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51章 谁是大局?

朕乃一代圣君 第51章 谁是大局?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22:39:33 来源:笔趣阁

“东宫属意将军起复,请将军不要心灰意冷,称病避官。否则朝堂论理,如何推举有病之将?边关重地,怎可托于危重之帅?将军只需养精蓄锐,坐待吉时,勿听勿信,勿急勿躁。另,大明边患日盛,本宫决意励精图治,整兵备战,重现大明太祖、太宗万国来朝之象!唯请公在野之时详述边关之险要,战阵之妙法,撰写成书,整理成册,以供后人瞻仰……”

“老何,送信的人呢?”王越忽然起身往外追去。

结果管家说道:“老爷,人已经走了。”

一听这话,王老爷子急得都跳脚,“哎呀,你怎么能让他走了?!”

王芷不知是谁能让自己的爷爷有这般反应,也急忙爬起来去寻了那封信一探究竟,“爷爷,怎么了?”

王越对孙女儿也不藏私,“你瞧,竟然是东宫来的信。”

“东宫?”王芷大约也想不到东宫怎么忽然扯了进来,但看内容已震惊不已:那位殿下,竟已猜到了她的对策?

但内容她大概是不喜欢的,抿了抿嘴唇,就算东宫聪慧,但这是要让他的爷爷去冒险。

却说王越老将军,压根不是沉静如水的性子,这封信接在手里,勾得是他多年的夙愿,所以一时间是坐坐不得,站站不得。

“芷儿,你说这真的是东宫来信?”

不说旁的,王老将军觉得这字体就够搞人的了。

王芷那张嫩滑的脸似能挤出水来,便是蹙眉凝思,也是不减一分艳丽。

“屠尚书的信,交代了李广之死的过程。若不是太子,陛下如何能决意杀掉李广?”

王越叹气,“关键还有周太皇太后。也不知那个老糊涂如何惹得周太皇太后对他不满的。”

宫里的事情隐秘,这些缘由他们就无从知晓了。

“不论如何,李广之死也一部分因着太子。太子怎会在此时来了这封信?”

王越一时也想不清楚,“不行,我得给东宫回信,一探究竟。不然我这心里实在难熬。”

王越急,

他是一个靠山倒了,

忽然间又有一个冒出来,那便怎么也要抓住。

但孙女王芷阻止了他,“爷爷不可。”

“这有何不可?”

小姑娘薄嫩红润的嘴唇轻启,微缝之中露出一排贝齿,“本朝,东宫的位置极为特殊,太子在陛下的心中位置极重。若爷爷所念之事易如反掌,今日来的便不是信笺,而是圣旨。”

王越心头一凉,那岂不是说还有变数?

“朝中诸臣想借李广之事,清仕路、整朝纲,少不了一番明争暗斗。因此,太子算准我们有可能称病……”说到这里,姑娘秀眉又落下一分,“有如此心智,必然也做了万全准备,故而爷爷不必着急,此事必会有个结果。只不过大势难违,一旦事不成,爷爷可想好了退路?到那时,东宫发不出声音,哪怕想勉力保下爷爷,也只能秉公办理。现在去了信,反倒落了口实。”

王越一想是这个道理,但他就是心痒痒。

“可东宫是主,我是臣,东宫这样来信直截了当。若我们隔岸观火,这心思也瞒不住啊。东宫哪怕败了这一次,东宫还是东宫。你爷爷我往后再去攀他的门楣,又怎么攀得上?”

王芷真不知道说什么好,都七十二了,还考虑之后再去做官……

她多次劝过,这时候也不必再讲这些车轱辘话,还是好好想想怎么应付,毕竟东宫的好意,若不理不睬,确实不妥。

忽然之间,她的心头闪过一丝亮光。

“撰书!”娉婷的身影忽然转了过来。

“撰书?”

“爷爷你看,东宫的信里已经说了,让爷爷将边关的形势、多年行军打仗的经验详做整理。这事不必掺和朝局吧?而且……若太子成了,此书是爷爷的功劳;若太子不成,此书也是爷爷的心迹,太子亦不会心生嫌隙。”

王越一拍手,妙啊!

“只是……”也不知怎的,王芷的心头忽然猛跳,应当……不会有思虑如此周全的人吧?

“只是什么?”

王芷继承了王越身形挺拔的特点,姑娘家发育又早,如今她也是身形修长,光可鉴人。

她再看了看太子的信,忍不住轻咬了嘴唇,“难道……难道东宫写信之时,已经料到我与爷爷会有今日这样心思?不然怎么忽然叫一个武将写书?”

“啧。”王越不是很满意孙女的话,自傲的说:“你爷爷我是进士出身!”

……

……

因为天气实在是太冷了,已经叫人有些觉得很不适,所以太子命人端了炭盆。

一边搓手烤火,一遍锁眉沉思。

火热的炭火映照的他的脸上都有些红色。

不知是烤的,还是气的。

他原以为屠滽只是个个例,没想到给李广送钱的还真不在少数。所以说朝堂上那些‘国家大义’的话还是少听少信为妙。

炭盆的对面,是王鏊。

既然太子的态度重要,他自然也是当仁不让的来了。

就如徐阁老所说,他不是来当说客,他只是想知道知道太子是怎样一个想法。

当然,按他的品性,是不会说什么假话的,只是将那日阁老的话以及话里的忧虑传达而已。

“王先生是个至诚之人,想必不会有什么虚言传来。”朱厚照语气幽幽,但从头到尾听下来,他的眼神其实有变化——徐溥是真的老了。

“谢殿下信任!”

“我信任你,这何需言谢?”太子说话的确叫王鏊心安,“不过我想问一句,阁老与王先生既然有那样的担心,为什么还是一定要反对父皇,不选王越将军为三边总制官呢?”

“回殿下的话。李广死后,太多人避之不及,即便选了王越,朝局的形势恐怕也会对王越将军不利,更对西北战局不利。”

这是废话,也是文官们现在说的充分的理由。乍一听是很有道理,但其中关键是不派王越是不是可行?

国家最知兵的将军们都在边关,可边关月月都有败仗,现在为了朝局的形势还不派王越,这不就是放着有用的人不用嘛!

而且,朝局的形势是什么,不就是你们这帮人?

所以朱厚照对这个答案是不会满意的。

“一个合适的将军却派不过去。传至后世,不知是我们朱家父子可笑,还是朝中大臣可笑。荒唐至极。”

王鏊闻言屁股离了板凳,不敢再坐了。

好在朱厚照起了手势,“我不是在说先生,不用多虑。我先前就说过,王先生是至诚之人,诚心对我,诚心对天下人,所以本宫也不会瞒先生,本宫是属意王越将军的。”

王鏊听了这话,心中五味杂陈,这样的话,必有一番风波啊!

“殿下?!”

朱厚照不怕说出这话,

事实上,朝廷里现在只有他说出这话,否则这理和势就一边倒了,那就什么也论不起来。

虽然屠滽等人也会支持王越,不过他们本就是李广的‘门人’,在李广已死的情况下,难以形成抵挡之势!

既然如此,那就太子来起这个势!

“殿下。”王鏊跪了下来,“微臣斗胆,请殿下赐教。殿下为何前后态度有如此的差别?殿下又是作何打算?”

“本宫没有在使什么厉害的计谋,唯一个信念:在当世,本宫不想做亲者痛仇者快之事,按下王越的任命,你以为最开心的是朝中反对李广的君子?不,是在西北为害的鞑靼人!在千百年后,本宫不想后人读这段史时骂我们无能无德,明明有力量,却限于朝堂的局势使得国家蒙难,民族蒙尘!”

“徐首辅说的对,不要劝我。你也不要跪着了,回去吧。这件事你可以不助我,但我要你不能反对。今后,也不会影响你出阁入相。”

“殿下此言折煞微臣了。”

皇太子没再说什么。

王鏊也走了。

炭盆前的朱厚照似乎还没什么表情,

良久,终于说出之前那句在心里的话,“徐溥也是真的老了。”

刘瑾一边加炭,一边回话,“殿下可是听出了什么?”

“他这个内阁首揆,就像个受气的媳妇儿。公公婆婆都不好伺候。百官所请,他不敢不应,父皇那边也要照顾到。而且又是年老致仕的时候,他的本意应该都不想掺和进这些事里了。辞呈一摆,任你们写,总归是交了这趟差,反正父皇是不会要他的命。”

心里萌生退意,自然进取之心全无。但两边和稀泥,就是两边都不满意。可一般人完全听不出来其中想躲了这事的意思,还以为徐大人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要为国呢,

“殿下的话总是一针见血,说实在的,奴婢都没想那么多。”

说话间,张永也进来了。

朱厚照也不多话,把手里的一张纸条递给他,“父皇和司礼监那边我都已打了招呼,你去要几个东厂的人。把这几日来上疏反对的几位大臣的底,给我摸一摸,尤其那个陕西道御史胡贵闵!”

这个人,账本上可是有他的名字的。

“是!”

都说对大局不利?那就看看究竟谁是大局,对谁不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