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 315、鸡犬欲飞升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315、鸡犬欲飞升

作者:索肥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22:33:42 来源:笔趣阁

刘春为何死都要护住礼法?因为他是既得利益者。

刘家三代,已经有四个进士了,按历史的轨迹,巴县刘氏在明朝一共出十一个进士,其中有九个翰林。

如果他们是王璟或伍符家里那样耕读传家朱厚照也认了,还会扶一把。

可惜刘家又是像杨慎家里那样的豪富旺族,刘春还不像杨慎那般知趣。

哪怕是这样,只要刘春家里能像林瀚家一样能对朱厚照的皇皇大业甩补充,也不是不能捏鼻子。

可刘家既无贡献,又挡路在朱厚照的锅里抢食,那便只能铲了。

在四川巴县,整个华岩镇有八成的地归刘家所有,相当于后世的九龙坡这会姓刘。

同时他们也垄断了巴县的货运码头,巴中全靠水运,朝天门刘家最大,由刘春未进举的兄弟经营。

这一点刘家与杨家一模样,刘春的老奶奶就姓杨,是杨廷和的远房亲戚,后来也是杨廷和力主由刘春任礼部尚书。

关系网罩住了整个四川,到处都是亲戚,盘根错结。

还不止这一点,刘春的父亲刘规是个经常关系网的高手,进士之后授官余姚知县,那是成化六年的事。

是不是眼熟,刘瑾和焦芳恨之入骨的人就是余姚籍。

朱厚照不小心找到了刘氏的官场秘码,前阁老谢迁人称谢余姚。

谢迁还没中进士呢,刘春刘台便拜了谢迁为师,本经礼记。

后来谢迁主持了刘春考中进士的成化二十三年科举,竟然连避讳都没有,也没示人,还向孝宗建议录刘春为状元。

若非当年费宏长得更帅,刘春就不会落到榜眼了。

这方面跟杨廷和坚持当杨慎的科举主考官有什么区别?

杨慎在正德三年那一场会试里试卷被滴了灯油引燃落榜,朱厚照都开始怀疑是不是斗起来的两大阵营互相兑子了,牺牲一个同考官,打掉对方一个状元。

或许杨廷和也是看穿了这一点才不回避吧,再回避儿子的状元就飞了,杨慎是真才实料。

这种官场这上的结党加护在刘春身上体现得很明显,任官之后刘春也在谢迁的扶持下升得更快。

费宏才是太常寺的少卿,还是顶替丁忧的靳贵刚刚当上,而刘春的翰林学士都当了三年。

若非刘春与刘瑾相恶,李东阳又极力提拔费宏,搞不好费宏入阁的名额也会落到刘春头上。

绑在了一攀扯不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说的就是这样的关系网。

刘规不愧是当麻城知县的,把与士绅三七分账的算路玩出了花。

同样费宏家里也差不多一样货色,一旦发家便迅速膨胀,横行乡里渔肉百姓,铅山的造纸、制药、印染和四方商途全为费氏所控。

因为费宏的跟脚在李贤、彭时那,连着两位江西首辅,江西人吃亏也有限。

后来是北派得势,而谢迁又压制江西老表,费宏才吃个个闷亏。

五十步别笑一百步,都是结党营私的典范。

只不过刘家更出格,他们不仅结联南党,还在北派下注,脚踩两条船。

刘春的弟弟刘台与他一样也是乡试解元,弘治九年进士,二甲十一名。

杨廷和还给兄弟俩赋诗为贺。

君家兄弟好文章,经学渊源有义方。

夺锦两刊乡试录,凌元双立解元坊。

大苏气节古来少,小宋才名天下香。

从此圣朝添故事,巴山草木也生光。

就这样的学霸,放着庶吉士翰林不做,去浚县当知县。

威宁伯王越是浚县乡老,当时的吏部尚书屠滽横插一手,将刘台外放到浚县。

又是一个熟悉的名字啊,就是帮孔家说项压着李东阳嫁女的屠滽。

三年考满,刘台升任礼部主事,没到任就转到了吏部文选清吏司主事,又三年就是考功员外郎的,比翰林升得还快。

两头吃,两头缠,刘家上下都是属蜘蛛的。

这样的豪族,只会成为朱厚照优先的打击对象,长得太难看了。

倒是朱希周这个迁腐的笨蛋让人头疼,人家守礼制有好处,他守节只会割肉。

有尾巴的跟没尾巴的一起玩,分分钟当炮灰被拎起。

得关注一下这些官场豪族了,绝对不能让他们尾大不掉。

朱厚照凝神思量,理清楚了脉络,也不打算跟刘春客气,他直直地瞪着对方。

“哦,刘学士很懂礼制吗?那朕倒是想问一问,伯安,你父是礼法大家,家学渊源,你来告诉为师,师承关系在科举时要不要回避?”

看似向刘春发问,却把目标转向王守仁。

为什么挑王守仁,搞刘春就得隔开他,因为刘春是王守仁考进士的房师,中试还是刘春点的。

王二愣子不知道朱厚照的意图,很直白:“当然应该回避,如果属实不报,便为科场舞弊。”

刘忠情商低,以为朱厚照拿王守仁撒气,急忙出列陈辩回护:“陛下,经年往事,还是不要追究了吧。”

王守仁会试文章写得好,不仅仅程敏政要取他会元,李东阳也认为王守仁非头名不可,可是孝宗硬生生压下了,刘忠也是经事之人,历历在目。

朱厚照才不会听刘忠的呢:“经年的祖训要守,为什么经年的科场舞弊不能查?刘学士,你来说说,你是什么时候拜谢余姚为师的,当年科场是否上报?”

今天的大朝刚刚惊魂,本以为无事了的众臣又一下子哗然,真真个大朝会。

超级大瓜,前首辅谢余姚与弟子刘春科场舞弊,而且看程度远远比弘治十二年那场知名的舞弊大案来得猛。

对于无所事事的南京官员来说,这可是百年不遇的盛宴啊,必须大吃特吃,一次过吃撑。

朱厚照才懒得跟喜欢贱(谏)的喷子讲道理,他直接挖对方的根子,根子倒了,上面的东西就没了立身之本,说什么都没用。

想攀附拉衫尾飞升?一巴掌扇下去,直接将刘春打落凡尘,看他还怎么跳。

刘忠被架住了,这会他真想给自己一巴掌,没事嘴贱干嘛,都没看清形势。

但刘忠不能愣着,他是礼部尚书,这事他还真得管。

“不知陛下所言是否有证据?事涉朝廷大员和前阁辅,不可轻忽。”

朱厚照一指刘春:“你去问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