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五章:大顺御林军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五章:大顺御林军

作者:几字微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42 来源:笔趣阁

京师的百姓们很快就看到了作为先锋出去的骑兵营。

高头大马与威武的骑士象征着可怖的力量。而更加让人不解中参杂着奇异仰慕的是身后那支打着飞熊营军旗的军队。他们身着整齐的军装,颜色相同步伐一致,脚步齐整,千人齐步犹如一人,手持钢枪,洗刷得锃亮的火铳枪面在阳光下映出阵阵反光,寒光让人看得心颤。看到这一幕,纵然是再不懂军略的人也能感受到他强大的力量。

就是这支部队击败了鞑子,攻占了建奴的国都,为大明狠狠地雪耻了一把。

而今,他们跟随他们的皇帝,再度踏上征程。

整齐划一的队列从正阳门走出,出现在所有人的视线之前。

其后,一支支部队开了出去。

都道是人马上万,无边无岸。皇家近卫军团集结进京以后,原本一共十个营,每个营兵马两千,不计留京训练的新兵,足足一共有两万人。这两万将士齐齐从京师走出来,前后衔接,仿佛无边无际一样。

如此多的兵,又都是如此强的兵,京师上下见了,纷纷胸中涌起一股我军无法战胜的感觉。

站在道路旁的洪秀突然感觉身边的人群激动起来,所有人七嘴八舌地高呼了起来:“这是皇上的新军,皇上的皇家近卫军团!”

“这就是新的京营吗?好生威武雄壮……”韦杰许第一次看到皇家近卫军团的真面目,他纵然听着身边许多人说皇家近卫军团强大难以匹敌。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着你那头一听官军就能响起京营里的那些大爷,地方上那些兵匪。当兵成了逼不得已活不下去了的最后选择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就成了口口流传的俗语。

但当韦杰许真切看到官军以如此崭新姿态出现的时候,他承认,自己打心底里被震撼到了:“竟是如此景象,竟是如此强军。号令自如,举动如一。衣甲鲜明,精神昂然。竟然能有这样的兵……”

“我大明,竟然也有这样的兵!”保长王丁喃喃自语。

杨老爹身材稍稍矮小一些,不住踮着脚尖,身子如在海潮之中,被前后左右的人群不断挤压来回,惹得他也急了:“都莫要挤我了,我要看我大明强军啊!别挤我,我还没好生看个完全啊!”

这时,一阵急促的哨声响起。前方,一阵脚步声传来,一个个身着黑皮的警员带一些穿着灰袍带着巡警袖章的火甲急声厉呵:“各部听令,控制秩序,不要酿成踩踏事故!”

“设立封路警戒,维持维持!”

“喏!”

……

人群之中,杨老爹听着这一声声短促有力的命令,高声道:“是赵娃子吗?快整顿下这里的秩序,好挤啊。天杀的,我还未能上前看一眼仔细啊!”

赵应先见此,大笑走过去,喝令几声,终于让路边微微有些混乱的秩序回归了平静。

杨老爹借此时机,顿时一步冲入,到了赵应先的身前。

还未来得及打个招呼,杨老爹忽然双目瞪圆,手指着正阳门的城门口,惊呼道:“那……快看,快看!那可是皇帝?是我大明皇帝?那个打赢了鞑子,治了瘟疫的万岁爷?”

赵应先一念及此,顿时过去将杨老爹的手指头压下去,转过身,赫然看到一辆大马车四**马车里走出一人。

这人银盔金甲,从大马车的车厢里走出,一派皇家气度,如黑夜之中的日光,一眼就让众人分辨出。赫然就是而今大明皇帝朱慈烺。他身材适中,一双显得格外年轻的脸上,夹杂着这个年纪少有的成熟与风霜。此刻,他站起身,朝着路边的百姓们招手。

面对朱慈烺的举动,道路两边的百姓们徒然间沸腾了。

无数百姓们拼命地跟着招手。

杨老爹刚刚才感觉一点轻松,顿时就觉得四面八方都是上前涌动的百姓。

“快看,陛下朝着我招手了!”

“是朝着我们招手!天啊,上苍啊,这真是我大明皇帝出征!”

“如此强大的军队,有什么敌人能阻拦我们胜利?”

“吾皇万岁!”

“大明万胜!”

……

道路两边,无数百姓大喊着,伴随着威武的军号与整齐的军队步伐,京师百姓的气氛点燃到最高。

角落里,洪秀才久久望着朱慈烺的背影,喃喃着,满目都是震撼:“我大明,何曾有过这般威武气象?这一位皇帝,真是……改变了时代。”

……

就当洪秀才喃喃自语的时候,他忽然感觉身边被人猛地冲撞了一下,胸口一阵发甜,紧接着脑袋猛地一晕。人群突然间乱了起来。

他靠的比较远,家底不错的他更是选了一处酒楼二楼靠边的位置。但此刻,整个酒楼上满满当当都是人,一乱起来,更是四处茫茫都是人影。彼此冲撞,推推搡搡,洪秀才身处这漩涡之中顿时一阵双目发白。

“不许动!”

“上前,敢动的一律打倒!”

“并肩子,一起压上去!”

……

咚……

一阵沉闷的声音响起,洪秀才不住地揉着胸口,猛翻白眼这才缓了过来,转过头,发现整个酒楼顿时恢复了平静。

许多个举动干练的劲装男子排起了队列,明显指挥有序地开始拉起手禁戒开。

“警局办案,莫要惊慌!是鞑子的奸细,要行刺陛下。有嫌疑的,就辛苦配合一下调查,不建议反抗。没有嫌疑的,一刻钟后这里就会恢复正常。老少爷们都自便吧。”一个低沉嘹亮的男中音响起。

洪秀才看着那人,认了出来,这是东城警署的署长,林鹏。他的手下,几个行动干练的男子更是腰胯绣春刀,只是都身着便服,没带锦衣卫特色的飞鱼服。

此刻,这几个锦衣卫力士拼命地压着一个男子在地上,死死压着四肢,更是塞进去了一只不知哪里寻的臭袜子。

酒楼里的人一下子空了不少,秩序恢复,洪秀才重新回望着大街发现此刻阅兵依旧继续。方才的发生的事情比起他这十年来遇到的事情还要精彩,可论起时间,过去了才刚刚不过数十息的时间。

……

眼前,出征的军队的阅兵已经渐渐到了尾声。

当最后一支主战营伍走出以后,出现的已经车马众多的辎重营以及随军医院。

辎重营原名辅兵营,作为千户的是徐鸿。这位统帅着军中最多非战斗人员的军官走正阳门大街上,骄傲地看着身前将整个正阳门大街遍布满满当当的车辆。

这里有足足上千辆各色车辆。有四匹马牵引的炮车,有四**马车改编的重型运输车辆,更有无数满载着军资的平板大车。

车轮在青石板转的道路上碾过,带上滚滚响动的声音。

无数人顺着目光落在一辆辆满载而去的大车上,莫名地松了口气。他们明白,朝廷今时不同往日了。曾经困扰了崇祯皇帝无数个日月的后勤问题显然已经得到了解决。

这是强大的军队在后勤上面没有忧虑。

除此外,还有让无数京师百姓们感恩戴德的陆军医院的医师们。他们跟着岁医工背起急救箱,穿着绣着一根红色甘草臂章的白大褂跟着辎重营一同出发。

两万皇家近卫军团簇拥着朱慈烺,走出京师,开拔杀向李自成!

……

太原。

李自成这个名字对于大明朝而言仿佛有着终结者一般的意义。这位天下皆降闯不降的闯王而今已然成了大顺国的皇帝,登基立业,率领麾下兵马号称五十万,攻占太原,试图席卷天下。

在原定历史上,太原过后,京畿再无一丝阻拦之地。

边军已经糜烂,京营更加残破。

但在这个时空,一切悄然发生了变化。

这样的变化知晓的人却并不多,能够感受到,亦或者能够相信的,更是稀少。

李自成显然不是这个范围里的人。他踌躇满志,望北京,豪情满怀,壮志激烈。

顺国行在。

李自成站在曾经的晋王府里,走上一处城楼。这是临时修筑的建筑,东方,是被铲除一空的晋王府花园。

花园里一览无余,地面平整,成了一处上佳的校场。

咚咚咚……

沉闷的鼓声响起,李自成背着双手,身着龙袍,极目远望,赫然看到北面出来一条黑色的细线。

李自成在西安建国,遵循了秦国旧事,以水为尊,尚墨。于是李岩兴建大顺御林军就身着黑色军装。

这一支御林军是集合了而今李自成麾下各部精英筹措而来,作为交换,李岩麾下不少新兵壮丁也被分派到了其余将领的手中。

而今,经过了将近两个月的整训,这支本来就是老兵占据大多数的大顺御林军替代了曾经的前锋营被李岩统领,走上了大街,徐徐朝着晋王府花园进发。

李自成自从有了根据地以后都是格外用心在士兵的训练上,有了追赃助饷之后,顺军的军饷也得到了基本的供应。朝堂那种一月操练一次就是勤快的说法到了顺军这里早就行不通了。顺军上下,三日不大操练一次李自成就会亲自追究。

就是刘宗敏,自己每日忙着追踪,一样也会让部下用心操练。

这样的士兵优中选优到了李岩手中的时候,只要稍加磨练就足以成为强军。

这一支部队人数约莫上万,学着朱慈烺的所为排出了一个个的方阵。只不过,顺军的方阵长枪手居于四角腹心,火铳手居于前排。这样一个排兵布阵的打算显然是让四角的长枪手可以随时冲杀出去结阵。

上万的大顺御林军分成五个方阵,都是身着制式兵甲,基本色调都是黑色,从远处看来,除了面部不是黑色以外,一团看起来都是墨色,黑压压地走过来,如同一团浓重的阴云一样。

“黑云压城城欲摧……”城楼上,牛金星高声道:“这才不过一个多月的整训,李岩将军麾下就有万余精锐御林军,老臣恭贺吾皇,得此强军,天下之大,无处不能攻破!”

“臣等亦是恭贺……”宋献策紧随其后。

其余文武将官纷纷称赞:“臣等恭贺……”

李自成闻言,大笑:“哈哈哈。御林军能不能打,还得先看战场之上的检验。”

咚咚咚……

脚步声开始缓缓迅速贴近传来,上万的人马,经过李自成检阅的时候,仿佛洪流一般,无边无岸蔓延过去。

凑近了,李自成也可以看得清楚这支部队的细节。

大顺的御林军不分兵种,都是身披甲胄,火铳手穿的是棉甲,长枪手穿着寻常铁甲,弓手则是身着从草原贸易得来的皮子制成的各类皮甲。

甲胄齐全,训练有素。步伐之中,渐成队列,一直走了将近半个时辰才需要全军整队一次。这般景象对于李自成而言,的确算得上是精兵了。

紧随李岩大顺御林军其后的是汝侯刘宗敏,这位中营权将军率领着兵力更多的主力。尤其是李岩走精兵路线之后,许多新兵壮丁都加入到了中营之中。于是,比起万余精兵的李岩,汝侯刘宗敏麾下的大军更加可怖。一路走过去,足足走了一个半时辰都没有走完,惹得宋献策不得不出言提醒,这才让大军的行军速度得以加快。

“有此大军,天下何处不平?”李自成看着麾下大军,胸中豪情无数。要数量有数量,有质量有质量,想起那沿途无不是望风投降的明军,李自成自信满满。

……

“主力出东门,向东面,兵发寿阳,越平定州,进攻固关,也就是出井陉关进攻京畿的真定。这里,他的正面之敌是督师李建泰。”

“同时,李自成分兵向北,由制将军任继荣率领所部兵马北上进攻大同、宣府二镇边军。”

“以制将军马重禧留守太原,转运军资,维持战线……”

太原城内,一处树影遮蔽的四合院里,无数关于顺军的情报被渐渐汇总起来,在一个年轻的男子口中缓缓念出:“而我们……也该出动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