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410章 太平日子好啊~【第二章】

三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山东却发现蝗虫大量增多,也庆幸衮州发现较早,在刘家寨几十上百万两花费下,山东并未因此发生了蝗虫灾。

一斤蝗虫兑换一斤盐巴,无论是否因侵占了其余纲商地盘满意与否,数十万石盐巴花费出去,几十万石干巴巴蝗虫也堆在库里,看着这么多虫子,朱徽妍竟有些头皮发麻感,更对此一筹莫展,不知该用来做什么。

管事老何陪着公主一一查看库里的蝗虫,一名寨里半大小子急匆匆走到他身边低声说了几句就被摆手挥退,弓着身子低声说道:“公主,师明公公来了寨子求见。”

听到师明来了寨子,心下微微一叹,却问道:“老何,你认为这些虫子当如何处理?”

老何叹气一声,说道:“小旗大人走的太过匆忙,并未言及蝗虫处置之事,一斤盐巴兑换一斤蝗虫,数倍粮食之价,若……若喂食牲畜就太……太浪费了啊!”

朱徽妍微微点头,沉默了片刻,叹气丢掉手里早已死去的虫子,说道:“先库存起来,仓库里要定期加些炭石烘烤,莫要受潮坏了。”

老何忙点头道:“还请公主放心,库里有稳重专人看守,绝不会坏了库里的粮食。”

刘家寨粮储库房占地五十亩,站在外面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只是一个个房子,但是内里却是一个个巨大的铁皮储罐,每一个储罐就有万斤,五十亩的巨大庭院,仅储存罐就有五千之多,只是有许多储罐并无粮食。

巨大如同一座新城的刘家寨已经封闭了外围城墙,一号寨除了办公和粮储外,并无其他作坊,也顺理成章成了城主府之地。

一一检查了各个粮储房舍后,朱徽才来到门房处领着儿子离开刘家寨粮仓之地。

城主府并不怎么奢华,院子稍大些,屋舍稍多些,与一般四合院没太大区别,要一定说区别,就是树木稍多些,也较为阴凉些。

见如同栅栏铁门外停着马车,师明忙站起身子迎了上前。

一身素白劲装打扮的刘英儿停稳了马车,搀扶着朱徽妍下了马车,又将沉重了不少的刘大少抱了下来,这才与一般护卫一般站在朱徽妍身后。

“老奴见过公主!”

师明不知多少次来见公主,很懂驸马府的规矩,所带之人早已赶的远远,见他弓着身子行礼,朱徽妍却微笑点头。

“公公怎么不在厅里等候,外面虽有些树荫却也甚是炎热。”

“老奴就是个贱命,就是担心饶了公主清净。”

说着,师明忙从怀里拿出一封信件。

“驸马爷送来八百里加急奏折,顺便给了公主捎带了封家书,陛下让老奴给公主送了过来。”

朱徽妍一愣,伸手接过信件,翻看了一眼,手指感受着信件厚度,儿子伸着小手抓过信件玩耍。

“驸马又在大同惹了事端,让皇兄为难了吧?”

师明跟在一侧,弓着身子说道:“几个蟊贼捋了驸马爷虎威,有数万大军在,公主无需太过担忧。”

朱徽妍一愣,低头看了眼儿子手中信件,眼中担忧一闪而过。

“一封信件当不得公公亲自前来,皇兄不会还有别的事情吧?”

师明一阵犹豫,心下微微叹息。

“年景一年不如一年,两万新军即将前往九边之镇,银钱还罢,暂时内外库里还有些,就是……刘家寨可否出售些低价之粮与军中?”

朱徽妍微微沉默,点头说道:“两万新军,寨子里可以平价出售给朝廷二十万石。”

师明心下顿时一松,笑道:“还是公主仁义,老奴这就不打扰了公主。”

师明抱拳,朱徽妍只是微微点头,牵着儿子小手走在绿茵小道,儿子手里还捏着一封未曾打开的信件。

夏粮刚刚收获,按理说此时是粮价最低之时,但今岁的天气太过诡异、干旱,粮食减产造成了百姓恐慌,再加上粮商的囤积,粮价并未因夏收而大幅度降低,反而徘徊在十文钱一斤的高价位上。

十文钱一斤粮,三倍与正常粮价,两万军卒仅吃粮就要二十万两银钱,这对朝廷是个极大的负担,而师明嘴里低价粮是指粮庄收购百姓的低价粮,刘家寨的粮食来源一个是自身皇庄、王庄,另外就是民间散户和南洋走海运、河运运送过来的粮食。

短短几年,刘家寨垄断了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粮食,粮商以为刘家寨会大幅度降低粮价,甚至朝臣和皇帝都认为如此,结果刘家寨垄断了粮食后,为了让以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增收,收购粮食时刻意抬高价格,粮价却一涨再涨,粮商们并未因此而损失了钱财,反而因粮价不断上涨而大赚了一笔,朝廷却因此花费颇多。

朱徽妍默默坐在树荫下长条椅登上,儿子无忧无虑跑来跑去,看着儿子灿烂无邪,心下一阵无奈一叹,低头看向手里的信件,信件封口很好,却知道信件已经不是原封不动的信件了。

……

眉头随着目光不时紧皱、松弛,最后只是平淡微闭双目。

“英儿,去给二哥送封信,就说送来两百女真亲卫。”

刘英儿一愣,说道:“小旗大人不会真的出了意外吧?”

朱徽妍微微叹息,将手里信件送到她手里,叹气道:“相公可能把鞑靼逼迫的太紧了,竟然出了十万两银子。”

刘英儿没有想象中的愤怒,反而脸上更加阴沉。

“公主,此事没这么简单,一群蟊贼还无法让大同数万军卒乱到了无法救援代王府的地步。”

“自然是如此,但也只能如此,此时大同乱不得啊~”

“公主,小旗大人……好像……吕梁山有相熟之人吧?”刘英儿皱眉沉思。

朱徽妍沉默看着不远处的儿子,微微点头。

“当年萨尔浒战败,有些陕甘逃兵自辽东、鞑靼边缘之地逃回了山西,当年大哥、二哥让一些人随着去了山西,后来被河南巡抚在潼关堵住了道路,陕甘逃卒无法返回家乡,就留在了吕梁山为匪,相公的一些老卒也就留在了那里,至于为何……相公没有说。”

“还有……就是相公当年自昭狱死牢救下了不少萨尔浒逃将,有一些没能留在幼军,马总兵就是其一,还有些归返了家乡为民,还有则……算了,这事儿就当没发生过,让相公自己处置吧。”

看着儿子蹲在地上捉弄蚂蚁,也不知是该忧愁还是该庆幸,也只能小心守着一家老小。

在刘家寨答应了二十万粮食后,魏忠贤唯恐宁德驸马府变卦,第一时间令人运走库中粮食,而支付给的银钱却不是龙票,而是黑不溜秋的十万两劣质银,刘家三老祖大怒,公主态度却颇为怪异,竟然捏着鼻子认了下来,仅此一笔买卖就让刘家寨亏了两万多两银钱。

方从哲好像发现了些许诡异,原本该让童仲揆、戚国昌领两万新军北上九边宣府、大同、榆林、延四镇,结果朝臣们极力反对,最后两万新军被王在晋、朱纯臣为将、信王朱由检任监军率先领军北上了宣府三卫。

朝廷诡异的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三千神机营连同两万新军北上,孙承宗也返回了山海关,三万辽东军聚集在广宁卫,一副随时要杀出关隘姿态,引起辽河套鞑靼朵颜三卫诸多小部恐慌,数十小部聚起八千骑抗议。

皇帝正式罢去大同巡抚张宗衡、总兵张鸿功、姜、张应昌四人,随着朝廷宦官在众将前一番宣读圣旨后,马林也正式暂代大同行都司都指挥使,暂时成了大同镇总兵,其余者各有赏赐晋升,也同意了猛如虎、朱鼐镜两人的任命,一切显得是如此的理所当然。

只是看着手中一片纸张,刘卫民一个人躺在书房桌椅上许久……

两万幼军在大同停留了小半月,在房门打开的那一刻,笑容依旧,徐娇却莫名有些担忧……

狭小的地窖微微凸起一个土堆,淡淡臭气让人皱眉,蹲坐着的三人无一人开口,悬挂在头顶铜铃微微轻响,梁老头微微动了动眼珠,证明着自己还依然活着。

“咯咯……”

头顶微微轻响,第一缕略带寒冷气息闯入,苍白脏污的脸有了一丝生动。

“小姐。”

阳光映照的大光头让人眼睛微眯,斗笠女想要挺身站起,双腿仿佛已经不是自己的,生生摔倒在梁老头身上。

“太久没活动。”

邢七正要跳入地窖,矮胖女已经跳了进来。

“大师姐……”

“外面如何了。”

矮胖女轻轻将她双腿展开,一边低头揉捏,一边轻声说道:“刘驸马……”

“狗……贼!”

低沉压抑嘶吼让矮胖女吓一跳,矮胖女心有不满,斗笠女却微微摇头。

“外面究竟如何了?”

“刘……他已经于昨日出了杀虎口,城内也放开了戒严,人熊在第三日就被人砍了脑袋,听说是他手下一人斩杀的,龙王在逃回榆林时,遭到近百蒙面骑围杀,但人已安全逃脱,暂时还不清楚具体情况如何。”

“其他的呢。”

“其他的……大同巡抚和三个总兵被罢了职,大同军卒已经发放了军饷,军心已稳,想……想要再来一次……已经不可能了。”

矮胖女看了眼瞪过来的童子,低声说着半个月里发生的点点滴滴,梁老头眼睛却盯向光头的邢七。

“小子,五香豆还有没?”

……

“三十文一碟。”

“哼!”

邢七又冷哼一声。

“童叟无欺!”

……

“太平日子好啊~”

“还能吃上五香豆……”

梁老头无奈感慨,扶着墙壁站起身来,又重重咳嗽两声,看向一动不动的童子,看向微微隆起的土包,微微叹气一声。

“世人皆知刘驸马骁勇,却不知他还如此善射,整日过着刀头舔血日子,想杀人时被人反杀,就他娘地认命,再说……事前老头子就提醒过你们,自己选的路,不能走,跪着走也得走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