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288章 简洁易懂之文字尔【三章,第一章】

一连数日整理账册,看着颇为混乱的账册,刘大驸马很是不满,不仅沈允、杨柳儿及一干江南掌柜被他扔去皇家学堂,就是捏着鼻子成了兄弟的宦官兄弟,幼军监军刘卫忠、宁德驸马府管家刘卫贞、钱庄大掌柜刘卫雅、御马监管事刘卫辅、酒楼管事孙礼徽、刘家寨一帮老头管事们,全都被他扔去皇家学堂,让小媳妇朱徽妍、小姨子朱徽婧、朱徽,以及刘英儿四儿小丫头狂轰滥炸,与一帮司礼监小宦官强化学习数学。

皇家学堂里面的小宦官先生们,早已越过了这些简单数字、简单加减乘除的阶段,之所以还让他们进行学习,主要还是一种学习气氛,以及让这些小宦官们一对一帮助学习。

沈允、杨柳儿以及一帮掌柜还勉勉强强听得懂,刘家寨一帮老人们却极为困难,这些老人们一者年纪较大,二者他们根本就不懂识字,对于刘家寨老三混账小子强制他们前来就学,一帮老人们极为不满。

道理讲不通,那就只能用军法强制要求,刘家寨本身就是军户,用起军法比讲道理更加好使。

四个小丫头轮流轰炸,他则在府邸整理钱庄账册,一边整理,一边按照后世财物做着报表,准备一些实例作为教案。

朝廷上的事情他是一概不管不问,虽不管不问,却也不是不知道朝堂上发生的事情,二十四县童生官吏挑战了大明正常吏治,他知道朝廷官员们必然心怀不满,事实也正是如此,先是一些无关紧要小吏上奏,以为衮州二十四县童生只能算是应急,不能作为常制,亦不能坏了吏治、祖制。

皇帝并未理会,全将奏折留中不发,随后高攀龙一干御史上奏,皇帝依然留中不发。

朝廷的事儿闹腾了十余日,他则一心整理账册,烧制玻璃,尝试烧制水泥,铸造钱币,安排人手送粮衮州……甚至还建了间自己的实验室,更是想着为幼军换了军装。

朝廷的事情他不管不问,但其间户部欲要与山西商贾整一个钱庄,却引起了他的注意,但注意也就那么一两日,也就被刘家寨老人们不满转移了注意力。

整理了小半月,原本足有两大木箱的账册,也成了五百页纸张的两本账册,当然了,五百张页的纸张也只是些流水账,另外还有几本汇总账册,以及几张报表。

小半月没理会朝廷,一心只忙着自己事情,小媳妇和两个小姨子却比他还要忙碌劳累,授完课还要抄写流水账到半夜。

时间已经到了十二月,他也未注意今日是个什么日子,一大早就拉着马车进入皇宫,准备今日正式为一帮管事们讲解财物该如何记录,又该如何制作报表,在他看来,只需一日就可以讲完,甚至根本不需要一日,但他也知道,从未接触过这些事情之人,想要骤然接受、理解、运用却需要更多时间。

刚刚进入了皇宫,就见到小喜儿在西华门处四处张望,见到是这小丫头,忙跳下马车。

“小喜儿,你不会小半月都在这里等本驸马爷吧?”

小喜儿却连连点着小脑袋。

“嗯嗯,喜儿一直等着驸马爷呢!”

刘卫民顿时一乐,从怀里掏出些奶糖来,笑道:“奶糖很好吃,但也莫要多吃,会坏牙的。”

小喜儿也不与他客气,忙将俩小口袋装了个满满,奶声奶气道:“喜儿才不怕呢,吃了糖漱口就不会坏了牙的!”

“驸马爷,喜儿可不可以也去学堂啊?喜儿不喜欢张公公,都打喜儿好几次了!”

刘卫民一愣,又捏着她小脸,笑道:“不会是想着出宫玩吧?行,本驸马答应了,一会接七妹、八妹回来时,本驸马与皇奶奶说上一说。”

小丫头好玩,有郑贵妃在那摆着,再加上小丫头与他相善,宫内还真没几个人敢明目张胆欺负她,也不怎么相信司礼监的张教喻敢无缘由打她手心。

知晓这小丫头喜欢跑去仁寿宫,跟着俩小姨子也玩闹学了点,对她想要去学堂也是满口答应。

将小丫头抱上马车,直到临近慈宁宫才将她放下,自己拉着马车自顾自前往仁寿宫,只是他忘了今日是个什么日子,十二月初一,正是大朝之日。

拉着马车,看到乾清门外雪地上站着的官吏,心下就是一阵咯噔,他可是怕了大朝之日,心下不住嘀咕,想着啥都没看见,自顾自拖着马车离开。

心想则事难成,好的不来,坏的硬是往身上凑,心想着啥都没看见,可师明拦在马前,总不能让马儿踩死这混账吧?

“我说师明,你就不能让本驸马安安稳稳的接七妹、八妹去学堂上学吗?”

师明却一脸苦笑,抱拳弓腰道:“驸马爷,您可是冤枉了老奴啊,老奴哪敢轻易拦着驸马爷马车,这不是陛下见了驸马爷么?”

刘卫民看向一干大臣们看过来,心下一叹。

“得嘞,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刘卫民也不在意马儿是不是拉着马车跑了,跳下马车,先是整理了下青灰色曳撒,按了按腰间天子剑,昂首挺胸大步走向高高在上的御座。

“臣,幼军指挥使,见过陛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请起,朕唤爱卿上殿,皆因诸位诸臣看不懂爱卿所书之表格,还请爱卿亲自向朕,向众臣解说。”

刘卫民礼拜后,刚站起身来,听了大舅哥话语就是一愣,怎么感觉大舅哥心下有些怒火。

他也没有细细揣摩,稍微想了下,说道:“启禀陛下,臣之表格只是以二十四县所述重新制作,臣以为,陛下日理万机,所虑之事颇多,故而奏折不宜所言之事杂言过多,越是简单易懂越佳,故而才重新弄了张报表,陛下亦可一目了然。”

“臣之纸张颇小,纵是臣指着纸张解释,诸位大臣们也是不清不楚,臣请奏陛下,臣需一木板,如此才可解释清楚。”

朱由校微微点头,看向一脸病态嫣红的叶向高。

“准!”

师明忙低声与一小宦官低声交待一句,朱由校又将摆在手边的木盒交到师明手中,师明忙又送到刘卫民手中。

木板未有一盏茶功夫就送了过来,看着木板还算平整、宽大,众臣只见刘大驸马自衣袖中拿出一方小木盒,见他拿出一条状白色之物,蹲在地上开始在木板上写写画画起来,众臣相视,脸色却甚是阴沉。

刘卫民也不理会他人如何作想,若说二十四县童生们的报告都是些文字,而他的报表则更加直观。

纸张上的表格纵列的是二十四个县名称,横列则是各县开垦田地总数目、士绅所占免纳粮税田地数目、官衙自留田地养吏数目、男女人丁(0~15,15~60,60之上)数目、毁坏屋舍数目,三月来修建民房数目、组织民众秋种田亩数目、尚还有多少百姓无屋舍可居之数,以及安排了多少无房屋百姓住进官府、百姓家中之数……数目一清二楚,更是有受灾前数据与之对应。

但木板大小有限,他也不可能一一都将二十四县书写上去,也只是写了五个县,只要能让人听明白就够了。

三盏茶时间很快过去,所有大臣只是冷着脸,看着他在木板上写写画画。刘卫民站起身来,招手唤过两名宦官。

“诸位大人请看,当然了……刘某的字迹是差了些。”

刘卫民打趣了一句,见一帮文臣们皆冷着脸,他的面色也冷淡起来。

“纵列是衮州各县的名称,想来诸位大人也能一目了然,横列各位也应能看的明白,若连这些都看不明白,刘某就有理由怀疑诸位的聪慧,有理由怀疑诸位大人是否还有资格留在朝堂上。”

刘卫民指着表格内填写的数据,说道:“这些数字源自西域,叫阿拉伯数字,只所以使用这种数字,是为了更加直观,更为易于计算,让人一见便知大小……”

“刘驸马,难道我汉家文字就不够直观?非要用西夷文字?”**星一脸冷淡质问。

刘卫民眉头微微抬起,说道:“文字存在的意义是传承,传承先祖的技艺,传承先祖遗留下来的智慧,但文字始终都在不断衍化,都在不断增加,就是为了可以让人更加直观,更加让人易于明白所书写的内容,知晓他人想要表达的含义。”

“我汉家文字起于象形,起于会意,书写出山川,我等就知山岭起伏、川流不息,书写日月,我等就知日月之形态,故而我汉家文字最为直观易懂,一见之下就知其意!”

刘卫民看着一干文臣微微点头,不冷不淡说道:“文字是为了传承,传承文化,越是易于直观易懂,越是可让更多百姓学习掌握,流传也愈加广泛,掌文之民愈多,识礼知义之民愈多,国之根基愈稳!”

“当何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刘某以为,简洁易懂之文字尔!”

说着,刘卫民转身在木板上刷刷写了个“陆柒仟捌佰肆拾伍”几个字,又指着“67845”数字。

“诸位大人,刘某想问问诸位,哪一个更为简洁易懂,哪一个更为让人一目了然?”

“一小儿学习、书写‘陆柒仟捌佰肆拾伍’九个字,需要多久,学会书写五个阿拉伯数字又需要多久?”

“藤县有田756284亩,免税之田346982亩,纳税田409302亩,今耕种305347亩,还剩……103955亩田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