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664章 建州女真

执宰大明 第664章 建州女真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1:53 来源:笔趣阁

十月下旬,李云天和雷婷等人离开了汉城,在朝鲜**队的护送下赶往位于平安西道的西京平壤府,跟在平壤城里坐镇的赵德会合。

赵德原本以为他在平壤城里会很清闲,等运送货物的大明船队抵达平壤府的码头后他这才愕然地发现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做,故而忙得每天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安排军事物资的运送和储存等事宜。

李云天进入平壤城的时候,正好遇上一个满载着军事物资的车队北上,前往平安东道的宁边大都护府,宁边大都护府距离鸭绿江只有一百多里的路程,过了江就是大明辽东都司的地盘。

在大雪封路以前,赵德要尽可能多得安排人手把那些军事物资运到宁边大都护府里储存,以备来年作为与北元残部交战的军需,因此赵德此次可谓是肩负重任,知道这些军事物资事关辽东战事的成败,自然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由于时间紧急,李云天并没有在平壤城里多待,两天后就在三千骁武军朱雀营军士的护卫下赶往了咸镜道,准备从咸镜北道渡过鸭绿江,前往与朝鲜王国一江之隔的奴儿干都司,会会奴儿干都司的女真诸部。

李云天很清楚,从朝鲜王国招募的那些新兵至少需要半年的休整,否则无法与北元残部的蒙古兵在野外作战,因此奴儿干都司的女真诸部自然成为了他大力拉拢的对象,如果能得到女真诸部的支持那么他将解决兵力不足的烦恼。

说起咸镜道,那么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及,那就是朝鲜国议政厅右赞成、咸镜道兵马节度金宗瑞。

金宗瑞作为咸镜道东北六镇的最高指挥官,坐镇咸镜南道的镜城都护府,不过李云天并没有进城去见金宗瑞,而金宗瑞也没有出城来拜见他,甚至连个欢送的人也没有,着实出乎了李云天的意料,也使得他明白金宗瑞为何受到朝鲜王的重用,看来其确实有几分本事,故而恃才傲物,没有把他这个大明副使放在眼里。

李云天现在懒得与金宗瑞计较礼节上的那些纠葛,既然金宗瑞不欢迎他,那么他也就不自讨没趣地去招惹麻烦。

十一月初,李云天顺利度过了鸭绿江,进入了大明奴儿干都司建州女真的地盘。

大明立国后,先后设立了辽东都司25卫、奴儿干部司384卫,统辖大明东北部地域。

女真族分布在松花江以东,黑龙江下游以西,东临日本海,南至朝鲜半岛的广大地区。

依照女真族分布的区域,大明将女真族划作三大族群,即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

建州女真,以原渤海国建州为部名,分布在长白山、牡丹江、绥芬河之间,以今吉林珲春县、黑龙江宁安县为聚居地,原为女真火儿阿部和斡朵怜部的部众组成,永乐年间又加上了从东海南迁的托温部。

明初,火儿阿部酋长阿哈出,赐名李思诚,任建州卫指挥。

永乐八年,也就是公元1410年,阿哈出死后其子释家奴被赐名李显忠,世袭父职。宣德年间,阿哈出之孙李满住世袭建州卫指挥使。

斡朵里部的酋长为猛哥帖木儿,也称孟特穆,永乐十年任建州左卫指挥使。

值得一提的是,永乐帝在任命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卫指挥使的同时,又在居今图们江北、珲春河流域将火儿阿部另一支女真部族设立了毛怜卫,作为建州卫的子卫。

火儿阿部虽然分设为两卫,但大明常委任建州卫或毛怜卫的女真首领到对方卫分任职,因而后来史书称居建州、毛怜等地的均为建州女真。

海西女真,因居地在东海之西而得名,分布在松花江下游的吉林扶余县至黑龙江阿城县一带。

海西之名始见于元代,泛指海西诸卫的女真人。

海西女真有哈达、辉发、乌拉、叶赫四部,又有山夷、江夷之分。

山夷依山作窟,即熟女真完颜种;江夷居黑龙江,即生女真。哈达、叶赫属山夷,而辉发、乌拉则属江夷。

明朝中期后,海西女真迁至呼兰河流域,因为呼兰与呼伦(扈伦)为音转,故而海西女真后来又被称为呼伦四部。

东海女真是女真中比较落后的一部分,故冠又以“野人”之称,被称为“野人女真”,分布在黑龙江中下游两岸及乌苏里江以东。

东海女真分为萨哈连、呼尔哈、瓦尔喀、库尔喀四部,而呼尔哈部是建州女真的老家所在,后来留居原地的仍为呼尔哈部而迁走的就是建州女真。

明代的女真族是重新组合的民族,建州卫、毛怜卫的女真族多是渤海族遗民,从事农耕定居生活,种谷纺线,饮食服用,与汉族没有多大区别。

海西女真人多是金代完颜部后裔,同样也从事耕稼,他们倚山作寨,亲属聚居在一起。

东海女真,又称野人女真,是女真族同赫哲族、鄂伦春族融合而成的一支,风俗与海西女真相同,所不同的是“不事耕稼,惟以捕猎为生”。

此时,建州卫指挥使、火儿阿部酋长李满住由于受到朝鲜**队的袭击不得不被迫让所领部落的部族西迁,以避开朝鲜国的兵锋,不仅失去了建州卫鸭绿江以南的领土,而且鸭绿江北岸土地也在朝鲜国的掌控中。

说起来,朝鲜国与建州卫和建州左卫的恩怨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当大明设立建州卫后,朝鲜王认为大明扼制其向北发展,因此为了抵制女真人归明故而关闭庆源集市贸易,这引起女真人愤怨。

因此,永乐四年时发生了“庚寅事变”,建州女真进入朝鲜国境内劫掠,被朝鲜军击退。

数月后,火儿阿部酋长阿哈出由于朝鲜军的威慑,率部众西南徙至回波江(今辉发河)流域的凤州,同时迁来的还有部分毛怜卫的居民。

猛哥帖木儿所统率的斡朵怜部世代与火儿阿部通婚,两部关系密切,因此猛哥帖木儿参与了“庚寅事变”,畏惧朝鲜国兴兵报复,于永乐九年率部众迁到凤州地面,居住在了从凤州与辽东都司北方屯兵重镇――开原城之间的清山城。

由此,建州卫和建州左卫的不少领地落进了朝鲜国手中,成为了朝鲜国北方咸镜道的地盘,尤其是建州左卫更可谓悉数被吞并,这使得朝鲜国控制了鸭绿江中上游地区。

朝鲜国的军事力量是建州女真的十数倍,如果朝鲜军对建州女真穷追猛打的话建州女真可就要烟消云散。

不过,因为凤州受到了奴儿干都司明军的保护,所以朝鲜国不敢再对建州女真轻易发动攻击,这使得建州女真火儿阿部和斡朵怜部获得了难得的休养生息的机会,经济和民生得到迅猛发展。

至永乐二十一年,单单建州左卫斡朵怜一部,已经有万余户,人口七八万人。

永乐二十年,为了表示对大明庇护的感激,斡朵怜部酋长猛哥贴木儿还率领部众参加了永乐帝对鞑靼部阿鲁台太师的远征,并在战争中建树了功勋,被永乐帝召至北京城加以奖赏。

大明与建州女真在这个时期的关系处于蜜月期,猛哥贴木儿对大明恭顺有加,宣德年间其数次亲自前往北京城朝贡。

李云天这次渡过鸭绿江,首要目标就是找猛哥帖木儿,在建州女真的三大酋长中猛哥帖木儿是对大明最为恭服的,同时被朝鲜国侵占的领地也最多,因此李云天自然要率先拉拢猛哥帖木儿。

为了显示大明对建州女真的重视,李云天这次自然不是空手而来的,除了那三千护送他的骁武军朱雀营的军士外,还有一个辎重队随行,里面既有金银珠宝也有丝绸茶盐,以及优良的军械。

这些辎重是李云天送给建州女真的一份见面礼,他要让建州女真知道大明的朝廷并没有忘记他们,因此宣德帝赏赐给了他们如此多的财物。

过了鸭绿江的第三天,李云天率众抵达了清山城,猛哥帖木儿已经收到了消息,因此率领着建州左卫的一众官吏出城恭迎。

清山城虽然名为“城”,但在李云天看来不过是一个土围子而已,四周用泥巴墙一围,里面使一些低矮的住宅,由于太过简陋因此连“土城”都称不上。

“建州左卫指挥使猛哥帖木儿拜见上使大人。”猛哥帖木儿身材魁梧,头上梳着一条小辫,身着大明武官的服饰,向骑在马上的李云天一拱手,躬身操着一口生硬的辽东话说道。

如果单说猛哥帖木儿的名字可能会让人感到很陌生感,不知其为何人,但如果说到他另外一个名字,那就会有不少人眼前一亮。

猛哥帖木儿又名爱新觉罗·孟特穆,是满清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祖先,两三百年后满清入关建立大清王朝,猛哥帖木儿被清廷尊为大清肇祖原皇帝加以尊奉,是大清王朝的祖先。

由于猛哥帖木儿曾经数次前去北京城朝贡,因此对大明的礼仪知之甚详,虽然他不知道李云天身为大明派往朝鲜国的副使为何会来奴儿干都司,但该有的礼数还是要尽到,毕竟像李云天这种身份尊贵的明使在奴儿干都司可是很少见到。

“猛哥帖木儿指挥使,本使早在京城的时候就听闻过你追随太宗皇帝北征鞑靼的勇武事迹,今日一见果然神武不凡,怪不得在北征时立下了大功。”李云天闻言笑着翻身下马,热情地来到了猛哥帖木儿的面前。

“上使大人言重了,下官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而已。”

猛哥帖木儿没有想到李云天对他亲切,先是微微一怔显得十分诧异,要知道大明的那些官吏向来看不起他们这种蛮夷,随后心中不由得感到一阵舒畅,对李云天的这番恭维非常受用,无形中就对李云天有了几分好感,笑着侧身向李云天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下官已经备好了酒菜给上使大人接风洗尘,上使大人请移步入城。”

“指挥使请!”李云天微笑着伸手谦让了一下,然后与猛哥帖木儿谈笑风生地进了清山城,气氛显得异常轻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