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663章 两粒妙棋

执宰大明 第663章 两粒妙棋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1:53 来源:笔趣阁

九州商会汉城分会成立后,将负责处理大明和朝鲜王国之间日益频繁的商贸,规范两国之间的贸易秩序,既促进了双方之间的商品流通,同时也能从中收取关税用于辽东的边疆建设。

“小人愿意,谢上使大人提拔!”

得知李云天想任命他为九州商会汉城分会的副会长,而九州商会汉城分会将负责大明与朝鲜国之间的商贸,朴永吉顿时又惊又喜,如此一来他岂不是将掌控住朝鲜国对外贸易的大权,随后压抑着激动的心情郑重其事地给李云天磕了一个头。

“九州商会的运作与你们松商不同,你若想要独当一面,那么必须要熟悉九州商会的规则流程,本使觉得你能胜任这个职务。”李云天见状微微一笑,开口嘱咐道。

“上使大人放心,小人一定不会辜负大人的厚爱。”朴永吉闻言连连点着头,神智有些恍惚,一时间有些难以相信这件事情是真的。

“本使给你一个月的时间来处理个人事务,然后来汉城找九州商会的人,本使希望你能参与九州商会汉城分会的筹建事宜。”李云天见朴永吉冲劲十足,脸上不由得流露出了赞许的神色,让朴永吉参与九州商会汉城分会的筹建无疑将使得其更有一种归属感。

“上使大人,小人交接完手头的账册后就赶来汉城。”朴永吉再度向李云天磕了一个头,然后欢天喜地地离开了,此次前来太平馆他可谓收获丰厚。

“上使大人心胸宽广,下官深为敬佩。”等朴永吉走后,崔礼冲着李云天一躬身,郑重其事地说道,像李云天这样能委以朝鲜国商人重任的大明官吏着实少见,也可见李云天宽阔的胸怀。

“本使只不过给了他一个机会而已,以后如何还要看他自己的造化。”李云天不以为意地笑了笑,然后不动声色地望着崔礼问道,“你如何看待贵国的科举制度?”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崔礼闻言沉吟了一下,然后向李云天躬身回道。

“哈哈……”李云天顿时笑了起来,像崔礼这样能清晰地看清楚朝鲜国科举制度弊端的两班权贵子弟实在是凤毛麟角,恐怕那些两班权贵们正忙着如何兼并土地,中饱私囊。

而说到朝鲜王国的科举制度,那么就不得不提及朝鲜王朝太祖李成桂所设立的科田制。

高丽王朝时期实行的是土地国有的制度,但是自高丽王朝中期以来,豪族、寺院兼并土地日益严重,大地主的农庄林立,土地国有制度逐渐受到破坏,国有的土地被权臣所霸占,并且肆无忌惮地不断扩占,由此造成税制紊乱,农民生活困苦不堪,国家经济基础陷入危机,类似于唐代均田制的瓦解。

权臣对土地的占有是其得以在朝政作威作福的资本,占有国家大部份土地的权臣自然就可以影响国家财政,进而可以左右国家政治,排斥打压异见的士大夫。

因此,朝鲜王朝的开国太祖李成桂为了打击反对他立国的权贵阶层,就必先要改革田制,只有削弱权臣的根基后才能将其一举除去。

公元1388年,李成桂宣布将属于佛寺的三百多处土地收归国有,并没收国家东北部和西北部的所有私田文契。

公元1390年,李成桂下令焚公私田籍于市街,大火数日不灭。

公元1391年,李成桂让官吏重新丈量全国土地,共79万多结(包括耕地和荒地),宣布实行科田法,整顿高丽王朝中期以来陷于混乱的田制,恢复土地国有制度,重新将土地分配给农民,保护其使用权。国家规定,京畿一带土地按科(等级)授给在京任职的官员,称科田。

第一科得田150结,依次递减,至第十八科得田10结。

京畿以外的地方置军田,以养军士。

地方官吏和“闲良”不论资品高下,随其本田多少,各给军田10结或5结。

从“凡受田者身死后,其妻有子媳守信者,全科传受,无子媳守信者,减半传受”看,科田和军田都允许程度不同的世袭。

另有功臣田,可以子孙相传,而公私奴婢、工商、卖卜、娼妓、僧尼等,不许受田,凡公私田租,水田1结糙米30斗,旱田1结杂谷30斗。

除陵寝、仓库、宫司、公廨、功臣田外,有田者皆纳土地税,水田1结白米2斗,旱田1结黄豆2斗。科田、军田、功臣田都是私田,其余土地为公田,公田作为国家开支的来源。

军田和科田须向国家纳土地税,所以又是不完全的私田,重要的是国家规定公私田租的数额,“此外有横敛者,以脏论。”

科田法的实施有积极意义,它限制了大农庄主的横征暴敛,有利于中央权力的加强,也多少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根据科田法的条例,土地按人的地位(等级)来分配,通常只供有生之年享有。受田者获得租权,而农民则得到耕种权。

按惯例田租为庄稼收成的一半,通常作为租税缴纳给国家,由于就耕作权而言农民作为佃农对土地的占有得到了保障,不能被没收,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此外,两班(即拥有官职的贵族)的土地积累受到这样一条规定的严格控制:科田将只在首都周围的京畿地区授予,在这个地区政府很容易加以监督和监视,防止土豪的产生威胁中央。

科田制是一场不见刀光剑影的争斗,通过田制改革,旧贵族失去了经济基础纷纷崩溃,李成桂及其心腹新官吏(郑道传、赵浚等)通过坚决地实行改革,获得了大量土地,进而控制了国家经济。

因此,在实行科田制后的1392年,清除了高丽王朝旧贵族势力阻碍的李成桂建立了王朝王国。

虽然李成桂凭借着科田制成功打击了高丽王朝的那些旧贵族,但同时也给朝鲜王朝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使得新的两班贵族迅速崛起,对田地的吞并程度远超高丽王朝时期。

朝鲜王朝的科举分为正统科举、武科举同杂科科举三种,前者是两班子弟的特权,一般百姓只能参加杂科。

李成桂开国后也承袭了高丽时代的旧制,形成了新兴的两班贵族,其身份是世代相传,成为朝鲜王朝的统治阶层,垄断了国家一切的利权。

与高丽王朝的旧两班贵族一样,朝鲜王朝的两班贵族从建国起就掌握着朝鲜国经济基础。

在李成桂的科田制改革中,以郑道传为首的功臣从旧贵族手中夺得了土地,而建国后由于李成桂以各种名目授予的田地(科田)、俸禄(所谓功臣田),再加上两班贵族私自圈占、兼并的平民田地,使得两班财不断积聚,而政府税源则日益捉襟见肘,两班的经济特权造成了国家的贫弱。

自朝鲜王朝的世宗大王,也就是现任朝鲜王李陶以来,两班农庄的扩展到了无法抑制的程度,两班的********使得失去土地的农民沦为了佃农,而拥有足够的庄丁、奴婢的两班因为加速对荒芜土地的开垦、并进一步兼并土地,使得他们的财富因此犹如雪球一般越来越庞大。

地方上,两班官吏鱼肉人民,获得巨额田租,而政治上,两班官吏也是财大气粗,因此造成的朝廷纲纪紊乱,弊端丛生。

最终,两班贵族们成为了隔在庶民与王室之间一道不可逾越的沟壑,掌握了国家的实际统治权,进而造成了王室的没落,在朝鲜王朝存续期间朝鲜王通常都会受到两班权贵的制约,乃至于在两班贵族的推动下改朝换代。

作为一个没落的两班权贵子弟,崔礼深刻地体验到了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故而他能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看待两班权贵们鲸吞土地的后果,不仅会使得百姓生活困苦,而且还将架空王权。

不过,要想扭转朝鲜王国两班权贵吞并土地的局面谈何容易,首先要否定朝鲜王朝太祖大王李成桂开创的科田制,其次是要对付科田制的既得利益体――掌握了朝鲜王国政权的两班权贵。

说起来,朝鲜王国的科田制与大明的屯田制十分相似,李云天之所以迟迟未动屯田制,不仅因为屯田制是明太祖定下的祖制,更重要的是它与大明勋贵的利益休戚相关,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李云天才想方设法成立了讲武堂和骁武军,通过对外战争逐渐用募兵制来取代屯田制。

“崔检详,你愿不愿与本使一起结束贵国这种使得两班官吏日益坐大的科举制度,给百姓们创建一个安逸祥和的太平盛世!”笑了一阵后,李云天语峰一转,神情严肃地望着崔礼。

“上使大人救了下官一命,恩同再造,下官愿意誓死追随大人,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崔礼闻言没有丝毫的犹豫,向李云天一拱手,郑重其事地躬身回答,眼神中充满了兴奋和激动,对李云天所勾勒的未来充满了憧憬,想要看看李云天究竟如何来创建所说的太平盛世。

“路在自己的脚下,本使相信你会走上一条康庄大道。”李云天微笑着点了点头,对于像崔礼这种玩世不恭而又才华横溢的聪明人来说,一个远大的目标比高官厚禄更有吸引力。

在离开汉城前,李云天在汉城布下了崔礼和朴永吉这两颗棋子,希望两人能齐头并进,在朝鲜国的政界和商界都能混出一番名堂来,不负他的厚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