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二百四十九章 称帝独尊的阻碍

逆天换明 第二百四十九章 称帝独尊的阻碍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21:02:33 来源:笔趣阁

皇太极倒不是怪罪范文程,而是暂时不好作出决定。因为,两红旗攻打金州的作战经过,他了解得还不够详细。

沉默了半晌,皇太极岔开了话题,说起了此次征讨察哈尔部的不足。

因为人马众多的科尔沁部错过出征,使得皇太极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没有继续孤军深入。

“汗王,卑职以为,金蒙同盟应为主从关系,以汗王的旨令为准,才能避免再出现类似的事情。”范文程对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皇太极笑了起来,说道:“宪斗之言极是,名为同盟,但我大金必须掌握所有的主动权。有些规矩,也该确立,并严加执行了。”

长长的队伍前,多尔衮和阿济格并马而行,连亲兵都离得较远,听不到二人的说话。

在征讨察哈尔部的作战中,多尔衮勇猛冲杀,在敖穆楞大破蒙古部队,并被皇太极赐“墨尔根戴青”的称号。

墨尔根戴青,乍听起来象是一种扁毛畜牲的名字,但实际的意思却是“聪明的统帅”。

“两白旗冲杀在前,两黄旗坐收其利,真是好算计呀!”阿济格意带嘲讽地撇了撇嘴,说道:“就算损失不大,可却令人不舒服。”

多尔衮笑了笑,说道:“大哥不必为此纠结,谁让他是汗王呢!父汗在世的时候,令行禁止,可没人叫苦喊累。再说,两白旗所得的战利品也是不少。”

“话虽如此——”阿济格还是心怀不忿,皱着眉头说道:“只怕他对你还心存猜忌,不会轻易罢手。”

多尔衮也挺苦恼,知道兄长所说的不无道理。他卖力表现,未必就会得到皇太极的信任。

唉,都是谣言惹的祸呀!

见兄弟低眉不语,阿济格想了想,说道:“两红旗兵败金州,虽不是全部出动,却也令人意外。你觉得,汗王会放任敌人占据,不会发动进攻吗?”

多尔衮用力摇头,说道:“只是旅顺堡倒可放任,金州却是不行。我想,不是秋收之后,便是冬季,汗王必然会再度发动。”

阿济格看了多尔衮一眼,说道:“若是他再派两白旗出战呢,攻坚作战,我军并不擅长,恐怕伤亡不小。”

多尔衮无奈地耸了耸肩膀,说道:“那也没有办法,谁让他是汗王呢!其他三位贝勒,恐怕也不会帮咱们说话。”

代善、莽古尔泰、阿敏都是逼死生母阿巴亥,从自己手中夺取汗位的帮凶。在多尔衮的认知中,两白旗就是处于夹缝中的存在。

当然,两白旗也是左右着后金内部势力消涨的关键。

投向皇太极,两黄旗加两白旗,再加上表面上拥护皇太极的两红旗,便是六旗。对莽古尔泰和阿敏的两蓝旗,占有绝对优势。

投向莽古尔泰、阿敏一方,则是四旗对四旗,势均力敌。而代善的两红旗,未必会死忠皇太极,反皇太极一方则处在上风。

但多尔衮却不准备完全倒向任何一方,也不准备轻易得罪哪一边。

而皇太极既是汗王,旨令自然要遵照执行,这没什么说的。想必,皇太极也不会下死手,他还需要两白旗站脚助威呢!

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多尔衮选择的立场是暂时隐忍,看着皇太极与三大贝勒争斗。

对于领命作战,多尔衮也有自己的思维和看法。他认为战功和威望的增加,对他是有利的。

至少,在目前看来,他的年纪还小,才十六岁;资历也不够,战功也不足。皇太极和三大贝勒,在声望和影响上,都稳稳地压着他。

当然,这也有一个限度。如果两白旗损失过大,多尔衮也不会象傻子似的继续为战功而努力。

“金州不好打呀!”阿济格眯了下眼睛,语重心长地告诫道:“在朝鲜,阿敏就吃了大亏,我也是见识过厉害。时隔一年多,东江镇的实力应该又有所增长。”

多尔衮用力点头,说道:“大哥放心,我是不会用头撞墙的。若真有战,会机变行事。”

“那就好。”阿济格微微一笑,象是如释重负,随意地聊起天来。

………………

皇太极为了分三大贝勒的权力,提拔了四小贝勒,岳讬、硕讬已死,现在的八贝勒议政除了四大贝勒,四小贝勒分别是豪格、多尔衮、多铎、萨哈廉。

说白了,八和硕贝勒议政,就是八位旗主。按照实力和资历来排序,倒也公平。

只是八位旗主议政,皇太极还不满意,又要在旗主之下设置固山额真,分割八旗旗主的权力。

按照皇太极的设想,新增的八个固山额真,要充任议政大臣,与诸贝勒同等享有议政的权力。

这样就等于在“八和硕贝勒共理国政”制度上又增加了八个人,而这八个人基本上都是皇太极信得过的亲信。

尽管固山额真在旗主之不,但也掌管一旗的军事、民政等事务,进入议政会议后,更是会逐渐架空“八和硕贝勒共理国政”的国政会议。

如果此议得到执行,皇太极还计划着在每旗再增加两人佐理旗务,继续削弱了八旗旗主的权力。

但在其要称帝独尊,要排除异己的谣言传播开来后,固山额真的设立便遭到了莽古尔泰和阿敏的强烈反对。

代善的态度虽然没那么激烈,但也很反感在自己的两红旗安插别人,分薄他的权力。

最后的结果是妥协,固山额真可以设,但必须是本旗中人,而不是皇太极来随便派遣。

即便如此,皇太极也等于是赢了一半。

因为镶蓝旗的固山额真是济尔哈朗,虽然是阿敏的弟弟,却忠于皇太极。

正蓝旗的固山额真是德格类,是莽古尔泰的弟弟,但因莽古尔泰弑母,德格类和他有隔阂。并在皇太极继位时,拥立有功。

两红旗就不用说了,固山额真本就不重要。因为代善只是名义上领一旗,其子萨哈廉领一旗。而萨哈廉比较忠于皇太极,是皇太极的助力之一。

两白旗比较特殊,是由努尔哈赤时的两黄旗换服所改,相当于原来的天子亲兵,连皇太极也不敢轻动。

阿济格自领镶白旗固山额真,正白旗固山额真则是苏克萨哈,皇太极的分权之计似乎并不算成功。

但从整体上看,固山额真的设立,皇太极达到了部分的目的。再加上他汗王的身份,在议政会议上还是有相当的话语权和决断权的。

当然,这离他的称帝独尊还差得远。谣言造成的阻碍,以及后金高层的猜忌防范,并未消除。

只不过,汗王这个身份,对于皇太极来说,是最大的优势。

不管是大贝勒,还是小贝勒,若是真有错处被皇太极抓到手中,只要议政会议通过,处罚就能够得到执行。

从目前的议政会议组成人员来看,皇太极稍占上风。

支持他的未必就忠于他,但与他死硬抗衡的,也就莽古尔泰和阿敏,其他人多是见风使舵,或是不愿轻易得罪汗王。

反过来说,莽古尔泰和阿敏也挺郁闷,连自家兄弟都不与他们站在一起,你说这事弄得。

而借着征讨察哈尔部的大胜归来,威望有所提高的皇太极,已经选中了下一个打压的对象,那就是莽古尔泰。

阿敏所部在攻打朝鲜时损失较大,皇太极又故意少给他补充,镶蓝旗的实力到现在都没恢复,皇太极就暂时放过。

尽管莽古尔泰变得小心翼翼,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进攻金州就是一个机会,皇太极已经想好了计划。

………………

金州进入了准战备状态,军工作坊加班加点地生产制造,火炮枪枝弹药向前线不断输送,防御设施也得到了完善和加强。

但对于金州百姓,出于稳定人心的需要,建虏可能要大举进攻的消息,却并没有扩散传播。

皮岛本部派出了孔有德、李九成所率领的后协,赶到金州支援。而他们打着的旗号,却是帮助秋收。

没错,早熟品种的土豆和黑麦在九月中旬,已经成熟,开始收获了。

秋收是忙碌且劳累的,却也是高兴喜悦的。丰收了,大半年的付出,汗珠掉地摔八瓣的辛苦,终于换来了这不愁吃喝的激动。

去年在广鹿岛和鹿岛等地种植的土豆和黑麦,基本上都留作了种子,老百姓都没有品尝。

今年不同了,种子留得足足的,剩下的也是成车成堆成袋,可劲儿吃。

田地里,到处都是割麦掘土豆的身影,哪怕是小孩老人,能走动的也都参加了秋收。

翻涌的麦浪一眼望不到边,人们弯着腰,挥动着镰刀,热火朝天地收割着麦子。

春耕秋收,是最忙的,也是最累的。别看一搂一割的动作挺简单,但重复千百遍试试,没干过农活儿的一会儿就腰酸背痛,两眼发花。

挥汗如雨还是轻的,手上磨出老茧,磨出水泡,汗水一渍,那滋味……

可不管是军人,还是百姓,都是苦出身,或者说都是庄稼把式。吃得了苦,受得了累,丰收的喜悦让人们忘却了疲累,忘记了辛苦。

“当家的,吃饭啦!”妻子在地头大声招呼着,身旁还跟着小妹和儿子。

张膀又割了两镰刀,把麦子整齐地码放好,才直起腰,粗嗓门回应着,满脸是笑地走过去。

官上的准备是充分的,为了秋收能吃得好,更有体力,每家多发放了十斤米粮,还有几条鱼干和三四个咸鸭蛋。

平常可以半饥不饱,或是只吃两顿饭。但丰收在即,抢秋争麦的紧要时候,不能吝啬。

杂粮饼,煮土豆,稀粥,烤鱼,咸菜,还有切成两半的咸鸭蛋。对于老百姓来说,已是少有的丰盛。

一家人坐在地头的树下吃着饭,说笑着,估算着交完公粮,自家还能剩下多少。

杂粮饼用油煎过,焦黄焦黄的引人食欲,张膀却把饼子和咸鸭蛋塞给了妹子和妻子,拿起煮好的土豆,皮一剥,就着咸菜,大口地吃了起来。

妻子把烤鱼硬塞进丈夫手里,看着丈夫手上磨出的泡,眼中闪过心疼的神色。

张膀嘿嘿笑着,说道:“土豆有三千来斤,黑麦俺估摸着有四五百斤,加起来是十亩,还有几块零碎的小地,咱家就能留下至少三千多斤。”

妻子把杂粮饼子递给丈夫,笑着拿过一个土豆,说道:“这土豆又面又甜,俺喜欢吃。”

小妹咧开嘴,笑着附和道:“烤了吃也香。”

张膀连连点头,说道:“土豆真是个好东西,按着官上说的窖藏法子,听说能存四五个月。这样的话,发的军票就能省下,过年的时候再花。”

按照官上的政策,今年丰收之后,军票发行满一年,也就是明年四五月份,就不再发给百姓。

与之对应的是政策的调整和改变,公粮缴纳的比例将降从七八成降到五六成。说白了,就是用田里的收成抵军票。

张膀家没有军人,缴纳的公粮比例是比较高的,耕十给二。明年军票停发,就会变成耕十给三。

这样的缴纳比例无疑是很高的,说是残酷剥削,也不为过。但与内地的赋税不同,金州是收实物的。

实物和银钱虽然能够互相兑换,但在实质上却区别很大。收的多缴的多,收的少缴的就少,实物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如果是军属,优惠政策就很明显,与普通百姓相比,几乎相差了一倍。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郭大靖宁肯这部分人是军人,及其家属。倾斜也是鼓励,也是对军人社会地位的提高,让百姓以军属的身份为荣。

张膀的妻子也算得很精细,盘算着过年的时候能省下两个多月的军票,在供销站能不能扯几尺布,能不能买点肉包肉蛋饺子。

“要是按去年的做法,过年官上还会发些东西吧?”妻子憧憬着,期盼着,“手上还是多存些钱才好,可不敢乱花。”

张膀笑着点头,心里却想着自己开垦的几块边角地,加起来也有个将近一亩,又能收获不少玉米。

不知道玉米的味道好不好,尽管官上也作了指导,磨成粉可以贴饼子、蒸窝头,磨得半碎可以熬粥,秸杆晒干铡碎可以喂牛羊。

应该是不差的,总归是粮食,自家垦荒的,可是能留下大半。

眼看着旁边田地的百姓已经吃完饭,又进到田地里割麦。张膀三两口吃下杂粮饼,又喝了大半碗稀粥,起身拿起镰刀。

妻子把篮子和罐子交给小妹,让她领孩子回家,也跟着丈夫加入了割麦的劳作。

不分男女,只要能干得动,谁也不会闲着,全为了家里人的生活,为了家人能吃饱肚皮。

杂粮饭、羊汤、土豆熬白菜,军队的麦收“晌午饭”简单却好吃。

“大半年的时间,这金州搞得真象样儿。”孔有德喝着羊汤,甚是感慨地说道:“有这次丰收,咱东江镇就不愁吃饱肚皮了。”

李九成笑了笑,说道:“毛帅让咱们在金州就食,不就是要全力保住这块陆上基地?听说辽沈的建虏正在打造大量的楯车和攻城器械,肯定是冲着金州来的。”

孔有德点了点头,说道:“大战在所难免,我估计是在冬季。”

李九成表示赞同,说道:“被郭将军率军跨海抄袭,两红旗吃了大亏,难道还不长记性?”

“可惜,当时我军武器装备不够犀利,只能袭扰。却难以象郭将军那样,顶得建虏寸步难进。”孔有德说到抄袭,很是遗憾地摇了摇头。

李九成沉吟了一下,说道:“左协右协的火枪数量大幅增加,你看到了吧?”

“近水楼台先得月,眼红也没招儿。”孔有德苦笑了一声,说道:“何况,毛帅也知道此事。金州重要,先紧着他们装备也正常。”

李九成看着孔有德,说道:“可咱们现在也算驻守金州,建虏来攻,也是要参战的。所以,向陈副帅请示一下,多拔给咱们一些火器,不也很正常吗?”

孔有德眨巴眨巴眼睛,说道:“军工是郭大靖负责的,陈副帅恐怕也要征求他的意见。”

“先报上去,你不说,别人怎么知道?”李九成说道:“给不给的另说。”

孔有德点了点头,说道:“秋收之后吧,也不差这十天半个月的。”

这时,亲兵把烤好的土豆端了过来。一掰开,焦黄的瓤散发着热气和香味,令人食指大动。

“这玩艺儿烤熟了真香。”孔有德烫得左手挪右手,却还带着笑,“虽说煮熟了也不错,可觉得还是差了些。”

“每亩三千来斤,厉害,厉害呀!”李九成伸手拿过一个,放在桌上凉着,也感叹道:“真不知道他从哪里搞来的这海外奇种。”

孔有德嘴上咝咝哈哈,却还不怕烫地吃着,含糊不清地说道:“他搞来的稀奇东西还少了?”

李九成转念一想,也是。推广种植的高产土豆,能看清远方的望远镜,还有各式各样的武器装备。时间一长,都快见怪不怪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