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十章 大漠雄心之一:九原阻击战 上

1625冰封帝国 第十章 大漠雄心之一:九原阻击战 上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事情发展到眼下这般模样,是和托辉特部珲台吉俄木布没有预料到的,他倒是想废了自己儿子额璘沁的驻守唐努乌梁海地方台吉之位,可惜此子长期驻扎此地,用武力、恩惠等手段将那里的图瓦人、乞儿吉斯人、马特人都收为己用,如今的实力已经尾大不掉。

唐努乌梁海一带,由于地处叶尼塞河上游,历来是各民族征战之地,额璘沁在收服各部的过程中,不仅磨炼了队伍,还壮大了实力。

而俄木布长期长驻在乌布苏湖以南,加上一向桀骜不驯的卫拉特部近一段时间由于哈萨克汗国、叶儿羌汗国的压力,采取了向自己的蒙古同胞示好的策略,乌布苏湖以南的辉特部骑兵已经好久没有征战的经验了。

此消彼长之下,额璘沁的实力实际上还在俄木布之上。

随着上一次“叛出”喀尔喀同盟,就算俄木布有千般不愿,最终还是“割地”(哈拉乌斯等三湖附近的牧场、牧民),名义上没有被驱出喀尔喀同盟,实际上在喀尔喀蒙古人里面形同孤立。

愤懑、不甘、彷徨,多种情绪之下,他想起了自己这一部以前还是卫拉特四部共主的荣光,考虑再三还是与此时卫拉特四部的大汗固始汗图鲁拜唬取得了联系。

此时,卫拉特四部中,实力最强的还是也先后代所在的准格尔部,不过图鲁拜唬所在和硕特部却是黄金家族的后裔,四部名义上还是以和硕特部的大酋长为汗。

不过,就如同喀尔喀诸部,都是格垺森扎后裔还同床异梦一样,不同传承的卫拉特四部更是势同水火,各部之间互相功伐那也是家常便饭。

土尔扈特的西迁便是该部的酋长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下发生的事情。

不过在如今北边有俄罗斯、南面有布哈拉汗国、东边有叶儿羌汗国、喀尔喀蒙古、西边有哈萨克汗国的情形下,在有外事发生时,四部,不不,如今只有三部了,土尔扈特部落大部分已经迁到伏尔加河下游去了,还是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

(尚有一部辉特部也在天山附近,不过其一向依附于其它三部)

接到俄木布的使者后,和硕特部的固始汗很快召集了准格尔部的巴图尔、杜尔伯特部的巴图尔**(为与准格尔部的巴图尔区分,以后称他为**台什)商议如何应对喀尔喀蒙古的事宜。

俄木布带来的条件也很简单,他想要夺回以科布多为中心的哈拉乌斯湖、哈拉湖、德勒湖附近的牧场以及牧民,而卫拉特部可以通过与喀尔喀三部的战争抢夺一些牧民。

这个条件也很诱人,自从土尔扈特部落迁走以后,三部本来就不兴旺的人丁就更加显得单薄了,如今的他们加起来也就十万多帐,而一侧的哈萨克汗国则是号称有“控弦之士”四十万的大国。

除此之外,叶儿羌汗国的丁口也在他们之上,而布哈拉汗国的乌兹别克人、北边的俄罗斯人都是拥有大量火器的部族。

向哪个方向发展都不容易,只好将目光重新投向自己的同胞。

还有一事让他们下定决心东征。

什么时候伟大的、光荣的、高贵的成吉思汗后裔部族竟然还要仰那些粗陋的、卑贱的、懦弱的林中蛮夷的鼻息?

当然了,这只是当面上的理由,内心的想法则是,“哼哼,喀尔喀三部已经衰弱到只能借助林中人的力量了,此时不大肆劫掠一番,更待何时?”

不过具体到如何出兵,各自出兵多少,有谁来做统帅却又花费了不少功夫。

眼下的形势是,**台什麾下疆域最广、丁口最多,不过他年龄最大,几个儿子、侄子又不大成器,暗中勾心斗角、互相倾轧,余下两部中,准格尔部战力最强,和硕特部名义上最为高贵。

最终,三部达成了由**台吉留守,固始汗、巴图尔分别从天山北麓、阿尔泰山北麓进军的计划,若是战事顺利的话,两者最终在索伦人的“都城”呼伦碰面。

作为三部名义上的“共主”固始汗心里还有一个小九九。

他和硕特部虽然号称黄金家族后裔部落,不过真实实力却不一定比另外两部强,作为黄教的坚定支持者,他在不久前接到了西藏上层人物的求援信,以应付以额哲为首的察哈尔部落在青海的肆掠。

故此,他以固始汗之尊,大大方方将有和托辉特部、三音诺颜部两部做内应,路线好走得多的经阿尔泰山北麓的路线让给了巴图尔。

自己决定穿过天山北部,经巴里坤湖、额济纳、阿拉善荒漠直接去阴山南部。

按照他的想法,土默特、鄂尔多斯两部在经历了与林丹汗、索伦人的战斗后必定势力大减,征服他们不成问题。

最关键的是,到了那里,万一事有不济,还可以沿着贺兰山南下直插甘肃,最后沿着黄河西进,击败额哲,恢复黄教!

至于额哲、却图两人目前的军力如何,战斗力如何,浑不在他的考虑范围。

历史上,他以区区万骑横穿塔里木盆地,越过昆仑山,穿越青藏高原的不毛之地,突然出现在拥众四万骑的却图汗面前,以疲惫之师,以少胜多,大破却图汗,此时虽然加入了察哈尔的部众,不过他依然认为自己的实力要强于对方。

按照历史的进程,还需要两年他才发兵青藏,如今有了东征的契机,他岂能轻易放过?

拥众青藏,以青藏为基地建立建立一个强大的汗国,对于笃信藏传佛教的他来说(固始汗就是国师汗)一直是一个梦想。

至于统一漠南漠北,那是成吉思汗直系后裔的任务,他是哈萨尔的后代,这么宏伟的事情还轮不到他,就算轮到了也长久不了,绰罗斯.也先就是前车之鉴。

故此,这一次出兵,他除了让自己的侄子厄齐尔图留在和硕特部守卫领地以外,他几乎将自己的直系人马抽调一空,凑成了两万精锐骑兵,还有五千骆驼,准备在穿越天山北部的“死亡荒漠”时使用,依附于自己的乞儿吉斯、哈萨克等小部落也凑了三千骑,主要打理那五千骆驼。

与历史上不同的是,这些他并没有与准格尔部的绰罗斯巴图尔分说。

固始汗的第六子多尔济领着五千骑、一千匹骆驼走在最前面。

多尔济今年二十五岁,正是一个蒙古男人的黄金年龄,与喀尔喀三部的蒙古骑兵几乎都是裸身不一样,固始汗的骑兵却都有一身牛皮甲,而多尔济的这五千骑兵还有连着顿项的头盔——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为和硕特部打造兵器的布哈拉人。

固始汗的长子达延亲领的的三千本部精锐还有半身的铁甲,是固始汗麾下最精锐的力量。

一色的弯刀、长矛、弓箭,打理得很好的马蹄,让卫拉特四部中特别是和硕特部、准格尔部两部的骑兵实力不容小觑。

原本的历史上,突入青藏高原的和硕特部此后便与依旧在在天山南北、伊犁河谷、巴颜喀什湖东南一带游牧的准格尔部在军力的发展上分道扬镳了。

两部虽然都以骑兵为主,不过准格尔部在布哈拉、俄罗斯的影响下,火器的比例越来越大,最后准格尔部突入青藏时固始汗的后代便抵挡不了了,喀尔喀三部也不是对手。

从驻地出发一直到阴山南麓,路程长达三千里,沿途多为荒漠,不过对于和硕特部来说没有丝毫问题,历史上他们可是进行过横穿塔里木盆地,跨越昆仑山,越过青藏西部不毛之地的伟大壮举的,忍饥挨饿对他们来说都是等闲事。

多尔济也是这么想的,一想到占据着阴山南麓大草场的土默特人,他心里便气不打一处来。

“都是林中的蛮人之后,可恨的索头鞑子,竟然堂而皇之占据着蒙古人麾下最好的牧场,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他加快了步伐,好在这一带的荒漠区很少有人居住,有的也大多被他的部队“清理”了,这里本来就紧挨着巴里坤湖一带,多尔济大队人马的到来对他们来说是迟早的事,大多都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多尔济每日行军约莫百里,终于在一个月以后抵达了土默特右翼杭高的驻地。

其实杭高在十日前便知晓了多尔济大军前来的消息,因为在甘肃北边荒漠里一些牧民也逃到了他那里。

“怎么办?”

多尔济路上根本没有遮掩行踪,还大大方方打着“恢复也先太师荣光”的旗号收揽荒漠里的各个部族——虽然他是黄金家族的后裔。

尼堪接管阴山南麓以后,已经在九原筑造了大城一座,同时大力发展九原、青城一带,到了此时,已经通过接纳明国陕西、山西的难民,在九原府接纳汉民一万户,其中工匠三千户,农户七千,在以九原为中心的黄河两岸开辟了农田三十五万亩。

还根据九原附近煤铁丰富的特点建造了除呼伦、赤塔、伯力之外第四个铁业基地,到今年时已经开始铸造火炮,打制火铳了。

另外在青城附近已经拥有了汉民超过两万五千户,开辟耕地一百万亩。

但本着发展一地,稳固一地的做法,尼堪并没有对水土更为肥美的土默特右翼进行经营,他这种做法很快便收到了回报。

杭高很快就下了决心。

他土默特右翼若是充分动员的话还是能拿得出五千骑的,不过其中精锐不多,肯定不是多尔济的对手,硬拼的话自己这一部落估计会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但就这样将右翼驻地让给多尔济又不甘心。

于是他一方面做好了投降多尔济的准备,另一方面又派快马通知了如今驻守在九原城的镇守使孙传宇、巡抚孙道成。

“怎么办?”

孙传宇、孙道成两人几乎发出了与杭高一样的声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