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十一章 大漠雄心之二:九原阻击战 中

自从来到九原以后,无论是孙传宇,还是孙道成,两人都与当地蒙古、汉

人头面人物进行了联姻,四十岁的孙传宇娶了土默特左翼一个台吉的女儿为侧福晋,就连已经五十余岁的孙老道也将以前大板升城最大的白莲教首领李丰的女儿收入房中,花开一朵,别有风味。

水涨船高,随着尼堪的崛起,一个新的贵族集团正在形成,对于这一点,

尼堪自然知晓,不过却有心无力,在创业初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只要他们都奉公守法,一心向着自己就行了,其它的等大局落定之后再说吧。

“老道,按照秀荣一贯的做法,我等就算只有五千步骑,也是要杀向丰州,挽救杭高的,否则如何收心?我立即布置兵马前去阻挡卫拉特人……”

“不妥!”

孙道成突然出言制止,按照尼堪制订的规矩,凡是一城有巡抚、镇守使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平常常备军的训练、调动、小的战斗都可由镇守使一言而决,不过在遇到像卫拉特部入侵这样大的事情,就必须与巡抚商议,两者意见不一致的,以巡抚的意见为主。

当然了,制订了作战策略和大的方向后,完全以镇守使的指挥为主,像大明那样以文官来指挥武官的事情尼堪还不想做。

“为何?”

按说孙传宇这位既是尼堪的远房叔叔,又是大明边军夜不收出身,还做过林中、草原的马匪,应该说是见多识广,心狠手辣了,不过每当他一见到孙道成,他这内心还是有些惧怕。

或许是大明一贯的“以文制武”、“文尊武卑”的传统让他有害怕孙老道的“惯性”,又或许是这位白莲教徒出身的半吊子文人一向阴郁惯了,让孙传宇好像老虎碰到毒蛇,纵有千般本事,终究担心对方那致命的一击。

孙老道的夫人最近怀孕了,这样的生活是十年前的他不敢想象的,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尼堪,对于任何破坏尼堪大业的人或事情他都必须打起精神来应对,刚才他闭着眼睛思索了半天,终于下定了决心。

“传宇”,孙老道说话了,声音平稳,似乎他面对的不是已经异常熟识的孙传宇,而是面对着山南省众多的等着他循循善诱的下属。

“山南的大势如何?你能否说说”

“大势?”,孙传宇有些摸不着头脑,大敌当前,不赶紧拟定对敌的策略,还虚谈些甚大势?

“这……”,孙传宇搜肠刮肚想了想,“鄂尔多斯那边就不说了,实际上是瀚海国下面的一个羁縻地,杭高的右翼也相差仿佛,瀚海国能牢牢控制在手里的,也就是九原到青城一带,这有什么出奇的,我等目前实力不够,也只能如此”

“非也”,孙道成却摇了摇头,“如今大汗能控制的地方,无非是林中、伯力、原察哈尔东部,其它诸地名义上在瀚海国手里,实际上形同羁縻,短时间里,在大汗无以复加的巨大威望掩盖下一切都没有问题,一旦出现意外,这些羁縻地最终走向何种境地?”

“就算是他们蒙古人内部也是如此,遑论在索伦人的统治之下?”

“以老朽来看,还是有大量种地的汉人在此妥当,传宇,你可知晓为何大汗在青城附近还放着五千户左右的汉民没有安置?让这些丁口白白养着?”

孙传宇摇摇头,他也有些疑惑,前来逃难的汉民一共有约莫两万五千户,一万户安置在九原,一万户安置在青城附近,还有五千却全部安置在青城城池里,这些人没有分配土地,日常以帮工、帮耕、帮牧的形式在青城生活着。

按说要让他们种地的话,青城附近的土地足够大,土地也足够肥沃,再分一些田地也是可以的,但尼堪并没有如此安排。

不在青城的话,将他们全部安置在土默特右翼的丰州也可以,但尼堪依旧没有安排,就这样养着,也给山南省造成了很大的耗费,因为就靠这些帮工得来的食物肯定是不够他们吃的,最终还是要让山南省储备的粮食接济。

“难道秀荣一早便知晓卫拉特人可能要来,便等着打完这一仗之后再安置?”

“昏话!你当孙秀荣是神仙,能未卜先知?还不是因为杭高暗地里在使坏,上次我去杭高的驻地同他商议将丰州地让出来的事情,没想到他却王顾左右而言他,根本没有搭理我,还说自己部众实在太多,靠近阴山的草场经过千百年后已经大为退化,只能向靠近大河的地方迁徙云云”

(丰州,后世巴彦淖尔)

“那都是浑话,右翼的牧场水草丰美,地域广袤,北魏、大唐的时候就是主要的产粮地,也是进击北边胡人的前哨基地,如今全部是牧场,就算再多两个杭高这样的部落也装得下,说到底他心里还是有些抗拒瀚海国的管辖”

“那左翼的古禄格为何服服帖帖的?”

“呵呵,他左翼夹在青城与九原之间,又经历了上百年汉人的垦殖,自然没有话说,何况我等开垦田地,并没有挤占多少牧场”

孙传宇想了想,依旧没有头绪,便讪笑道:“老道,您老就别打哑谜了,赶紧将你的大计说出来吧”

“好,那你就听我的,其一,放开九原西部的关口,派出快马通知包括杭高在内的大小台吉,愿意躲避卫拉特人兵祸的,可以暂时迁到左翼去,左翼的事情我自会与古禄格商议”

“对于不愿意迁徙的,无非两个可能,一是留下来与卫拉特人决一死战,你想那可能吗?既然这一处不大可能,那便是准备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了,对于这样的部落,我瀚海国大可不要”

“您老的意思?”

“哼,若是彼等投靠了卫拉特人,我等就依托九原附近的设施与他们大战一场,正好方便我等驱逐卫拉特人后将整个右翼收入囊中!”

“那河对岸的农户?”

“全部迁到北岸来,告诉他们只带粮食、牲畜,其它一切都不要带”

“可是大河马上就要结冰,卫拉特骑兵还是可以从冰面上饶过来袭击我等”

孙老道瞥了他一眼,“你呀,瀚海国如今最多的是什么?火器!有了这些火器,大河就算结了冰又有何紧要?我等只要守住右翼到九原这一段冰面就是了,彼等不通过冰面便罢,若是想要侧击我等后方,咱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

在九原的西部,乌拉山与黄河之间,最窄处只有区区七里路,大唐、大辽时期在此处都设置有类似于巡检司的机构,不过都湮没于历史长河里,瀚海国来到此处后便在关城、矮墙的遗址上进行了修复,到此时时,已经是一道高约一丈、厚约一丈、长约七里的关墙,还依山傍水,中间有一座雄伟的关城矗立的地方了。

得知卫拉特人要来,孙传宇将九原城里一千步军全部铺在这道关墙上,另外一千人则在紧贴着关墙的黄河岸边严阵以待。

而他手下还有三千骑兵,其中一千骑紧紧贴着从那九原一直到东边大拐湾的地方巡逻(黄河“几”字头的右边)。

几日后,果不出老道所料,除了与孙传宇结亲的那个小部落将部族全部迁到了关墙东侧,剩下的纹丝未动。

又过了几日,天气已经有些寒冷了,在关墙附近的孙传宇终于见到了大队的骑兵!

通过关墙北侧的乌拉山(阴山的一部分,以流经九原城的昆都伦河为界,河东的叫大青山,河西的叫乌拉山)上面隐蔽的哨所,孙传宇已经大概得知了敌人的规模。

服饰整齐,至少一半人马有甲胄的骑兵约莫两万!

两万!孙传宇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

不过此时黄河的冰面尚未开始大规模封冻,敌人想要肆掠山南一带,便只有打破关墙一途,当然了,他们还可以绕过乌拉山侧击孙传宇,但北侧的乌拉山虽不甚高大,不过也多在六七百米以上,况且靠近黄河的这一段山势险峻,想要习惯了骑马的卫拉特人放弃战马,徒步上山作战可能性不大。

何况孙传宇还在山上布置了三百猛虎骑,若敌军孤注一掷,就是准备从山上绕过,指望这三百人是阻挡不住的,不过还是可以做到游击、迟滞敌人的效果。

孙传宇在关墙附近等了三日后,敌人终于开始了一轮试探性进攻,他看得很清楚,打头阵的便是杭高部的人,他看到了杭高的长子拉克申。

“哼,天上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来”

其实对面的杭高、拉克申父子也是有苦说不出,对于杭高来说,什么拓跋鲜卑、林中人,对他来说完全是一个遥远的片段,蒙古人才是他浸透在血液里的东西。

故此,他一方面希望卫拉特人能够战胜索伦人,又希望他们能够善待自己,没想到多尔济抵达之后立即在他的部落展开了扫荡,“清理”了几个小部落之后获得了大量的牛羊,等杭高主动凑上去时又让他征召全部的骑兵跟随他作战。

等大名鼎鼎的固始汗到了,他对多尔济的动作不但没有责罚,反而大加赞赏。

固始汗,十三岁就带着万骑在天山北麓一带与叶儿羌汗国的四万骑交战并大破之,作为此时的和硕特部的大汗,光靠黄金家族的荣光是罩不住的,靠的还是实打实的战力。

什么同族,什么同国,对这些终究还是部落联盟的游牧部族来说都是浮云。

有了杭高的牧场、牛羊、丁口的支应,固始汗便可好整以暇地对关墙展开进攻了,坚韧、果决的他一开始便打定了消耗土默特右翼男丁,最终将其部族全部纳入和硕特部的计划。

在多尔济的威逼下,拉克申只得带着三千部族骑兵战战兢兢靠近了关墙。

在与孙老道长谈之后,孙传宇也没客气,火炮、震天雷、火铳轮番打击,半日之后,拉克申第一个攻打关墙的千人队便损失惨重。

奇怪的是,固始汗并没有让拉克申继续进攻,而是鸣金收兵了。

一连三日都是如此。

这下孙传宇有些嘀咕了。

按说卫拉特人大军云集在此,想要一举“收复”山南要地,应该是破釜沉舟、倾尽全力打破关墙才是,为何如此安排?

何况,从第二日开始,攻势便一日弱似一日,三日过后,拉克申竟然还有一半的人马!

这一日,孙传宇站在靠近黄河的关墙上眺望。

此时黄河上已经有一些薄冰了,远处的卫拉特人的营帐也是密密匝匝铺在乌拉山与黄河之间狭窄的通道上,几乎将整个通道铺得严严实实。

此时,若是有一支大军从卫拉特人的后面进行攻击,将会把他们紧紧裹在这一处长约三十里,宽约十里的狭窄地段上。

若是尼堪在此,这样的地形,这样密集的营帐,脑海里第一个反应肯定是“火攻”。

孙传宇不是这样的人,他只是一个夜不收出身的明军精锐,硬桥硬马地进行攻击、防御,他一点也不会输于任何人,不过大的谋划就不行了。

不过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但凡有任何谋划,必定是一个双刃剑,执行不好的话也大有可能反噬自己。

故此,像孙传宇这样中规中矩,能打硬仗的人也就很难得了。

固始汗停止了进攻。

这一停止便是半个月!

某日,当固始汗的人纷纷下河去试探冰层的厚度时,孙传宇终于明白了——他们是在等待黄河结成厚冰!

冬日的黄河在这个时空里能结成厚达一米以上的冰层,这时,天堑便成了妥妥的通途!

不过孙传宇似乎并不担心。

二十多日前他便向呼伦城发出了快骑,就在昨日,朱克图率领的三千常备军,三千部族骑兵已经抵达青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