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 第6章 往事不能不提 中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第6章 往事不能不提 中

作者:海里全是水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2:29 来源:笔趣阁

军营的警卫和那些围观的渔民,对此却无动于衷,一个个的表情都有些怪异。

“立正,敬礼!”警卫举手行礼。一个军人大步从军营走出来,直到两黑面前。

“哥。”黑胖子的身形,仿佛比刚才缩小了一圈。

“长官。”黑瘦子也低下了头。

“你们俩每天都来这么一出儿,怎么,还没有玩够?”军人皱起眉头。

“不是的,我,我……”黑瘦子唯唯诺诺的,想解释点什么,但在军人的注视下,说不出来了。

军人叹了口气,看了看围过来看戏的吃瓜群众,从中找到一个年龄最大的渔民,向他走去,同时伸出手。

“老乡,您好。”

“您好,长官。”渔民赶紧放下渔篓,将双手在衣襟上使劲擦了擦,然后双手握住军人的手。

“老乡,现在不兴叫长官,您可以叫我同志,也可以叫我的名字。我叫孙承,那是我弟弟曹大厨。”孙承指了指黑胖子。“请问,您和这位女同志是……”

“她叫郑子芸。”黑胖子曹大厨小声介绍。孙承瞪了曹大厨一眼。黑瘦子郑子芸的头更低了,耳朵却竖了起来。

“我是芸丫头的三叔,他们几个是她的堂兄弟。我们都是附近沙角村的渔民,来给战士们送新鲜海产的。”

“老人家,咱们私下谈谈?”孙承和郑三叔走到一边说话去了。

郑子芸挪了几步,靠近曹大厨。

“喂,他是你哥?他很凶吗?”郑子芸低着头,眼睛看着自己的脚前,悄声询问。

“嗯,他大我五岁,我俩住在一个院子里,一起长大的。他大小就特照顾我,离家前,我爸妈叫我听他的,我的事他做主。”曹大厨小心翼翼地解释,他仿佛看到了春天。

过一会儿,孙承和郑家三叔说完话,走了回来。

“郑子芸同志,感谢你对我们的支持。但部队是有纪律的,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前几次,你拿着地方政府开的介绍信,将你们打来的鱼虾送来拥军,我们接受了。今天,你想用市价的一成,把辛辛苦苦捕捞上来的鱼虾卖给我们,这我们决不能接受。大厨,你安排一下,按照市价把账结了。”孙承摆了摆手,制止了郑子芸要说的话。

“还有件事,刚才听老郑同志讲,你还没有婚配。我这个弟弟,从16岁就参加革命,一直在部队,今年28了,也还没有结婚。这些天,我看他对你好像很有好感,不知道你觉得他怎么样?他的父母都在首都,我能替他家做主。如果你觉得他还成,后天是休息日,我就带他去村里,拜访你的父母。”

围观的渔民轰然叫好,郑家三叔也笑着点了点头。

郑子芸害羞了,她跺了跺脚,转身向渔船跑去。跑了几步,她转过身来,红着脸对孙承大声说:“我……我叫我哥后天一早,来接你们。”说完,她就跑了。

当天晚上自由活动时间,孙承和曹大厨找了个没人的地方聊天。

“哥,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子芸?”

“废话。这几天你心情不宁的,我看不出来呀?做的饭菜不是糊了,就是没放盐,再这样下去,大家都饿死算了。再说了,谁在采购、搬运食品的时候,还特意换上新军装?”

“那你觉得她怎么样?她看的上我吗?”

“她看你的眼神儿,就和你嫂子当年看我时一样。放心吧,错不了。下午政委去指挥部开会,我托他在市里置办了份厚礼,明天拿回来,咱俩后天去上门求亲。”孙承透露了些信息给曹大厨:“上午她三叔跟我说,她并不是渔民。她家在香江开了个印刷作坊,她是在香江读完中学后,进作坊里做校对工作的。现在她是和她父母回村里走亲戚。所以,咱们不用去香江,后天直接去村里就成。你爸妈那里,应该可以接受这个儿媳妇。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她爸妈舍不舍得让她远嫁。好在她不是独生女,她还有哥哥。”

孙承在帮曹大厨分析。

“哥,那她家看得上我吗?”曹大厨有点患得患失了。

“说什么呢你!拿出你抡着菜刀上阵地杀敌人的勇气来。”孙承怒其不争:“虽说你是做后勤的,但现在也是营级干部了,又有一手好橱艺。回首都后,政府肯定能给你安排个好工作,怎么会配不上她。”

“我倒没什么,反正是搞后勤的。可是,哥,你真的舍得脱下这身军装?”

“不舍得,那又怎样?”孙承长叹一声,他从兜里掏出一盒烟,分了一支给曹大厨,自己也叼起一支。曹大厨赶紧拿出火柴,先给孙承点上。

“参军十二年了,还好咱俩都没有受过大伤,也一直没有分开。现在,全国绝大部分地方都解放了,没有大仗可打了。国家现在可以说是百废待兴,没必要也养不起这么多的军队,而是更需要我们回地方去搞建设、促生产。最近我和政委轮流去指挥部开会,就是学习中央下达的这个精神。从明年起,国家会出台相关的一些政策。咱们团现在接到的命令,就是一边修整,一边维持地方秩序,同时动员广大指战员,做好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地方建设的准备工作。我身为团长,要以身作则。再说,咱俩都是家中独子,以前为了抗倭和解放全华夏,不得不离家去战斗,现如今,也该回家孝敬父母了。今年年初,首都和平解放后,咱俩请假回家时,你没有看到他们四位老人头发都白了?现在是你嫂子在家,替咱们尽孝。等明年军令一下,咱俩就回去。”

“上次回家时,你把嫂子和两个侄子留在首都,我看见孙婶高兴得直掉眼泪。”

“你别说我,如果后天顺利的话,明年你就要带着郑子芸一起回家了,到时候看你爸妈高兴不。对了,在家的时候,你妈跟我说了好几次,要我帮你早点办婚事,我算是能完成任务了。时间不早了,睡觉吧,明天一早还要出操呢。”

天遂人愿,曹大厨求亲之行圆满成功。于两个月后,即1950年春节,在沙角村郑家老宅,与郑子芸同志喜结良缘。同年7月,曹大厨带着怀胎5个月的郑子芸,跟随孙承,坐上了开往首都的火车。

年底,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在首都北海公园旁边的西皇城根,一座两进的老宅子中,一场名为“新生儿命名大会”的联席会议,正在进行中。会议出席者范围圈定为孙、曹两家全体成员。其中,年仅7岁的孙卫国与他两岁的弟弟孙卫华,两位小朋友作为列席人员,本着重在参与的精神参加了会议,只有发言权,没有决定权。

会议的第一个决议,就是全体一致通过,剥夺曹天宝老同志的命名权,当事人反对无效。证据很充分,就是某老同志有过起名“大厨”这样奇葩名字的不良历史。

曹家奶奶以识字不多为理由,放弃了命名的权利。这样,曹?爸爸?大厨当仁不让地接过命名权。虽然在隔壁房间内闭关坐月子的郑子芸同志,似乎有比较强烈的意愿,想参与竞争,但被曹大厨同志残忍地无视了。

孙承心疼地看着快被曹大厨翻烂的《康熙字典》,那是老金头在教会小孙承识字后,特地买来送给他的。虽然老金头留下的所有财产,现在都属于孙承了,但这套字典却寄托着老金头和孙承之间似爷孙、似师徒又似忘年交的那种情感。

老金头去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