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三百三十章 刘琦吊丧(二合一章节)

新野县衙之内,房间中不时间传出让人脸红的喊叫声,隐隐约约的响在夜空中……

那声音虽称不上震耳欲聋,却也是不小,守护在房间外的那些侍卫闻听到这个声音,一个个不由有些面红耳赤,脑海中亦是浮想联翩。

有些在院外巡夜的士兵不由暗自感慨,心道刘府君果然是少年英雄,极有雄风,不但能打的南北诸郡守各个潜身缩首,狼狈而逃……连这驭女方面也是当世顶尖的,果非是等闲之辈。

着实是让人羡慕的紧呀。

……

“呼!”

房间之内,刘琦光着膀子站起身来,他长出了一口气,然后虚弱的支撑起身,转身从地上捡起了一只觞,向里面斟满酒,仰头一饮而尽。

蔡觅从地上捡起一件衣服,披在身上,满面娇羞的转头看着刘琦,她头发凌乱,双颊绯红,酥胸来回起伏,显然是被折腾的不轻。

“好几个月不见,你还是那副属狗的德行,吃不够……”蔡觅羞涩地低声道。

刘琦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又倒了一盏酒,道:“这不是想让阿姐有孩子么?不尽力耕地怎么行,我又怎么能让阿姐伤心落寞?毕竟你可是我的爱妻。”

蔡觅轻轻的啐了一口,道:“一天天的竟花言巧语的哄人开心……”

说到这,却见蔡觅又是忧愁的叹了口气,道:“姐姐谢谢你的心意,只是有些事情,却不是光靠咱们自己努力才行的,非得是有好医者帮忙调理身子不可。”

蔡觅这话说的很实在,既然已经有五位医者说她不孕不育了,那就说明她的身体确实是存在问题的,不能不稳步治理。

只是如今那五位医者的水平到底如何,刘琦也并不好说,但既然是蔡觅找的人,想来水平也不会太差。

希望他们的药能够有效吧。

蔡觅裹紧了身上的衣服,她站起身来,走到房间内的火盆旁边,坐在地上,伸手烤着火盆……

火光映照在她那一双白皙的大腿,和半露的酥胸上还有她娇嫩欲滴的脸庞,将她映照的格外妖娆。

刘琦看到蔡觅的这幅样子,喉头微微一动,急忙扭过头去,不敢再看她。

他生怕自己一时火大,再去废力耕种一番。

之所以不这样做,主要是因为身体受不了,刘琦觉得自己多少也应该养养生了。

“其实,我在荆南的时候,曾听闻五脏内经之道,这天下实有一位名医专精,其人之医术精湛,非比寻常,名声响彻荆南,若是能够找到他替我诊治,或许会有奇效也说不定。”蔡觅突然幽幽道。

刘琦听了这话,不由一愣。

神医?

刘琦试探着问道:“阿姐说的那位神医,姓什名谁?”

蔡觅用她如同白藕一般的玉臂裹紧了胸口前的衣襟,笑道:“弟弟,你可曾听过南阳张机这个人?张仲景!”

“南阳张机……”

刘琦的眼睛微微一眯,语气不善道:“这个人我自然是知道的,他昔日亦是长沙郡守么……不错,此人确实是当世神医,但他同时也是南阳张氏的人,我们又如何能让他医治?”

蔡觅不解地看着刘琦:“为何就不能找他了?”

刘琦摇了摇头,苦叹道:“南阳张氏乃是南阳郡的郡望门阀,门中历代多出两千石之人,昔日的南郡五大宗族之一的张方,还有后来被我在荆南平定的张羡,都是南阳张氏的人,张机与张方、张羡乃是同宗,我弄死他的族人,他又焉能替你诊病?我们和他可算是有深仇大恨的!”

蔡觅闻言,不由绣眉微蹙。

少时,却听她开口道:“我觉得不会,南阳张氏乃是大族,而且姐姐我先前也让人打听过他的出身,张氏在南阳有诸多分支,张济和张羡,张方等人分属不同支系,彼此少有往来,他如何会去没有什么感情的张羡和张方报仇?再说医者多仁心,这张神医的贤名在南地多为人传颂,很多被他救过的齐民黔首皆赞其为仁人,争相崇敬,这样的仁者,我不相信他会干出下作的事。”

刘琦叹道:“知人知面不知心,有些事不能光靠听来的,需眼见为实。”

蔡觅撅着嘴道:“弟弟这话说的在理,既然你还没见过张神医,又为什么断定他不会认真的为我治病?需眼见为实才是!”

刘琦闻言一愣,接着苦笑着摇了摇头。

罢了,看来蔡觅这心中已经是有了心结了。

自己若是不把张机找到他的面前证明一下,怕是她日思夜想的都得是这件事情了。

“也罢,那回头我让张允四下打探一下,看看张机此人现在何处。”

蔡觅一听刘琦这么说,顿时露出了开怀的笑容。

“就知道好弟弟疼他姐姐,不舍得逆了他阿姐的愿。”蔡觅脸上笑嘻嘻的,很是开心。

“没办法,谁让你这么撩人呢。”刘琦无奈的一摊手,叹气道。

蔡觅突然道:“其实我事前,也曾也派人去打听了一下张机之所在,听闻他游历四方,目下正在颍川之地,好像离咱们这里并不是很远呢……”

刘琦听了这话,眉头微微一挑,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阿姐,你这次来新野,莫不是不是专程来找我的……找张机治病,才是你的目地所在吧?”

蔡觅轻轻的啐了一口,不满道:“瞎说,张机再有手段能把我的病治好,但要是没有你这小郎君,我一个人又如何能生的出孩子?”

刘琦恍然的一拍脑门,笑道:“这倒也是……正好,我最近也有事要去颍阴一趟,也就顺便让人在那边打听一下张机的动向,此人四处游历,以治病救人为己任,行事并不低调,我想要打听他的消息,也不是什么难事……过了年节,咱们便出发,阿姐和我一起去。”

蔡觅似乎没有想到刘琦居然会要主动去颍川颍阴县,不由奇道:“少郎君刚刚才在新野驻扎屯田养兵,这还没待几日,如何又要去颍川了?此番去却是要做什么?”

刘琦长叹口气,道:“吊丧。”

“吊丧?给谁吊丧?”

“司空荀爽。”

……

果然如刘琦所承诺的那样,过完了年节之后,刘琦便带领一荆武卒,并待领典韦,太史慈,李典等几名亲信校尉,冒着冬雪严寒,率兵直入颍川境前往颍阴县,去为司空荀爽吊丧。

大汉朝以孝治天下,荀爽的坟虽然远在长安,但在荀氏本家这面,还是要为他摆灵位守孝的。

而他的直系子孙,则是最少得给他守孝半年。

半年的守孝时间,对于一个三公级的死人来说,已经是很丢面子的事情了,其实按道理最少也要三年才是。

当然,这期间,也会不断的有荀氏一族的各方好友前来凭吊,而身为东道主的荀家,也自然是要好生的接待。

……

刘琦与其麾下一千多人直奔颍阴县而走,阵势可谓不小。

当然,虽然刘琦的身份不俗,但若是无缘无故的前来凭吊,多少也有些失礼数,所以刘琦才从荆南调赵俨,繁钦,杜袭三人代为引荐。

颍川八龙荀爽这一支中,荀爽的儿子是荀表和荀棐,他们继承了荀爽的基业,在士族的政治资源上,可谓雄厚,但他们的名气在历史上却远不及荀彧,

但就目下的形势而言,荀氏一族下一辈的主要政治力量还是掌握在这两人的手中,这也是荀彧和荀谌兄弟迁族北上,重立基业的原因,因为在目下的荀氏一族中,荀彧兄弟着实还排不上号。

荀氏府内的伴当在接到赵俨,繁钦,杜袭,刘琦等人的名刺之后,飞快入内通报。

不多时,便见两名身着白色葛巾以及白色的生绢丧服的青年,匆匆出府降阶而迎。

不消多说,这必然是荀爽的两个儿子,荀表和荀棐。

两方的人各自见礼,因为大家都是有名望的士族,所以执礼甚恭,一点僭越之处也没有,无半点马虎。

繁钦,赵俨等人都是颍川名士,与荀家多年来都有千丝万缕的往来,大家彼此也算相熟,唯有刘琦对于荀氏兄弟而言,是生客。

但这位生客,目下在南方的声望实在太隆,不由得荀氏兄弟不谨慎对待。

毕竟,能够上雒京师,杀胡轸,败袁术,灭张羡,定丹阳山越,杀公孙越的青年……这年头也着实不多了。

刘琦很有礼貌的向着二人拱手,道:“两位少君节哀顺便,南阳郡守刘琦,虽与慈明先生不曾相识,但当初慈明先生初至雒阳时,曾与家严有过数面之缘,闻慈明公仙逝,家严言大汉又失一栋梁矣,痛不欲生,本欲前来,却被诸人所阻,毕竟严君目下镇守荆楚不能轻动,无奈特命刘琦前来,代其凭吊,叨扰之处,还请二位少君见谅。”

言罢,便见刘琦介绍了一下随同他一起来此的太史慈,典韦,李典等人。

蔡觅也随刘琦来了颍阴,但她身为女流,有些事不方便露头,况且她对于荀爽的死并无什么感触,此来完全是为了张仲景一人,故而刘琦没让他跟随自己来荀府吊丧。

荀表当先站了出来,对刘琦作揖道:“刘府君亲临,阖门上下,俱感厚意。”

说罢,荀家的这两位兄弟,就将刘琦等一众人引入了府邸。

既然是来凭吊,来了荀府,第一件事自然是要到灵堂祭奠。

杜袭,繁钦等人陆续拜祭,并致以凭吊之词。

最后轮到刘琦,他先是对灵位长作一揖,然后便呜呼长叹。

“慈明公,刘琦来晚一步!”

接下来,刘琦便是苦楚悲痛的至以了一套凭吊之词,什么呜呼慈明公!不幸夭亡……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蒸尝等等。

荀表和荀棐兄弟在一旁彼此相望,心中暗叹这刘府君果然不是一般人,听他这悼词,怕是自己兄弟对这个亲爹,都没有他孝顺了。

而繁钦,杜袭,赵俨等人则是在心中暗暗佩服,看来刘府君此一番功课做得足呀。

刘琦沉痛的悼念了一番荀爽之后,便拿出随身的手帕,擦了擦他那鳄鱼的眼泪,然后向荀表和荀棐道歉道:“刘琦适才一时悲痛,露怯于堂,实在是惭愧惭愧了。”

刘琦在灵堂中,这般痛彻心扉的悼念荀爽,虽然知道可能并不是他的真情实意,但荀表和荀棐心中还是非常感动的,至少他们能够看出来,刘琦是把他荀家当回事了。

对于重视荀家的人,他们兄弟自然不敢怠慢。

“府君如此厚意,我兄弟感恩不尽,略备稀薄之饭,还请府君与诸君勿嫌鄙陋,略略食些才是,也好让我等兄弟尽地主之谊。”

吊完丧留在主家吃饭,这是规矩,也是对方表示的一种感激,刘琦自然不会推辞。

于是,一众人便在荀氏兄弟的安排下,在荀府用饭。

饭菜很简单,也没有酒,这不是荀府抠门,实在是服丧期间,是不能隐约舞乐的,这是规矩,亦是为子孙者的大忌。

当然,刘琦也并不在意这些,他来这的目地,可并非是为了蹭饭的。

一边吃,众人一边谈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

终于,刘琦将话引向了正题。

“两位少君是慈明公膝下的爱子,慈明公在世时对两位少君多有教诲,想来必定是才学不凡,如今慈明公仙逝,上一辈的八龙中最后一人亦不在世,然颍阴荀氏乃是长于学术之族,若不出仕辅国,恐非慈明公所愿吧?”

荀表和荀棐彼此互相对望,嘴角都是露出了无奈的笑容。

想不到这位刘府君提出来的,居然是这事。

他从荆楚远来,居然是抱着想招我二人入仕的想法。

荀表拱手道:“府君厚意,我等甚为感激,只是眼下天下纷乱,我兄弟二人又非济世之才,与其强自出头,去做一些自己所不能及之事,倒不如守家待业,保我荀氏一族不为这乱世波及,才是正理。”

刘琦摇头道:“话虽如此,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当今这天下,还有能不被战祸波及的地方么?”

说到这,刘琦顿了顿道:“南阳郡乃是龙兴之地,可西凉军入境搜牢,刘某亦是毫无办法,二位试想,南阳郡既然都能被西凉军霍乱,这颍川之地,日后难道就不会被西凉军或是黄巾霍乱么?”

“这个……”

荀表皱起了眉,似有犹豫。

一旁的荀棐言道:“刘府君,说句实话,若是府君乃是颍川郡守,我二人自当相投,倾荀氏族中资源以助府君匡扶天下,只可惜府君是南阳郡守……唉,我兄弟二人乃是守家之徒,无四方之志,恐怕就要辜负府君的一番厚意了。”

荀表似乎是怕刘琦误会他们,忙道:“不过我们二人虽是守家之辈,但眼下在我等府中,尚有我荀氏一侄儿,此人有四方之志,莫如我等将他引荐给府君,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