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287章 自以为……【第三章奉上】

皇帝大舅哥第一次将要做父亲,难免会有些不知所措,童年的阴影也让他想要做一个好父亲,刘卫民不知道他是不是只是一时间的心血来潮。

没人知道后来会是怎样的结局,也为了确保张裕妃肚里孩子的安全,不顾张嫣的喜悦与否,与大舅哥勾肩搭背憧憬着未来美好生活,子孙满堂情景。

最后魏忠贤还是隐晦提出了客巴巴住宿问题,希望他可以说服郑贵妃,让客巴巴居住在慈宁宫,对此想也未想答应了下来,当然了,他也在回府时,转道去了趟慈宁宫,又被郑贵妃教训了一通。

一连三日,刘卫民只在府中,大致了解了下刘家寨粮食储存,煤炭采挖、钢铁炼制、火枪、火炮制造,以及钱庄经营之事,最后才在黎宏业了解了学堂之事,至于幼军训练,他需要亲自去看,这也不是很急。

二月山东大震,河运被堵,粮食价格飞涨,但对刘家寨影响不大,反而因此让他小赚了一笔,因此事的发生,秋粮收获之时,库存粮食成倍增长,不仅其他府县百姓愿意将粮食售与他,京城周边零散百姓也全将宁德驸马府作为首选。

山东贼寇没有选择的机会,不仅打开了粮庄民望,更是因此逼迫粮商们抬高了粮食收购价格,同时也逼迫着他们与刘家寨卫民粮庄等齐,做出同样承诺举措,但他们毕竟晚了一步。

危机,危险中蕴含着机遇,粮庄储存高达百万石小麦,另有百万石红薯,仅麦谷收购一项,钱庄就支付了三十万两银钱,但对于此时拥有五百万两钱庄来说,并未造成太大压力,有了这么多粮食,也可以运粮山东赈灾。

钱庄经营数月,一直没有太大起色,就是魏忠贤也没有想要将内库银钱放入钱庄想法,北京城老少爷们同样采取观望,直到刘卫民南下剿灭海贼的时候,因他与西班牙、葡萄牙达成了贸易约定,封锁海岸后,大明走海的商贾无可奈何,不仅仅需要将保证金放入钱庄,走货交易也需要在钱庄走账,仅此一事,钱庄就存放了两百万两银钱。

不仅仅垄断了海上走商贸易,更是以漕帮垄断了南北通过运河走商贸易,他不能垄断货物,但是他垄断了交通运输。

仅此还不够,他还在苏禄、安南“私吞”了百万两,山东私吞了四百万两,私吞的并不在账面上显示,这些也只是作为他来打造一个工业体系的备用基金,魏忠贤听着小宦官说着钱庄密探送来的情报,还是心下惊惧。

听着小宦官读者密报,屋内一片寂静,直至过了好一会儿,崔呈秀才犹豫开口。

“叔父,卫民钱庄银钱是不是太多了些?”

魏忠贤眉头微皱看了眼崔呈秀,轻声叹息道:“卫民钱庄里面钱财,京城百姓存放六十三万两,商贾五十八万两,江南商贾两百余万两,再加上钱庄本钱,看起来五百万余两,但付出的利息后,钱庄还算是亏了的,钱庄的事情,你们就不用去想了。”

“东主,刘驸马做事诡异,卫民钱庄,咱们看起来是赔本赚吆喝,可粮庄的事情……属下觉得,内库应该先弄一个钱庄来。”吴淳夫犹豫说着。

倪文焕点头说道:“属下听闻户部正准备与一帮山西商贾弄个‘和’字钱庄,户部出四成本金,余者本金山西商贾所出,并且经营亏损皆由山西商贾担负,属下以为……内库是否可与户部等若,也寻些商贾……”

田吉忙点头说道:“吴大人所言甚是,卫民粮庄看起来却有赔本赚吆喝,可如今卫民粮庄有麦谷百万石,红薯百万石,听闻昨日刘驸马招了一帮粮庄管事,欲在整个大明各府县开设粮庄,一旦……一旦卫民粮庄控制了大明的粮食,赔本的买卖就成了金山银海。”

魏忠贤一阵犹豫,他知道刘家寨赚了钱,但都贴补了净军、幼军,现在还欠了一万净军半年的钱粮未曾发放,粮庄的事情他不敢掺和,钱庄的事情……

犹豫再三,魏忠贤微微点头,说道:“内库可以与商贾一同置办钱庄,关键是……谁愿意入股?”

几人相视一眼,崔呈秀说道:“叔父,何不与亓大人商议商议呢?”

魏忠贤一愣,随即认真思索起来,南京素来富裕,五党之人又是大商贾之家,他们有足够钱财与内库合作置办钱庄,关键是人家愿意不愿意?

见他犹豫,崔呈秀又说道:“叔父虽将五党党魁赶去了江南,朝中五党之人却与我等若即若离,可一旦叔父说服了亓大人、应大人、吴大人……五党之人若是与内库合作置办钱庄……”

魏忠贤顿时明白了崔呈秀话语意思来,随即又眉头紧皱,说道:“户部与山西商贾办起钱庄,损失可由山西商贾承担,若是那些人与咱们合作……”

崔呈秀咬牙说道:“自前日朝臣们劝解陛下,陛下也并未答应换掉二十四县童生,甚至连吏部、礼部欲将那些童生调入京城都未答应,更是不置布政使、知府、知州,连山东巡抚也换成了那个姓马的千户。”

魏忠贤眉头紧皱,他是听了刘大驸马与皇帝谈话之人,自然知晓小皇帝为何会如此,不悦道:“衮州的事情就不用说了,有些事情你们不懂,驸马爷也不会再插手朝政……”

说道此处,魏忠贤才发觉崔呈秀想要表达的意思来,抬眼看向崔呈秀、吴淳夫、田吉、倪文焕、李夔龙五人,缓缓闭眼沉思,看着他手指轻动,五人相视却不言语。

魏忠贤再次睁眼看向五人,微微点头说道:“咱家可以应允拿出百万两银钱,可以答应损失两家平分,但若赚了银钱,内库必须占七成!”

吴淳夫正要张口,田吉不着痕迹拉了他一下,眼睛却看向崔呈秀。

崔呈秀眉头微皱,缓缓点头,说道:“叔父说的是,户部与山西商贾,所有风险皆由商贾承担,叔父已经承担了一半风险,五党之人让出些利益也算是应当。”

魏忠贤缓缓点头,说道:“此事就交与侄儿,让良卿与侄儿一同前往南京。”

崔呈秀起身抱拳答应,至于魏忠贤以什么样的理由,众人也不多问,一干人退下,只留下手指轻动的魏忠贤一人独坐。

“崔兄!”

刚出了魏府,吴淳夫忙快走几步。

崔呈秀好像知晓吴淳夫想要问起什么,摇头说道:“刘驸马教会了崔某一件事情。”

吴淳夫一愣,不解问道:“崔兄的意思是……”

“先做,至于做了之后会有什么难处,那就再解决难处!”

“可是……此事尤为艰难,五党人虽因东林党而倾向东主,可这些人绝不愿死死绑在东主身上,更何况,他们还只占三成之利。”

一旁的田吉微微点头,说道:“付出五成之风险,却只得三成之利……换做是哪一个也是不愿的……”

田吉刚一开口,却又苦笑不已,户部欲与山西商贾共同出资,欲建“和”字号钱庄,消息虽未传入民间,六部官吏们却算是公开了的事实,就差小皇帝点头答应了。

田吉等人并不知道里面究竟有何玄机,但山西商贾们承诺担负所有风险却已经确认。

崔呈秀心下暗自苦笑,面上却不甚在意说道:“五党乃墙头之人,三成之利虽也少,但无论五党,还是东林之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敌人,卫民钱庄、粮庄吃相太难看了些,几乎是欲要掌控天下之钱粮,户部欲要私立钱庄,因何?诸位兄台不会不明白,东林人如此,五党之人难道心下就愿宁德驸马府、东林之人瓜分天下之财?”

李夔龙微微点头,说道:“崔兄所言甚是,如今没人敢轻视刘驸马所做之事,虽卫民钱庄、粮庄此时尚还不足为虑,数年后却甚让人心忧,东主为陛下近臣,又执掌着司礼监,纵然亏损也当不至于亏损太多,虽付与五党利润仅三成,想来要比他们自亏经营要强了太多。”

五人不由微微点头,心下更是哀叹不已,去岁无人看得上宁德驸马府名下钱庄、粮庄,此时却成了所有人哽喉利刺。

天灾不断,大明朝财赋不足,粮食储备不足,书房被他秘密藏着的《明史》,明确记载着数年后的天灾**,为了应对此次灾难,他必须要储备更多的钱粮应对。

或许会有人以为,乱民一起,只要兵强器利,大军平乱即可,可却无人去想一件事情,为何刘卫民的二舅哥会反反复复,反反复复轮替使用围剿、招抚之策?

政策的反复,只能说明一个原因,大明朝没有能力彻底平定数年后的灾祸。

刘卫民知晓大明朝的问题所在,本想着重新建起一个粮储体系,建起一个金融体系,利用钱粮将大明朝这个脱了轨的火车,重新推回本应行驶的轨道,却不知他的所作所为,再次成为了天下士绅的敌人。

粮储的作用是为了平抑粮价,是为了将粮食调往更加需要的地方,但在所有人眼里,他侵占了所有人的利益,是必须要打压、铲除的敌人。

他没想到,甚至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所有人的敌人,只是单纯的以为,只要不再插手政务,也不干涉兵部所作所为,成为一个在野农夫、工匠,自己就会慢慢被他人渐渐淡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