,直接向西经永平、迁安,便是遵化,距离最短,也是最为快速的堵截建虏后路的途径。

哦,不一定。从天津登岸,到遵化的距离,好象也差不多远。

郭大靖桌案上摆着的是一张彩色的挂图,却是从空间内取出,从未有外人看过的高清地图。

从天津到遵化,要经过宁河、开平,玉田或丰润,就到了蓟州,或是遵化。

既然距离差不多,走天津似乎更保险一些。毕竟,天津已经是大港口,设施齐全,大船可以直接靠岸。

当然,天津是有守军的,但也只是个小麻烦。凭他们的兵力和武备,虽然号称津镇,可并不会对突然登陆的大军造成什么阻碍。

内地军队的衰败是显见的事实,袁可立任登莱巡抚时,登镇的船只和兵力并下于东江。可现在,东江镇只需出动数千人马,几十条战船,就足以横扫登莱。

可这一切都是被掩盖的,只有在建虏绕道入关后,才原形毕露。建虏纵横驰骋,可谓是战无不胜。连遵化、永平等城,都是一鼓而下。

自此,大明的虚弱暴露无遗,建虏更是五度入关劫掠,如入无人之境,最远竟打到济南。

郭大靖用力摇了摇头,甩开更多的杂念,强迫自己再专注于作战计划。

东江镇的全部人马将近五万,左右两协各是一万两千,前后两协则是一万,再加上骑兵营。

尽管还有扩充的人力,但既要种植,又要生产。平衡之下,郭大靖估算着,最多也就五万数千。

明年建虏统治区爆发大饥荒,会有大批剃头辽人逃出。但在时间上,却是来不及组织、训练并成军的。

这样的话,除去留守的人马,能够跨海作战的兵力,最多也就三万左右。

三万的话,应该是够的。也不是跑去与建虏野战厮杀,而是占据要地城池,截击要满载而归的建虏。

而不管是在秦皇岛,还是在天津登陆,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便是水师的运载能力。

一次能载运多少人马,如果两次投放,间隔又要多少时间?

对于东江镇的水师,郭大靖还是比较了解的。

粗略的估算,一次运载两万人马应该没什么问题。三万的话,船只的数量恐怕还是不够。

但这也不算什么,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可以多打造船只,还可以动员捕鱼船队,甚至是雇请林家、朝鲜、倭人、西夷的海船。

这个问题算是解决了,郭大靖又得计算三万人马出动,所要携带的粮草物资,以及武器弹药。

如果自己不是有空间,光这些辎重的运输,就是很令人头痛的事情。

对,既然是提前布置,当然可以先派人在沿途设置仓库,屯储物资。就以商人和货栈的名义,想必也是可行的。

粮食应该没有问题,多批少量地购进,或是以粮商的身份开个粮店。其它物资可能有些麻烦,你总不好装着炸弹可哪乱跑吧?

即便是粮食有保障,对于军队的后勤运输压力也是极大的缓解。当然,郭大靖要发起狠来,从沿途村镇城市搜刮,也是逼不得已的办法。

既然弹药物资难以在内地屯积,那就只能发挥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

火炮是没法子,可随军带上一批轻型的佛朗机炮,再配以一定数量的弹药。炸弹和火箭,乃至火药、铅子,除了士兵随身携带,空间便能够装下大部分。

空间内的存储物资要认真规划一下,粮食只带一万石,然后全部装入弹药,这就是一个大型的军需仓库,能节省上百辆运输的车辆,以及拉车的骡马。

马步三万,应该是能够出动的极限了。而且,骑兵不能太多,三四千也基本上到头儿了。

……………

就在郭大靖冥思苦想,完善着自己的计划时,不知不觉已是日近中午,却接连有几艘大船缓缓驶进了大连港。

秋末冬初,本是一片萧瑟,但大连港却显出忙碌的景象。

也是给郭大靖长脸,林家、谢拉德的几条海船,以及倭国前来装货的船只,还有几艘送鱼的船,或停靠卸货,或等人装货,竟然都在港内。

“很热闹啊!”毛沈氏披着斗篷,跑到甲板上,站在毛文龙身旁,发出新奇的赞叹。

岸上,货仓林立,人员走动;码头,货物装卸,人声喧嚣。放眼眺望,又有山林、村庄、道路。

“岸上的风光也比皮岛美。”毛沈氏继续着,摇了摇毛文龙的胳膊,“夫君,你说是不是?”

毛文龙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皮岛地方狭小,又经过这么多年,那么多军民居住,连樵采都困难,自是比不得金州。”

海船缓缓转向,驶向民用码头,嘈杂之声逐渐远去,越来越是清静。

连码头都分开管理,甚是方便,也显出管理的水平高低。

毛文龙暗自点头,也未让士兵挂出帅旗。

海船靠岸,岸上立时出现了几个士兵,前来查看。

“小的见过毛帅。”毛文龙的突然出现,令这几个士兵吃了一惊,赶忙施礼参见。

毛文龙摆了摆手,说道:“不必声张,本帅不想闹得人尽皆知。”

“是,小的明白。”

毛文龙沉吟了一下,说道:“准备车辆,本帅自去宾馆。”

士兵赶忙领命,跑去安排。

毛文龙叫过一个亲兵,让他去郭家的商栈看一眼,藤野英若在,便知会一声。

在大连,毛文龙并没有修盖宅院。

但郭大靖在扩建港口时,便盖了两座馆驿,一座是供普通人住的,一座则较为高级,接待身份不一般的贵客。

毛文龙还有公务,自是不能陪着爱妾。藤野英是他的主婚,倒还相熟一些,只好请她来帮忙照顾。

几辆马车很快驶到码头,样式却很有意思,甚是新奇。

古代的马车一般是两个大轮子,平板带篷,人在里面得盘坐或侧躺。在没有减震的情况下,并不舒服,郭大靖就认为是遭罪。

所以,他重新设计了车辆和车厢,四个轮子,车厢有门有窗,里面则相当于一个沙发,能搭拉着腿坐。

这还是比较简易的,马车并不是很大,一匹马拉,里面能坐两个人,后面还能放点箱笼之类的东西。

在金州,这种马车并未普及,只在大连港口较多,作为拉人的载具。

而军官住宅区也出现了形制相同的马车,郭家自然是第一个。当然,舒适的马车也越来越得到不少官太太和小姐的喜欢。

“夫君,您也上来坐呀!”毛沈氏满脸新奇,在士兵拉开的车门前探头看了看,转头笑着说道:“骑马很招摇,您不是不想太多人知道吗?”

毛文龙沉吟了一下,觉得有道理,便迈步进了车厢,与爱妾并排而坐。

车轮遴遴作响,车窗蒙着纱帘,凉风吹在脸上,瞭望着沿途风景,倒也别有一番意趣。

毛沈氏坐在车内,好奇地向窗外张望着,不时伸手指着,让毛文龙也看新鲜。

“这个高塔是作什么用的,上面还挂着花花绿绿的旗子。”

毛文龙倒是知道点,虽然也是第一次看到实物,微笑着简单说明:“那是信号塔,上面的旗子表示着某种信号,是作为联络用的。”

哦,毛沈氏似懂非懂,也不想多了解,跟她没什么关系。

“那个是什么人,满脑袋黄头发……”

毛文龙只是随便看了一眼,说道:“那是西夷人,金发碧眼,与明人的相貌迥异。”

金发,还碧眼,听起来好怪,还挺吓人。

毛沈氏赶紧挪开了目光,看向别处。

这才大半年吧,竟然建设成了如此模样儿。毛文龙了望着,心中暗自感慨。对比皮岛,刚到这里,只看了不多,便能感觉到差距。

“这车坐着满舒服的。”毛沈氏伸手拉动小窗,能关能开,不由得象小孩儿似的笑了起来,“夫君,给妾身也打造一辆呗!”

毛文龙笑着点头,这算什么事,张嘴就能留下,还用特意打造嘛?嗯,爱妾应该是想要更高级,更好看的。

……………

没到中午,阿秀、蓉儿和藤野英便赶回了商栈。看到郭大靖在书房又想又写,便没有打扰,张罗着午饭。

蓉儿在林家商栈的收获最多,光蜜饯果干就有好几罐子,高兴得脸上尽是笑。

阿秀就只是选了几块布料,盘算着给家里人做几件衣服。林婉儿是硬送了她几样东西,才觉得不会被人诟病小气。

没几个人知道郭大靖来到了这里,郭大靖也不着急见倭人。买卖的事情由藤野英处置就好,他也能有更多的时间筹划准备。

直到阿秀来叫他吃饭,郭大靖才知道已经到了中午。好在,计划已经有了粗略的框架,再和周庆等人商议,加以完善也就是了。

一个智短,众人智长。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郭大靖知道一个人再怎么思维细密,也难免有疏漏之处。

“觉也睡得少,还这么费神,吃过午饭,再补一觉。”阿秀见郭大靖揉眼睛,赶忙关切地说道:“我们都到前面去,吵不着你。”

郭大靖呵呵一笑,摸了摸妻子的脸,说道:“没事儿的,吃过午饭,我还要出去一趟,晚上早点回来休息。”

阿秀也不执拗,陪着夫君来到饭厅,一家人坐下边吃边聊。

“蜜饯哪,不能吃太多,睡前要刷牙。”郭大靖听着蓉儿在显摆,赶忙笑着提醒道:“要不,会把牙弄坏的。”

蓉儿点着小脑袋,说道:“靖哥哥以前就说过,我都记得呢!”

郭大靖笑着给蓉儿挟了块鱼肉,表示奖励。

“明天妾身带秀姐和蓉儿去逛逛倭人的商栈。”藤野英笑着说道:“等西夷人回来了,他们也要了商栈,会摆些商货,也能去看个稀奇。”

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你们随便玩儿,我有公务要处理,就不陪你们了。”

阿秀其实并不想再逛,但却愿意每天看到夫君。既然夫君要在此暂住,那她就陪着好了。

正在此时,外面来人禀告。郭大靖愣了一下,和藤野英一同走了出去。

“郭将军也在,小的见过将军。”毛文龙的亲兵赶忙躬身施礼,把毛文龙的交代说了一遍。

“毛帅真的到大连了?!”郭大靖甚感惊异,但随即便笑着说道:“你先回报毛帅,就说郭某马上便赶去参见。”

亲兵躬身领命,转身而去。

“妾身也要去吗?”藤野英不是很确定,看着自己的夫君。

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先不急,把饭吃完。如何招待,还要商量一下。”

重新回到饭桌,郭大靖边想边吃,吃完饭,思路也清晰,也想好了办法。

“离咱家不远的那个商栈,就送给毛帅吧!”郭大靖放下碗筷,开始交代布置,“派人去收拾一下,拿些应用之物,今天就请毛帅入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