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三百三十一章 荀 攸(二合一章节)

荀表要将自己的侄儿引荐给刘琦,刘琦自然不能推辞。

当下,便见荀表着人去叫了。

过了没多大一会,便见一个看着比荀表年龄还要大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荀表遂为刘琦做引荐:“府君,这一位是在下的侄儿荀攸,表字公达,原先曾在长安任担任黄门侍郎,如今奉命持诏归返颍阴,先为家严置丧,后往蜀郡任职,现已是官拜蜀郡郡守了。”

听了荀攸的名字,刘琦的嘴角直接挂起了一丝笑容。

他和赵俨,杜袭等人,则是分别站起来向荀攸行礼,并互通表字等。

经过荀表的大致介绍,刘琦方才知道荀攸与他们的关系挺远的,荀攸一支并不属于八龙一系,他的曾祖父乃是荀淑之兄,而荀淑的八个儿子方才是荀氏八龙,所以在一定程度而言,荀攸这个侄儿目下在声望和政治资源上,远不及荀表兄弟。

但饶是如此,荀攸本人也不落魄。

他是两千石广陵郡守之孙,且自幼颇为努力,如今人到中年,亦是迈入名士之列,当初何进在日,荀攸也是被他召入京师的二十名海内名士之一。

众人见礼落座之后,荀表随即将刘琦刚才想要征辟他和荀棐的意思,大致对荀攸复述了一遍。

接着,便听荀表道:“公达,你虽为我侄儿,然年纪要比我等大上许多,且官宦的履历也强了不少,我与棐弟有自知之明,我兄弟不过是甘于自守,游乐于田园之人,但眼下天下纷乱,颍川之地位于天下正中,亦多有变数,咱们荀氏中人,也需为族中子孙多做筹谋,南北之势,各有短长,公达可明我言下之意否?”

荀攸何等样人,自然是一下就能听出荀表的话中之意。

好一个南北之势,各有短长。

荀家眼下是多条腿走路,荀彧和荀谌已经将自己的族人全都迁移到北方去了,并投入到了袁绍的麾下,但袁绍的势力虽然强盛,且日渐坐大,但谁也不能保证,他日后就一定会是这个天下间最终的胜利者,

况且袁绍乃是北地枭雄,眼下其势力还不足矣渗透到南方,而就地缘来讲,荀氏一族的本家还是离这些南方诸侯要近些。

而南方的诸多势力中,有孙坚,袁术,刘琦等人。

孙坚自不必说,以他的出身和当初在南阳郡和南郡屠戮名士的行为,荀氏也根本不可能对他有所青睐。

至于袁术……目下屡战屡败,南阳郡也是即将从其手中丢掉,势力和声望远不及一年之前,堂堂一个后将军甚至还不如东郡的曹操发展的快。

况且袁绍和袁术都属袁门,就荀氏全族来讲,辅佐二袁中的一个,就够了。

如此推算起来,在南方诸强者中,荀氏若是要落地生根,寻一势力相辅佐,也似乎是山阳刘氏看起来最为靠谱。

但荀表和荀棐毕竟是荀氏中的代表性人物,固守家业不轻易出山,倒是不如让荀攸去刘琦麾下探探路,日后整个荀氏家族也可以通过荀攸,以及在袁绍麾下的荀彧和荀谌的成就来做出比对。

荀攸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当下,便见他冲着刘琦深施一礼,道:“刘府君如此厚待荀家,不但从荆楚远来为从祖吊丧,还有意召我二位叔叔去荆州入仕,荀攸虽非此一支脉,却也能够感觉到府君的深切厚意。”

刘琦苦笑道:“只可惜两位家公不愿前往荆楚,让刘琦甚是遗憾,可公达先生乃是海内名士,亦为刘琦所敬,不知公达先生可愿随刘琦同往南阳?先生若肯屈就,琦愿意师礼待之。”

刘琦说这话的时候,并无任何气势和傲气。

倒不是他故意装孙子,实在是以他的立场,去征辟荀攸着实有些尴尬。

要知道,人家荀攸现在也是得到了朝廷敕封的两千石蜀郡郡守,和刘琦是同样的官职,他若是能够成功到任蜀郡,那便也能够自成一方势力。

换成一般人,怕也是不会愿意放弃一方之长的位置,会跑去荆州给刘琦父子打工。

这就好像是一个省级一把手的职位他不要,非要去别的省给领导当秘书,一个道理。

却见荀攸捋着自己的胡须,轻轻笑道:“府君如此厚意,荀攸万分感激,然此事事关重大,且容攸思虑一夜,如何?”

刘琦心中略微一转念头,便已经知道了荀攸是什么意思。

他当即点头道:“可以,眼下天色已晚,我想和我的几名校尉在贵府留宿一宿,也好等待公达先生明日的回复,不知可是方便?”

荀表笑道:“府君远来是客,您便是要走,我却也得留您,如此自然最好。”

当下,刘琦等人便在荀家人的安排下,住在了荀氏府邸。

来到了客房后,李典不曾回去休息,而是受到了刘琦的指示,来到了刘琦的房间。

“伯瑜,你今日为何要提出要独留在荀府?征辟荀氏兄弟不成,留在这里赖着不走,岂不是徒留旁人笑柄?”

刘琦用手搔了搔头发,淡淡道:“谁说我是赖着不走的,我只是在等那荀公达的答复。”

李典皱眉道:“那荀攸官拜郡守,与你同级,他今日的言语,摆明了就是不想入仕于咱荆州,府君又何必特意在此等候一夜呢。”

刘琦摇头道:“他不是不想入仕于荆州,而是犹豫不决,所以才给了自己一宿缓思的瞬间,这一夜的时间至关重要,他若是真的不想去荆州,直接像是荀表一样,回绝了我们便是,还何苦弄出等候一夜这一说辞?”

李典颇有些不解地看着刘琦:“你是听出了这么个意思么?如何我就听不出来?”

刘琦心道,我若是没读过《西游记》,估计也是和你一样的想法,现在的情况就跟菩提老祖打孙悟空脑袋三下一样,让他后半夜到自己的房间深谈。

只不过自己的身份尊崇,荀攸不好意思弹自己的脑瓜崩。

“曼成,你速去打探荀攸居住在何处,咱们今夜持礼,去公达先生的房间拜访他。”

李典虽然觉得刘琦此举多少有些贱皮子,但既然是府君有令,那他也不好回绝,便即转身告辞离去。

荀府的地方虽大,但以李典的能耐,想要打听荀攸的住所还是很容易的。

当天晚上,刘琦便和李典亲自持礼前往荀攸的房间拜会。

天色一片漆黑,荀攸的房间内却依旧是一盏孤灯照明,将他的人影映射在窗户上,让路过的人都知道房间内的主人还没有睡。

刘琦站在屋外,笑道:“公达先生可睡了么?”

大概过了几秒钟后,荀攸的房门开了,荀攸一脸笑容的站在门前。

“刘府君深夜来此,不知有何要事?”荀攸见了刘琦,似乎颇感意外,出言相询。

刘琦轻轻额首,向着荀攸道:“特来看望公达先生。”

荀攸淡淡一笑,抬头看了看天色,道:“府君好兴致。”

但嘴上这么说,荀攸却是闪身为刘琦闪开了一条通路,道:“府君,请!”

刘琦转头吩咐李典道:“曼成,你在外面等我。”

李典明白了刘琦的意思,这是让他把守在门外,以防外人过来偷听。

安排好了李典后,刘琦随着荀攸走进了房间,然后便见他向刘琦长作一揖,道:“今日白天,荀攸在府君面前多有疏礼,还请府君见谅。”

刘琦急忙道:“公达先生万勿如此,也是刘琦今日白天直言过甚,让先生为难了。”

荀攸摇了摇头,笑道:“不为难,不为难。”

刘琦将手中的一份木匣子递给了荀攸,笑道:“这是一份薄礼,还请先生笑纳。”

荀攸急忙摆手道:“府君这是何意?荀某可非好财之人。”

刘琦笑道:“公达先生可不要误会,这当中绝非是那些金箔俗物,先生一看便知。”

荀攸打开了木匣子,拿出当中的缣帛。

“这是蔡中郎的字帖?”荀攸诧然道。

刘琦点头道:“想来先生也知道,蔡中郎之女蔡大家,目前下我荆州长沙学宫任五业从事,蔡中郎的两万余卷典籍珍藏,亦在荆楚,我得中郎慨赠,得以殊赠,故特送于先生,以为相敬之情。”

刘琦若是赠给荀攸金银财货,荀攸还真就可能推辞不要,但如今刘琦送来的东西,倒还真是有点让他欲罢不能。

眼下这情况,他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眼见荀攸这般局促,刘琦遂开口道:“公达先生,这字帖收与不收,咱们且先不谈,不妨先唠唠正事,如何?”

荀攸深深的望了刘琦一眼,道:“刘府君所谓的正事是……?”

刘琦言道:“先生当真想去蜀郡上任么?”

荀攸听刘琦问了自己,叹道:“朝廷敕封,天子旨意,我又如何能够不去呢?”

刘琦摇了摇头,道:“敕封先生为蜀郡郡守,到底是不是天子旨意,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以先生之智,又岂能猜不透这当中的迷局?”

荀攸哈哈大笑,道:“府君倒是个胸襟磊落之人,当着荀攸的面,直接对朝廷评头论足,若是传将出去,怕是殊为不智吧?”

刘琦认真地道:“刘某人这南阳郡守的职位是如何来的,我心中最清楚不过,你我这两个郡守,其实不过皆是董卓之计尔。”

荀攸长叹口气,道:“府君所言,荀攸尽知,如今益州之地乃是非之地,蜀郡郡丞甘宁造反,更有贾龙和任岐内外为祸,刘焉自顾不暇,此时入川,实非明智之举……而且我亦知晓,相国深恨我等荀氏一族,此番让我前往益州,名为升迁,实为谋害。”

刘琦恍然的点了点头。

荀攸就是荀攸,看事情还是非常精准的。

看来,这就是他给自己一宿时间思考的原因。

“先生不打算去蜀郡么?”

荀攸摇头道:“既知是计,那荀某还何苦入益州自寻险恶?”

刘琦忙道:“那先生为何还要犹豫,我诚心请先生进入荆楚之地,还是那句话,先生若是肯来,我当奉先生为上宾。”

荀攸认真地看着道:“敢问府君之志。”

刘琦闻言顿时一愣。

接着他明白荀攸的意思了,这是打算要考教自己的志气了。

刘琦沉静片刻,道:“匡扶汉室,扫灭群寇,还天下以安定。”

荀攸又问道:“敢问刘府君,在府君眼中,这天下诸雄,何人当以之为最?”

刘琦略略的思考了一会,言道:“无有为最,十年之内,天下将兼并分为几大势力,并逐天下。”

荀攸又道:“哦?不知府君口中的几大势力,当是哪几大势力?”

“河北袁绍,毫无疑问,可代表天下门阀与士人,成为北境第一大势力,袁门之中集合了这半天下的士人,后劲极强,可为第一大势力。”

“在我看来,曹操雄才大略,极有智谋,日后必能成为中原一大势力,虽不如袁绍般强盛,但亦足矣半分天下。”

“江东孙坚,以武立于吴郡,早晚必割据于江南。”

“西凉军的形势比较多变,董卓不死,西凉军便是割据关中,拥有这天下最强的兵势,然董卓一死,西凉军便会四分五裂,但其强劲的兵势也足矣左右天下形势。”

“至于这第四势力,依照刘某人看来,便是我荆楚的皇室宗亲势力了,眼下这天下的宗亲势力虽多,但依刘某看来,能够坚持到最后与袁绍和西凉军阀相抗的,也唯我荆楚,此非夸口,而是刘琦确有自信。”

荀攸深深的望了一眼刘琦,道:“府君果然是少年英杰,年纪轻轻,能够把十年后的形势看透,着实不俗啊……只是天下宗亲尚多,益州刘焉,幽州刘虞,雒阳陈王皆有大势力,为何府君这般自信,最后执宗亲牛耳者,又非你山阳刘氏莫属呢?”

刘琦淡淡一笑,道:“论及能力,大司马,陈王,刘君郎还有我父亲,皆是宗亲中的翘楚,我所不及,但是若要比之下一代……刘琦自信无人可与我相提并论,公达先生,做人一定要看的远,看的长久,您说是也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