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的大宋新帝国 > 第三十四章 刀

我的大宋新帝国 第三十四章 刀

作者:摇摇-欲坠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25:02 来源:笔趣阁

四个人操作,用了整整三天三夜的时间,才打造出了两个刀坯。

这两个刀坯就是裴格安采取的就是乌兹钢的炼制方法,也就是大马士革刀的钢材。

这种钢材是用坩埚加温,用四十八小时时间,将炉温加热到差不多一千两百度。

在这个温度下,铁块就会变成海绵状铁,里面充满了气泡。

残渣化作液体流出,但是留下的,就是最精华的铁。

在这个时候,将毛竹的碳粉加入进去,然后封炉继续烧制,不过需要把炉温慢慢回复到八百度左右,这又是一天时间。

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树状碳化铁晶体,这种晶体也称为渗碳体,也就是碳化三铁。

晶体在炉温变化的过程中优化,均匀分布于在满布小孔的海绵体铁体内,事实上是大马士革钢花纹或水纹的主要成份。

渗碳体或者说碳化晶体非常坚硬,抗酸性强,当钢被抛光后会呈现出带白色或银色。

而其他成分对比珠光体,主要是粘结金属组成,经腐蚀成黑色。这样就形成了漂亮的花纹。

看到刀坯,裴家父子就再也没有半点不愿,掌握一种新的炼钢方法,对他们这种铁匠世家来说,就是生存下去的保障。

刀坯并不是完整的刀型,还需要在背后加入熟铁,让过于脆的刀身变的韧实。

与此同时,还有最复杂,最艰难的过程,那就是脱碳。

乌兹钢很硬,也很脆,主要就是含碳量太高。

普通高碳钢也只有百分之零点六左右的含碳量,但是乌兹钢一般在百分之一点五以上。

所以大马士革刀虽然锋利,但是绝对不能去砍硬物,一砍就断。

所谓的脱碳,其实就是打铁。

刀坯包钢之后,就开始了一次次反复锻压。

赵德昭第二天上午上完课过来,他们已经完成了两把刀的四十炼。

乌兹钢锻压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这个时候,裴格安的重要性更强。

因为她制作的助溶剂,以及各种矿产的粉末,这个时候就派上用场。

锻压其中一把,另一把就在炉子里烧,裴格安负责加助溶剂。

这把打完,另一把拿出来继续打。

这种律动性的出力,没有超出警戒线,只要习惯了之后,其实并不会觉得累。

最怕的是那种不规律的出力,很短的时间,就会疲惫不堪。

就像在长跑运动员可以在平地跑步四十多公里,可是让他们去山地跑试试看,一脚低一脚高的,几公里他们就废了。

一个下午,赵德昭也加入了进来,两把刀就又完成了四十炼,现在已经达到了八十炼。

仔细观察了一下烧的通红的刀坯,再冷却之后观察,听声音,然后赵德昭感觉已经差不多了。

所谓的百炼刀,其实并不是一定要一百次炼制,而是要达到某个期待的效果。

现在这两把横刀的材质,就已经达到了赵德昭预计的目标。

看到刀身那美妙的花纹,真是让人着迷。

不过,这还没有完全完成,因为还有最重要的开锋,淬火。

淬火如果出现失误,就有可能废了这两把刀。

这个时候,不要说赵德昭了,就连裴格安也老老实实待在一边,看裴甲这个老师傅忙活。

淬火一共有四个步骤,在最后一次确定了刀身不再微调之后,会进行加温,退火,回火,淬火。

后世有了完整的热处理工艺,可是这个技术,在这个时代根本不可能实现。

在这个方面,裴格安也只是理论家,没有一点经验。

反倒是赵德昭见识的多,专门让人把淬火的猪油烧开,又冷却到八十度到一百度左右,才进行最后一道工序。

这种将油温加热的淬火后世很普及,因为人们已经能掌握细微的差别。

可是这个时代,还只能泛泛地了解。他们最多能说出油冷和水冷的差别,却不知道八十度的油淬火,能更好地保持钢材的长期稳定。

前后花了一个多月,一直到八月初,周臻和裴格安终于利用后世的知识,在这个世界有了一点收获。

两把横刀一长一短,长的大约九十五厘米,刀背厚约一厘米,重约十斤,对赵德昭来说,目前还有点太重了。

短的只有八十厘米左右,相对薄一点,窄一点,与此同时,重量也减下来了近一半,不到六斤重。

实际上,这个重量对赵德昭来说依旧有点重,一般普通的钢刀,最多三四斤重。

像后世奥运会的重剑,也才一斤多。

而这还不是最终重量,因为剑柄还需要装饰,还要制作刀鞘。

长的横刀要献给赵匡胤,还需要加一些装饰。

不过赵德昭相信,最多再多几个月,这点重量他就不会在乎了。

何况,刀越重,威力自然越大。

“老公,该怎么感谢我?”

“人都是你的,还要我怎么感谢?”

裴格安也就是闹着玩,嘿嘿笑道:“我想四姐了,也想到开封府逛逛,来到这个时代,还没有出去逛过。”

赵德昭摇了摇头。“这个时代的女孩几乎都是不逛街的,你想吃什么,我给你买回来好吗?”

她哼了一声撒娇。“我只是享受那种氛围,懂吗?”

赵德昭想了想道:“要是真的想,到时候我把四哥,六姐她们都带上。”

她开心地点了点头。“快点去封地吧,在皇帝面前,我们什么都做不了。去了封地,我就可以烧玻璃,提炼化学药剂。

就像我提炼的那些红色粉末,我叫它火烈鸟,其实就是百浪多息与磺胺的合成品,而且里面的毒性大于药性。

你难道不想有磺胺吗?这个时代,这可是绝对的神药啊!”

赵德昭当然想要,但是这件事急不来。

没有头绪的乱撞,只会事倍功半,甚至还会危及生命。

刀已经做出来了,裴甲还给赵德昭跟裴格安每人做了一块护心镜,赵德昭也该回开封府了。

庄子距离东宫也就十里出头,即便是坐马车,也不要一个时辰。

回到东宫,首先安排人去王府统治王溥,明天不用去农庄,直接来东宫就好。

另外又安排了佟亮,让他安排人去找了一家开封府的专门制作礼品剑,礼仪剑的店铺来东宫。

剑在这个时代主要是身份的象征,只有这种铺子才能定做合适的刀鞘。

而且,民间的铺子怕是缺金少银,更没有宝石。

而赵德昭虽然不一定要装饰宝石,却也不能简简单单把横刀送出去。

装了宝石会让赵匡胤觉得奢侈,但是一点不显示出皇帝的派头,那也是罪过。

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私下送给赵匡胤,然后让他自己安排技艺精湛的工匠制作刀鞘。

可是那样的话,他何必费心费力制作横刀?

外面传来了一阵动静,却是宫里出来的内侍高班薛授。“二哥,官家闻听你回来了,让臣来唤你进宫晚宴。还让臣代问……”

说到这里,赵德昭连忙起身,跟薛授行礼。“问问那个混小子,去农庄修身养性好好读书才是正理,最不济也该组织一下百姓秋收,而他只会捣蛋,没有一点皇子礼仪,还去当铁匠,是不是真想一辈子当铁匠?”

赵德昭还在考虑他话里面的意思,却听薛授又说:“当了半个多月铁匠,听说打了两把好刀,带进宫来让我看看。”

赵德昭无奈,只得应道:“遵旨……”

他知道自己的下属就跟筛子一样,不说有一半,最少也有一小半是赵匡胤,赵光义的眼线。

可是这样跟没穿衣服一样暴露在外人眼皮底下,他心里还是很不爽。

在大明的时候,朱棣是真心疼爱他,宠着他,所以他不在乎朱棣的监护。

可是他跟赵匡胤根本感受不到父子之情,还要受这种约束。

当然了,既然他想从赵匡胤这里得到好处,再不爽,也只能先忍着。

回到了后殿,交待了裴格安一声,赵德昭带着两把刀,十套九连环就跟着薛授进了宫。

今日赵匡胤没有在他的福宁殿,而是来到了四姐她们住的景福殿。

赵德昭抵达的时候,他坐在树荫下的一把躺椅上,像个慈祥的父亲一样呵呵乐着。

景福殿这里的院子被组装成了一个大型乐园,除了赵德昭当初让人做的器材,他又让人做了不少这个时代的玩具,将这个不算大的院子占据了一半。

四哥赵德芳和六姐两个小的是最开心的,恨不得天天的日子都这么过。

不过想到“自己”后来自杀,赵德芳最后被下毒而死的境遇,赵德昭心里的那点温馨也被冲淡了许多。

虽然这个时候看他似乎是个好父亲,但每个孩子生下来,他都没有真正在乎过。

大部分时候都丢在一边自生自灭,无聊的时候才会想起来乐呵乐呵,就像几个工具人。

“孩儿见过爹爹……”

另一边,六姐看到了赵德昭,小家伙挺有良心的,也不溜滑梯了,跌跌撞撞跑了过来。“二哥,二哥,我想你了。”

赵匡胤笑了笑,目光被没有刀鞘的横刀吸引住了,这种花纹的确吸引眼球。

他的脸色严肃了起来,伸手从佟亮手里取下了那把长刀,在手里掂量了几下,然后对准刚才的躺椅就砍了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