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411章 北上出关【第三章,晚了点,还请谅解。】

梁老头话语很是冷漠,童子双眼泛红,如同嗜血凶兽……

“大师姐,吕梁山待不下去了,咱们要去哪里啊?”矮胖女子突然开口。

“吕梁山怎么了?”

童子丢下梁老头不问,转头看向矮胖女,斗笠女、邢七、梁老头却一阵沉默,许久后梁老头才无奈摇头。

“事前就警告过你们,刘驸马来了山西就让他老老实实出关打鞑靼,你们偏是不听,但凡让他察觉到了你们,你们还怎么可能在山里安稳了?”

“唉……”

梁老头一声无奈苦笑。

“吕梁山待不下去,也只有去积石山了,那里或许还能躲藏些时间。”

“积石山?”

童子一阵错愕,斗笠女却微微点头。

“路途虽遥远,却也只有那里可以躲藏了。”

众人一阵沉默,积石山、吕梁山相距甚远,一个在山西境内,一个在陕甘,两者相距千百里,也是千百年来最是易于藏匪之地,只不过此地之人多为土人之地。

一听说要去积石山,童子立即不满,愤恨站起身来。

“老子哪里都不去,老子死也死在吕梁山,了不起老子就去鞑靼草原!”

斗笠女一阵沉默,梁老头却不屑冷哼。

“跑?跑鞑靼那里?鞑靼自个还能保住自个就不错了,别以为鞑靼人多,人多有个屁用,你见过五十来艘船有三千门炮吗?”

“反正老子不去积石山,老子就不信了,那狗贼还能一寸一寸的搜山?”童子冷哼一声。

斗笠女一阵沉默,说道:“先等些日吧,若实在无法再去积石山,先回寨子再说。”

官兵上山剿匪是极为得力不讨好的事情,也不情愿去剿匪,但斗笠女、梁老头知道,整个山西官吏今后定会不遗余力上山剿匪。

邢七和矮胖女并未参与那夜之事,两人甚至在城内起火时,与一些百姓一同提着木桶救火,有人担保,又花费了些银钱打发官兵,藏在地窖中的斗笠女有他们沿着孔洞送递吃食,这才硬生生撑过了小半月时间。

一群匪人,人不过数百,如此之人还无法让刘卫民投入更多精力去关注,抓住的一律砍了脑袋也就是了。

黄河自河套草原(东套)南下山西,有一条河流转而向东,几与大同长城平行,此河名兔毛川,意为过了这条河就是“兔”们的地盘了。

“兔”是大明人的音译“图”,也就有了许多“兔”来。早先年,大同长城外,在单于城设云川卫、河套君子津妥妥口设东胜卫、赤儿山之南兔毛川之北岸设镇虏卫、九龙沟之南兔毛川之北岸设玉林卫。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在黄河北上过程中逐渐平缓,冲积成大片大片水草丰盛之地,而西、东两套正是被鞑靼右翼鄂尔多斯(八白室)、土默特两部占据。

鞑靼草原被长城以北,东西走向的狼山(狼居胥山)、阴山、大青山一分为二,黄河几字形顶端即是狼山、阴山、大青山,故而云川卫、东胜卫、镇虏卫三卫则是堵住东北鞑靼过河冲入河套的前沿阵地,大同镇又可以就近支持,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失去了此三卫就意味着失去了河套的控制。

在幼军得到军令前来大同时,就已经考虑到了寒冷带来的侵害,出了杀虎口,天上又飘下了小雪,杀虎口就是自平行于长城兔毛川转道流入长城的入口处,而河面上已经成了可以车马通行之地。

出杀虎口有两条道路选择,一者是直接北上,直接杀向大板城,此条道路皆是山道险阻之地,另外一条则沿着兔毛川向西,走原玉林卫、镇虏卫,转折向北杀入大板城。

根据大同府所藏地图所示,一群将领全成了雪人围在一起,王凯指着地图说道:“若直接走第一条道路,虽探子尚未传回消息,末将以为,九龙沟就应该是鞑靼与我军交战之地,第二条道路已经探明,鞑靼一共有三万人在赤儿山,他们显然并不想与我军正面对战,想依托山岭与我军厮杀,末将以为当选择这一条路。”

“此条道路虽远了些,但路途易于通行,咱们的辎重车辆也可以顺利通行。”

董大礼点头赞同道:“王将军所言不错,但我军也还是要另遣一军夺下此处,以防鞑靼夺了我军退路。”

众将一阵点头,刘卫民仔细看了一遍,军将考虑的并无不妥,抬头看向伸头的卢象升、孙传庭、猛如虎三人,不由笑道:“这一难行之路就交给三位,伯雅性子较稳重,此次你为主将,建斗、如虎为副,本督与你们五千卒,门下监为监军。”

孙传庭、卢象升、猛如虎三人一愣,哪里会想到他们为一路大军,忙抱拳领命。

“末将领命!”

刘卫民一笑,看向董大礼、马胜笑道:“你们两位为监军,调本部军卒补足猛如虎蒙骑五千之数,若他们未做好,可以随时接手其军。”

董大礼、马胜忙抱拳。

“末将领命!”

王凯摸了摸下巴,看向孙传庭、卢象升、猛如虎三人,不由笑道:“三位可莫要辜负了大帅的看重,此条道路难行,此战是你们第一战,不许燥进,须稳扎稳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堵住鞑靼,不让鞑靼夺了我军后路,你们就是有功。”

“我等谨记王将军教诲!”

看着三人严肃认真表情,众将一阵点头,幼军前来将领都是宿将,在幼军待了好几年也早已熟悉了军中严厉规矩,对三人的态度也很是满意。

由杀虎口直接北上,一路上都是些道路难行山岭,军卒多了也没多大用处,五千军卒足以保证他们的安危,又有军中宿将任监军照看,众将也就没了多少担忧得了。

休整了一夜,大军分出五千卒,由孙传庭领军兵入山谷,而刘卫民则亲领万五军卒、三千拖运辎重兵沿河转而向西。

两万明军自背后杀来,卜失兔大惊,强迫各板城、部族出兵五万,赤儿山三万,余者两万居于九龙沟,与大青山的孙世义、杜善礼厮杀了一个月,卜失兔愈发觉得兵力不足,右翼三部不断增兵,还是觉得不足以用,又向林丹汗求援,而林丹汗考虑后,竟然亲领一万骑前来增援。

林丹汗没来的时候,卜失兔心下不安,等到援兵来了后,卜失兔就开始肠子都悔青了。

父亲早死,林丹汗年幼登位时根本就没几个人愿意臣服,除了本部外,左翼兀良哈、咯尔咯两部都阴奉阳违,更别提右翼三部了。

俺答汗分左右两翼六个万户,右翼以陕甘沿着长城横列排到北京城之北,至山海关止,左翼与右翼则是以东西走向,横列鞑靼草原的狼山、阴山、大青山为界,南面是右翼三部牧草地,北面则是左翼三部牧马之处。

左翼三部汗部察罕尔部居于大兴安岭两侧,共有八个部族,山阳(山南)有阿剌处、敖汉、乃蛮、兀鲁四部,山阴(山北)有浩齐特、乌珠穆沁、苏尼特、克什旦四部。

兀良哈,即乌梁海,有唐努兀良哈、阿尔泰兀良哈、朵颜三卫,其北则是咯尔咯部,其下有有内外之别,外咯尔咯有土谢图汗部、札萨克图部、车臣汗等强部,内咯尔咯有巴林、札鲁特、翁吉剌(色本)、巴岳特(伯腰)、乌济叶特(兀者)等部。

鞑靼诸部所属不能说就一定一成不变,自北元鞑靼退回草原后,内斗尤为激烈,今日这个归属于他,明日可能就跑到了那个部族名下,相互吞并之事时有发生,而兀良哈三卫,即朵颜三卫实际上是左翼三部名下各自分出的部族,朵颜三卫成分颇为复杂。

鞑靼大致就是些,但是还有其他的,比如瓦剌准葛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部,还有阿鲁特科尔沁、乌喇特、巴尔虎、茂明安等阿鲁特四部,还有嫩江科尔沁、扎赉特、郭尔罗斯(火鲁刺思部)、南杜尔伯特等嫩江科尔沁小部。

阿鲁科尔沁是老牌鞑靼贵族部落,多与外咯尔咯一般,偏居北方,嫩江科尔沁多是迁入部族,或是分离出来的,或是撤离中原时杂七杂八人员,但不管如何,两者都是左翼三部名下之族,相比嫩江科尔沁,阿鲁科尔沁更为忠诚黄金家族。

林丹汗十岁登基,除了统领的本部八个鄂托克外,根本就没人愿意理会他,但随着年岁增长,野心也随之增长,与他的先辈们一般,想要取得鞑靼人的认可,就必须在大明身上赚取足够的军功和威望。

万历四十年,趁着建州老贼侵入海西乌拉、辉发、哈达、叶赫扈伦四部(海西女真四部)时,林丹汗率兵侵入辽东。万历四十三年,林丹汗领数万鞑靼自广宁三次强攻大明卫所。直至万历四十五年,林丹汗归还被掠数千明人百姓,双方市易才算暂时缓和下来。

萨尔浒之前,朝廷遣使想要与林丹汗一同攻打建州贼赫图阿拉,结果林丹汗并未面见明使。之后,萨尔浒明军战败,沈辽丢失后,面对建州贼不断攻打侵入,左翼三部及前沿的朵颜三卫承受了巨大压力,不仅损兵折将,连大将都被建州老贼捉了去,名下小部更是叛逃了不少,恼怒之下的林丹汗用大军强压着朵颜三卫臣服,结果逃跑的族中更多了。

刘卫民不断挤压沈辽建州贼,生死危机之下,建州贼更加快了攻打和吞并鞑靼左翼三部小族,甭管年龄大小,能结为亲家的,建州老贼一律用女人结亲,或是迎娶对方的女人。建州贼越是如此,林丹汗心下越是危机深重,打又打不过,只能拼命与建州贼争抢朵颜三卫小族,看谁吞的快、吃的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