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 第7章 往事不能不提 下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第7章 往事不能不提 下

作者:海里全是水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2:29 来源:笔趣阁

在五年前,也就是1945年的8月15日,倭国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9日,当时华夏的首都京南,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了华夏战区受降仪式。仪式的整个过程,通过无线电波,传递到了全国各地。

当老金头从话匣子里听完转播后,大哭大笑了一场,并于当天夜里,在自己的卧室中溘然长逝,享年80岁。其时,他身着早已准备好的寿衣,神态安详。书房的桌上放着一封写好的遗书。老金头在遗书中将全部财产都赐予了干孙子孙承,因为当时孙承在外,所以由孙承的父母接收保管。另外老金头希望孙承的父母,将其遗体火化,骨灰置于罐中。待孙承回家后,将骨灰撒入渤海。遗书后面是列出的财产清单,汇丰银行存单一张,10万美金;法兰西银行存单一张,2万美金;家中藏有大黄鱼12根,银元若干……

说到老金头认孙承做干孙子,这里还是有段故事的。

1912年,老金头买下这所宅子,并认识了孙、曹两家人。孙承爸爸有家传泥瓦匠的手艺,和几个工友组了固定搭子,专门替人盖房或房屋修缮,孙妈妈和另外两个女的,在他们有活的时候,负责为他们洗衣做饭,收拾工具,以及收尾时的清洁打扫。孙家刚来时在经济上并不宽裕,收入比普通卖力气挣钱的人,强点有限。

1916年,孙承出生了。孙妈妈在家照顾了他一年。正好这时曹天宝结婚了。曹天宝做文书和账房,收入不错,所以就没有让新媳妇出去工作,而是全职在家。这样一来孙妈妈就解放出来了,她在有活的时候,请曹太太帮忙照顾孩子。老金头很喜欢孩子,他小时候念过私塾,便担当起教育孩子读书识字的重任。1921年曹大厨出生了,他的童年也是这样度过的。1924年,新婚的刘老师夫妇搬入院子,夫妻俩都是旅欧归来的留学生,刘老师在清华学校(现清华大学)任教,刘太太在首都香山慈幼院任教。俩人平时各自住校,休息日回来。26年刘家大小姐刘菡雯出生了,幼年时也是曹太太、孙太太共同带大的,小院中所有孩子的启蒙教育,都是由老金头与刘老师夫妇共同完成。

孙承13岁开始,就跟着父母一起,下工地盖房子。又过了两年,5岁的刘菡雯进了刘太太学校开的幼稚园(学前班的性质),随刘太太一样住校。曹大厨则是喜欢做饭,10岁就被老金头的一位戏友收为徒弟,那人原来是一个贝勒府里的大师傅。辫子国没了,贝勒也跑了,这位大师傅就到一家大酒楼里做主橱,现在年纪大了,在家安享晚年。他是听戏时和老金头结识的,俩人年纪相仿,逐渐成了好友。

几个小的平日里都有事儿了,老金头就闲了下来。他是很有钱的,每日里喝茶看戏,结果被人盯上了。

那是32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听完戏回家的老金头,在离家不远的一个拐弯处,被敲了闷棍。两个匪徒把老金头装进麻袋,塞进黄包车,拉到了城外。

16岁的孙承,那天刚好没住工地,他回家来换工具。看到了这情况,胆大心细的他没有声张,揣着平常干活时用的砌砖刀,悄悄地跟在匪徒后面。在城外的一座破庙里,匪徒们把醒过来的老金头捆住,两个人商量对策。匪徒本来只是想绑票收赎金,结果现在和老金头直接照了面,俩人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先撕票,然后用老金头身上的物品,去向他家人骗赎金。他们不知道老金头是孤家寡人,以为宅子里是一家人。两个人点起火把,一前一后,拿着刀,押着老金头,准备到庙后面下手。

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孙承躲在墙角,手里紧紧握住自己的砌砖刀。当手举火把的匪徒经过时,他忍住没动。在后面的匪徒走过他的位置时,他才猛地窜出,从匪徒背后,直接用砌砖刀把他抹了脖子。

虽然解决了一个,但第二个匪徒也不好对付。孙承才16岁,在力量上比不得成年歹徒,好在他脑子灵活而且真敢拼命。他利用冬天身上衣服厚的特点,一刀换一刀,在身上挨了3刀后,终于把刀捅进了匪徒的眼睛里,杀死了他。

孙承在解开捆住老金头的绳子后,自己慢慢地软倒在地。快七十的老金头,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将孙承抱进匪徒留下的黄包车里,拉着他回了城。

回到城里,老金头也走不动了。不过,他有钱的优势就发挥了出来。他扔下旧车,重新招呼了辆黄包车,直接去了当时最好的一家教会医院。在他不惜血本,一掷千金的情况下,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药品都用在了孙承身上,总算把受伤严重,失血过多的孙承抢救了回来。

二个月后,身体痊愈的孙承,出院回到了家中。第二天,老金头广邀好友,在离家不远的会贤堂大摆宴席,隆重举办了认孙承为干孙子的仪式。

认亲后的老金头,仿佛焕发了新生。原来的他心里藏着事,总是显得有些郁闷。有了孙子,他就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了孙承。

老金头不姓金,他本姓齐,祖籍是东山沂临人。家中世代以中草药的采摘、贩卖为生。1860年以后,辫子国正式开禁放垦,解除东北禁封令,掀起东山贫民闯关东的**。已经分家的老金头的祖父,便带着刚成年的儿子,一起下了关东。他们出生入死多年,艰难地创下了基业,在连大安了家。几代当家的都秉承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原则做买卖,为人又豪爽讲义气,到老金头这第三代,生意越发红火,已经是当地的豪族。

1911年的老金头,事业兴隆,家庭美满,父母双全,妻贤子孝,而且,儿媳已经身怀六甲,家中马上就要迎来四世同堂,可以说处在人生的巅峰。

松田浩二,倭国一浪人。倭毛战争后,跟随在满铁守备队(即关东军前身)中任联队队长的叔叔松田春树,一起来到租借地连大。他依仗松田春树,四处找商号、大户,以打秋风为生。在老金头家几次要钱被拒后,恼羞成怒的他,起了谋财害命的心思。当时的连大,只是倭国的租借地,华倭两国表面上和平共处,倭人不像九一八以后那样肆无忌惮。松田浩二伙同其叔松田春树,设下了一条毒计。松田春树属下的倭军,扮作关东马匪,在一日凌晨,冲入老金头的府邸,杀光了满府上下几十口人,并在府中大肆搜刮财产,后携带撤退。随即,松田春树代表倭军,颠倒黑白,一纸文书为此事定性。文中宣称老金头家人为马匪同伙,因分赃不均,遭马匪灭门。因此,倭军查封了老金头的府邸和商铺,并在一个月后,以近乎白送的价格,将之分别转让给了一倭军长官的家眷以及松田浩二。

老金头却是因临时送货到津天,而逃过了大劫。当他喜气洋洋地回到连大码头时,被友人告知这一噩耗。晴天霹雳之下,老金头没有乱了方寸,他迅速地离开码头,叫跟随在自己身边的几个伙计,化装进城打探消息。

很快,日渐嚣张的松田浩二,在酒馆里随意的胡言乱语,使得老金头很快就搞清楚了事情的真相。想起白发苍苍慈祥的父母,巧笑嫣然贤惠的妻子,已成家立业却依然稚嫩的儿子,还有那即将出生的孙儿,老金头心如刀绞,泪如雨下,他誓死要报仇血恨。

老金头使人暗中收殓了家人的尸骸,因为当时条件所限,不得不将之火化,收于罐中。多年的乐善好施所编织成的人脉网络,掩护着老金头潜伏了半年,一直等到了关键的那一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