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三百三十二章 刘琦见张机(二合一章节)

荀攸在听了刘琦的话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年轻人确实说到了点子上。

刘氏宗亲与世家门阀、士族群体,多少来一直在这大汉朝的天下间彼此互相争夺政治权柄,虽然士族的力量一直都是在占据着上风,但汉室宗亲的势力一直也不容忽视。

如今群雄割据,刘氏宗亲的整体实力并不弱,只是就像是刘琦所言……刘宠,刘焉,刘表,刘虞的年纪都普遍较大,这几个州牧和诸侯王的岁数加起来差不多都快两百多岁了,他们就是再长寿再有能力,能够在这个世间存活的时间,仔细算起来最多也不过是十多年了。

就算是他们都是属王八的,都能再活二十年三十年,但那个时候他们又能够怎么样呢?

一个个风烛残年,说话走路都不利索,对于这个每一日都在不断变化着的天下而言,六七十的年纪,无论是思想还是胆略,都会变弱,他们都折腾不起什么太大的风浪了。

所以,这大汉的天下十年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很明显还得要看各派势力的下一任继承人是个什么德行。

就目前的这个情况来看,这天下间目前最为有能力的人青年俊秀,毫无疑问以刘琦为最。

能力、官职、声望虽然不是最强的,但他最重要的优势,是刘琦的年纪太小了,和平时期很多像是他这个年纪的人,还在雒阳的郎署排大队等候任实缺呢。

年轻,就是他最大的资本和优势!

荀攸也知道什么样的人主最有优势,刘琦虽然不是目下最强的选择,但毫无疑问,是最有潜力的选择。

沉默了半晌之后,荀攸终于开口道:“府君既有此深情厚谊,荀攸若是再行推却,就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这话虽然说得不是那般的直接,但任谁都能听明白其话中的深刻涵义。

刘琦闻言笑了,他站起身,冲着荀攸作揖,道:“公达先生,刘琦在此深感先生厚意,先生肯来新野,刘琦深感安慰,愿以师礼待之。”

荀攸急忙让开身体,道:“不敢承府君这般厚意。”

……

一夜下来,两人就天下大势聊了不少,彼此的思维多有交叉火花,颇为投机。

眼看着天色即将发亮,刘琦方才从荀攸的房间内退出来,而靠在一旁的李典明显是困得不行,打着哈欠留着眼泪,看见刘琦走了出来,李典一个激灵,急忙站直了身体。

刘琦的嘴角露出了微笑:“怎么?困了?”

李典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多少有些……伯瑜,情况如何?那荀公达可是答应征辟了?”

刘琦淡然一笑,未做言语,但他的表情显然已经说明了一切。

李典见状不由大喜过望,拱手道:“恭喜府君,府君果非寻常人,一出马便说服了荀氏中人,可绝非寻常人可比。”

刘琦冲着李典勾了勾手指,二人便离开了荀攸的房间。

“不曾想果如府君所言,这荀公达确实是有所犹豫,因而故意言之要思虑一夜,却是要用这一夜来等府君前来说服于他……只是很简单的事情,他怎非要故弄玄虚整这些事。”

刘琦微微一笑,道:“名士么,不搞些名堂出来,岂不是体现不出这两个字的威势?”

李典颇感兴趣的问道:“府君,若是你不曾揣度到荀攸的意思,今夜不曾来此寻他谈心,他又该如何处置此事?”

刘琦笑呵呵地道:“其实这也是他对我的一个考验,我若是看不出他的意思,荀公达只怕再是也不会与我有所深交了。”

李典恍然的点了点头。

……

下午,荀攸找到了荀表,向他陈述了自己准备接受刘琦的征辟,前往荆州辅助刘琦的事情。

荀表认真的听取了荀攸的理由,当即表示赞同。

荀彧和荀谌一支已经北上去支持袁绍了,身为天下门阀之首的袁绍府中已经有了荀氏中人,可如今宗亲势力之中,却还没有荀氏中人的身影。

如今荀攸接受刘琦征辟,在一定程度而言,则是弥补了荀家在宗亲势力中欠缺影响力的这个不足。

荀表对荀攸表示,日后颍阴荀氏,也会尽量集中一部分资源,来支持荀攸在荆州的发展。

……

再次日,刘琦吊丧完毕,准备离开荀府,而荀攸亦是相随。

见荀攸随行,刘琦当即表示,愿意征辟荀攸为郡主簿,并相助自己参赞军机。

刘琦和荀攸拜别了荀表等人,转回自己兵马的屯扎之地。

他在去荀府吊丧之前,曾派人在颍川附近打探张机的消息,目下已经有了眉目……

蔡觅见了刘琦回来,一脸喜色,她急忙拉住刘琦,也不问刘琦在荀府办事办的怎么样了,而是一脸兴奋地道:“少郎君,你派出去的斥候,已经查探到张机之所在了!”

眼见蔡觅这般兴奋,刘琦也不由替她感到高兴。

“张机在哪里?”

蔡觅急忙道:“军中斥候回报说,张机就在离咱们只有两百里的乡中,为有疾障的黔首治病……少郎君,咱们也去吧!”

“咱们也去?”刘琦闻言微微一愣,接着道:“我觉得派人去将张仲景请往新野,亲自问病,或许才妥当吧?毕竟新野那边,还有一些公务需要我主持。”

蔡觅闻言,使劲的摇了摇头:“既然是有求于神医,那如何可派人随意相召,当你我亲自去走一趟,方显真诚,如此神医为我诊断之时,也会多上心些。”

刘琦仔细想了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

左右都已经来了颍川,既然可以为了荀攸而亲自跑一趟荀府吊丧,那又如何不能为了张机亲自跑一趟呢?

刘琦遂再次引众人,前往斥候所探听到的张机所在之处。

张机目下所在的乡中乃是在颍阴往西二百里处,乡中有一村落,名为五里村,聚集着百户人丁。

值此时节,这村落中的百姓,很多人都得了痢疾,原因乃是因为前番中原大战,各方势力纷纷进入豫州境内,更有本地黄巾开始借机四处劫杀,导故而致了村中水源的上游地界被死尸填满,水源被污染后,导致下游村落中的齐民黔首因此得病。

那里的乡民很多人都染了腹疼,呕吐,浑身冒汗,发烧,最严重的是腹泻。

刘琦等人走进乡间的时候,却见那乡间一片死气沉沉,很多村民蹲在道旁,亦或是田亩旁,愁眉不展。

刘琦派人去向村民们打听张仲景的所在,不曾想一问居然就知道了。

斥候回来先向刘琦禀报,然后便引着他们顺着大路,走向了一处房前。

谁曾想,那房前居然蹲着老多的人,正在争相往里面观望。

李典率领一众人等直接上前,围观的百姓们见有官兵打扮的人来了,不敢再继续围观逗留,纷纷四散,给刘琦等一众人留下了道路。

一名老者亦步亦趋的走上前,对从高马上翻身而下的刘琦施礼。

“不敢问贵人姓氏?”

刘琦走到他的面前,微微一笑,道:“我亦是不过一普通求医者而已,当不得贵人二字,敢问老丈,仲景神医可是在里面?”

老者见刘琦虽然率领着一大群全副武装的郡兵莅临,但却毫无架子,行为和蔼,举止有度,这心方才放下来。

他叹息道:“贵人有所不知,这村内百户人家,最近一段时间不知为何,几乎是家家都有得了痢症之人,十日之内,居然连续疼死十七八个,闹的是人心惶惶不得安宁,张神医正在附近,闻我村内疫疾,便连忙赶来医治……这不,这间屋内却是有一名重患,此刻正被仲景神医救治呢。”

刘琦转头四顾,看向周围围绕在旁的那些村民,道:“既然是屋内中人有病,那为何还要围着这么多人?”

老者叹道:“这些人,都是家中有人感疾者,特在此等候张神医瞧完病,请神医去他们各自家中为亲人诊疾,大伙却是都急的紧呢。”

刘琦诧异的环顾四周,看向周围那些脸上皆有苦涩面容的百姓,道:“这么多人?家里都有得病的?”

老者长叹口气,缓缓的点了点头。

“都是闹了痢症?”

“是。”

刘琦沉默了片刻,遂吩咐李典道:“护住门口。”

说罢,便领着两名荆武卒迈步走进了那处房舍。

围观的百姓们都是在焦急的等待着张仲景,如今见刘琦居然插队,而且还不守规矩擅自入内,不由都有些恼火。

但还没等发作,便见李典等一众甲士已经迈步上前,壁垒森严的将门口护持住。

李典的眼神凌厉,来回扫视了众人一圈,当中恐吓之情甚重。

一见这些人的架势,那些想要表达不满的黔首们纷纷将话都咽了回去,不敢胡乱言语。

老者望向刘琦的背影,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年头,普通百姓的人命如狗,任凭你再是着急的事情,但凡是碰见了贵人,亦要退避三舍让位出来。

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理。

……

刘琦走进了屋内,却见屋子内,一个中年汉子躺床榻上,紧闭双眸,咬紧牙关,疼的浑身发抖。

而他旁边则是守着一个老妇人,正在叹息流泪不止。

至于那中年汉子的床榻边,此刻正坐着一名中年人,正皱眉看着在床榻上,一直疼痛不止的汉子,眉头紧皱,似有些犯愁。

刘琦走上前去,低头看了看那躺在床榻上的汉子,却见他此刻疼的全身发抖,两只手都捂在肚子上,嘴角还有白沫,隐隐的还似在呕吐,只是吐不出东西。

“这是何样病状?”刘琦慢悠悠地开口道。

那坐在床榻边的中年人正是张机,张仲景,被刘琦一喊,张仲景顿时吓了一跳,他疑惑地转头看去,却见问话的是一个身着华贵,其实不凡的年轻人。

但刘琦的这身行头,或许能够吓唬的住别人,但却吓唬不了张机。

毕竟,张机当年也是长沙郡守出身,两千石高官,身份不在刘琦之下。

人家可是见过世面的!

张机打量了刘琦一会,也不问他是谁,只是慢悠悠地道:“脉浮而舌苔白腻,也是喝了附近河溪的水导致如此。”

刘琦恍然的点了点头,问道:“可是痢疾吗?”

张机淡淡言道:“自然是的,眼下这村中大部分人都因误饮了腐水而患了此症,大多症状皆是腹泻,而且每一次都是泻的过净过劲,都是泻的连床都下不了。”

刘琦恍然的点了点头,道:“神医可有高招治他?”

张机皱眉道:“我已经给村里的人开了药方,虽然有一些身体硬朗的康健了,但大部分人还是受困于疾……此人昨日服了两副药,不但没有好转,反倒是泻的更厉害了,所以老夫专门来此守着,也好根据情形判断病症。”

刘琦根据情况,恍然地点了点头,又问道:“我看门外有那么多人正在排队,等着张神医给他们家人看病,可张神医却不理会他们,单单在此为一个人诊断?若是那些人的家属病人有个三长两短,又该如何是好?”

张机皱了皱眉,颇有些疑惑地看向刘琦。

这小子是何人,擅自进屋不说,还一个劲的问这问那,指手画脚的,没看见老夫在这办正事呢嘛!

心中虽然不满,但张机本人却极有涵养,他叹息道:“外面那些人的家属,和此人的病症差不多,他们的病老夫也都挨个看过,亦是开过药,但却无实效,想来应还是方子的辩证不对,需要调换方子中的用药,此人眼下病已至急,多少比他人能够看出更多端倪,若是能通过他的病症看出一二眉目,外面那些人的家眷便也有救了,我若是挨个去他们那挨家挨户的看病,开的药方也还是原先的药方,不但一个都治不好,还会耽误时辰,索性不如盯住一个,一通百通。”

刘琦感慨地叹道:“张神医真是医者仁心,只可惜您想的虽然好,但外面那些百姓怕是未必理解神医一番苦心,若是迁延的时间长了,只怕会有怨言,致使神医名声受累。”

张机淡淡道:“我以救人为主,又不图虚名,名声受累又有何患?关键是推出药方治病才是正经大事……对了,阁下问了这么多?不知君乃何人?”

“在下山阳刘琦,见过张神医。”

张机闻言心中顿时一紧!

他就是刘琦?

杀了自己族中人张方和张羡的那个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