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543章 再次变天(下)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第543章 再次变天(下)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2:05 来源:笔趣阁

张嫣带着朝廷官吏前来,带着退位诏书前来,小朝廷全都忙碌了起来,总管府却略显的安静了些,除了宦官宫女们忙做一团,准备各种物件回返京城,对于他们来说,重回曾经辉煌过之地是人生中最为荣耀之事,两宫娘娘和朱徽妍等女却并未将此当成太大事情,皇太子重立,重回京城是早晚事情,依然按部就班处理魏忠贤送来的各种信件。

刘卫海留下大将看守开原、铁岭,仅带着百十骑回辽阳暂为留守,小朝廷带着五千卒离开辽阳城三日,刘忠国、毛文龙、山海关留守邢烈等数十幼军大将纷纷聚在辽阳城,等待刘卫民、马林、师明等人拖拉着无数爬犁前来。

驸马府名下将领们并无他人所想那般,在面对早已确定了富贵面前失去了平常心,而是聚在辽阳城,等待刘卫民接下来的进一步打算。

十二月初七,数万牧民拖拉着无数简陋爬犁出现在了辽阳城外,与此同时,刘卫海也征募了数万老弱,准备在寒冬腊月运粮陕甘。

多年的兄弟,没有太多客套,相互拥抱、捶了下胸口,大笑入城饮酒。

总管府清净了许多,进进出出全是军将士卒,无数军中伙夫、帮厨士卒来来回回为每一桌宴席增添饭食,数百桌案碰杯声不断却并不显得吵杂,刘卫海桌身看了眼屋外,起身将饭桌中间的大肘子放到刘卫民面前。

“打小二哥就没看出来你小子有啥出息,整日跟个闷葫芦一般,谁又能想到咱家穷酸至此,竟然还能冒出这般英雄人物,奖励你的!”

“哈哈……”

刘卫海大笑,一桌人微笑不语,刘卫民举杯向众人示意,笑道:“英雄?自古英雄可没几个好下场的,没见三弟如今成了孤家寡人,媳妇孩子全跑了没影了么?”

“哈哈……”

众人一阵爆笑。

毛文龙忙起身为刘卫民斟满酒水,笑道:“也就大帅您了,换了在坐的任何一人,俺毛文龙敢肯定,没人还能安坐关外苦寒之地,早他娘地跑去京城了!”

众将相视苦笑叹息,毛文龙话语他们可不敢张口说了出来,心下却也知道确实如此,自古以来,有几人面对万里江山而不心动的?

刘卫民举杯看向众将,笑道:“皇帝也就这回事儿,虽拥有万里江山,却被牢牢锁于方寸之地,将来爝儿会不会指着俺鼻子大骂还不一定呢。”

“再说了,咱们个个都是爝儿的叔伯长辈,该有的富贵、权势一个不缺,而且还得了个自在,可比今后坐牢般的爝儿强了太多,帝王又有啥好稀罕的。”

众将一听,原本有些担忧的心也全都放了下来,虽都是粗鄙军武,却也不是一无所知的莽夫,都知道爝儿为帝意味着什么。

小朝廷代替北京城朝廷,几如改朝换代,如此之下,历代开国皇帝总是率先对军方功臣动手,餐桌上的大将们也不是没有一点担忧的。

刘卫民抬眼看向各人神色,笑道:“爝儿虽为帝王,咱丑话说在前头,爝儿终究还是喊俺一声‘爹爹’的,你们也还是爝儿的叔伯,爝儿登基,朝廷会拿出十个异姓王、二十个国公、百十个侯、伯册封,愿意继续留在大明朝本土的,为一道督、府守也好,前往海外美洲封国也罢,但有一条,该给的富贵给诸位兄弟,该守的规矩还得守着,不允许欺负爝儿和朝廷!”

众将,包括刘卫海全都站起了身来,按胸低头。

“末将(末将)谨遵大帅令!”

众人起身,刘卫民并未站起,他知道此时不再是兄弟,而是帝王、是大帅。

刘卫民微微点头,双手下压,示意屋内近百将勇坐下,见无人开口,全都如同军议之时腰杆挺立笔直,默默扯了下衣襟起身,一一看向众将,缓步走在众将中间。

“诸位兄弟都是生死十年的兄弟,都是本帅的亲人、家人,若说人人大公无私,没一点私心那是屁话,为异姓王也好,为公侯伯也罢,今后诸位兄弟无论在何处,本帅都会在万里外美洲与诸位册封之地,是真正的册封之地,可以子孙继承之地。”

“早先年,本帅曾在报纸上说过土地与人口之事,历年来远洋舰队也曾送人前往大明岛,前往美洲,但送去的人丁还是少了些,今日天下动荡,甚至有乱民抢掠、杀人,原因且不提,接下来诸位会被遣往九边各卫,领九边之卒往各道、府为守,辅助朝廷稳定天下。”

“凡贪官污吏,罪之!”

“凡杀人、劫掠者,罪之!”

“凡趁机夺民财、不法商贾,罪之!”

“凡不遵号令、触犯军律之将卒,罪之!”

“凡……”

……

“戴罪之人皆流放之!”

刘卫民缓步,众将挺立纹丝不动,眼中却精光直冒,他们知道刘卫民话语里是什么意思,这些“罪人”就是他们的奴仆,是领地未来的子民。

“动乱之下重典以平,诸位都是大明帝国忠勇军将,是军人中的典范,本帅话语你们应该明白,流放之罪人即是尔等之封地属民,但本帅不希望诸位使用阴暗手段污垢良善百姓,不希望诸位触法成为大功之下的罪民,不希望荣华富贵前,一脚迈入深渊!希望诸位与本帅一同享受本该享受的尊荣,子孙皆荣!”

“唰!”

近百将勇齐齐起身。

“末将(末将)谨遵大帅训喻!”

一一看向所有人,刘卫民再次双手下压。

“坐!”

“轰!”

众将齐齐坐下,刘卫民神色缓和了许多,驸马府名下军将远比九边卫所、京营十二营受到的约束要多的多,军中监军自总旗至统帅,一级一级都有监军参谋,军中设立参谋部定训练、掌军法、监督,另有书记处记录军议各将言语,有军中各种条例、规章制度约束,军卒所用饷银皆由卫民钱庄出纳,他也不相信这些将领有能力反叛和不遵号令,但此时不同于以往,这些人会各自带着些“家将”们前往关内各卫所,准备接手九边军卒前往各道府镇守,一些好谷子掺入烂芝麻中,若不提前暴晒三日敲打敲打,还真不好说是他们将烂了的军卒往好里带,还是被感染了霉点、烂点。

刘卫民的态度很明确,关内卫所军将们并不被他信任,跟随自己的将领们会成为大明朝未来的新贵,态度明确,该给的利益提前言明,打消各自心下小心思,宴会上的气氛也轻松了许多。

说是亲自为媳妇刘英儿担任后勤辎重官,但还是让师明带着近七万人拖拉着无数爬犁、马车前往美岱召、八白室,自己则留守辽阳,一面调派更多粮食入陕甘,一面则安排军中将领的调度。

余丛升没有离开登莱,而是遣了些余家子侄前来辽阳听命,刘卫山领山海关万人,寒冬腊月前往美岱召与刘英儿汇合,授四星大元帅、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授节、持天子剑暂掌北地诸军。

刘卫海领幼军一万,出山海关南下南京,授四星大元帅、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授节、持天子剑暂掌南地诸军。

刘忠国领兵五千入京,授兵部侍郎、佥都御史、两星元帅,暂为京营十二营总督,以稳北直隶各府县。

毛文龙领所部八千往四川成都,授兵部侍郎、佥都御史、三星元帅,暂为西南四川、云贵总督,为朵甘思宣慰司、乌思藏宣慰司都护。

邢烈领兵八千,合蓟镇、宣府、刘部共计兵三万五千,授兵部侍郎、佥都御史、三星元帅,暂为西疆安西都护元帅。

大将魏延山……

大将赵锐……

……

军中大将、监军相继领关外各军卒四散分入大明朝各地,刘卫民仅留五千人在关外,又征调了三千女真人为卒,短短两个月间,原本关外十数万军卒被散了一空,要么遣往美岱召、八白室平陕甘、山西民乱,要么前往各地收拢各地卫所消除动乱下的不良影响,自山海关至极北之地,除了一些老弱留守各卫所外,剩下的就只有八千卒,刘卫民亲身坐镇沈辽,草原林丹汗却将开原、铁岭五千骑抽调北上。

京城动荡,江北无论如何动乱,朝廷上占据大多数的江南官吏们也不会感受到丝毫疼痛,但江南各府县打砸围攻、抢掠他们的家资家财,当各地都成了无政府动荡情形后,朝廷各大大小小官吏们恐慌,一致要求朱由检退位,恳请小太子登基为帝平息动荡。

朱由检被锁于信王府,刘家寨魏忠贤以御马监八千卒和近万净军第一时间内制住京营十二营,一日砍杀数百、关押近三千暴徒、乱兵,京城逐渐平静了下来。小朝廷入京后,朝廷原有五品之上官吏几乎被罢去了个干净,入监牢的就有三百余人,底层任事经验丰富的官吏得以提拔,尽管官吏被罢、入牢数百,却并未引起太大的动荡。

刑部尚书方逢年、顺天府文震孟亲自坐堂断案,京城动荡,打砸、偷盗、抢掠、欺辱妇孺不法者颇多,司礼监小宦官再一次跑遍全城宣传,前往顺天府衙状告者无数,方逢年与天启二年状元郎文震孟亲身坐堂,两人断案甚速,稍有不法立即判决,一日可断百十人,有不满者上奏垂帘东西两宫,无论两宫,或是内阁,对此上奏弹劾皆不予受理。

新朝之上大半为年轻官吏,提拔之吏多是三甲同进士,多是千步廊各官署底层超过十年且无过失之吏,底层之吏得以极大的提拔,或充于各衙中坚要职,或遣各道府州县为要职,动荡之下无作为地方官吏,无论何种理由一律罢职不用,或京城遣人空降,或由底层直接提拔就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