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四章:亲征阅兵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四章:亲征阅兵

作者:几字微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42 来源:笔趣阁

“我大明之强……诸位,请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心情准备吧!”朱慈烺看向杨文岳,点点头。

杨文岳朗声道:“诸位同僚,帝国阅兵典礼,将与七月后举行。大明之强,诸位敬请期待!”

……

京师的四月渐渐热了起来,居住在这座繁华城市里的人们不再缩在土坑里裹着温暖渡过,渐渐开始走出家门。

家底薄一些的出门寻事情做,家底厚实些的,就每日闲散着,继承了千百年来皇城根下百姓们的习性:谈论国家大事。

尤其是一场可怖的瘟疫涌来后,京师里的百姓们格外珍惜近日来的闲暇。天可怜见,这么久来,京师百姓还未遭受过连大门都不敢出去的日子。

伴随着瘟疫消散,流民回归,京师里的日子好过许多了。

日子好过了,大伙们终于不用将眼珠子都紧紧盯在填补肚皮上,纷纷将耳朵里听着的见闻分享出去,好博一个左邻右舍街坊们的好彩。

原本这样的地头是在京师各处茶馆。

只可惜,伴随着瘟疫治理的力度加强,茶馆这样人流集聚之处也纷纷有了穿着白大褂,带着白口罩的医工进驻,每日虎目圆瞪,看着往来客人仿佛都有遭了瘟的嫌疑。有这般扫兴之人在,也就别提什么生意了,一处处茶馆纷纷宣告歇业。

有那卫生邋遢不达标的,更是被勒令整顿歇业。

就这般,各处坊公所就成了闲汉们吃茶的聚集地。

坊公所是各坊坊正、里长、保长以及火甲巡警铺的驻地,一样也有各城警署分派其间的公所。各处衙门聚集,反而让这里成了消息的集散地。因为是公家地铺,查管最严,反而让这里成了最安全的地方。

再加上新皇新气象,在天子脚下,新办的衙门公人都是办事公道,少见欺压百姓之举,纷纷给新皇挣了偌大体面。

“有朝廷官气庇佑,区区瘟疫毒气,算得什么?”一个闲汉随口说了一句,万万想不到,这反而促成各处坊公所的热闹。

明照坊的坊公所里,坊正韦杰许走进了进来。

这是一座简陋的四合院,宅门洞开。韦杰许漫步走进,就见到了倒座房里一个穿着黑皮的席金文带着几个巡警铺的火甲值班。让韦杰许心中喷笑的是,这几人竟是在摇头晃脑地读书识字。

“席爷,今个儿您值班呐。”韦杰许打着招呼。

席金文抬了抬头,笑着应了一声:“担了这公服,就得做事嘛。这几日,韦坊正不也跑得勤?”

“上头命令,今时不同往日喽。”韦杰许摇头晃脑,没曲没调地唱了一句,顺着影壁进垂花门。过了垂花门就是坊公所的庭院。

一进庭院里,喧闹的声音就止不住地传了出来,韦杰许一看,顿时大笑道:“今个儿大伙来得早哇。”

“坊正也来了!”

“韦坊正,大家可久候了!”

“是啊,前些天念叨着的,请几个军中的茶博士来说道说道那平朝记,您可别忘喽!”

庭院里都是五花八门,穿着各异的左邻右舍。街坊们你一眼我一句,纷纷都将这坊公所衬得热热闹闹的。

“热热闹闹就是好哇,比一日赛过一日抬出去的都是尸骸好。”韦杰许心中感叹了一句,看着几人,又道:“可不能忘,诸位放宽了心。”

“哈哈,大家放心。这事啊,老韦还真有放在心里。只不过啊,这一回要从军中要人才可就不容易了,只能等这一回军中扩编,去陆军学校里问问。”这时候,四合院的正房里走出一人。

众人看着这人,打招呼的声音此起彼伏,比起方才坊正韦杰许还要热烈三分。

“赵所长!”

“赵所长忙好啦?”

“方才就听赵所长在里面忙,可不敢叨扰。这是小老儿准备的上等西湖龙井,您可得尝尝……”

“还有我这儿,自家弄的酱牛肉干呢!”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冲到了赵应先的身前。

看着街坊邻里们的热情,赵应先笑容堆满,道:“乡邻的好意呀,赵某人我心领了。只不过身在公务,可不能受了。诸位都自己留用着,赵某还得忙着公务。”

一路从容地应对着,赵应先冲出了重围。就当前方已经无人时,赵应先忽然转过身,道:“哦,对了。诸位乡邻,刚才我在正房里见了隔壁卫生所的同仁。听他们已经开始检验各处茶馆了。如若无误,茶馆也差不多可以重新营业了。”

卫生所挺起来是个新机构,其实只是略一解释,众人很快就接受了。原本大明在地方是就有医疗机构,在上头有太医院,在下头也有惠民药局。为平民诊病卖药,掌管贮备药物、调制成药等,军民工匠贫病者均可在惠民药局求医问药。遇疫病流行,惠民药局有时也免费提供药物。

只不过,这等机构因为朝堂经费稀缺,运转得也越发差劲,最终被朱慈烺收编充实了陆军医院的医师后成了坊公所里的卫生所。

而今的卫生所一来看病施药,二来也担负行政职责,负责检查各处是否卫生达标。在这瘟疫横行的时期几乎有一言以决一家店铺生死的职权。

而今,瘟疫过去,京师各处也开始缓慢恢复平静。卫生所巡逻视察之下,原本那些在京各处人群拥挤的地方渐渐都可以营业了。

众人听赵应先回来说的这个好消息,顿时纷纷惊喜:“京师彻底开禁啦!”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每日闷在屋内,京里连个消遣所在都没有,忒是无趣。这下可好了!”

“那秦楼楚馆看来应该好了喽?”

“哈哈……”

众人纷纷笑着议论。

赵应先见此,转过身走了。

只不过,赵应先刚走到影壁就见到从倒座房里走出来的席金文。

席金文气喘吁吁,这不是过量运动累得,而是一种激动。他面色红扑扑的,眼睛瞪大,看着赵应先,双手微微颤动着,道:“大事啊,发生大事了!快看,上级的公文!”

“哦?”赵应先一箭步传过去,心中好奇,将这封东城警署的公文拆开了。

与此同时,四合院的庭院里摆着的几张桌子里,老少爷们继续唠嗑着。一桌子的瓜果杯盘狼藉,没了公人,大家说话都顺畅了许多。

“大家伙儿说说,这回京师解禁了,咱们去哪儿寻个乐子?”说话的是洪秀才,这位读书人近日里都在坊公所晃悠着。也不知道他听到了什么风声,抽空就问起京师小学的事情。显然,他是盯上了东城小学的职司,不是教谕也是个什么教职官儿。

只不过,教育总署是朱慈烺的新式官僚系统,里头的人与京师里这些地头蛇是两条线,洪秀才问了几日都没让他拿到个准话。唯一懂点行的反而就只有赵应先,可赵应先是警务系统的,更不会插话。

洪秀才开了腔,画面有些冷场,但很快还是热络了起来。

“演乐胡同是好久没去了,那几个瓦子里的戏我可是盼了好久了,也不知道王大家的本事如何了……”

“要我说,还是勾栏胡同是第一等好玩的去处,也不知道这一场乱子过去后啊,胡同里的姑娘们可还好……”

“那可要先寻些好活儿罢。这一场乱子过后,多少家没得银子了花销……”

众人们议论纷纷,忽然间,仿佛是遇到一阵冷风吹来,话语一下子轻了。就这么,场内突然冷清了下来。

众人转过身,看着发生异状的地方,恍然大悟,纷纷朝着来人道:“赵所长又回来了?”

“诸位,诸位!”赵应先胸膛起伏,看着众人,不住地喘着粗气,又忽然间想起了方才众人谈论的话题,一笑,道:“方才听诸位说起这解禁之后有何地方可以去,但今日啊!我可以解决诸位这个疑问了。方才接到兵部通报:我大明皇帝陛下已然决定,于四月十七御驾亲征,平定西北!”

“吾皇会出宫?”洪秀才目瞪口呆:“还是御驾亲征!”

他刚想心中说这与规制不合啊。

但一转头,就看到百姓们纷纷都是激动难耐的景象:“那个杀败了鞑子,复我京师至少十年太平的皇帝陛下要出宫啦?要御驾亲征?可不是说,我等小老百姓也有希望面见天颜?”

“太好了!俺这一身职司,那也是拜托圣上这一番新政才有的啊。”

“巡警铺的兄弟们,这一回京里的治安给我来来回回刮三遍。等闲不要让一个蟊贼坏了圣上御驾亲征的盛事!”

“治了瘟疫的圣上要出宫了……那还去什么瓦子胡同,老少爷们,赶紧回家准备一身妥当的衣裳啊!”

……

众人嗡嗡闹闹,原本还满满当当的屋子顿时只落得几个坊公所的人在里头。

赵应先大笑着,转过头,看着身边几个老伙计,鼓鼓掌,道:“兄弟们,这一回巡逻要增加喽。不过,好事是警署里特别津贴已经先预备好了,先发一半。这一回,给圣上看出咱们基层干警的本事!”

“喏!”席金文领着几个火甲,纷纷高呼。

……

西元1644年,原定历史上的大明崇祯十七年。

历史,在这一刻已经走上了一条迥异的道路。

但现在,有崭新朱慈烺的时空里,没有历史上京师饱受瘟疫、战败、穷困摧残的衰落气象。没有荒凉、沮丧、绝望的负面情绪。更没有死气沉沉的朝廷。

有的,是一个年轻皇帝统治下朝气蓬勃的新生政权。

他牢牢有力地通过一系列的手段让这座千年古城焕发了活力。

朱慈烺先在承天门里检阅了自己的军队。

这是皇家近卫军团展现自己最强英姿的时刻。

朱慈烺站在承天门的城楼之上,极目远望,看着西方,滚滚铁蹄声传来。首先出现的是军团直属的骑兵营刘振所部。久经战火考验的这支骑兵部队是朱慈烺手中的利剑。

伴随着滚滚马蹄声的,是次第吹响的鼓乐。这是朱慈烺寻人改编以鼓号为主的《秦王破阵乐》,增加了强烈的节奏感同时保留了这首舞曲强烈的气势。

伴随着朱慈烺一同登上承天门的重臣们默默地观礼,看着这一幕,黄景昉喃喃着道:“宛若大唐气象……”

一旁,杨文岳轻声道:“首辅大人。这才刚刚旭日初升呢,此战平乱,用此强军,不过杀鸡用牛刀罢了。”

黄道周闭口不言,紧紧盯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思索着:“这些兵,护得住这位大明中兴希望的皇帝么?”

……

骑兵营的队列走过,其后,是朱慈烺征战天下的王牌:飞熊营。

代表出列的是飞熊营的掷弹兵连。他们身着威武的制式军礼服,赤红色的军装鲜艳如火,踏着牛皮长靴,绑着此前军队都未出现过的白色绑腿。头顶着挺括的短檐圆筒貂帽。帽子上的边缘部分,细细缝着一个辽的篆体字。这证明他们是参加了沈阳一战攻入了盛京的英雄部队。

其后,还有刘胜所部虎贲营,第一团的虎大威、齐贤部第三步兵营、第七步兵营猛如虎。以及第二团陈永福部,麾下第二步兵营、第八步兵营、第九步兵营。

这些部队经过朱慈烺的检阅,在威武的军乐之中,他们从东西长安街汇聚到承天门外,由转道向南,通过大明门出正阳门,进入了京师百姓们的视线里。

伴随着的,还有朱慈烺的加入。他在飞熊营的身后坐上了特制的四****马车,跟随着这支军队出发。

除去傅如圭部第三团在河南以外,朱慈烺的这支强军再度重军营里走了出来。就连辅兵营与陆军医院都再度跟上。唯一不同的是,陆军医院保留了一部分军医,并在吸收了部分民间医师与太医院太医后建立了京师医师学校扩充力量。

……

正阳大街的两侧,赵应先与席金文率领着从京师各处集中而来的警员火甲将正阳门道路拉出一条条警戒线,将热心爆表的百姓们阻拦在外。

无数百姓们热切地注视着正阳门的城门楼,里面,参加阅兵的将士缓缓走出。(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