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 第5章 往事不能不提 上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第5章 往事不能不提 上

作者:海里全是水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2:29 来源:笔趣阁

时间:1981年1月17日,下午5点。

人物:曹勇

地点:香江,中环康乐广场1号怡和大厦41层

瀚予国际律师事务所内的一间独立办公室里,曹勇放下手中厚厚的资料,在最后一页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曹勇扔下笔,身子靠在宽大柔软的老板椅中。休息了一会,他用手揉了揉发涨的眼睛,然后按动了呼叫器。

“薇薇安(注1),请进来一下。“

秘书薇薇安?陈敲了敲门,走了进来。

“曹律师,您有什么事?”

“请把这个案件的资料全部归档吧,总算结案了。”曹律师轻轻地拍了拍桌上的卷宗。

“好的,先生。”薇薇安走上前整理文件。“对了,先生。半小时前,人民入境事务处有位黄女士来电,说有私人事务找您。遵照您的吩咐,我告诉对方,您处理完公务后会尽快回电。”

“嗯,人民入境事务处?哦,我知道了,谢谢你,薇薇安。”

等到薇薇安离开,曹勇拿起了电话,按照薇薇安抄好的号码,打了过去。

“你好,我是曹勇。请问是萨蔓莎吗?”

“是的。师兄,你咨询的事情,我打听清楚了。现在可以办理,相关的资料和表格,我都准备好了,你看什么时候需要?”

“太感谢了,萨蔓莎。我现在就联系丽萨,看她晚上有没有空,咱们一起吃晚餐。”

曹勇挂断电话后迅速和丽萨联系:“嗨,亲爱的,方便说话吗?”

“嗯,快下班了,手头工作都完成了。”丽萨看没有人注意她,小声地开始撒娇:“老公,你这个大忙人,有多久没有打过我单位的电话了?”

“宝贝儿,是我不好。你先听我说,萨蔓莎?黄刚才来电话了,那件事没有问题。晚上如果你没有别的安排,咱们请她吃饭吧。”

“太好了,我现在就去订位子,等我电话。”

曹勇兴奋的在办公室走来走去,多年的思念,像是一把火,在他胸中燃烧。

曹勇并不是土生土长的香江人。爷爷曹天宝,小时候家里穷,被家人卖到一户殷实人家做仆人。东家是正白旗在籍满人,属于上三旗,真正的八旗子弟。曹天宝从小给东家的少爷当书童,长大了就继续当跟班。

1912年2月12日,辫子国末代皇帝宣布退位。在此之前的几天,东家已经得到消息,他们急忙变卖了家产,全家跑路了。东家还算有良心,走之前归还了曹天宝的卖身契,给了他一些钱,并央求宅子的新主人,给他留了地方住。

宅子是原东家祖辈盖的,虽说世代是旗人,但没有实权实职,每月关份干饷,额外再有点挂靠名下的商家孝敬的银子,算得上是生活富裕,丰衣足食,却也不是什么大富之家,再加上几代都是人丁单薄,所以买了一块宅基地的一半,大概有半亩(1亩=666平方米),稍显狭长,没有盖厢房,只是个普通的二进院子,前后院各有三间正房。另一半被别人买走了。

新房主自称老金头,是个快五十的东北人。人看起来严厉,其实很和善,为人豪爽,说话一嘴大碴子味。。老金头买到房后,搬来住到了后院,三间房一厅一书一卧。后院较小,但他没有家人,一个人过得很是舒服。

前院三间正房,老金头留给了曹天宝一间,把剩下两间租了出去。

曹天宝比较厚道,自觉地住到了西屋(注2)。中屋被孙姓人家租住,东屋的租户不太稳定,前后换过许多家,直到十几年后,才被刘姓夫妇长期租住。

前院的倒座房(注3)老金头没有往外租,而是改成了公共的厅房、厨房与柴房,大家一起共用。他经常说,自己已经老了,无儿无女,又吃穿不愁的,房租不房租他根本不在意,他图的就是一个热热闹闹的家的样子。老金头说到做到,每家租户他只收一年的租金,中屋孙家就是这样的,西屋曹天宝是白住的,东屋要么租户自己有事情不再续租,要么是老金头看不上眼,不再出租给那家房客,所以一直到了1924年,才等来了长期租户刘老师夫妇。

恢复自由身的曹天宝,则留在首都谋生。因为他能写会算,所以在几家店铺里做文书、账房,直到结婚生子,虽不富裕,小日子倒也过得悠哉悠哉的。

曹天宝一生就好个“吃”字。辫子国奇葩的养猪政策,使大多数八旗子弟都不事生产,专精于各种吃喝玩乐。曹天宝的东家也不例外。自小就耳濡目染的曹天宝,对玩乐并不在意,但对于吃却兴致勃勃。在不上工的时候,他满四九城到处踅摸新的吃食。还别说,后来他还真的吃出了些名堂,在圈子里也算是小有名气。许多新饭馆开业或是老店换大师傅,经常请他试吃点评。

可惜的是,曹天宝没有烹饪天赋,连大师傅亲手示范后,他做出来的菜品,都是怪模怪样的,味道就更别提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天生黑暗料理技能满点。心灰意冷的曹天宝,抱着自己刚出生的儿子,起名曹大厨。没承想却错有错招,曹大厨小朋友居然不负所望,虽说不能算是真正的大厨,但从小做起饭来,就一板一眼,有模有样的。曹天宝每天乐呵呵的,盼着孩子快点长大,好成为真正的大厨。

事与愿违,当1937年倭寇入关,全国掀起了抗倭**。16岁的热血青年曹大厨,就跟随着大他五岁的邻居哥哥孙承,在刘老师夫妇的指导下,踏上了去往陕北,寻找某党组织,寻求抗倭救国的道路。

时间如水,岁月如歌。转眼间12年过去了。

1949年的冬天,广州郊区,珠江边,某部队的临时营地。

几条渔船泊在岸边,渔民们背着大渔篓,围在军营门口。

“不行,这样绝对不行!”一个穿着崭新军装的黑胖子,在那里梗着脖子喊着。

“怎么不行,这个价钱我觉得已经很好了。昨天,前天,你不都是直接收了吗?”一个黑瘦的女子也在叫喊,声音比黑胖子还大。

“那怎么能一样?前两天是免费的。今天如果按你报的这个价钱,收了你的货,那我是要犯错误的。我不收。”黑胖子急得直跳脚。

“你不收,我怎么办?你必须要收,你不收,我就不走!”黑瘦子毫不示弱。

“这里是军营,你不能堵在这里。”黑胖子看了看身后军营的警卫,底气十足。

“那又怎么样?有本事你把我抓起来,或者枪毙了我。”黑瘦子无视威胁,坚持己见。

双方话赶话,情绪激愤,场面火爆,到了一触即发的时刻。

…………………………

注1:本书中将尽量不出现英汉混搭,除必须的缩写。另外,外语或方言,除非内容需要,否则将全部用普通话表达。

注2:一排三间房,中屋最好,面积最大,东、西屋大小一样,但人们一般会以东为尊。

注3:倒座房:紧邻大门,坐南朝北跟正房相对的房屋。通常为外客厅、账房、门房、客房、仆人居住等用途。曹天

宝原先就住在其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