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 316、神掌从天降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316、神掌从天降

作者:索肥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22:33:42 来源:笔趣阁

能问吗?刘忠不想问了,问了也白问,落井下石非君子之道。

刘春已经是一脸死灰,闭目不语。

他哪里敢强辩,既然朱厚照说穿了,这事就是板上定钉。

刘春拜谢迁为师的事没有多少人知道,可纸包不住火,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刘规当年用自己的手腕四处勾连,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刘家心里还为此沾沾自喜。

之后不但没收敛,还将这一招在刘台身上又用了一遍,早早地捞下人情,等待着日后变现。

刘春为什么要为礼制张目反对迁都南京?明明被刘瑾整了,南京重兴对南党也有大益处,他却要唱反调。

皆因南来前刘台跟刘春有一番深谈,刘台觉得南党颓势,北党如日中天,且大有与阉党合流的趋势,不如就让刘春蛰伏一下,换跑道,让与阉党北党关系好的刘台出位。

鸡蛋分开了放,无论如何刘氏一门总有一个能领路的人,又可以反过来关照另一系的人马。

刘春自己也信了这个邪,于是一反常态挑战了朱厚照。

如果历史不拐弯,刘家的谋算很成功。

刘春被压制的这几年,刘台从考功员外郎的位置上狂飙突进,到正德九年时已经是广东布政司左使,三品大员。

考虑到刘瑾大肆罢巡抚,朱厚照又沿用了这条策略,刘台其实已经是封疆大吏。

而刘春在刘瑾败亡后也两边讨好,不但得了名声,还得了实利,处处有人抬举,一举攀上了礼部尚书这座高峰。

兄弟俩轮流领跑,通过节奏变化拖累死了许多官场上的对手,也为刘家奠定了深厚的根基。

有明一朝,一门九翰林十一进士可不是讲笑,那是实打实的圣眷不衰,文道昌隆。

谢迁同样有一首赠与刘春刘台的诗,将刘家的官场道路写得淋漓尽至。

绣衣遗老未成翁,金匮仙郎早录功。

家有甲科传世屡,郡名重庆与堂同。

蓬莱绝顶天仍近,滟滪高时峡始通。

莫学相如誇汉史,上林词赋待才雄。

还真的是甲科传世,刘家的祠堂也确实叫重庆堂,余庆不断,代代有新。

谁能想到一朝风云变,上头的那位不是近视眼,看什么都看得清。

怎么办?刘春只能认栽,既然要为人火中取粟冲击风车,被风车车翻了也别怨。

何况大明朝没风车,只有一招从天而降的神掌。

朱厚照居高临下,像打地鼠一样谁冒头拍谁一巴掌,在正德朝的官场赛道上,规则和秩序只能由朱厚照来定,谁要是破坏赛场氛围,拿朝廷的利益当筹码,拍死他!

刘春不抵抗了,朱厚照也懒得玩死老鼠:“来人啊,将刘春叉出去,朝廷收回功名,贬为庶人。”

钱安没打头,胡继这个小字辈动手,他入了神锋卫,死皮赖脸地跟朱厚照要了个小队正。

也不知道胡世宁回来了该怎么交待,只能师公来主持正义,就像现在这样。

斗兽棋被“发明”,成了后宫和日月堂的钦定娱乐项目,全学精了。

胡继只是伸手礼节性地作了相送,刘春就自己迈开了步,一步三回头地退了场。

不舍,难留。

朱厚照也没有继续做文章,连对姚迁秋后算账都没干。

不能激化矛盾,反正谢迁也是致仕了的人,他对自己的亲传弟子都没了影响力,刘春反而帮着对家张目,让朱厚照看低了谢阁老几眼。

已不是对手,没必要揪着打,又不掉昏庸度,费劲。

眼前的费宏怎么办?朱厚照看了费宏一眼,这家伙直打哆嗦。

万一又给朱厚照从天而降来一掌,费宏觉得自己扛不住。

但也不能直接认怂啊,士大夫的风骨怎么办?脊梁弯了以后会一直被人戳。

正当费宏急得头冒汗想团团转时,朱厚照给他指了一条路。

“费少卿在京城时就因编纂经典错误百出而被贬,以朕看来还是多花些力气治学吧,但不能抱着经典死读书,而应注重实务,就放回江西任南昌知府吧。”

费宏呼气的声音粗得像老黄牛,旁边几人都侧目了。

本来南昌知府是胡世宁的官职,但朱厚照不想留胡世宁在江西给宁王踩,干脆换上了费宏。

就当拐带歪胡继的补偿,先给好处,总不成跟师傅闹不是。

费宏是江西人,跟宁王谈不到一块,让他去跟朱濠宸嘶咬,咬输了朱厚照不损失什么,咬赢了还可以给费宏一个重头再来的机会。

【叮,埋没人才,昏庸度 10】

南昌知府是正四品,跟费宏的品级一致,他被刘瑾赶出北京,应该有个贬蹿的样。

宁王与刘瑾勾搭在了一起,南昌现在被刘瑾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将费宏放过去,刘瑾必然认为一切尽在掌握。

而朱厚照也可以在宁王的地盘打下一根钉子,还一巴掌拍得入木,剩下的就看费宏的硬度和成色了。

杨廷和本来还想阻止,因为这样任命费宏不合规矩。

但他可不是刘忠,情商满额,一想到刚刚朱厚照就是因为所谓的礼制拍晕了刘春,要是他出头,没准也挨那么一下。

想到杨慎,想到杨慎的婚事,杨廷和果断缩了头。

朱厚照给杨廷和搭好了台阶:“官员不得任职本乡本土也没有律令成法,只是惯例,朕就知道有河南人王彰回河南任职巡抚的成例,所以并不算违制,大家就不要再议了。”

解决了两个,愣青子朱希周已经怒火满腔,胸膛一鼓一鼓的,随时会爆发。

皇上太过分了,不就是谏一谏么,却拿着陈年旧事打击报复,昏聩啊!

可朱厚照没等朱希周发作,他越过了苏进:“无事退朝吧,对了,朱修撰留下。”

还冲着朱希周解释了一下:“你是父皇点的状元,父皇说过朱状元是自家人,朕与宗亲盘亘一下不算私腻。”

他是怕朱希周头铁又闹事,总不成让王守仁去捂嘴巴吧。

对了,王守仁也要来:“伯安,一起。”

这个弟子乖多了,抱拳领命,一点不客气,还舔舔嘴。

这是又惦记上了朱厚照的好酒好菜?

王守仁还真嘴里淡出个鸟来,不是不沾荤腥,而是整天喝大补汤喝吐了。

有好处,诸氏怀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