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航空 > 第四百三十四章 先解决有无

大国航空 第四百三十四章 先解决有无

作者:华东之雄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4:31 来源:笔趣阁

军用芯片,和民用芯片是不同的,别的不说,它至少要抗电磁脉冲,不能在复杂的干扰中失去作用,先以稳定为主。

当民用芯片动辄几ghz的主频的时候,军用芯片,就是几百兆而已,差着一个数量级呢。

军用的,够用就行了。

所以,秦风听说居然用了民用的8086处理器,就特别惊讶了,要知道,这种可是英特尔公司生产的一种民用处理器啊!

这种16位的处理器,曾经是相当火爆的一种,是很多电脑的必备,但是现在,处理器也开始向32位过度了,8086已经落伍了,很容易购买得到的,但是,将它用到机载雷达上,听起来还是有些不可思议啊。

毕竟,机载雷达需要的是浮点运算能力,这恰恰是民用cpu的弱点啊。

“先解决了有无。”张老师说道:“据说,国外最开始也是这么干的。”

这句话,含义太丰富了,秦风早就想到了什么,自己以前就提议过从第三方搞一台awg-9雷达过来,而这种雷达,就是早期型号,说不定用的就是民用的8086处理器呢?

8086,属于中央处理器,简称cpu,而到了后期,这种cpu又细分出来了三种,其中一种叫做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专注于处理数字信号,随着机载雷达的不断发展,现在还是使用普通的cpu,再后来,就是专门的dsp了,它的运算能力更加强大。

比如说现在,每秒百万次浮点处理的cpu是不可能的,而到了九十年代,就已经拥有每秒1000万次浮点处理的专用的dsp芯片了,这样让机载雷达有了很大的提升,比早期的什么awg-9,什么apg63,66,都要高一大截。

计算机的运算速率越快,就能越大量地进行傅里叶变换,提高雷达分辨率,提高从从杂波中过滤目标的能力。

这些,秦风都是清楚的,现在,张老师说的很简单,这是国内第一款雷达,先解决了有无再说,性能方面的,以后可以慢慢提高。

“咱们还是说点张老师熟悉的吧,咱们的这个天线,发展的如何了?”秦风问道。

他很关心,雷达是战机的眼睛啊,雷达的性能越高,战斗机的眼睛就越亮,以后的空战,没有雷达是不可能的。

“这个天线,咱们也是一直都在努力的。”张老师说道:“其实,咱们在50年代末的jl-2a中就研究过平板缝隙天线,因为当时加工能力不行,咱们采用的是地面雷达那种使用多根单独波导管焊接拼接到一个平面的天线。良品率太低,造价高昂,性能不稳定,就放弃了。”

这个原理不难,地面雷达早就开始用了,但是地面雷达大啊,很多都是米波雷达,精度上要求不高,但是载机的雷达就不同了。

解决不了加工的问题,一切就无从谈起。

“咱们为了这个工艺,想了很多办法。”张老师说道:“想要提高加工精度,必须要采用数控加工的方式,哪怕是加工时候用的夹具,也要采用高精度真空吸附和磁吸相结合的装夹方式。”

没有数控机床,是无法实现这种精度上的加工的,哪怕是在进入数控机床加工的时候,如何把这个薄薄的板子夹起来,也绝对是一个技术活儿。

现在才刚刚八十年代中期,国内的数控机床是相当少的,想要找到合适的加工机床是很难的,还好,成都就有一台,这也是张老师经常在这里的原因。

“还有,在装配上,以前打算用胶接工艺,但是这种工艺做出来的机械强度和导电性能都不能满足,所以,我们打算采用盐浴钎焊工艺。”张老师说道:“这个工艺,咱们国内有几个单位在用,但是满足不了我们的精度要求,所以,我带队,想要攻克这个难关,研究出来满足我们需要的焊接工艺。”

在以前的时候,秦风只是知道这种天线的大致形式,但是这种天线究竟怎么搞,谁都不知道,国内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想要从国外进口这种天线的加工工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看看斯贝就知道了,当初在进口的时候,说的是引进所有的专利,结果呢?具体操作起来,英国方面非得说还涉及到了第三方的专利,想要某些技术的话,还得再花钱。

这还是落后的斯贝发动机,如果是先进的技术,那对方的限制肯定就更大了。

己方可以得到整机,比如现在正在从鹰国商量歼七cp的航电,但是,要说得到加工技术,那就别做梦了。

关键的技术,不能靠等,也不能靠买,只能靠自研才行。

这是吃过多少次亏之后,终于总结出来的经验了。

“张老师,这里面还真专业。”秦风说道:“真希望我们能够尽快把这种雷达搞出来啊。”

“这个,等你以后有时间去南京的话,可以去我们14所看看。”张老师说道:“这个项目是咱们所的最重要的项目,大家都在努力呢,谁都希望可以尽快自己做出来啊。”

西瓜已经都吃完了,此时,就连其他的学生,也都围在了张老师的旁边,听着她的说话。

“雷达,是战机的眼睛,没有先进的雷达,战机就是个瞎子,现在咱们国内的歼八,就面临这样的局面,机体有了,但是没有雷达,我们作为雷达方面的科研工作者,就是要努力研究,为填补祖国的国防事业上的空白而奋斗,让咱们的1471雷达尽快搞出来,尽快实现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上零的突破,然后,在这款雷达上,咱们再继续进步,可以接着搞1472,1473,甚至是1491,不断地完善,最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就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为了祖国的航空事业,我们肩头的担子不管多重,也要不断地走下去!”

“张老师,您说的太好了。”秦雪说道:“我虽然才刚刚加入进来不久,也希望为咱们的项目贡献自己的力量!”

秦雪也被感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