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航空 > 第四百三十三章 1471雷达

大国航空 第四百三十三章 1471雷达

作者:华东之雄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4:31 来源:笔趣阁

大家都是认识的,去年的时候就见过面,而且张老师认识顾婷婷更早,甚至后来顾婷婷在试飞院,大家也见过几次的,这次在这里遇到,张老师是很惊讶的。

“来,坐,这里有风扇,凉快些。”张老师说道。

“张老师,没打扰到您吧。”秦风说道。

“哪里啊,能有你们这样的客人,我很高兴啊。”张老师说道。

秦雪招呼着师兄们吃西瓜,也给了张老师一块,于是,大家就一边吃西瓜,一边聊起来了。

“张老师,我太高兴了,我们国内也开始要在机载雷达上突破了。”秦风说道。

作为都是内部人士,这样的谈话不算是泄密,听到了秦风这样说,张老师也就开始简单介绍起来了,毕竟,她负责的雷达的平板缝隙天线的加工工艺,就是为了这款机载雷达啊。

“我们的这款雷达,代号为1471.”张老师说道:“这个编号的意义,婷婷应该知道。”

顾婷婷也是在研制机载电子设备的,现在,张老师这么一说,顾婷婷就在旁边推测起来了:“前面的14,代表的就是14所,后面的7和1,我还真不知道。”

张老师笑了笑:“后面的7,代表的是天线口径是700毫米,后面的1,代表的是第一款。”

“这简直就是我们在机载雷达系统上的天字一号工程!”秦风感叹地说道,这可是一个零的突破啊,为了给己方的战机寻找雷达,屠老费了多少的力气,到处选型,当初和马可尼公司那么扯皮,还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啊。

而且,天线口径700毫米,能装进很多飞机去啊,己方的歼八,改型的歼七cp,甚至正在研制中的新歼,都可以用这种雷达啊。

“型号的总负责人,就是贲所长。”张老师说道:“我不负责别的,只负责这个天线的加工工艺。”

术业有专攻,在从事这个天线加工工艺研究之前,她负责过408远程警戒雷达和180精密跟踪雷达等产品的高频元件工艺工作,可以说,这个完全是对口的。

一款先进的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是有许多方面的技术需要克服的,这个前面的雷达天线,只是一部分,后面的处理机,也是相当关键的。

“那您知道咱们的集成电路发展的怎么样吗?”秦风问道。

虽然张老师仅仅搞这个天线,但是秦风当然知道,这款雷达想要研制成功,绝对不仅仅是天线的事,后面的电路更重要。

以前的雷达,都是模拟式的,现在的雷达,必须要是数字化的雷达才可以,过滤地面杂波,其实靠的就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快速地运算傅里叶变换来得到的,还有什么类似的ad、da转换电路等等,如果没有集成电路的支持,那就是空中楼阁。

国内的芯片,在后世是一个痛,但是,在最开始的时候,国内的芯片,发展的并不慢。

当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内只有少数几个有线电和无线电工厂,生产能力很低。后来,按照当时的政治局势,就开始向老大哥求援了,在第二届商务谈判的时候,就请求由苏联方面援建电子管、无线电元件和交换机生产厂。

但是呢,电子管和交换机很容易,电子元件却被拒绝了,苏联人说的很简单,苏联人自己的工厂都是民主德国帮着建起来的,要找,去找民主德国吧!

当然,苏联人这是一种推诿,他们自己也是有很多无线电技术专家的,别看苏联人崇尚电子管,但是在集成电路的生产上,并不落后。

国内和民主德国方面提出了请求,最后在他们的帮助下,建立了一批工厂,不过,电子元件,最终还是靠自己的技术人员建立起来的。

当年,在祖国建立之后,无数的技术人员开始了回归,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冲冲阻挡,带着他们的科学的大脑,带着他们的爱国热情回来了。

电子技术的发展并不晚,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刚刚发明了半导体点接触式晶体管,开启了半导体时代。而在祖国,1959年,在林兰英教授的带领下,仅比美国晚一年拉出了硅单晶,这是芯片的第一步。

同年,李志坚教授在清华大学拉出了高纯度多晶硅。1965年,国内第一块集成电路诞生。

哪怕是在十年动荡的时间内,国内的半导体建设也没有停止,尤其是1972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在永川半导体研究所诞生,实现了从中小集成电路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跨越。

而到了1975年,中科院109厂生产出中国第一块1024位动态随机存储器,这个说起来很绕口,简单来说,就是内存,电脑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的内存。这个成果尽管比美国、日本晚了四五年,但是比韩国要早四五年。

看看到了后世,韩国成了内存世界的老大,其实当年,他们比国内还要落后。

只不过,在进入八十年代之后,国外的集成电路飞速发展,国内却开始止步不前了,结果,把所有的芯片市场,都让给了国外。

当然,这是指民用芯片,而在军用芯片领域里,是绝对不可能求人的!

听到了秦风的问话,张老师说道:“这方面,我不太了解,不过听说,在机载雷达的电路设计上,大部分的电子零件,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

大部分的,都是自己生产的,那就是说,也有少部分不是了?

张老师笑了笑:“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先把它搞出来,至于性能的提高,要等到搞出来再说,先解决了有无,再解决性能的高低,听说,处理器方面,使用的是8086芯片。”

这种雷达,在国内是完全空白的,所以,现在就是要先搞出来,而己方国内的很多芯片,都是不能自产的,所以,使用国外的,也是可能的,不过,这使用8086芯片,听起来还是很让人惊讶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