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航空 > 第四百三十二章 机载雷达的研究

大国航空 第四百三十二章 机载雷达的研究

作者:华东之雄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4:31 来源:笔趣阁

在机载雷达的研制上,是分成两条腿走路的,一方面是传统的雷达厂,比如607所,算是三机部的下属研究所,专门就是搞雷达的,歼八上面的204,208雷达,就是他们在搞的。

但是,因为技术问题,一直无法突破,他们也无法向着更加先进的脉冲多普勒雷达进攻,一个简单的单脉冲雷达,就已经把他们难住了。

而在航空工业部无法突破的时候,他们也在向电子工业部求援了,14所本来是搞地面大型雷达的,被动员起来搞这种机载雷达了,毕竟,想要研发先进的战机,就必须要有先进的机载雷达才行,这个仅仅靠国外是靠不住的,还是要靠国内来自研啊。

让秦风没有想到的是,己方的动作也是很快的,现在,自己的妹妹,更是参加到了张老师的项目中来,研究其中很有难度的平板缝隙雷达天线?

虽然不是专业的,但是秦风是知道其中的难度的。

现在,204雷达还是最普通的抛物面天线雷达,就靠的是反射原理,把所有的雷达波汇聚到一点,发射出去,这种的效率相当低下,连百分之一的能量都没有转化成电磁波,全部都发射了。

抛物面雷达天线的整体剖面较高,体积较大。特别是当天线整体旋转扫描时,会大大占用机头空间,这样,扫描起来很困难,那么大的机头,只能装一个小的雷达天线,否则就不能转动了,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卡塞格伦天线就出现了。

卡塞格伦天线,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它在抛物面天线的前面,增加了一个副反射面,让磁控管发射出来的电磁波先经过一个初步优化,使之呈一个更为理想的分布,反射回主反射面,主反射面再将该整形后的球面波变成平面波,并使之辐射到自由空间中去。

这样就利用了磁控管的能量,提高天线口径效率,提高增益,大大降低了焦径比,降低天线整体的剖面,减小体积。

但是,前面增加的这个副反射面,会遮挡一部分电磁波,所以,工程师们又动脑筋,把整个天线转了一百八十度,将副反射面位置变为极化栅格抛物面,主面位置变为极化扭转板。

这就是倒置卡塞格伦天线,这种天线,一直被用到了现在。

哪怕是刚刚装备苏联的苏-27战机,用的也是这种天线,这几乎已经达到了抛物面天线的顶峰了。

而相对抛物面天线,还有一种更加适合的天线,就是平板阵列天线。

顾名思义,它的表面是一个平板的,在平板上,有着数十到数百,甚至成千上万个小单元天线按照一定规则,间距等,均匀布置在阵列面上。这样,单独一个天线单元可能性能不咋地,但是依靠天线阵面上众多的单元天线,协同工作,就能实现一个很高的增益,窄波束,甚至取得超低副瓣。

美国在这方面玩的最溜,在七十年代,美国的机载雷达,就已经开始全面向平板阵列天线过渡了,领先欧洲十几年。

平板阵列天线有好几种,其中最常用的,就是波导缝隙阵,在这个平板天线的波导表面开缝,让小缝隙成为一个天线,将电磁波辐射出去。这种天线的性能相当好,可以实现不错的能量辐射。

说起雷达来,总有人喜欢说米格25的雷达能够烧死兔子,但是能烧死兔子有什么用?那是微波炉,又不是雷达,米格25的雷达用超级大的变态功率,都没有得到一百公里的探测距离,但是看看雄猫战机,功率只有米格25雷达的几分之一,就实现了三百公里的探测距离,其中的平板缝隙天线,就是很重要的一环。

但是,这个很需要技术,连欧洲现在还没有搞定它的加工技术呢,至于苏联,历史上从未搞定过,所以后来干脆绕过去,直接搞相控阵雷达去了。

这个缝隙的加工,是最难的,因为这个缝隙的宽度,是在波长的数量级上的!

误差相当小,不能有任何的毛刺,而且不是一条,动辄就是几百条,上千条,宽度要一模一样,位置也要误差很小,稍稍的失误,出来的就会是废品!

可以说,这就是机载雷达研制者的一座珠穆朗玛峰。

现在,秦风听说己方在克服这个难关,顿时就露出了兴奋的表情来:“小雪,你能不能带我们去看看?”

“这个,你们和张老师都认识,当然可以去了。”秦雪说道:“不过,张老师她很忙,不一定能说几句话,我都是让师兄指点的,我也没怎么见过张老师。”

因为十年的耽误,己方和世界水平有了很大的差距,为了实现赶超,大家都是夜以继日啊!秦风看了看自己前面的顾婷婷,她也是忙碌了很久,现在虽然看起来轻松,但是回去之后,说不定又要忙得不可开交了。

吃过了饭,几个人走进了大学校园。

现在已经是暑假了,大学校园里面的人并不多,但是可以看到的人,都是来去匆匆,这里就是知识的海洋,这里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地勤奋进取着。

张老师带着一个小组,是在一座不起眼的小楼里的,而且,张老师不仅仅在这里带着研究小组,还在其他的地方,有好几个小组,一起研究,她经常来回跑。

爬山虎几乎爬满了整个小楼,外墙变得一片翠绿,甚至可以看到从墙壁上不断流下来的水,汇成了小溪。

小楼里面是闷热的,头顶的吊扇在忽悠忽悠地转动着,就在几个桌子拼起来的一个大平台上,许多高年级的学生都在跟着做实验,张老师在另一边的桌子上,不知道在写着什么。

“来,来,大家辛苦了,吃西瓜啊。”几个人走进来的时候,顾婷婷就将西瓜放在了桌子上,这些学生抬起头来,大部分都是戴着眼镜的,望着西瓜,都是不解的,谁啊,不认识啊。

“师兄们好,这是我的哥哥和嫂子,来看我的,听说大家很辛苦的,所以买了几个西瓜。”秦雪说道。

张老师没有回头:“大家吃去吧,吃完了接着研究,谢谢秦雪同学的亲戚啊。”

张老师说完了,好像才想起什么,猛地回头:“婷婷,秦风,是你们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